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庭服务

家庭服务

家庭服务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94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轻工业、手工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95794篇;相关期刊403种,包括瞭望、中国民政、社会工作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4研讨会、第二届(2013)老年人口与健康产业国际会议、2011清华-DMI国际设计管理大会等;家庭服务的相关文献由972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婕、于海洋、何瑒等。

家庭服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6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5794 占比:99.57%

总计:196640篇

家庭服务—发文趋势图

家庭服务

-研究学者

  • 许婕
  • 于海洋
  • 何瑒
  • 骆潇
  • 周风余
  • 冯伟
  • 张勇
  • 郭仁和
  • 于忠清
  • 于海洋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勃昊; 薛城; 任俊; 殷小雅; 朱莹; 汤表倩; 王书梅
    • 摘要: 目的确立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需求指标及其权重,以建立系统完整、科学可行及具有推广性的家庭服务需求指标体系(family service needs index system,FSNIS)。方法于2020年9月邀请21位国内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等领域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调整指标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指标权重。结果根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的需求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32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家庭安全需求(family safety needs,FSN)"为0.268,"家庭健康需求(family health needs,FHN)"为0.257,"家庭生活需求(family life needs,FLN)"为0.252,"家庭精神文化需求(family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FSCN)"为0.221。排在前5位的三级指标权重依次为:"通风"0.034,"突发事件时期特殊物资"0.034,"舆情引导和信息透明"0.033,"公共设备设施"0.033,"食品来源"0.03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客观可信,可为政策制定者推进社区层面的家庭服务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 陈勃昊; 薛城; 任俊; 殷小雅; 朱莹; 汤表倩; 王书梅
    •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现阶段家庭服务现状及居民服务需求,完善并构建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的关键要素。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对象包括国内外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教育、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内容涉及家庭服务存在的问题、居民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和建议等。结果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存在7个主要问题:“上下级部门权责不够明确”“社区层面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缺陷”“疫情期间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对接不足”“居民对于社区可以提供家庭服务项目知晓度较低”“公共空间存在卫生死角,小区应急设备维护需要加强”“舆情疏导的渠道有待完善,老年人群体缺乏信息获取的有效媒介”“缺乏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一些实际问题的应急预案”。居民需求包括6个方面:“整体家庭服务”“基本生活物资和特殊物资的供应和保障”“专业人员作为支持开展家庭服务”“急症医疗服务”“接受心理干预和了解心理知识”“食品和食品供应链安全”。结论“政府主导”“跨界合作”“执行主体明确”“居民需求为基础”是关键要素,建议将家庭服务纳入政府常态化建设。
    • 刘璐婵; 莫华归
    • 摘要: 家庭服务业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提供工伤保障来提升该群体的主客观福祉水平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借助江苏省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工伤保障课题的调查数据构建有序log it模型,考察了工伤保障对福利效用的解释力,发现与未参加任何工伤保障项目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相比,参加了社会性或商业性工伤保险项目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其主客观福利效用更强,这种福利效用在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业态中的从业人员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同时社会性或商业性工伤保险项目对从业人员福利效用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参保率、积极开发多元化家政保险商业险种,并与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以健全该群体的工伤保障制度,进而提升其主客观福祉水平。
    • 常莉; 张清涛
    • 摘要: 茶作为三大无酒精饮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在我国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介绍了用茶艺课程提升家庭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必要性与实例,以期在家庭服务类专业人才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使茶文化能够更好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 李欣原; 聂子杰
    • 摘要: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家庭机器人渐渐走入百姓家.家庭功能性机器人需求日益增长,不同的需求需要数个专门机器人分别实现,对家庭空间和经济状况都有较高要求,成为机器人铺开的一大阻力.文章设计了一款多用途家庭服务机器人Super Care.通过三类主要机械电气装置的组装结合,能实现机器人的人车双形态变化.Super Care机器人同时满足搬运重物、抓取物品、儿童娱乐的需求,降低人们家务劳动强度.在满足多种家居智能化需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经验资源与家庭空间的占用.该机器人能帮助现代人提高家居生活品质,也为下一代集成机器人在人机交互设计上提供了新思路.
    • 周丽琼
    • 摘要: 家务劳动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生活能力之一,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务劳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劳动体验,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形成创造性的劳动思维,实现劳动的育人价值,是帮助学生安全、健康、有意义地度过寒假生活的方法之一。从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该开展的家务劳动类型主要有自我服务活动、家庭服务劳动、交往服务劳动以及设计制作劳动四个方面。
    • 王迪
    • 摘要: 家庭服务业是培养掌握家庭礼仪、家庭保洁、家庭布置和装饰、家庭餐饮、家用电器和工具的操作技能的一种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家庭服务业在我国被誉为朝阳产业,但存在的问题却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进程。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标准化建设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