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本构关系

本构关系

本构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5篇、会议论文354篇、专利文献30755篇;相关期刊646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爆炸与冲击等; 相关会议268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2013全国MTS断裂测试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MMM-XIII)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本构关系的相关文献由52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杰、刘元雪、王靖涛等。

本构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5 占比:5.97%

会议论文>

论文:354 占比:1.07%

专利文献>

论文:30755 占比:92.96%

总计:33084篇

本构关系—发文趋势图

本构关系

-研究学者

  • 李杰
  • 刘元雪
  • 王靖涛
  • 蔡力勋
  • 王哲
  • 包陈
  • 姚迪
  • 李帼昌
  • 高德
  • 陈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体; 贾斌; 黄煜霖
    • 摘要: 对现代夯土材料抗压强度及收缩率进行试验,讨论不同配比夯土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砂石骨料能够显著控制夯土材料收缩率,水泥能够有效改善夯土材料抗压强度。基于线性Drucker-Prager准则构建夯土材料本构模型,确定Mohr-Coulomb准则与Drucker-Prager准则间夯土材料参数转换关系,并将其应用于有限元分析。通过与夯土墙静力推覆试验及夯土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方法的适用性。
    • 李松; 焦楚杰; 杨永民
    • 摘要: 为有效利用玻璃固废材料,将废玻璃粉用作水泥掺合料,制备废玻璃粉混凝土.通过废玻璃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废玻璃粉替代水泥的原理.基于废玻璃粉混凝土破坏机制,探讨了各个力学性能指标变化规律.采用随机损伤本构关系对比分段式本构关系探讨了废玻璃粉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并且分析了废玻璃粉混凝土损伤演化、脆性指数等变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废玻璃粉取代率的增大,废玻璃粉混凝土脆性指数会微弱减小,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压强度减小幅度大于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的降低幅度;废玻璃粉混凝土初始损伤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裂缝扩展速率在应变为1×10^(-3)~6×10^(-3)之间相对较平稳;分段式本构关系和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废玻璃粉替代水泥,在混凝土材料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 黄卓杰; 陈建国; 周靖靖; 吴光军; 杜念; 闫志勇
    • 摘要: 采用粉煤灰、矿粉、硅灰、硅烷、丁苯胶乳5种材料作为再生大骨料的改性掺合料,研究了各改性掺合料单掺及复掺对再生大骨料吸水率和压碎指标的影响规律,比较了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MAC)与天然骨料混凝土(NAC)、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性能差异,并分别构建了3种混凝土在受拉受压情况下的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各采用10%掺量的复掺硅灰和丁苯胶乳对再生大骨料进行改性,可以使再生大骨料吸水率降至2.45%,压碎指标值降至11.78%,满足骨料I类标准,用试验最佳配合比拌和的MAC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均处于NAC与RAC之间。
    • 汪源; 黄辉; 贾彬; 王汝恒
    • 摘要: 为充分了解藏式毛石砌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形态和破坏机理,结合藏式毛石建筑的砌筑工艺和构造特征,对2组典型的毛石棱柱体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变形、裂缝发展及破坏特征,获得了试件抗压强度等基本力学参数及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藏式毛石砌体整体受力性能较差,且变形和损伤具有阶段性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和锯齿形;碎石填缝砌筑工艺能提高试件承载力,减小试件的变形。最后提出了采用统一分式表达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的本构关系,此式能良好地表达相似文献中毛石砌体的应力-应变上升段曲线。
    • 王威; 王冰洁; 罗麒锐; 孙壮壮; 李鹏洛; 林忠良
    • 摘要: 为研究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板埋置长度,设计了10个波纹钢板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受力机理、应变分布、黏结强度与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等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构件主要发生黏结劈裂破坏和黏结锚固破坏,试件荷载-滑移曲线可分为微滑移段、滑移段、陡降段、缓降段及残余段;在荷载上升段,波纹钢板应变沿埋置长度呈指数分布形式,钢板自由端应变可能出现过零点现象;通过分析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板埋置长度对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的影响,线性拟合得出特征黏结强度计算式,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较小;基于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通过ABAQUS软件对典型试件进行数值模拟,有限元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
    • 罗阳骁; 田北平; 李俊; 赵雅娜; 易兵
