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灌注

脑灌注

脑灌注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7267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现代医用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年会、广东省医学会第九届放射学学术会议、国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暨中西医结合防治循环系统疾病高层论坛等;脑灌注的相关文献由1033位作者贡献,包括任鹏玲、刘冬、刘雅文等。

脑灌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7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7267 占比:99.05%

总计:27529篇

脑灌注—发文趋势图

脑灌注

-研究学者

  • 任鹏玲
  • 刘冬
  • 刘雅文
  • 吕晗
  • 尹红霞
  • 张婷婷
  • 李静
  • 王振常
  • 罗德红
  • 蔡林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芸峰; 侯超凡; 王涛; 徐慧敏; 袁慧书; 杨军; 赵鸿; 凌云鹏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脑灌注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5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等)、影像学资料[包括CT血管成像(CTA)及头部CT灌注(CTP)成像、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及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同期行CEA+CABG。术前和术后行头颈动脉CTA及头部CTP成像检查,以脑血流量(CBF)代表脑灌注情况,计算手术前后术侧和对侧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CBF变化率(DR CBF),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头部CTP成像示,术前术侧CBF为(19.4±2.2)ml/(100 g·min),对侧CBF为(24.4±4.7)ml/(100 g·min),rCBF为0.52~1.00,平均0.82±0.17;术后术侧CBF为(24.6±2.8)ml/(100 g·min),对侧CBF为(28.1±5.7)ml/(100 g·min),rCBF为0.68~1.35,平均0.90±0.16;与术前比较,术后rCB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4,P<0.01);DR_(CBF)为4%~62%,平均(28±14)%。DR_(CBF)与颈动脉狭窄率呈高度正相关(r=0.826,P<0.01),与颈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r=0.7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602,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0.473,P<0.01)呈正相关,与术前rCBF呈负相关(r=-0.421,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心功能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手术前后脑灌注改变相关,有待于大样本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
    • 余爱勇; 赵迎春; 潘晓春; 周克贵; 赵玉武; 顾磊
    • 摘要: 目的·探索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 shaking-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LS-TIA)患者的血压波动与脑灌注和侧支循环变化的关系,为明确LS-TIA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LS-TIA患者。以动态血压仪采集的收缩压标准差作为短时收缩压变异(short-ter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SSBPV)指标,根据SSBPV水平,将LS-TIA患者分为SSBPV高组16例,SSBPV正常组14例,同期因头痛、头晕就诊的人群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15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以及脑梗死病史资料。所有患者以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单弯导管行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造影,由手术医师判断颅内动脉狭窄数目以及评估侧支循环开放情况。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小脑作对照,比值小于0.9,作为判断脑叶低灌注的标准。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其余资料为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HC组相比,SSBPV高组、SSBPV正常组的颅内动脉狭窄总数、颈内动脉狭窄数目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SSBPV高组、SSBPV正常组出现低灌注的脑叶数高于HC组(均P=0.000),SSBPV高组出现严重低灌注的病例数高于HC组(P=0.000),SSBPV高组侧支循环开放的总数(P=0.001)、二级侧支循环开放数高于HC组(P=0.014)。与SSBPV正常组比较,SSBPV高组出现低灌注的脑叶数多(P=0.041),出现严重低灌注的病例数多(P=0.024),侧支循环开放的总数多(P=0.034)。结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增大,导致了LS-TIA患者脑低灌注范围更大,重度脑低灌注比例更高,这可能参与了LS-TIA的发病机制;而作为代偿机制之一,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比例高。
    • 颜立群; 颜瑾; 侯亚平; 董倩波; 穆晓丹; 李晓光
    • 摘要: 目的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硬化性狭窄下游晚期到达逆向血流与神经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伴有症状性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率为50%~99%)的MRI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双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 delay,PLD)(1.5 s和2.5 s)的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CASL)灌注成像,测量并得到两个PLD的患侧和正常侧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质的平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计算得到患侧大脑中动脉M1段供血区脑质内的晚期到达逆向血流比率(late-arriving retrograde flow proportion,LARFP);记录MRI扫描当日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测量病变局部血管管腔的狭窄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LARFP,NIHSS评分及血管狭窄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ARFP与NIHSS评分相关(r=-0.698,P<0.001),而血管狭窄率与LARFP(r=-0.001,P=0.997)、血管狭窄率与NHISS评分(r=-0.127,P=0.440)均不相关。结论LARFP与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血管狭窄率与NIHSS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由双PLD的3D pCASL成像计算得到的LARFP可能成为今后评价患者脑侧支循环的新指标。
