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患者依从性

患者依从性

患者依从性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9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2篇、会议论文130篇、专利文献466554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基层医学论坛、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79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患者依从性的相关文献由936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永琴、陈娟娟、A·G·埃斯波西托等。

患者依从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66554 占比:99.92%

总计:466936篇

患者依从性—发文趋势图

患者依从性

-研究学者

  • 任永琴
  • 陈娟娟
  • A·G·埃斯波西托
  • J·崔
  • P·本森
  • 丁月亚
  • 丁树栋
  • 于连英
  • 何叶
  • 何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晓媚; 陈燊; 张梅
    • 摘要: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是患者的生命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AVF的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中心通过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将干预时间将提前至AVF成形术前2周予系统化护理,旨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AVF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唐静; 钟慧; 付平
    • 摘要: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1])。一项横断面调查显示,ESRD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达60%,其中腹膜透析(PD)患者贫血患病率为53.5%^([2])。肾性贫血是多因素导致的^([3]),除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缺乏外,缺铁是主要原因^([4])。铁可通过口服和静脉补充。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5])。但PD患者若按指南推荐的方案补铁1周3次,每次100~200 mg,共1000 mg。患者住院时间长,增加住院费用,患者依从性差,不适合PD患者。本研究旨在为PD患者探索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补铁方案。我们设计了一种短时连续小剂量静脉补铁方式,探讨此种补铁方式在PD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 尚翠侠; 刘哲; 沈剑南; 张睿; 杨洋; 陆鹏
    • 摘要: 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合并淋巴水肿患者相关医学及社会问题,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回归社会。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6例符合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纳入标准且拒绝或不能坚持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有关测量尺度理论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分析资料,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治疗中依从性差的突出问题依次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家庭社会伦理因素、多学科协助因素、医院管理及政策问题。针对以上伦理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陈雪飞; 叶涛; 文丹; 王闻丞; 许奕奕
    • 摘要: 目的:对上海市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预约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推行门诊预约诊疗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浦东新区和杨浦区选取14家实施门诊预约诊疗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2020年10—12月(实施门诊预约诊疗模式后)、2019年10—12月(实施门诊预约诊疗模式前)期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同一批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于实施门诊预约诊疗模式前后分别对268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实施前发放问卷268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100.0%,实施后发放问卷268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100.0%。结果:实施门诊预约诊疗模式前后,268例患者中有131例的预约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网络预约患者由19例上升至105例,诊间预约患者由11例上升至43例,现场预约患者由212例下降至97例,电话预约患者由26例下降至23例,患者不同预约方式的预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门诊预约诊疗模式前后,患者就诊平均等候时间、就诊满意率和就诊依从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门诊预约诊疗模式的实施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提升了患者就诊满意度,确保了有序就诊环境,优化了疫情防控管理,提升了患者粘合度,为社区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 郭艾鑫; 顾新; 马钊; 姚佳艺; 赵亮宇; 叶娜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家庭训练方案对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招募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核心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腰痛防护知识宣教及评估。常规组接受常规家庭训练方案指导;核心组接受麦吉尔(McGill)"三大训练"(Big3)家庭方案指导。之后两组患者独立完成6周家庭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us scale,VAS)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腰部活动度和躯干肌群的肌耐力作为次要评估指标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训练的完成度、自觉帮助度及满意度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庭训练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常规组和核心组分别有24例和25例完成了家庭训练。经过6周家庭训练后,两组患者的ODI及VAS均有明显降低(P<0.01)、腰部ROM均有明显增加(P<0.01);常规组部分躯干肌群和核心组全部躯干肌群的肌耐力明显增强(P<0.01);核心组的ODI、VAS和右侧侧方肌的肌耐力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核心组患者的自觉帮助度及满意度得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两种腰痛家庭训练方案均可行并有效。与常规家庭训练方案相比,Big3家庭训练方案对于改善腰痛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 顾铭; 徐辉
    • 摘要: 疼痛在正畸治疗中极为常见,对正畸疼痛影响因素的了解与掌握有助于针对患者特质开展个体化正畸治疗,降低疼痛强度,加强患者依从性。正畸疼痛作为患者主观感受,如何量化也一直是研究中争议的热点。本文将就正畸疼痛影响因素及常用评估方法对文献进行综述汇总。
    • 宋行宜; 金琳雅; 肖文杰; 尹梅
    • 摘要: 依从性直接关系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与执行程度,与治疗结果息息相关,但以往研究表明癌症患者依从性普遍较低。国际提升癌症患者依从性工作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鉴于此,从依从性的概念入手,阐述依从性的分类,分析国内外癌症患者依从性现状与差距,从政策、医方及患方三个角度介绍国外癌症患者依从性提升策略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提升癌症患者依从性的本土化建议。
    • 吕海琴
    • 摘要: 青光眼为临床常见眼病,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多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将直接影响治疗预后及生存质量,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治疗患者配合度以保证治疗效果极为重要^([2])。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以96例患者为例,分析青光眼的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 文秋萍; 王学军
    • 摘要: 手部角化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顽固难治性皮肤病,病程长,且病因难以确定。皮损局限,多发部位为手掌及手指腹侧[1]。本病主要特征是手部皮损粗糙、角质增生、干裂脱屑或局部浸润肥厚、呈苔藓样改变,瘙痒难忍,冬春季节容易加重[2]。西医治疗本病以外治法为主,采用糖皮质激素、抗菌消炎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外涂[3],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且存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4]。
    • 王丽萍; 李凤娟; 杨英; 董晓娟
    • 摘要: 肺结核在临床较为常见,属于传染性疾病的一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耐多药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一种常见类型,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用药不合理、治疗管理不规范、药物供应不足以及间断用药等,不但会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经济负担加重,同时还会提高疾病的传染性[1]。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药物治疗,但是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复发风险高、治疗难度大、传染性强等特点,患者在出院后仍需要接受持续性巩固治疗,因此,要注重提升患者依从性,保证患者日常服用相关治疗药物的合理性及规范性,促使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对改善其预后,促进其病情康复恢复存在重要效用[2]。延续性护理模式属于探索性护理模式,采取全面评估和护理干预措施,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对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机体康复存在非常积极的作用[3]。本研究选取我院2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