    • 摘要: ECP(Extruded cement panels)全称为真空挤出成型纤维增强水泥板材,是采用真空挤出成型技术制备的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墙板材料,适用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及内隔墙板。为了后续研究中能更好地分析其抗震性能,研究了ECP单轴受压本构关系。通过开展单轴抗压试验,获得了其在单轴受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拟合了适用于ECP材料的单轴受压本构关系,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此外,为了使该本构关系较好地适用于ABAQUS,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参考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DP,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引入损伤,并对损伤因子进行了计算推导,再利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较为精确。
    • 曾志平; 胡籍; 王卫东; 黄相东; 李平; 田春雨
    • 摘要: 为研究并模拟列车频繁制动作用导致的钢轨累积位移现象,以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作为试验对象,对钢轨进行长期重复拉力加载,并通过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拉力及钢轨位移数据,得到扣件纵向阻力与钢轨残余变形规律,获得在未超过扣件最大阻力的单向循环荷载加载下,钢轨纵向累积位移与加载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钢轨纵向累积位移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经过大量重复加载后残余位移增长速率有所减小,但位移值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对于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钢轨纵向残余位移f(x)和循环次数x间的函数关系近似满足幂函数形式:f(x)=0.01758x^(0.2332),且拟合度较高(R^(2)=0.9351)。该拟合公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用于预测获得不同重复荷载作用后钢轨纵向累积位移值。经过大量纵向荷载重复作用后,扣件纵向刚度、扣件最大纵向阻力和扣件滑移阻力会有所增大,扣件弹塑性界限位移将会有所减小。研究成果可用于预测多次加卸载之后钢轨累积残余位移值,为相关线路设计与养护维修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为扣件本构关系的改进提供试验依据。同时可将钢轨残余位移预测值和扣件纵向刚度结合后计算出加载时钢轨最大纵向位移,通过对比不同地段钢轨最大纵向位移的限值,可以判断多次重复荷载后加载瞬间钢轨纵向位移是否超限。
    • 杨浩; 刘康康; 韩鹏彪; 魏浩; 赵燕青; 陈振业
    • 摘要: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低碳微合金钢在变形温度850~1100°C、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观察并分析了不同热变形条件下显微组织演变过程。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了应变补偿Arrhenius本构关系模型,并采用标准统计参数对其精确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900°C,变形速率为0.1 s^(-1)时,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为压扁的变形晶粒,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形晶粒晶界处产生新的再结晶晶粒,温度到达1100°C时,发生完全的再结晶,再结晶的发生有利于马氏体板条的细化,原奥氏体晶界是主要的形核位置;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4.753%和0.9895,为该合金的热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 刘赫; 段广超; 张景怡; 杨彦海; 张怀志
    • 摘要: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再生骨料(RAP)掺量对RAP自密实混凝土(SCC)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单轴压缩方法研究RAP掺量为0%、30%、60%、90%和100%(质量分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韧性指数。基于应变等价假说和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单轴压缩本构关系模型,探讨了RAP掺量与损伤变量和损伤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试件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下降,峰值应变和韧性指数增加,所建立的损伤本构关系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RAP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应变小于0.002时,掺入RAP的自密实混凝土损伤变量值大于基准自密实混凝土,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大其损伤值越大;当应变大于0.002时,掺入RAP自密实混凝土的损伤变量值低于基准自密实混凝土,且随RAP掺量增大不断减小。随着RAP掺量增大,RAP自密实混凝土损伤速率不断下降,且损伤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吴佳东; 颜东煌; 许红胜; 张超; 潘权; 陈星烨
    • 摘要: 为了研究国产奥氏体S30408不锈钢桥面芯板的材料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开展了多种不锈钢试件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考虑试件厚度、取向和热风升降温处理等因素,共设计了12组共60个拉伸试件,得到不锈钢试件的名义应力-应变曲线及初始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应变硬化指数等参数,揭示了厚度和取向对不锈钢试件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程度,并将试件的名义应力-应变试验曲线与经典本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材料具有明显的非线性与各向异性;通过SEM扫描电镜微观形貌分析,确定不锈钢断口属于韧性断口;不锈钢原材料8 mmS型试件塑性比6 mmS型试件好,而8 mmQ型试件塑性比6 mmQ型试件差;芯板轧制方向的试件伸长率与收缩率要高于垂直于轧制方向试件与斜向45°试件;经热风铜钎焊炉高温处理后的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改变,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较不锈钢原材料低,塑性性能变差,但初始弹性模量几乎不变;应变ε<ε_(0.2)时,各本构模型与试验曲线拟合良好,但应变ε≥ε_(0.2)时,R-O模型结果偏差大,Rasmusse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可适用于不锈钢芯板结构的设计和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