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孔法

三孔法

三孔法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0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32501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中国内镜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内镜外科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腹腔镜高级技术研讨会、2007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年会等;三孔法的相关文献由782位作者贡献,包括胡荣生、严春中、史卫海等。

三孔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4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2501 占比:99.95%

总计:632802篇

三孔法—发文趋势图

三孔法

-研究学者

  • 胡荣生
  • 严春中
  • 史卫海
  • 周晓明
  • 尼加提
  • 张慧
  • 房卉
  • 曾锐
  • 朱明德
  • 李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龚培贤; 孙涛; 刘金玮; 范正军
    • 摘要: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01—2020-12行LCBDE的9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三孔法组(36例)和四孔法组(55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三孔法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四孔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手术时间较长外,三孔法和四孔法LCBDE的效果相仿。可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应用。对于术野显露困难,操作复杂的患者,应选用四孔法实施,必要时应中转开腹。
    • 张晶; 张辉; 徐磊
    • 摘要: 目的分析左侧入路3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8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42例行左侧入路3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39例行经典右侧入路3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结果左侧入路组42例患者均顺利开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5.52±5.12min,平均住院天数4.22±1.24d;术后未有切口感染发生,皮下气肿2例,占4.8%,均未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瘘、残端瘘及出血。右侧入路组39例患者除2例因阑尾炎症重、根部处理困难术中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3.36±6.03min,平均住院天数4.52±1.98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占2.6%,皮下气肿2例,占5.1%,无粘连性肠梗阻、肠瘘、残端瘘及出血发生。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左侧入路3孔法与经典右侧入路3孔法相比,在微创效果、出血、康复进程方面效果一致,但在手术时间、盲肠末端处理、避免切口感染发生上能有很好的改善。因此,左侧入路较右侧入路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可作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最佳入路方案之一。
    • 李长建; 焦玉涛
    • 摘要: 目的探讨三孔法经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E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8-01—2019-06行ELRP治疗的9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孔法ELRP治疗的(49例)为观察组,采用四孔法ELRP治疗的44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及术后1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生化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 2组血清E、NE、Cor、Glu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生化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四孔法E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效果相当,但三孔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应激反应轻等优势。
    • 徐涑珅; 石昌国; 张晓伟
    • 摘要: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SP)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佳木斯市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8例肺大泡伴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肺总量(TLC)及肺残气量(RV)]、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两组术后1个月SGRQ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可有效改善肺大泡伴SP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且出血少、疼痛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陈新; 杨超; 林光正; 王进有; 王毅; 谢栋栋; 毕良宽; 于德新
    • 摘要: 目的探究三孔法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ELRP)联合辅助疗法治疗局限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三孔法ELRP联合辅助疗法治疗的11例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尿控恢复和术后生化复发。结果11例患者ELRP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26±32)min;术中出血量(60±41)ml。围手术期2例患者出现尿漏,1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痊愈。11例患者随访(21.9±6.7)个月,无一例远期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9例(81.8%)患者达到完全控尿。截至末次随访,1例(9.1%)患者出现生化复发。结论三孔法ELRP联合辅助疗法治疗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是安全可行的。
    • 张凯
    • 摘要: 目的探讨三孔法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前列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三孔法ELRP治疗,参考组采用四孔法ELR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Gleason评分及切缘阳性发生率、术后尿失禁及生化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105.38±17.66)ml少于参考组的(135.49±19.58)ml,手术时间(118.67±20.31)min、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06±1.17)d、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84±1.12)d及出院时间(6.93±1.22)d均短于参考组的(146.37±21.78)min、(4.98±1.56)d、(8.21±1.43)d及(8.65±1.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尿失禁发生率、术后180 d尿失禁发生率、生化复发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四孔法ELRP相比,采用三孔法ELRP治疗前列腺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 白雨昕
    • 摘要: 目的:对比探讨二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进行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2)。对照组以三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以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雌激素水平、卵巢储备功能、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4/53),低于对照组的23.07%(12/52)(P<0.05)。观察组术后的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抗米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窦卵泡计数(AF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手术均可用于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的治疗,而二孔法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更佳,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患者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应激反应水平低,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雌激素水平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荐。
    • 黄凯歌; 朱太阳; 陈晨; 何领; 陈德轩
    • 摘要: 目的探讨三孔并胆囊底部悬吊法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07-2020-11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LC治疗的患者,根据腹壁戳孔方法分为常规三孔法组(三孔法组)和三孔并胆囊底部悬吊法组(三孔并悬吊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以及手术费用。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每组4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成功完成LC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亦未发生胆漏和切口感染。三孔并悬吊组的手术总时间、胆囊剥离时间短于三孔法组,术中胆囊破裂率低于三孔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三孔法比较,采用三孔并胆囊底部悬吊法实施LC,可显著降低手术难度和胆囊破裂发生率,并利于缩短胆囊剥离时间和LC手术时间。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予以证实。
    • 刘旭东; 郑强; 赖佳敏; 赵斌; 程志斌
    • 摘要: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循证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试验,提取资料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1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孔组术后患者对腹壁切口的美容满意度、术后疼痛评分[WMD=-1.40,95%CI=(-1.42,-1.39),P<0.00001]、术后肝功能指标ALT[WMD=-22.58,95%CI=(-23.19,-21.96),P<0.00001]、AST[WMD=-17.53,95%CI=(-18.28,-16.79),P<0.00001]均优于三孔组;三孔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组[WMD=22.87,95%CI=(21.93,23.80),P<0.0001]。结论: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是安全、有效的,但经脐单孔较三孔法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曾锐; 董焱鑫; 高晓康; 朱明德; 霍双进; 李东; 尼加提; 房卉
    • 摘要: 目的报道6例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膀胱颈Cooper韧带悬吊术(Burch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经阴道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术后失败或复发患者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我们采用经腹腔镜下腹膜外途径Burch手术治疗的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TVT-O术后失败或复发患者。自脐下2 cm处切开皮肤并制造腹膜外空间,用2#0薇荞线将尿道旁侧的阴道壁肌层“8字”缝合后再缝合到同侧Cooper韧带上。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7±6)min,术中出血量(17±7)ml,术后住院时间(4.5±0.5)d。6例随访时间3~45个月,所有病例尿失禁症状均消失,均无感染、膀胱损伤、排尿困难、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TVT-O术失败或复发后,选择腹腔镜下经腹膜外途径Burch术安全、有效,可以获得完全尿控,为临床可选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