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TLR4/NF-κB信号通路

TLR4/NF-κB信号通路

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在201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专利文献342383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等; 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由59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小芳、刘达越、向黎黎等。

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42383 占比:99.96%

总计:342515篇

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文趋势图

TLR4/NF-κB信号通路

-研究学者

  • 刘小芳
  • 刘达越
  • 向黎黎
  • 吴广文
  • 吴昊
  • 周彪
  • 张可锋
  • 张欣欣
  • 张祥建
  • 徐灵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训春; 李名兰; 潘碧云; 王燕英; 丁毅鹏
    • 摘要: 目的探讨LncRNA RP11-20G6.3和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野生型(WT)和TLR4基因敲除(KO)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构建COPD模型。采用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价;免疫印迹分析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通过RNA测序与功能富集分析确定差异表达的LncRNAs,利用RNAhybrid对内源竞争RNA(ceRNA)网络进行预测。结合荧光素酶报告探讨基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COPD模型中,与WT小鼠相比,TLR4-/-小鼠肺组织炎症减弱,肺组织NF-κB相关蛋白表达、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Masson三色染色面积降低。RNA测序与功能富集分析确定RP11-20G6.3是差异表达lncRNAs之一,RP11-20G6.3在COPD患者的肺组织中上调,并与FEV1/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相关(ρ=0.549,P=0.047)。RP11-20G6.3质粒干预加重了TLR4-/-COPD小鼠肺组织炎症,以及支气管周围Masson三色面积和BALF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提高。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RP11-20G6.3在COPD中充当miR-34c-5p的ceRNA,并通过海绵作用使后者上调Col1a1。结论TLR4/NF-κB将COPD损伤信号传递并激活下游RP11-20G6.3/miR-34c-5p/Col1a1的ceRNA网络触发气道炎症、重塑。
    • 王玉楠; 徐丹; 许琳; 吴瑶强
    •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水平,以及二者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99例,未合并NAFLD组88例。另外选择健康体检中心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者临床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外周血TLR4、NF-κB mRNA水平,并分析外周血TLR4、NF-κB mRNA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以及T2DM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未合并NAFLD组、合并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脏脂肪含量(LF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LR4及NF-κB mRNA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TG、LFC、HOMA-IR、TLR4及NF-κB mRNA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HOMA-IR对T2DM患者进行分组,发现TLR4、NF-κB mRNA、LFC、BMI、HbA1c、TG、LDL-C水平随着HOMA-IR增加而升高,不同HOMA-IR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LR4、NF-κB mRNA与BMI、TG、LFC和HOMA-IR在校正前和校正相关因素后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IR严重程度与外周血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后者可能在T2DM合并NAFLD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刘九洲; 任莎莎; 李蕾蕾
    • 摘要: 目的:探讨LRRK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耐药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4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LRRK2表达;并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BT-483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LRRK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转染si-LRRK2序列干扰LRRK2表达,采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敲降LRRK2对MCF-7、MCF-7/ADR细胞增殖活力、耐药IC_(50)值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耐药蛋白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LRRK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P<0.01)。与空白对照control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si-LRRK2组MCF-7、MCF-7/ADR细胞增殖活力显著抑制,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si-LRRK2组MCF-7/ADR细胞IC_(50)值及耐药蛋白P-gp表达明显降低(P<0.01),MCF-7/ADR细胞化疗敏感性显著提高。si-LRRK2组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TLR4、NF-κB p65及p-IKKβ、p-IκB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炎症小体NLRP3表达也显著降低(P<0.01)。si-LRRK2组细胞共转染pcDNA3.1-TLR4或pcDNA3.1-NLRP3后,敲降LRRK2对MCF-7/ADR细胞增殖、耐药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被显著逆转(P<0.05)。结论:LRRK2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显著高表达,敲降LRRK2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提高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LRRK2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调节NLRP3炎症小体,进而调控P-gp表达,激活NLRP3介导的炎症途径,参与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延缓细胞耐药。
    • 李梅; 蒋锦梅; 欧大明; 黄丽芳; 谢立虎; 张济
    • 摘要: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PAMK)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对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R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雷公藤多苷片)、PAMK低、高剂量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或PAMK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测量大鼠体质量、足趾容积和关节炎指数;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中总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Ser536)]及核蛋白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滑膜增生、层次不清等病理学改变,体质量降低(P0.05)。结论PAMK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RA,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 赵申; 李俊杰
