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97620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2016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等;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文献由44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俊明、孙立忠、刘永民等。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76200 占比:99.99%

总计:976313篇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文趋势图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研究学者

  • 朱俊明
  • 孙立忠
  • 刘永民
  • 宋先荣
  • 孟丽
  • 张婉真
  • 严中亚
  • 曹烨
  • 李金红
  • 申运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纪沛君; 张诚; 陈丹; 黄卫; 吴庆琛
    • 摘要: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21年3月经胸部CT和(或)主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的TAAD手术患者73例,按照术后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分为合并低氧血症组(n=36)与未合并低氧血症组(n=37),分析合并低氧血症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低氧血症对TAAD患者术后短期、长期全死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合并低氧血症组患者的年龄、BMI明显高于未合并低氧血症组,且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TNF-α、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未合并低氧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TAAD患者具有年龄大、BMI高、肝肾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高等临床特点,且其术后短期死亡风险增加。
    • 邓锦新; 韩熙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道管理小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试验组采用呼吸道管理小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氧分压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氧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NRS评分低于干预前,试验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使用规范细致的呼吸道管理,患者的肺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有效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大大缩短其住院时间,保证患者术后健康恢复。
    • 王毅贞; 裴海燕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导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总结针对该类型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随机选择该院心脏外科于2017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术后是否延迟拔管分为延迟拔管组(42例)和未延迟拔管组(38)例,全面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筛选出导致延迟拔管的影响因素,确定导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总结适用于该类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方案。结果 患者的BMI指数、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心包积液、是否合并胸腔积液均不是导致延迟拔管的影响因素(t=1.679,χ^(2)=0.256、0.113、0.001,P=0.097、0.613、0.736、0.990);年龄、发病时长、阻断时长、术中输血量、术前镇痛5项因素均为导致延迟拔管的影响因素(t=3.015、4.167、6.263、5.097、33.702,P<0.05)。年龄、发病时长、阻断时长、术中输血量、术前镇痛5项因素均为导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8、1.177、1.204、1.002、0.063,P<0.05)。结论 导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发病时长、阻断时长、术中出血量与术前镇痛。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尽量减少围术期血制品输入量,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因素,尽可能缩短术前准备时间,降低延迟拔管发生率。
    • 王珂; 乔博; 李峰; 赵俊娅; 张阳
    • 摘要: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手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某胸科医院TAAD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手术后MDRO感染患者为病例组,并按照1∶3进行病例-对照匹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78例TAAD手术患者,其中34例手术后发生MDRO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8株,47.46%)、鲍曼不动杆菌(16株,27.12%)、铜绿假单胞菌(8株,13.56%)。匹配对照组非感染病例10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的手术持续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连续肾替代治疗构成比、术后肠道营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输血量(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OR=1.071)、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13)、连续肾替代治疗(OR=6.739)为TAAD术后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AAD手术后MDRO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尽量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保证肾供血,考虑及时进行有效的肾替代治疗减少并发症,减少ICU住院时间可降低手术后MDRO感染风险。
    • 宋艳艳; 刘利; 李明亮; 曲成良; 姜博
    • 摘要: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治疗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BMI分为3组,18.5 kg/m^(2)≤BMI0.05)。超重组上述指标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增加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认为是该手术的危险因素,但住院死亡率不存在差异。
    • 梁平; 张向京; 王颖
    • 摘要: 目的: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方法:以循证为基础,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0.80,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了37条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其中结构指标8条,过程指标19条,结果指标10条。结论:构建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覆盖范围全面,可信度高,可为临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质量提供量化评价指标。
    • 张胜康; 尹晓清; 徐朝军; 王兆礼; 杨进; 程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弓部开窗支架技术全腔内隔绝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近段治疗的1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随访1年临床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年5例治疗效果理想。术后早期死亡1例,支架近端再发夹层4例,发生Ⅰ型、Ⅱ型内漏各1例,Ⅲ型2例。结论 对于不能外科修复的A型主动脉夹层,可谨慎选择主动脉弓部开窗支架技术行全腔内修复治疗,但须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血管病变特点严格把握适应证。
    • 刘彦彬
    • 摘要: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5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n=26)、研究组(n=25),分别施以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TAI评分、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TAI评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脑水肿、低氧血症以及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6.00%低于对比组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比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实施,对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 赵琴; 向玉萍; 罗天会; 曾玲; 范景秀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国内外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4003例TAAD患者,其中发生谵妄1372例,发生率为17.6%~50.4%,共纳入47个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血管病史、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重症监护室(ICU)持续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术后早期电解质紊乱均是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脑血管病史、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ICU持续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术后早期电解质紊乱均是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可用于识别TAAD术后发生谵妄高危患者,并积极给予防治措施,从而降低谵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梁永福; 赵博; 梁飞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ATAAD患者134例.根据患者入院30d后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对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气管切开、发生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PND)、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均高于存活组(U/x2=9.415、5417、5.783、13333、5486、11.734、8398、4.742,均P<0.05),死亡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2、24和48 h时的VIS均高于存活组(U=6.021、7.301、4.021、6.302、7.014,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为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 =1.047(95% CI: 1.060~1.475)、4.528(95% CI: 1.206~9.627)、1.685(95%CI:1.207~5.623)、6.284(95%CI:2.617~15.201),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48 h VIS评估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截断值为8分,曲线下面积为8.452,95%CI:8.140~8.953,敏感性为75.4%,特异性为87.3%.结论: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出现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8分均为预测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有效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