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单操作孔

单操作孔

单操作孔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45080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临床肺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2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2016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等;单操作孔的相关文献由8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初向阳、张连斌、薛志强等。

单操作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5080 占比:99.94%

总计:445343篇

单操作孔—发文趋势图

单操作孔

-研究学者

  • 初向阳
  • 张连斌
  • 薛志强
  • 于瀚博
  • 佟宏峰
  • 古卫权
  • 叶俊
  • 吴青峻
  • 姜建青
  • 孙耀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肖宗位; 李源; 刘先; 李阳; 程涵; 王晓玮
    • 摘要: 目的对比单操作孔全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腔镜组(n=21)与常规组(n=30)。腔镜组经右胸、常规组经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测量两组围术期甲状旁腺素(PTH)与肌钙蛋白(cTnT)变化;用模糊视觉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比较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胸液引流量和切口长度。结果腔镜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术后机械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均长于常规组,但胸液引流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P<0.05)。腔镜组cTnT值在术后6小时和24小时,PTH值在体外循环停机即刻和术后24小时较常规组高,而术后VAS值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安全、微创手术方式。
    • 耿耿; 陶勇; 吴家远; 杨坤; 芮玉峰; 汪志海
    • 摘要: 目的 探究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79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术后进行3年随访,比较临床资料,对影响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末次随访时,79例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癌症的老年患者中,死亡及复发转移率为3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肺癌病理分期、肺癌分化程度及术后后续治疗均对患者术后3年的预后效果有影响(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进行后续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而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肺癌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有糖尿病或(且)高血压史、吸烟史、肺癌病理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术后未进行后续治疗均会增加早期癌症患者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预后不佳的风险,需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及时干预调整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
    • 黄加铭; 谢泽锋
    • 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镜单操作孔与三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早期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中行胸腔镜下单操作孔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作为研究组(42例),另外将行胸腔镜下三孔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与术后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与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单操作孔与三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均具有显著效果,但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创伤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
    • 高永山; 张志杰; 付伟; 张振明; 董跃华; 王大伟; 杨燕君; 姜伟华
    • 摘要: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单操作孔胸腔镜(SUP-VATS)肺段切除术后并发持续咳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SUP-VATS肺段切除术的NSCLC患者128例,根据其术后3个月是否仍存在持续咳嗽分为咳嗽组46例和无咳嗽组82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BMI、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肿瘤位置、TNM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纵隔淋巴结切除方式、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情况、肺段切除类型(单肺段切除、联合肺段切除)、术中出血量及麻醉时间,对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咳嗽组BMI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切除气管树周围淋巴结、联合肺段切除、麻醉时间≥176 min的比例均高于无咳嗽组,存在吸烟史的比例低于无咳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时间≥176 min(OR=1.021,95%CI:1.008~1.034,P=0.002)及联合肺段切除(OR=3.819,95%CI:1.552~9.401,P=0.004)是NSCLC患者SUP-VATS肺段切除术后持续咳嗽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存在吸烟史是其保护性因素(OR=0.390,95%CI:0.185~0.820,P=0.013)。结论麻醉时间≥176 min及联合肺段切除是NSCLC患者SUP-VATS肺段切除术后持续咳嗽的危险因素,而术前存在吸烟史是其保护因素。
    • 蒋彬; 熊刚; 魏巍; 董大铃; 汪超; 杨康
    • 摘要: 目的:比较标准四孔与改良单操作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的近期疗效,探索改良单操作孔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黔国际总医院胸心外科2019年12月—2021年10月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选择的不同分为标准四孔组(共38例,2019年12月3日—2021年4月8日完成手术)和改良单操作孔组(共36例,2021年4月16日—2021年10月26日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装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肋骨骨折发生率、出院时疼痛评分、出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胸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胸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单操作孔组与标准四孔组比较,术后总引流量少、装机时间短、肋骨骨折发生率和出院时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操作孔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其较标准四孔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 肖勇; 杨祎明; 王兴邦; 吕斌; 霍前伦
    • 摘要: 目的 对比单孔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行肺大疱切除术对急性双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差异。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心胸急诊外科的54名急性双侧自发性气胸需要进行双侧同期肺大疱切除患者分为两组,根据实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6例患者采用胸腔镜单孔的手术方法切除双侧肺大疱,而B组28例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进行。收集所有参与试验的患者的病历和手术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数据的差异,重点对比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无转开胸,术中及术后死亡患者。A组和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8.33±7.46)min和(118.63±16.72)min,术中出血量A组(27.07±8.77 mL)也明显少于B组(44.63±5.62 mL)。在术后3 d内B组的VAS疼痛评分[第1天:(5.92±1.05);第2天:(3.08±0.88);第3天:(1.78±0.99)]以及B组的住院时间[(7.84±1.05)d]均显著大于A组VAS疼痛评分[(第1天:(5.11±2.08);第2天:(1.93±1.02);第3天:(0.96±0.82)]和住院时间[(6.13±1.06)d]。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胸腔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双侧伤口和长时间放置胸管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较好。
    • 侯伟峰; 刘梦飞; 王占柱
    •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肺癌患者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早期肺癌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前者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n=31),后者采用UVATS肺叶切除术(n=3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5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可缩短疗程,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孙风哲; 杨光; 孙洋
    • 摘要: 目的 对比单操作孔与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早期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观察组(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30 d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 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单操作孔与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早期NSCLC的手术效果相当,但单操作孔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 李刚; 陈攻; 许贤荣
    • 摘要: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和三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观察组进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治疗后需要评估患者临床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701.23±5.21、185.23±10.21、2.01±0.02、3.21±1.02)均低于对照组(786.21±7.23、132.21±10.22、4.23±1.26、7.22±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3、10.215、6.324、8.224,P=0.029、0.019、0.026、0.022);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61.23±1.32、36.21±1.21、1.56±0.03)均高于对照组(53.22±1.26、28.21±1.62、1.12±0.06),CD8^(+)(29.33±1.21)低于对照组(36.21±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及支气管胸膜瘘等总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29.27%)(χ^(2)=20.314,P=0.000)。结论单操作孔和三孔胸腔镜手术均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单孔操作胸腔镜手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推广手术方法。
    • 饶汕; 黄志刚; 刘青春; 张伟
    • 摘要: ax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单操作孔VAST+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取三孔VAST+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及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三孔VATS,单操作孔VATS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效果更优,对患者的损伤小,可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炎症、肺功能指标,利于机体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