    • 李魁元; 李红伟; 杨波; 董阳; 曹磊; 尤浩君
    • 摘要: 目的提供一种烟雾病后循环分级方法,探究其与前循环、手术疗效及大脑灌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大脑前循环用铃木分期代表,铃木分期1~6期分别赋值1~6分。后循环代偿分级为矢状位解剖上以中脑中心为原点,经胼胝体膝与胼胝体体部交界处、胼胝体体部与胼胝体压部交界处分别做射线,将大脑半球划分为三等份,按照烟雾病患者DSA图像VA从后往前所能达到的区域分别定义为0、1、2、3级,分别赋值0、1、2、3分。术后手术疗效采用松岛分级,大脑半球灌注水准采用全脑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评估。统计入组患者术前铃木分期、后循环代偿分级、术前大脑血流量(ASL-CBF)、术后松岛分级、术后ASL-CBF,算出灌注差(术后ASL-CBF—术前ASL-CBF)。结果后循环代偿分级与铃木分期呈正相关,r=0.502,P<0.01;后循环代偿分级与术后松岛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19;后循环代偿分级与ASL灌注差无明显相关性,P=0.651,但与术前ASL-CBF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该后循环代偿分级与铃木分期有相关性,且与术前灌注水平相关,可能有更好的临床实用性。
    • 马宇; 马龙; 崔友祥; 孙云川
    • 摘要: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灌注患者炎性反应及血管活性物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5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血管科就诊的10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降脂、降压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口服结合头穴透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灌注扫描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最大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的相对值(rCBF、rCBV、rMTT、rTTP)以及血清炎性反应递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CBF、rCBV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rTTP、rMTT值及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08,P=0.038)。结论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灌注患者脑血流情况,有效抑制血管炎性反应并促进血管生成,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马艳婷; 李云霞; 刘梦; 张卫
    • 摘要: 随着核磁共振(MRI)的普及,脑白质高信号(WMH)已成为影像学研究的热点。WMH虽普遍存在,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临床上有多种相应学说,如脑灌注学说、血脑屏障和内皮功能学说、基因遗传学说等。另外,WMH与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不良情绪及其他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现就WMH发生机制及临床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见秀丽; 张敏; 马阳; 恽文伟
    • 摘要: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AS)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到晚期的表现,CAAS患者常合并脑小血管病(CSVD)。CSVD是一种由多重危险因素引起的脑微血管病变,主要影像学征象包括脑血管周隙扩大、白质高信号、腔隙性脑梗死及微出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AAS与CSVD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作者对CAAS与CSVD各影像学征象的相关研究进行复习,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曹阳; 肖能; 胡石腾; 唐琼梅; 周海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的灌注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5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和25名年龄相仿的健康对照组。在脑血流量(CBF)伪彩图上对每个患者进行视觉评估,定量分析病变区与对照组CBF值差异,确定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脑灌注特征。结果: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在急性期灌注显著增高,急性病变的CBF值、标准化CB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其ROC-AUC值分别为0.971和0.992。9例患儿在治疗好转后进行复查,病变区血流灌注随病情好转而减低。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3D-ASL成像表现有一定特征,病灶在急性期灌注显著增高,病情好转后减低。3D-ASL可以为儿童病毒性脑炎诊断和随访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参考。
    • 宋远营; 侍海存; 潘平雷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困难通路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中困难通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56~82岁,平均年龄(70±12)岁。患者术前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为(17±2)分,取栓前闭塞动脉血流的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l分级)均为0级。术中采用Solitaire AB取栓支架动脉内取栓或抽吸导管直接抵近栓子抽栓。术中分别运用同轴技术、导丝交换技术、中间导管、球囊或支架锚定、直接桡动脉穿刺等技术处理困难通路。结果 困难通路中主动脉弓路径迂曲12例,颈动脉路径迂曲15例,大脑中动脉路径迂曲12例,双侧椎动脉闭塞2例,双侧股动脉闭塞1例。术后4例血管未开通,其余38例患者成功开通闭塞血管,血流达2b/3级,开通率达90%。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评分良好(0~2级)24例,残疾(3~4级)14例,死亡4例。术中平均所用时间为(40±7.7)min。结论 困难通路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识别与处理困难通路可以节省手术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张征; 陈忠
    •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医院收治的103例接受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55例)和非糖尿病组(48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估(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并同期进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术后3个月,非糖尿病组患者的MoCA评分及MMSE评分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仅加速时间比术前显著缩短(P0.05);而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加速时间及加速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CAS可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程度可能不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