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27

p27

p27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72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347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病理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等;p27的相关文献由2375位作者贡献,包括梅小斌、刘勇、崔若兰等。

p27—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9 占比:99.4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14%

总计:723篇

p27—发文趋势图

p27

-研究学者

  • 梅小斌
  • 刘勇
  • 崔若兰
  • 李鹏
  • 袁伟杰
  • 高从容
  • 任鹏涛
  • 张伟
  • 张端莲
  • 李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贺茜; 马芳; 万瑀; 唐玉婷; 马胜超; 姜怡邓; 沈江涌
    • 摘要: 背景:目前多项研究证实了miRNA影响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STAT1参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猜测miR-382-3p也有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有关系。目的:探讨miR-382-3p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提供的增生性瘢痕和同一个体正常皮肤,提取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转染分别设置:①对照组(不做处理)、miR-382-3p阴性对照组、miR-382-3p过表达组;②对照组(不做处理)、STAT1干扰对照组(si-NC)和STAT1干扰组(si-STAT1-1、si-STAT1-2、si-STAT1-3)。苏木精-伊红染色鉴定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免疫荧光鉴定成纤维细胞;qRT-PCR检测miR-382-3p、STAT1、增殖细胞核抗原及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物(p2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AT1、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27蛋白表达;CCK8、EdU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增殖水平;Targetscan预测miR-382-3p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验证miR-382-3p与STAT1的结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皮肤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miR-382-3p在增生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呈低表达(组织:P<0.01,细胞:P<0.01),STAT1在增生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呈高表达(组织水平mRNA:P<0.01,组织水平蛋白:P<0.01;细胞水平mRNA:P<0.01,细胞水平蛋白:P<0.01);②过表达miR-382-3p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EdU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减少(mRNA:P<0.01,蛋白:P<0.05),p27的表达增加(mRNA:P<0.05,蛋白:P<0.05);③miR-382-3p能够靶向调控STAT1的表达(P<0.01),过表达miR-382-3p可导致STAT1的表达减少(mRNA:P<0.01,蛋白:P<0.01);④干扰STAT1后可导致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减少(P<0.05),p27的表达增加(P<0.05),EdU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⑤结果表明:miR-382-3p可通过抑制STAT1的表达进而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为未来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寻找有效靶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焦鑫艳; 张英; 盛秋; 张妙; 杨泽健; 高小倩; 赵谦; 王博; 刘培军
    • 摘要: 目的构建人野生型p27(p27WT)和核定位信号缺失型p27(p27△NLS)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为细胞中p27核浆定位的变化及其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细胞基础。方法提取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总RNA,反转录cDNA后,分别进行p27全长和非NLS区片段的PCR扩增,获得p27WT全长(CDKN1B,NM_004064.5)和p27△NLS编码区序列,分别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Blank,经菌液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电穿孔法转染HEK293T细胞,48 h时分别提取胞核蛋白和胞质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p27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蛋白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CMV-Blank中插入的p27WT序列和p27△NLS序列均与NM_004064.5序列相一致。pCMV-p27WT转染HEK293T细胞后,细胞总p27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核浆分离检测发现其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表达;而pCMV-p27△NLS转染HEK293T细胞的总p27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核浆分离检测发现其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p27WT和p27△NLS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为p27蛋白在肿瘤细胞周期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细胞基础。
    • 司茂飞; 郑国栋; 吴秀杰; 张健
    • 摘要: 目的 探索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修复的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TBI模型,取其脑组织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中FoxO3a与p27的表达.结果 FoxO3a表达量在伤后3d显著下调,p27水平在伤后1d显著下降,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902,P=0.002);FoxO3a染色在损伤3d后的对侧大脑中表达广泛,而在损伤侧大脑中染色水平较低.结论 FoxO3a和p27极有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参与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过程.
    • 付俊峰
    • 摘要: 目的:分析p27和ILK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胃癌各30份手术切除标本,分析p27和ILK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病例标本p27阳性率分别为36.67%、46.67%,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100.00%)、慢性浅表性胃炎(83.3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70.00%)病例标本;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病例标本ILK阳性率分别为43.33%、36.67%,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6.67%)、慢性浅表性胃炎(10.00%)、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20.00%)病例标本.胃癌病例标本中p27和ILK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临床分期存在一定关联,p均0.05).结论:p27和ILK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对肿瘤进展程度进行判断,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马付国; 张伟鹏; 牛广旭
    • 摘要: 目的:原发性肝癌的恶性较高,初期缺少临床上的明显症状,一旦发现一般都是中晚期,使得其在治疗上的效果和预后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所以,控制原发性肝癌在治疗之后的相关因素,是目前临床上对于患者预后给予改善的一个非常必要的途径.本研究主要是运用免疫组织病理学对采取的临床病例大样本给予相关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癌在预后产生的影响,为提升患者在肝癌的预后以及生存率提供必要的参考.
