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屎肠球菌

屎肠球菌

屎肠球菌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59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2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5357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首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暨2013中国生物饲料应用技术成果展示交流会、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屎肠球菌的相关文献由189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胜远、刘长庭、常德等。

屎肠球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2 占比:2.5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15357 占比:97.28%

总计:15786篇

屎肠球菌—发文趋势图

屎肠球菌

-研究学者

  • 杨胜远
  • 刘长庭
  • 常德
  • 苏龙翔
  • 黄文祥
  • 乔琳
  • 方向群
  • 李天志
  • 郭英华
  • 陈振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左立康; 黄荣; 罗康; 王同浩; 董洪圣; 王长法; 马青山
    • 摘要: 以健康德州驴肠道内容物为样品,筛选驴源乳酸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对筛选菌种的安全性能、生长特性、产酸性能、产酶性能、耐受性能及抑菌特性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分离获得一株驴源乳酸细菌,经鉴定为屎肠球菌,编号HR-03;安全性试验表明,屎肠球菌HR-03不产生溶血圈,无潜在致病性;该菌株还表现出良好的耐酸和耐胆盐性能,且能够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结果提示,屎肠球菌HR-03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后续开发驴源益生菌制剂的候选菌种.
    • 焦宇洲; 杨欢欢; 卢垚; 史聪聪; 徐晓娟; 蔡旭旺
    • 摘要: 旨在探究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肉鸡生长性能、存活率、盲肠损伤、粪便卵囊排出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肉鸡(罗斯308)180羽,随机分为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NC)、感染对照组(PC)、70 mg·kg^(-1)盐霉素添加组(SAL)、E.faecium 1.0×10^(8) CFU·kg^(-1)添加组(EA)和E.faecium 2.5×10^(9)CFU·kg^(-1)添加组(EB)。NC和PC组饲喂基础饲粮,SAL、EA、EB组在分组后即开始饲喂添加盐霉素和E.faecium的饲粮,持续至试验结束。在15 d时,除NC组外所有试验组的鸡均口服感染1.0×10^(5)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通过分析平均日增重(ADG)、克粪便卵囊数(OPG)、盲肠损伤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盲肠屏障相关分子(iNOS、MUC2、Occludin、JAM2、ZO-1)的基因表达量来评价E.faecium的抗球虫效果。结果表明:1)相比于NC组,EA和EB组可以显著增加感染前ADG(P0.05);3)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存活率分别为100%(NC)、58.33%(PC)、83.33%(SAL)、58.33%(EA)、75.00%(EB);4)相比于NC组,PC组肠道iNOS、MUC2、Occludin、JAM2和ZO-1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而SAL、EA、EB组均能显著提高iNOS的表达量(P<0.05);EB组肠道MUC2、Occludin和JAM2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PC组(P<0.05)。综上所述,E.faecium具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屏障相关分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 郭兰芳; 郭燕; 郑永贵; 杨洋; 尹丹丹; 施清喻; 胡付品
    • 摘要: 目的评价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3家医院的127株粪肠球菌和124株屎肠球菌非重复临床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扩散法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均敏感或均耐药的粪肠球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分类一致率(CA)均为100.0%,未出现非常重大误差(VME)和重大误差(ME);纸片扩散法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均耐药的粪肠球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CA为77.8%,ME占22.2%;青霉素耐药、氨苄西林敏感的粪肠球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CA为57.1%,纸片扩散法的CA为81.8%。结论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靠性优于青霉素,但氨苄西林的敏感性不能用于预报青霉素耐药、氨苄西林敏感表型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亚胺培南敏感性;青霉素敏感可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
    • 高硕; 朱宏; 周辉; 周万青; 沈瀚
    • 摘要: 目的探讨尿液分离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VREfm)耐药机制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临床中段尿分离屎肠球菌共88株,其中万古霉素耐药和敏感菌株分别为37株和51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及配套GP67卡进行常规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E-test法复核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药敏结果。采用PCR及Sanger测序法检测万古霉素耐药vanA、vanB、vanD及vanM基因;采用PCR法检测肠球菌6种毒力基因cylA、esp、asa1、hyl、gelE和agg携带情况;统计分析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之间毒力基因携带差异。结果37株VREfm对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56μg/mL,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为73.0%(27/37),其中有35株检出vanA基因,其余2株检出vanM基因,均未检出vanB、vanD基因。37株VREfm以esp基因检出率最高(89.2%,33/37),其次为hyl(8.1%,3/37),其中携带esp-hyl双基因2株,携带asa1-gelE双基因1株。51株敏感菌株中esp基因检出率最高(74.5%,38/51),其次为hyl基因(29.4%,15/51),未检出其余4种毒力基因。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中hyl基因检出率低于敏感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离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主要由vanA介导耐药,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为esp和hyl,hyl毒力基因携带率低于万古霉素敏感菌株。
