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氧化肽

抗氧化肽

抗氧化肽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92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2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96974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现代食品科技、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与机械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健康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2015年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抗氧化肽的相关文献由245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斌、孙坤来、赵玉勤等。

抗氧化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2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96974 占比:99.85%

总计:297415篇

抗氧化肽—发文趋势图

抗氧化肽

-研究学者

  • 王斌
  • 孙坤来
  • 赵玉勤
  • 赵谋明
  • 吴燕燕
  • 杨贤庆
  • 李来好
  • 刘静波
  • 林松毅
  • 胡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贾蕾; 何慧; 向极钎; 赵小红; 侯焘
    • 摘要: 本文以恩施碎米荠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碎米荠硒肽。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碎米荠蛋白的提取条件;以DPPH·、ABTS^(+)·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优化了碎米荠蛋白的酶解参数,利用超滤设备对碎米荠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级分离,确定了碎米荠硒肽制备的最佳方案;考察了碎米荠硒肽的还原力、Fe^(2+)螯合能力。结果表明,碎米荠蛋白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溶液0.1 mol/L NaOH、液料比45:1 mL/g、提取温度60°C、提取时间3 h、提取2次,此时碎米荠蛋白的提取率为72.91%。碎米荠硒肽制备的最佳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底物浓度4%、酶底比1.0%、酶解时间1 h,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 kDa,所得碎米荠硒肽的含硒量为362.378 mg/kg,其DPPH·、ABTS^(+)·清除率的EC50值分别为0.435和0.399 mg/mL,并表现出良好的还原力和Fe^(2+)螯合能力。
    • 王婕娉; 刘睿; 丁士勇; 鲁群
    • 摘要: 以蜂王幼虫冻干粉为原料,通过混菌发酵制备蜂王幼虫抗氧化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结构进行研究。以发酵液的多肽得率和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采用超滤对酶解粗多肽进行分离,测定了粗多肽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各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通过LC-MS/MS鉴定了抗氧化活性最好的超滤组分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蜂王幼虫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为: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的复配比为2.4∶1,接种量6.5%,发酵时间57.5 h,该条件下多肽得率为15.49%,发酵体系中蛋白酶活力为133.55 U/mL。蜂王幼虫粗多肽的抗氧化氨基酸和疏水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8.11%和47.2%。超滤分离得到5个组分F_(1)~F_(5),其中分子质量<1 kDa的组分F_(1)具有最优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分别为(1.06±0.01)、(0.165±0.004)mg/mL,铁还原力OD_(700)=0.389。组分F_(1)通过LC-MS/MS分离鉴定并与Mascot多肽数据库比对得到9个可能的肽段,其分子质量在600~1100 Da。研究结果为蜂王幼虫的抗氧化肽产品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 张丰文; 周丽亚; 董超; 史延茂
    • 摘要: 从发酵的纳豆中提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通过分子筛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纳豆上清液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纳豆发酵后的蛋白(多肽)混合物经Sephadex G-50 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组分(F1、F2和F3),其中组分F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总还原力达到(8.4±0.6)mmol/g,显著高于其他组分;组分F3经半制备RP-HPLC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个组分(G1、G2、G3和G4),选取含量最高的G1和G3进行活性测定,测得G1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达到32.67%。通过 ESI-MS/MS对G1组分抗氧化肽进行一级序列鉴定,得到含量最高和活性最强的10种抗氧化肽序列,并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对其活性进行验证,得到肽段SFEWVLEH的活性最强,其DPPH清除率为46.66%±0.96%。
    • 黄潘钿; 陈冰冰; 沈金鹏; 黄文; 夏珍; 李应坤; 王湘华; 喻言; 曹庸; 苗建银
    • 摘要: 以马氏珠母贝肉为研究对象,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抗氧化肽酶解物的工艺,并对酶解物冻干粉的抗氧化能力和酪氨酸抑制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贝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工艺为温度50°C,pH 7.25,时间3 h,料液比1:1,酶底比0.4%,所得酶解液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8.48%。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珍珠贝抗氧化肽显示出优异的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IC_(50) 0.57 mg/mL)、Fe^(2+)螯合活性(IC_(50) 6.89 mg/mL)和良好的ORAC值(601.38μmol TE/g冻干粉)。同时,珍珠贝肉抗氧化肽对酪氨酸单酚酶(IC_(50) 0.37 mg/mL)和酪氨酸二酚酶(IC_(50) 20.27 mg/mL)抑制效果明显,显示其在美白护肤应用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该研究结果将为珍珠贝在抗氧化、抗衰老、美白护肤等功能食品、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
