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地草甸

山地草甸

山地草甸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林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349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大自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北方七省市植物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等;山地草甸的相关文献由34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屯、安沙舟、牛德奎等。

山地草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2.4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349 占比:97.48%

总计:5487篇

山地草甸—发文趋势图

山地草甸

-研究学者

  • 张金屯
  • 安沙舟
  • 牛德奎
  • 郭晓敏
  • 张文元
  • 李志
  • 胡明文
  • 郑伟
  • 魏鹏
  • 侯钰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奕; 王瑶; 刘艳
    • 摘要: 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甸是天山山区草地生产力最高的草地类型,草地退化情况较为严重。对草地植被进行分类与识别,监测草地生态系统本底状况,可以快速、准确、有效的评价草地退化动态与程度,是进行生态重建的关键。为了探索适合草地植被的分类方法,选择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SOC710VP)获取了典型植被多季相(4个关键生育期)的原始反射光谱数据,通过多项式卷积平滑(S-G)及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去噪及降维处理,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及波谱角填图(SAM)三种方法建立分类模型,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S-G滤波及MNF变换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对草地植被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除噪,获得较平滑的光谱曲线,减少了数据的冗余程度并缩短了分类时间。不同季相山地草甸植被的“绿峰”、“红谷”及“红边”等参数差异较大,在植被生长旺盛期(4月-5月)的光谱曲线特征比黄枯期的光谱曲线特征更容易区分,这个时期分类精度较高。SVM分类模型在返青期(4月)和分蘖(枝)期(5月)总体分类精度均超过了90%,Kappa系数也超过了0.9;利用SVM方法进行分类时,在植物生长旺盛期(4月-5月)Polynomial核函数分类精度较高,植物成熟期(6月-9月)径向基核(RBF)函数分类精度较高。BP-ANN在分蘖(枝)期分类精度较高,总体分类精度为91.07%,Kappa系数为0.89,其他时期分类效果一般,虽然在MNF变换降维后能极大的缩短数据处理时间,但分类时间还是较SVM时间要长。SAM分类速度最快,但在各生育期的分类精度都较低,最高值为分蘖(枝)期的总体分类精度77.80%,Kappa系数为0.73。因此,利用Polynomial核函数的SVM分类模型适合对山地草甸植被进行分类识别,分类结果类别完整,准确度高,误分、错分现象相对较少,相比BP-ANN及SAM等高光谱数据分类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
    • 李静; 牛康康; 田源
    • 摘要: 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将天山北坡草原分为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荒漠草原主要为一年生草本类型,以叉毛蓬为建群种,5月下旬植被进入开花期,生长旺盛,7月植被进入黄枯期。草甸草原类植物种类组成丰富,主要为中生禾草和杂草类,有无芒雀麦、草原老鹳草、细叶早熟禾、新疆鹅观草。
    • 廖鑫宇; 盛建东; 程军回; 玉素甫江·玉素音; 刘耘华
    • 摘要: 为探究高山草甸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以新疆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在全疆范围内采集样点42个,分析土壤全氮含量对年均降水(MAP)、年均温度(MAT)等气候因素,根系生物量、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等生物量,土壤容重、土石比、土壤pH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中,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5 cm、5~10 cm、10~20 cm、20~30 cm和30~50 cm土层中,MAP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峰型关系;在50~70 cm和70~100 cm土层中,MAT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0~5 cm和10~20 cm土层中,土壤全氮含量与根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5~10 cm土层中,呈显著峰型关系;在0~100 cm范围内的7个土层中,ANPP与土壤全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0~5 cm、5~10 cm、10~20 cm和30~50 cm土层中,土壤容重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0~100 cm范围内的7个土层中,土石比与土壤全氮含量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pH与全氮含量在20~30 cm土层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50~70 cm土层中呈显著峰型关系。综上,土壤中全氮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提高山地草甸植物生产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刘艳丽; 董乙强; 安沙舟;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郭继敏; 张约翰; 张琳
    • 摘要: 为防除纳里橐吾毒杂草及改良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新疆特克斯县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方法,测定不同氯胺吡啶酸施药浓度(Y1:360 mL/hm^(2),Y2:500 mL/hm^(2),CK:0 mL/hm^(2))草地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氯氨吡啶酸防除纳里橐吾的效果显著,且Y1区群落密度、生物量分别比CK区显著提高了44.6%和83.4%(P<0.05);②喷药区禾本科植物的密度、盖度、生物量较CK区显著提高了382.8%~938.2%(P<0.05),而杂类草基本呈明显降低趋势;③施药区Patrick指数较CK区显著降低了33.3%和44.4%(P<0.05)。说明氯氨吡啶酸可有效抑制纳里橐吾等杂类草的生长,但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繁殖。
