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性岩

基性岩

基性岩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10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等;基性岩的相关文献由6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希军、时毓、李政林等。

基性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80.52%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15.15%

专利文献>

论文:10 占比:4.33%

总计:231篇

基性岩—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鑫镖; 徐扬; 刘浩; 邓新; 张维峰
    • 摘要: 武当-随枣地区普遍发育的早古生代北西西向延伸的碱性-基性岩墙群和火山岩,记录了秦岭-大别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信息。在西大别造山带南缘新识别出的傅家河基性岩侵位于新元古代大磊山岩体内部,其岩性以辉绿岩为主,局部相变为辉绿玢岩。SIMS锆石U-Pb法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439±3 Ma(MSWD=0.08),时代为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组成上,傅家河基性岩具变化的SiO_(2)含量(44.00~55.82 wt%),高的总碱含量(K_(2)O+Na_(2)O=1.61~5.20 wt%),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元素(如Rb、Ba、Pb)、而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Ti);这样的弧型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是其母岩浆上侵过程中吸收了围岩物质造成的,岩石中高Zr、Ti含量和Zr/Y比值指示傅家河基性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本文新发现的傅家河基性岩证实了南秦岭450-400 Ma大陆裂谷岩浆活动向东可延伸至大别造山带大磊山地区,这为进一步研究南秦岭-大别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制约信息。
    • 黄小龙; 于洋
    • 摘要: 华南地区广泛分布早古生代岩浆岩,被认为是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但其动力学机制存在争论。本文收集了近年发表的华南地区早古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揭示其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动力机制。华南早古生代岩浆岩以S型花岗岩(片麻状和块状)为主,少量为I型花岗岩与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镁铁质微粒包体等)。S型花岗岩广泛分布于东扬子板块和西华夏板块,但存在穿时性。邻近于东扬子‒西华夏板块古缝合带的云开地块和武功地块(云开‒武夷造山带内部带)的片麻状S型花岗岩形成于约470~410 Ma,峰期年龄为~442 Ma;位于西华夏板块东缘‒武夷地块(云开‒武夷造山带东缘)的片麻状S型花岗岩持续时间较短(约455~415 Ma),峰期年龄略年轻(~435 Ma)。I型花岗岩与基性岩主要分布于东扬子‒西华夏板块古缝合带或西华夏板块东缘地区,最早形成于约455~450 Ma,明显晚于内部带的片麻状S型花岗岩,但与西华夏板块东缘的片麻状S型花岗岩相近。西华夏板块与冈瓦纳北缘的微陆块在早古生代发生俯冲碰撞,西华夏板块东缘之下的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减压熔融,发生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增厚,形成基性岩及埃达克质岩石。西华夏板块东缘俯冲碰撞产生的挤压应力远程传入板块内部,导致该时期的板内构造薄弱带即东扬子‒西华夏板块古缝合带活化、地壳抬升并增厚,发生地壳深熔作用,形成片麻状花岗岩。因此,西华夏板块东缘的俯冲碰撞远程效应是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因素。陆内造山带垮塌过程中,软流圈沿东扬子‒西华夏板块古缝合带上涌,岩石圈活化并发生强烈的岩浆作用。板内古缝合带作为构造薄弱带,为软流圈上涌及玄武质岩浆底侵提供了通道。
    • 袁和; 洪秀伟
    • 摘要: 藏南古堆地区处于喜马拉雅带北东段,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部,措美大火成岩省东南部,区内基性岩分布较广泛,主要呈脉状侵位于侏罗纪—三叠纪地层中。为探讨古堆地区基性岩的成因及其构造动力学背景,对区内基性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结果表明,SHRIMP锆石^(206)Pb/^(238)U同位素测年得出辉绿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7.7±0.9 Ma;辉长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3.8±0.8 Ma,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与措美大火成岩省OIB型基性岩形成时代相近(130~136 Ma)。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基性岩具有高TiO_(2)和P_(2)O_(5)特点,不具有Nb-Ta槽特征,微量元素比值(Ce/Zr、Zr/Nb、Zr/Y、Th/Yb)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板内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综合研究表明,古堆地区基性岩源于富集地幔,并且基性岩浆在上侵过程中未受到地壳混染,其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可能是Kerguelen地幔柱早期活动的产物。对古堆地区基性岩的研究,为近一步认识藏南地区早白垩世基性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背景提供了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
    • 彭正鑫; 皮桥辉