    • 范鹏飞; 王清平; 王洪海; 张玮晔
    • 摘要: 目的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5例潜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行气道分泌物、尿液和血液培养。总结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来源和构成比,并进行主要革兰阴性和阳性菌耐药性分析。结果465例供者中330例存在感染,感染率为71.0%。供者阳性培养标本中,下呼吸道标本占63.8%(292/458)、血液标本占18.6%(85/458)、尿液标本占17.7%(81/458)。共分离5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384/512),革兰阳性菌占18.2%(93/512),真菌占6.8%(35/512)。革兰阴性菌中占比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较差;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苷类敏感性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各类抗生素普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钠耐药率分别为36%和87%,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遍耐药;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0%及以上,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达55%。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分离菌株,部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 蔡爽; 陈涛; 毛宗林; 杨凤娟; 宋青龙
    • 摘要: 本试验从健康仔猪粪便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乳酸菌,并应用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对此5株菌进行耐热、耐酸、耐胆盐、耐贮藏性能和抗生素抗性选育,与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混合培养,探究其对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终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抗逆性和优良益生特性的屎肠球菌,并进一步对其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菌株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刘颖; 王洋; 冯小芸; 王竞儒; 黄俊霖; 白东清; 赵建忠; 李长娥
    • 摘要: 为筛选具有拮抗水产病原菌特性的乳酸菌并制备发酵饲料,本试验从各类生境分离和收集乳酸菌33株,考察各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革兰氏阴性水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选用抑菌性能优良的菌株制备发酵饲料,优化发酵条件,并测定发酵饲料对水产病原菌及益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3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6株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7-1抑菌能力最强,以其制备发酵饲料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接种量4.53 Log_(10) cfu/g,发酵时间12.5 h以及加水量0.784 mL/g干饲料,发酵后活菌数可达到(7.47±0.02)Log_(10) cfu/g,饲料稳定性86.89%。发酵好的饲料浸提液对水产病原菌有生长抑制作用,对水产益生菌有生长促进作用。
    • 张云琛; 黄文辉; 杨丽娜; 章玲
    • 摘要: 1例19岁男性患者,因“左耳流脓、听力下降15 d,加重9 d”入院,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入院后给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感染治疗,外耳道脓液两次细菌培养结果均提示屎肠球菌感染,改用万古霉素(1 g,q 12 h,ivgtt),期间血药浓度监测提示谷浓度未达标,调整为万古霉素1 g,q 6 h,ivgtt,复查谷浓度仍未达标,提示抗感染疗效不佳。临床药师考虑患者存在肾功能亢进导致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结合相关指南、文献建议优化治疗方案为万古霉素持续静脉泵注3 h并滴耳治疗。临床医师采纳,2 d后患者感染得到控制,10 d后感染基本痊愈。
    • 徐倩; 陈定强
    • 摘要: 目的了解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EFM277的耐药基因分布特点及机制。方法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EFM277进行高通量测序,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数据进行拼接和分析。结果对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编码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包括aac(6′)-Ii、aph(3′)-Ⅲ、aac(6′)-aph(2″);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包括msrC、ermB;同时检出糖肽类耐药基因vanA、vanM,较为罕见。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发现其可能是一种新的ST型,与ST17型最相近。毒力基因分析中发现其携带acm、esp、hyl 3种毒力基因。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阐明EFM277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
    • 孙向阳; 汪杰; 姚红梅; 郑淼心; 李婵媛; 张恕铭; 张庆
    • 摘要: 为提高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产量,以产GABA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AB157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125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共发酵条件;同时分析最优条件下共发酵和单菌发酵体系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酶活力及通过添加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探究高产GABA机制。结果表明:当总接种量2%(V/V),发酵温度为35°C、屎肠球菌AB157和酿酒酵母SC-125的接种比例为5:1(V/V)、L-谷氨酸钠浓度为12 g/L、发酵96 h时,共发酵体系GABA产量最高,达6.55 g/L,较单菌发酵体系产量提高到1.78倍;GAD酶活力分析表明,共发酵可显著提高GAD酶活;添加屎肠球菌AB157或酿酒酵母SC-125的CFS可显著提升GABA产量。本研究为屎肠球菌和酿酒酵母共发酵提高GABA产量及高产GABA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