    • 李静静; 穆庆; 孙贝贝
    • 摘要: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KI和CDK4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手术切除的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检测P27keap1和CDK4的表达,并于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随访,记录每位患者生存期,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KI和CDK4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CDKI(P27 keap1)和CDK4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分化程度、TMN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CDK4表达阳性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KI(P27keap1)和CDK4的表达与该肿瘤的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并进一步影响患者生存期.
    • 乔予希; 丁小明; 王颖; 丁晨光; 郑瑾; 项和立; 薛武军; 李杨
    • 摘要: 目的:研究高糖通过P27途径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胰岛INS-1细胞后分组,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处理、高糖组用含有25 mmol/L葡萄糖的高糖培养基处理,高糖+si-NC组用高糖培养基处理并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高糖+si-P27组用高糖培养基处理并转染P27 siRNA.处理24 h后,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A490,TUNEL法检测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P27、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A490、S期及G2/M期比例、cyclinD1表达水平均降低,凋亡率、G0/G1期、P27及caspase-8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与高糖组及高糖+si-NC组比较,高糖+si-P27组A490、S期及G2/M期比例、cyclinD1表达水平均增加,凋亡率、G0/G1期、P27及caspase-8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高糖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与激活P27途径有关.
    • 李少星; 余华; 杨惠欢; 刘战立
    •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P27在子宫内膜癌(EC)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20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EC患者的存档癌组织蜡块35例,同时选取同期存档的39例内膜增生过长(不伴不典型)、2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蜡块.按组织类型不同分为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E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及P27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EC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病理类型的关系.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C组织中PTEN及P2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TEN及P27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增生过长、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P<0.05);PTEN及P27的表达随着EC病理分级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内膜样癌组织中PTEN及P27阳性率明显低于非内膜样癌组织(P<0.05);而PTEN及P27的表达与EC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C组织中PTEN及P27蛋白表达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P27表达缺失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及P27基因有助于鉴别EC及癌前病变,且对EC的癌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 晏勇; 文黎明; 秦佳敏; 杨亚玲; 许婷婷
    • 摘要: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多梳抑制复合物2(PRC2)核心基因(EZH2)、p27在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接治的68例胃癌合并月Hp感染患者作为胃癌合并Hp感染组,另选取54例单纯胃癌患者作为单纯胃癌组,比较两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F、EZH2、p27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对比胃癌合并Hp感染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MIF、EZH2、p27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F、EZH2、p27与胃癌、胃癌合并Hp感染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对胃癌合并Hp感染组随访1年,统计1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胃癌合并Hp感染组不同MIF、EZH2、p27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生存分析.结果:两组癌组织中MIF、EZH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27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胃癌合并Hp感染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F、EZH2高于单纯胃癌组,p27阳性表达率低于单纯胃癌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F、EZH2与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27与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MIF、EZH2、p27在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病变组织中呈异常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MIF、p27能为临床预测生存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 顾艳; 乔磊; 范卓然; 顾文文; 盛红娜; 王建梅; 华绍芳; 张璇
    • 摘要: 目的 观察miR-3074-5p及其靶基因p27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miR-3074-5p/p27分子途径在子痫前期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16例)和相同孕周非子痫前期的剖宫产产妇(对照组,9例)的胎盘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比较两组胎盘组织中 miR-3074-5p 以及 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 dependent kinase 2,CDK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验证miR-3074-5p对p27mRNA的靶向抑制作用;通过RNA干扰技术,敲低人绒毛外滋养细胞系HTR-8/Svneo中p27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p27表达下调对细胞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miR-3074-5p(P=0.034)与CCND1蛋白的表达量都显著下调(P=0.031),而p27蛋白的表达量则显著上调(P=0.010);IHC结果显示,p27和CCND1蛋白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层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结果证实,miR-3074-5p能与p27 mRNA的3'UTR序列结合而抑制其表达;敲低HTR-8/Svneo细胞中p27的表达水平后,细胞的增殖(P=0.014)和侵袭(P=0.045)活性都显著增强.结论 miR-3074-5p可能通过直接靶向抑制p27的表达而参与调控人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的生理活性,进而影响胎盘发育及功能;胎盘组织中miR-3074-5p的异常低表达可能通过诱导p27的表达而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