    • 摘要: 基性岩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从者桑金矿的地质特征入手,详细描述了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等,并依据前人对者桑金矿的年龄测定及华南区域构造演化史,在年代学及区域构造方面阐述基性岩与金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印支期成矿的动力学模型,即:古特提斯洋的封闭导致了印支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强大的区域构造事件为矿化提供了驱动力,形成了滇黔桂地区的卡林型金矿床。
    • 龙登红
    • 摘要: 博格达造山带大量分布基性岩,其成因研究对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对博格达造山带中段木垒地区的基性岩进行了系列研究工作,初步对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为博格达造山带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绿岩的SiO2含量为47.71%~53.7%,K2O含量为0.61%~1.87%,Na2O含量为2.97%~5.14%,显示富钠贫钾特征,属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Mg#值为29.80~47.89,远低于原始玄武质岩浆的参考数值65,表明区内基性岩可能是原始岩浆经历较强程度分异作用后的产物;分异指数(DI)均大于35.00,固结指数均远小于30,均显示辉绿岩分异程度较高.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较高稀土总量、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模式,相对富集Rb、Ba、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i、Hf、Zr等高场强元素.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305.9±3.1)Ma;辉绿岩岩浆可能源于亏损尖晶石橄榄岩相至原始尖晶石橄榄岩相之间,为较低程度部分熔融及分异演化综合作用形成的产物,为晚石炭世博格达弧后裂陷盆地晚期局限性伸展作用的产物.
    • 覃贻钢
    • 摘要: 桂西是豫江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置在特提斯构造区的东端,在特提斯构造区和太平洋的相交处.加快桂西地区矿产业的发展,是提升桂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为做大做强矿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矿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桂西矿山岩性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为今后推进矿山地区工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高志杰; 王宇昊; 许常善
    • 摘要: 文章以近年来地质找矿的研究热点地区——北山地区为研究地区,选取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加里东早期基性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分析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硅酸盐等指标,研究了其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二龙包一带加里东早期原始基性岩浆来源于上地幔源区,与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 高志杰; 王宇昊; 许常善
    • 摘要: 文章以近年来地质找矿的研究热点地区——北山地区为研究地区,选取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加里东早期基性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分析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硅酸盐等指标,研究了其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二龙包一带加里东早期原始基性岩浆来源于上地幔源区,与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 贾小辉; 王晓地; 杨文强; 周岱
    • 摘要: 华南早古生代基性岩浆岩出露少而小,对其岩石成因的研究仍存在较大争议,较大地制约了对华南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深入理解.横市辉长岩位于赣南地区,有数个小的侵入体组成,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423.3±4.9Ma.辉长岩具有均一的硅含量(SiO2 = 49.14%~52.05%),相对高的镁含量(MgO = 7.16%~9.43%)和Mg#值(60.7~67.3).稀土总量(∑REE)为80.6×10-6~131.5×10-6,无-弱的铕正异常(δEu =0.97~1.21).Sr-Nd-Pb-Hf 同位素组成为:ISr =0.7048~0.7060,εNd(423Ma)=-3.11~-1.97;(206Pb/204Pb)i =17.73~18.03,(207Pb/204Pb)i = 15.57~15.59,(208Pb/204Pb)i = 37.80~38.19;εHf(t)=-3.71~+1.55.元素及同位素组成表明,横市辉长岩可能源自类似于EM Ⅰ和EM Ⅱ混合的富集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是形成华南早古生代基性岩石的动力学机制.
    • 李治平; 皮桥辉
    • 摘要: 基性岩与金矿在时间、空间及成矿物质来源上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以云南富宁者桑金矿的基性岩为例,详细讨论了两期基性岩的成岩时间、成因机制、源区特征及构造演化等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前人对者桑金矿的年龄测定、对岩矿石的主微量元素测定、及华南区域大地构造动力演化史,从年代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等方面详细探讨基性岩与金矿的关系,并建立出华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模型,为以后该类矿床的勘探研究工作提供详实的理论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