    • 摘要: 目的探究脂质体前列腺素E1(lip-PGE1)对重症肺炎大鼠炎性介质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lip-PGE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lip-PGE1组采用气管穿刺肺炎克雷伯菌制成重症肺炎模型,lip-PGE1组尾静脉注射1μg·kg^(-1)的lip-PGE1,连续注射5 d,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第7、9和11天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检测BALF中的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NF-κB抑制蛋白(NF-κB inhibitory protein,IκB)、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 P65的核迁移情况。结果药物注射后第7、9和11天,模型组和lip-PGE1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逐渐增加,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与模型组比较,lip-PGE1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IL-6、IL-1β、TNF-α、p-P65/P65、TLR4、MyD88和NF-κB P65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IκB/IκB水平升高(P<0.05)。结论lip-PGE1可有效抑制重症肺炎大鼠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高哲健祎; 谢开宇; 徐义勇; 闫宇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32只大鼠通过左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蛇床子素低剂量组、蛇床子素高剂量组及盐酸曲马多组,每组8只。术后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次/d,连续7 d。X摄片观测各组大鼠胫骨病理学改变;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背角处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活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TLR4、NF-κB及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质损伤严重,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脊髓背角处小胶质细胞活化数量增加,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释放增加(P<0.01),TLR4及p-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蛇床子素可改善骨质损伤,升高骨癌痛大鼠机械痛阈值(P<0.05或P<0.01),抑制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P<0.05或P<0.01),并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释放;蛇床子素还能抑制大鼠脊髓中TLR4及p-NF-κB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蛇床子素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乳腺癌转型诱导的骨癌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党丹; 张欢; 魏伏; 杨婧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性心肌病(SI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划分为对照组、SIC组、SIC+miR-21模拟物组和SIC+miR-21抑制剂组,每组12只。在SIC模型构建前24 h将miR-21模拟物或miR-21抑制剂经过尾静脉注射给大鼠。利用细菌脂多糖(LPS)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SIC模型,并在模型构建24 h后获取4组大鼠的血液和心肌组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1、TLR4信号通路分子TLR4、MyD88、IRAK-1、TRAF6、NF-κB和炎症因子IL-1、IL-6、TNF-α相对应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C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IRAK-1、TRAF6、NF-κB和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血cTnI、BNP、CK-MB、Mb的表达水平也升高(P均<0.05)。与SIC组比较,SIC+miR-21模拟物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iR-21的表达量升高(P均<0.05),心肌组织中TLR4、MyD88、IRAK-1、TRAF6、NF-κB和IL-1、IL-6、TNF-α及血cTnI、BNP、CK-MB、Mb的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而SIC+miR-21抑制剂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以上各项检测指标与SIC+miR-21模拟物组则相反。结论:MiR-21通过负性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方式减轻脓毒症后炎症反应,降低SIC所致心肌损伤程度。
    • 晚丽; 李作孝
    •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2组小鼠均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多肽诱导EAE模型。从造模次日开始,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腹腔注射依达拉奉右莰醇12.5 mg/kg,空白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并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HE和LFB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小鼠均未发病,其余2组小鼠不同程度发病。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小鼠的发病潜伏期、高峰期延迟,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P<0.01)。空白组小鼠脊髓组织未见异常;模型组脊髓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髓鞘结构紊乱;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较模型组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髓鞘结构紊乱情况改善。与空白组相比,其余2组小鼠脑组织匀浆中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以及脊髓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以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可逆转建模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可减轻EAE小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陶计委; 南亚强; 周杰; 乐利明; 关海滨; 蒋谷峰; 范斐阳
    • 摘要: 目的:探讨exendin-4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exendin-4组、MPTP组和MPTP+exendin-4组,每组12只。MPTP和MPTP+exendin-4组腹腔注射MPTP(30 mg/kg),每天1次,连续5 d建立亚急性P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exendin-4组及MPTP+exendin-4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exendin-4(2.5μg/kg),每天2次,连续7 d治疗;选择爬杆实验和挂线实验评估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中脑黑质TH及TLR4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中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TP组小鼠转头时间及爬杆时间延长(P<0.01),悬挂实验评分降低(P<0.01),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及中脑TH蛋白表达减少(P<0.01),Iba-1及TLR4、MyD88、pNF-κB p65、核NF-κB p65蛋白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增加(P<0.01);与MPTP组相比,MPTP+exendin-4组小鼠转头时间及爬杆时间缩短(P<0.01),悬挂实验评分增加(P<0.01),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及中脑TH蛋白表达增加(P<0.01),Iba-1、TLR4、MyD88、p-NF-κB p65、核NF-κB p65、TNF-α和IL-6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在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中,exendin-4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及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而发挥抗神经炎症作用,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改善PD小鼠运动功能。
    • 刘琦; 徐新; 王正根
    • 摘要: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肝硬化大鼠肠黏膜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乙醇复合法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毛蕊异黄酮组(5 mg·kg;)和高剂量毛蕊异黄酮组(20 mg·kg;),每组12只,另选12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低和高剂量毛蕊异黄酮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采用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水平及回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回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损伤严重,血清中ALT和AST活性,D-LA、DAO和E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毛蕊异黄酮组比较,高剂量毛蕊异黄酮组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及D-LA、DAO和E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回肠组织中IL-1β、TNF-α和IL-6水平及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毛蕊异黄酮能够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