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应力-应变全曲线

应力-应变全曲线

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2232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七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志武、汤寄予、丁发兴等。

应力-应变全曲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2232 占比:99.83%

总计:82373篇

应力-应变全曲线—发文趋势图

应力-应变全曲线

-研究学者

  • 余志武
  • 汤寄予
  • 丁发兴
  • 姚谦峰
  • 钱稼茹
  • 何绍丽
  • 周士琼
  • 尹健
  • 左晓宝
  • 张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少雄; 尚仁杰
    • 摘要: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相差很大,同一截面尺寸构件,当由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控制时,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承载力降低约17%。本文根据预应力钢绞线拉伸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分析了预应力钢绞线条件屈服强度取值对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影响。对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配筋强度基本相同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计算,分析了弯矩-曲率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界限受压区高度,在保证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延性的前提下承载力可提高10%以上。
    • 朱超; 弋腾; 邢璐; 刘超
    • 摘要: 通过以再生骨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制备自修复再生混凝土,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24个试件进行单轴受压加载试验,通过试验测得其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修复时间的不断增加,自修复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采用单轴受压本构方程进行拟合,上半段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下半段曲线采用有理分式拟合,拟合结果合理,匹配度高。
    • 王松岩; 李建民; 焦红; 刘学光; 马海程
    • 摘要: GLC硅质轻型墙板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墙板,为研究其发泡水泥芯材和砂浆的受压性能,进行了4组24块标准试件单轴受压试验,得到了芯材和砂浆试件的破坏形态、全曲线特征、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给出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方程。结果表明:砂浆与芯材的破坏形态主要是劈裂破坏,两者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下降段有所不同,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砂浆和芯材两段式本构方程,理论研究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求得GLC墙板试件抗压承载力及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为墙板模拟提供依据。
    • 张继旺; 黄满锋; 苏仕参; 易金; 覃庆龙; 王磊
    • 摘要: 骨料强度低、缺陷明显导致珊瑚混凝土难以应用于高强度或特殊防护结构。采用小粒径级配的珊瑚砂完全取代粗骨料制备高强珊瑚混凝土(HSCC),系统测试了HSCC的基本力学性能、单轴受压性能和孔隙率等。结果表明:优化骨料粒径和配合比制备的HSCC强度等级为C105,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在0.86~0.94;未掺加纤维的HSCC失效模式为爆炸性破坏,掺加体积率为0.43%的聚丙烯纤维(PPF)的HSCC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破坏后在20%~30%极限强度时进入残余强度转折点;HSCC孔隙率约在4.7%~6.9%,干表观密度为2230~2310 kg/m^(3),表面宏观孔洞较少,通过扫描电镜发现骨料边缘填充情况较好。
    • 李兵; 张刚; 林煜期; 谢卓衡; 秦培成
    • 摘要: 本研究共设计制作了60组聚丙烯纤维(PPF)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并进行了6种温度作用后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PPF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均高于基准混凝土;其峰值应变和泊松比的大小与PPF掺量和长度相关,当PPF长度为3mm、掺量为1.0kg/m^(3)时峰值应力最大;高温后,PPF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相似,其质量损失率、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PPF高温融化、气化对混凝土截面的削弱和温度应力释放两个方面。随经历温度升高,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减小,峰值应变与泊松比先降后增。当PPF长度为9mm,掺量为0.5kg/m^(3)时,高温后性能最优。研究基于回归分析,建立了高温后PPF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的分段式本构方程。
    • 王辉; 马嘉均; 何世钦; 李亚楠; 朱海; 王述杰
    • 摘要: 为了研究堆石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采用碟形弹簧与钢柱组合成附加刚性元件增强压力机的刚性,研究了碟形弹簧并联与串联联结装置的变形量和刚度以及实现单轴受压端部减摩措施,提出了一种堆石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方法.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上进行了堆石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单轴受压试验,测得了堆石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件破坏形态表明,采用的端部减摩措施有效,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验证了碟形弹簧与钢柱组合装置能够吸收试件破坏时混凝土压力试验机存储的变形能.研究结果为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堆石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提供了可行、简便、经济的测试方法.
    • 谢国庆; 任虎; 罗双; 付汝宾; 孔德文
    • 摘要: 研究了高强硅酸盐墙板的抗压性能及破坏形态,提出了标准试块受压应力-应变本构方程,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标准试块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形状和普通混凝土相似,峰值应力前曲线接近直线,达到峰值应力后,应力迅速跌落;可采用二段式曲线拟合高强硅酸盐墙板标准试块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得出其本构模型;试件的破坏形态为脆性破坏,延性较差,抗压试件破坏时两板面出现竖向裂缝,两孔间肋出现竖向裂缝和斜裂缝;试件承载力较高,满足现有规范对建筑用隔墙条板的强度要求.
    • 丁黔; 胡争; 张淼鑫; 李治斌; 丁琳
    • 摘要: 以再生骨料替代率(0、30%、70%、100%)和养护龄期(3 d、7 d、28 d)为变化参数,完成了不同龄期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了不同养护龄期及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对再生透水骨料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全曲线斜率及发展趋势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普通混凝土相似,再生骨料替代率对破坏裂纹有影响,替代率越高裂纹越宽,龄期对破坏面与荷载垂线方向夹角相关,龄期越长夹角越小,不同龄期不同替代率下透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普通混凝土的类似,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部分,龄期对上升部分影响显著,龄期越长应力—应变曲线斜率越大,再生骨料替代率对下降部分影响较大,再生骨料增加试样弹性模量变低,下降曲线变陡。且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高于普通混凝土。
    • 韩建平; 文旭皓; 韩维丽
    • 摘要: 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是改善混凝土脆性可选择的方法之一.为研究钢-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设计了12组36个不同纤维掺量的标准棱柱体试块,通过测试试块的轴压荷载-变形曲线、观察试块破坏形态,分析了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变化规律,提出了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方程,给出了相关参数的表达式.结果 表明: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轴心受压下表现为延性破坏,与钢纤维混凝土相比,其荷载-变形曲线与坐标轴包围面积较大;不同的钢纤维和PVA纤维掺量体积比对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值的提高产生正负协同效应;PVA纤维掺量体积比较高时,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峰值应变值显著提高.
    • 钟小平; 戴仁礼; 袁承斌; 夏晋; 彭蓝鸽
    • 摘要: 采用加速腐蚀试验,对氯盐环境下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及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多为微柱失稳破坏,大致平行于受力方向的锈胀裂缝是主要的破裂面;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实测应力-应变全曲线与未锈蚀损伤混凝土相似,但是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加,其应力-应变全曲线上升段的斜率逐渐减小,峰值应变增大;钢筋锈蚀率越大的试件,脆性越明显;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试件的峰值应力均低于未锈蚀损伤试件,峰值应变、极限应变随钢筋锈蚀率增加而增大,弹性模量随钢筋锈蚀率增加而减小;建立了钢筋锈蚀损伤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