    • 孙跃如; 林桐; 赵吉春; 雷小娟; 明建
    • 摘要: 谷物(如大米、高粱、大麦、小麦、小米、玉米和荞麦等)在人类食物中占很大比例,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谷物蛋白在谷物中含量非常丰富,作为谷物蛋白的初级水解产物,谷物源活性肽不仅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性,还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中抗氧化活性是谷物源多肽的重要活性功能。该文对谷物源抗氧化肽的来源和制备方法进行总结,对谷物源抗氧化肽构效关系研究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谷物源抗氧化肽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 梁星; 邓龙雪; 张宇; 刘建忠; 吴晓彤
    • 摘要: 本文选用驴乳清蛋白为原材料,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利用计算机模拟酶解驴乳清蛋白,筛选出能够产生抗氧化活性肽的最适蛋白水解酶,以pH、酶解温度、酶底比(质量比)为自变量,采用Design-Expert V8.0.6设计响应面试验,确定以α-胰凝乳蛋白酶酶解驴乳清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底物浓度4%,酶解时间4 h的条件下,当温度达到39°C,pH 8,酶底比4%时得到的酶解肽抗氧化活性最强,10 mg/mL驴乳清蛋白酶解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46.23%。
    • 尹家琪; 康明丽; 韩敏义; 李凌云; 王晓明; 徐幸莲
    • 摘要: 在家禽屠宰工业中鸡肺一般用作低值饲料,为了增加鸡肺的附加值,本文测定了鸡肺的基本化学成分,并通过酶解的方式制备了抗氧化肽。首先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肽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索了酶的种类、pH、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对鸡肺抗氧化肽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胃蛋白酶酶解制备鸡肺抗氧化肽的最优反应条件,得到主要影响因素为pH、酶添加量、酶解时间(P<0.05),拟合出最优酶解条件为pH3.60,酶添加量4200 U/g,酶解时间5 h,验证试验的DPPH·清除率和粗肽含量分别为94.96%和88.42%。与未经酶解的鸡肺匀浆上清液相比,酶解得到的粗肽液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超滤产物中<3 kDa组分抗氧化能力最强,该组分分子量<1000 Da的比例为86.70%,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序发现疏水残基比≥50%的肽段高达60.97%,Val和Leu占肽链N端出现频率的48.78%。研究结果可为屠宰副产物鸡肺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游庆红; 陈梅琳; 赵增东; 李彦良; 邓永智; 周孟婷; 尹秀莲; 罗楚平
    • 摘要: 以草菇蛋白为原料,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探讨酶种类、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抗氧化肽活性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的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RSM)分析方法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为最佳酶,酶解草菇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浓度1.0%、底物浓度2.0%‰、酶解温度55°C、酶解时间180 min,所得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16%,与预测值相近。对最佳工艺所得抗氧化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范三红; 贾槐旺; 李兰; 白宝清
    • 摘要: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紫苏籽粕蛋白的闪提工艺进行优化,将所获蛋白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物经超滤、DEAE-32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多肽进行液质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籽粕蛋白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 (g/mL)、闪提pH 10、闪提时间30 s和闪提转速3 000 r/min;酶解物经分离纯化后,得到G1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活性肽G1对DPPH、ABTS、O_(2)^(-),·OH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依次为98.97%、85.11%、91.83%、93.40%、0.477;通过LC-MS-MS对活性肽G1进行鉴定,G1主要由15个氨基酸组成,荷质比m/z为672.39,分子质量为1 718.82 u,其氨基酸序列为Glu-Met-Pro-Tur-lle-Ala-Ser-Met-Gly-lle-Tyr-Val-Val-Ser-Lys。
    • 干建松
    • 摘要: 海带是一种食药两用的海生褐藻植物,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当,是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理想蛋白原料。实验以海带蛋白为原料,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海带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工艺,探讨酶种类,超声时间、酶底比、酶解温度、pH和超声功率对制备抗氧化肽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的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分析方法优化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佳酶,酶解海带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底比2.3%、超声时间91min、超声功率240、酶解温度44°C,所得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4.25%。对所得抗氧化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测定,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为酶解海带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工艺优化及海带蛋白抗氧化肽在抗氧化保健食品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