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孔隙比

孔隙比

孔隙比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575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7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5342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第27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等;孔隙比的相关文献由14154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双舫、张磊、王磊等。

孔隙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7 占比:6.37%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83%

专利文献>

论文:5342 占比:92.79%

总计:5757篇

孔隙比—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倪明孚; 张华; 孙静; 张英莹; 于光涛
    • 摘要: 反滤层对提高土石坝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Ⅰ型反滤层破坏后渗透机理的研究较少.根据常水头渗透试验原理,利用自主研发的渗流侵蚀模型装置,采用自上而下的渗流方式,探究了颗粒级配、初始孔隙比、水力梯度等因素对Ⅰ型反滤层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初始孔隙比相同的情况下,反滤层细颗粒含量越高,细颗粒越容易流失,抗渗性能越差;在考虑土骨架压缩变形的前提下,颗粒级配相同的反滤层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或减小孔隙比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抗渗能力;渗透破坏初始阶段,颗粒流失主要来自于中、上部,并在中下部形成自滤反滤层.
    • 倪明孚; 张华; 孙静; 张英莹; 于光涛
    • 摘要: 反滤层对提高土石坝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Ⅰ型反滤层破坏后渗透机理的研究较少.根据常水头渗透试验原理,利用自主研发的渗流侵蚀模型装置,采用自上而下的渗流方式,探究了颗粒级配、初始孔隙比、水力梯度等因素对Ⅰ型反滤层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初始孔隙比相同的情况下,反滤层细颗粒含量越高,细颗粒越容易流失,抗渗性能越差;在考虑土骨架压缩变形的前提下,颗粒级配相同的反滤层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或减小孔隙比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抗渗能力;渗透破坏初始阶段,颗粒流失主要来自于中、上部,并在中下部形成自滤反滤层.
    • 刘波; 刘鹏; 马刚; 杨平荣; 王一涵; 冷天培
    • 摘要: 密实度是衡量粗粒土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实验表明,颗粒形状对颗粒材料的密实度有显著的影响,但针对特定形状指标对密实度影响的研究较少。选取大石峡堆石坝料场的卵石料颗粒和块石料颗粒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颗粒的真实形状,计算了颗粒的形状指标。基于颗粒的真实形状,构建模拟真实粗粒土颗粒的离散元团簇体模型。采用压缩边界法对颗粒集合体进行制样,并对所有试样孔隙比进行测定。BP神经网络与Olden方法相结合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对密实度敏感性较强的形状指标依次为三维球度、凸度、三维圆度和二维圆度,颗粒的三维球度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粗粒土密实度随颗粒形状的变化规律。考虑粗粒土颗粒三维球度的正态分布特性,针对三维球度呈不同正态分布的试样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样的孔隙比随颗粒三维球度分布范围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其分布范围的变化对孔隙比的影响较小。
    • 李方圆; 董林; 夏坤; 李燕; 王晓磊
    • 摘要: 细粒含量对砂土液化势的影响研究一直充斥着矛盾与争议,大量室内试验成果对现场粉砂、粉土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没有实质意义。文中分析了经典文献,从砂土与粉粒混合物最大、最小孔隙比试验数据入手,发现大部分砂土随细粒含量增大,最大、最小孔隙比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抛物线型,保持等孔隙比,试样相对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动三轴试验抗液化强度随细粒含量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对密度变化趋势一致;对于孔隙比曲线下降段,大部分砂土随细粒含量增大,最小孔隙比下降快,说明细粒主要进入砂粒所组成的孔隙中,最大孔隙比下降慢,细粒主要赋存于砂粒接触点或接触面之间,由于液化问题一般都针对较松散土体,所以等骨架孔隙比意义不大;不同砂土配细粒,最大、最小孔隙比曲线所包括的范围差异很大,即使对同一砂土最大、最小孔隙比曲线,不同的等相对密度线,得出抗液化强度与细粒含量的关系都有区别。因此,最大、最小孔隙比曲线之间的范围(尤其是上半部分),必须得到全面的考虑。