    • 乔欢欢; 李强; 何国兴; 纪童; 杨冬阳; 文铜; 关文昊; 刘志刚; 杨军银; 柳小妮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坡向山地草甸的植被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差异,本研究选取了东祁连山金强河流域4个坡向(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的山地草甸,进行植被特征的调查,并分析了其功能群组成、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种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植被含水率、土壤含水量和莎草科地上生物量从阴坡到阳坡呈递减的趋势,禾本科和豆科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杂类草呈递增的趋势;Godron稳定性结果表明,阳坡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同一群落多样性大小与其群落稳定性并不存在相关关系。综上,山地草甸不同坡向草地植被特征差异显著,坡向影响着草地生产力与群落稳定性。建议在草地管理中考虑不同坡向草地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灌溉、施肥和割草等抚育措施,使植被进行正向演替更新,提高山地草甸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增加其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 夏树淼; 蔚恒瑞; 郑伟; 张宝江; 邓刚; 张海东
    • 摘要: 为实现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的可持续管理,本研究通过设置无牧对照(NG)、单牧马-轻牧区(HG)、牛马混牧-重牧区(MG)三种放牧方式,探求提高山地草甸生态系统多项生产和生态功能协同性的放牧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方式下山地草甸的生产功能放牧后较放牧前均有下降,生态功能中土壤N∶P、植物N∶P、凋落物N∶P放牧后较放牧前均升高,其他生态功能降低,但HG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放牧后变化不大;NG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植被C∶N升高。在山地草甸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功能的权衡关系中,权衡、协同和不相关关系同时存在,与牧草产量,草地质量指数相关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存在协同关系;与植被平均高度、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碳储量相关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存在权衡关系,其余指标为不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最适放牧方式为HG,其协同关系最佳。
    • 蔡振波
    • 摘要: 岫岩县位于辽东半岛腹地东南部,现有确权草地18万多亩,草原资源类型以山地草甸、暖性灌草丛、暖性草丛类为主体。近年来,草原生物灾害,特别是草原蝗虫在岫岩县部分地区发生,使草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1试验地点概况哨子河乡属辽东丘陵,位于岫岩县东南部,东经123°4506″至124°0110″,北纬40°1228″至40°2153″,为山地草甸草原,主要植物种类为结缕草、蒿子、苔草等,覆盖率在65%~85%,年平均降水量700~850毫米,年平均气温8.6°C。
    • 王永琪; 杜保军; 张树振; 孙群策; 徐婉宁; 张博
    • 摘要: 放牧是新疆山地草甸重要的利用方式,探明放牧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可为深入了解草地碳汇功能,合理的利用草地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开展,以长期放牧和围封草地(CK)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将土壤筛分为<0.25 mm,0.25~1 mm,1~2 mm,2~4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并测定了各粒径团聚体的比例、土壤β-葡萄糖苷酶、土壤β-木糖苷酶、土壤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21天的CO 2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增加了<0.25 mm粒径的团聚体比例,降低了<0.25 mm,1~2 mm土壤团聚体的CO 2释放量;<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CO 2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粒径;三种土壤酶活性在<0.25 mm,1~2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中与土壤呼吸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在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放牧会抑制<0.25 mm,1~2 mm团聚体酶活性,降低土壤呼吸,使得草地整体代谢速率降低。
    • 贠静; 徐俊; 陈强; 阿斯娅·曼力克; 阿依丁; 郑逢令; 魏鹏
    • 摘要: 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植物营养成分的变化,并从牧草营养变化角度寻找最佳放牧组合方式.按照零放牧、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三个梯度进行试验设计,在放牧前和放牧结束时测定草地植物粗蛋白质、粗脂肪、NDF、ADF、Ca、P.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前各处理粗蛋白和粗脂肪均较放牧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高,放牧结束后,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间差异显著(<0.05),零放牧与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间差异极显著(<0.01).放牧前三个处理的NDF和ADF含量不在同一水平上,但仅表现在<0.05水平上,放牧后,NDF和ADF在各处理下都略有增加,三个处理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0.01).放牧前,Ca和P含量在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放牧后,Ca含量在零放牧和适度放牧间差异显著(<0.05),P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 付湘平;
    • 摘要: 保山市有热性灌草丛、暖性灌草丛、山地草甸多种类型草原926.32万亩,可利用面积609.52万亩,其中实施禁牧面积78.97万亩、草畜平衡面积518.95万亩、实施牧草良种补贴面积11.6万亩。境内主要有腾冲东山草原、腾冲大竹坝草原、腾冲固东镇江东山草原、隆阳香柏厂草原、隆阳道人山草原、昌宁卡斯草原、施甸四大山草原、龙陵勐蚌草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