    • 朱德胜; 刘凯旋; 殷杰; 张静玉; 汤勇
    • 摘要: 针对废旧沥青路面通过再生形成再生沥青路面(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RAP)材料可作为路堤填料使用,且所含有的沥青成分使其具有温度敏感性和黏滞性的特点,开展不同温度下RAP材料的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试验温度变化对其压缩和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击实度下,试验温度高的试样压缩曲线位于温度低的下方,表明在较高温度下试样易于被压实;RAP试样的压缩模量随温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其压缩性逐渐升高;相同试验温度下,RAP试样在高击实度下的压缩性变化较小,对应的压缩模量变化也较小;RAP试样的渗透系数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其渗透特性可类比于砾石填料.考虑到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RAP材料的压缩性和渗透性相应升高,因此建议在夏季进行RAP填料的路堤施工,以获得较好的压缩特性和渗透特性.
    • 吴珣; 施建勇; 李玉林; 许高杰; 刘路路; 章涛
    • 摘要: 为研究温度和塑料含量对垃圾土气相渗透特性的影响,研制了一种可温控的垃圾土气相渗透仪.通过重复试验以及与现有的常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通过控制垃圾土试样不同的孔隙比、温度以及塑料含量,开展一系列气相渗透试验,探究孔隙比、温度和塑料含量对垃圾土气相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孔隙比的增大,垃圾土气相渗透系数增大明显,当孔隙比从1.5增大至3.5时,垃圾土气相渗透系数增大了22倍;在填埋场常见的20~60°C温度区间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相渗透系数逐渐增大;随着塑料质量分数从10%增大到15%,气相渗透系数相应增大;而塑料质量分数从15%增大到30%,气相渗透系数则逐渐减小.试验结果可为填埋场气体运移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 刘浩; 张建根
    • 摘要: 通过对天津地区地基土旁压试验及固结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埋深地基土压缩模量E_(s1-2)、旁压模量E_(m)、旁压剪切模量G_(m)分布规律,建立天然孔隙比e与E_(s1-2)、E_(m)、G_(m)的关系曲线,得出压缩模量E_(s1-2)与E_(m)的比值K_(E)、与G_(m)的比值K_(G),为旁压试验成果的实际应用累积第一手资料。
    • 金超奇; 徐长节; 江平; 颜建伟; 程超; 章立辰
    • 摘要: 固结系数的不确定性是传统固结理论计算局限性的根本原因,传统固结理论计算忽略了在固结过程中渗透系数k和孔隙比e随固结状态和时间的变化。基于工程常用的5种渗透系数预测模型,结合固结度与侧限压缩量的关系,推导出孔隙比e_(t)的时间函数,构建渗透系数与时间及固结应力依赖的计算公式。将构建的渗透系数计算式代入固结系数C_(v)中,同时考虑固结状态、固结应力及时间的影响,对经典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进行修正。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讨论预测公式的适用性。最后通过工程案例计算,与Terzaghi一维固结方程和其他修正固结理论对比,结果表明:当上覆荷载较大时,需要考虑固结系数C_(v)的变化;同时,对比其他修正固结理论,证明了考虑孔隙比e和渗流系数k随时间变化过程的必要性。
    • 朱学敏; 庞志明; 代佳骏; 马露; 于敏; 肖昕迪
    • 摘要: 本文通过常水头试验研究了不同黏粒含量下钙质砂渗透系数变化规律,分析了孔隙比、黏粒含量、颗粒级配、不均匀系数与曲率系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土样渗透系数与e 2(e为孔隙比)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较强;渗透系数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黏粒含量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分析了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和颗粒大小对土样渗透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了线性拟合,发现渗透系数与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和d102相关程度较高。考虑所有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建立经验模型,此经验计算模型可作为相关工程的理论依据。
    • 李学鹏; 李彩华; 陈荣保; 蔡国军
    • 摘要: 对江苏靖江某一垃圾填埋场的隔离屏障材料进行固结试验,研究了不同膨润土含量及不同含水量配比下土-膨润土隔离材料的压缩变形特性,应用ln(1+e)-logσ′双对数坐标的压缩曲线,得出更为准确的屈服应力σ′yr,继而探讨了压缩指数Cc与eyr(σ′为σ′yr对应孔隙比)的关系,即压缩指数Cc随eyr增大而增大。同时,结合前人研究数据,分析了压缩指数Cc与e1(σ′为1kPa对应孔隙比)的关系,得出Cc=0.076 e1+0.07 e12结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