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咪唑安定

咪唑安定

咪唑安定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35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3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3535篇;相关期刊563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2011北京国际疼痛论坛暨第五届全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等;咪唑安定的相关文献由4801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吴新文、李士通等。

咪唑安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3 占比:14.62%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13535 占比:85.18%

总计:15889篇

咪唑安定—发文趋势图

咪唑安定

-研究学者

  • 吴新文
  • 李士通
  • 王玲
  • 钱燕宁
  • 傅诚章
  • 唐五良
  • 岳云
  • 庄心良
  • 王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尚丹; 张紫娟
    • 摘要: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单纯咪唑安定在慢诱导气管插管时对患者镇静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行慢诱导气管插管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咪唑安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拔管时间、侵入性反应操作评分、不同时间段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镇静评分、简易精神状态(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MoC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置喉镜、气管插管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置喉镜时、气管插管时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MSE评分、MoCA评分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对慢诱导气管插管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减小患者对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苏醒,降低镇静评分,实现较良好的镇静效果,可减轻对生命体征影响,避免对认知功能造成损伤,具有相对更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李晶金; 史艳华; 肖黎波; 李济成; 朱小玲
    •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PPF)联合咪唑安定(MID)对糖氧剥夺模型PC12细胞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无糖培养基和无氧环境(5%CO_(2)和95%N2)处理PC12细胞构建糖氧剥夺模型,分别用PPF、MID或PPF+MID处理糖氧剥夺模型细胞,或在细胞中转染miR-103-3pmimics、miR-103-3pinhibitor、si-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pcDNA-PTGS2或miR-103-3p mimics+pcDNA-PTGS2,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Fura-2/AM荧光法检测细胞中Ca^(2+)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03-3p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caspase-3、c-caspase-9)及PTGS2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03-3p与PTGS2的靶向关系。结果:PPF联合MID增加糖氧剥夺模型PC12细胞增殖活力,抑制细胞凋亡,并下调模型细胞中Ca^(2+)水平;此外,PPF联合MID处理糖氧剥夺模型PC12细胞,上调细胞中miR-103-3p水平;miR-103-3p可靶向下调PC12细胞中PTGS2的蛋白水平;过表达miR-103-3p与沉默PTGS2均可缓解糖氧剥夺诱导对PC12细胞造成的损伤,敲降miR-103-3p与过表达PTGS2则加剧糖氧剥夺模型下PC12的损伤。结论:PPF联合MID通过上调miR-103-3p抑制PTGS2表达缓解糖氧剥夺模型中PC12细胞损伤。
    • 刘幸清; 胡旭东; 杨凯; 梁肖霞; 杨淑璇; 凌晨; 黄思聪; 邓睿; 周军; 王晓斌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腰麻下行髋部手术老年病人术中镇静、术后疼痛、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ASAⅡ~Ⅲ级的拟行髋部手术的老年病人的资料,随机分为DD组和MS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腰麻,DD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辅助麻醉,MS组采用咪唑安定和舒芬太尼辅助麻醉。观察术后2、8、12、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术前、术后2、12、24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IL-6、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组术后8、1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MS组(P<0.05);DD组IL-6、TNF-α水平术后2、12、24 h明显低于MS组(P<0.05);DD组术后2、12、24 h的CD3+细胞、CD4+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MS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部手术病人,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作为实施腰麻的辅助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血IL-6、TNF-α水平和减轻术后血CD3+细胞、CD4+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的降低。
    • 莫柳军; 郭浩; 杨莉萍; 徐智娟; 苏宁; 刘俊
    • 摘要: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镇静镇痛诱导以替代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入住本院重症医学科因各种原因须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分组方式为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舒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舒芬太尼组:插管前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25~0.5μg/kg+咪唑安定0.025~0.05mg/kg;芬太尼组:插管前静脉给予芬太尼0.5~1μg/kg+咪唑安定0.025~0.05mg/kg;给予药物后4~5min,立即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患者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同时监测插管时反流误吸、呼吸暂停、心律失常、插管成功需要的次数、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全身麻醉诱导期呛咳发生率及严重情况.结果: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患者入院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不同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同一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出现逐渐升高趋势,呼吸频率、心率出现逐渐降低趋势(P均<0.001).舒芬太尼组在返流误吸,呼吸暂停,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插管成功需要耗费的次数少于芬太尼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出现呛咳程度好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镇静镇痛诱导较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方案更安全可靠.
    • 李日长; 王远胜; 刘湘杰
    •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脑动脉瘤栓塞术麻醉安全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脑动脉瘤患者68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B组患者使用咪唑安定+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min、股动脉置管后、术后1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结果:在股动脉置管后和手术1h后,A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小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睁眼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A组患者术后24h的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小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脑动脉栓塞术中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影响小,患者术后易复苏,且炎症反应小,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刘艳青; 李建云; 苑惠青
    • 摘要: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方法 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剖宫产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8例:盐酸哌替啶复合异丙嗪硬膜外麻醉)与实验组(38例: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实验组麻醉给药20min后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比对照组高,且实验组患者麻醉给药60min后改良警觉/镇静(OAA/S)3分与4分所占个体比例(78.95%)比对照组多,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盐酸哌替啶复合异丙嗪硬膜外麻醉.
    • 王曾庚; 楼丽琼; 聂祥碧; 徐慧; 熊洧
    • 摘要: 目的 观察多种药物联合镇静治疗对ARDS患者镇静效果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90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且气管插管时间>120小时的患者,随机分入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联合镇静组(U组).P组和M组患者分别单独采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进行镇静治疗,U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咪唑安定以及右美托咪定联合镇静治疗.观察各组患者镇静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剂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连续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和120小时氧合指数(PaO2/FiO2),并检测TNF-α、IL-6和HMGB-1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U组患者镇静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显著低于P组和M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P组和M组患者,且U组患者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和M组患者.治疗前各组患者PaO2/FiO2以及TNF-α、IL-6、HMGB-1血浆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24小时开始U组患者血浆TNF-α、IL-6和HMGB-1水平显著低于P组和M组患者,治疗后第120小时U组PaO2/FiO2显著高于P组和M组患者.结论 采用多种药物联合镇静治疗可显著改善对ARDS患者镇静效果,显著抑制其全身炎症反应并改善氧合.
    • 夏雄飞; 吴文川; 吴宇婷
    • 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咪唑安定和异丙酚术中镇定比较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节点为 2019 年 9 月 -2020 年 5 月,将在我 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平均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三组,即右美托咪定组、咪唑安定组和异丙酚组,对比三组 麻醉在术中的镇定效果。结果:三组镇静效果均满意,其中右美托咪定组不需额外用药即可达到镇静效果,咪唑安定组中有 5 例需追 加 Mid 1.5mg;异丙酚组患者的 Pr0 血浆浓度范围在 1.2--2.2μg 之间,相应的 Pro 效应室浓度也集中在 1.4--1.6μg / m1 之间。在患 者手术完成之后,3 组患者均很快苏醒,具有较好的顺行性遗忘效果,且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3 组麻醉方式 均能够失效较好的术中镇定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吴舟
    •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通气实施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用药前、用药后、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统计两组术中牵拉不适感及遗忘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呼吸、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水平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牵拉不适感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低,完全遗忘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较佳的镇痛、镇静效果,不会对机体血流动力学造成过大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均处于稳定状态,从而确保其治疗的安全性.
    • 刘爱芬; 王辉; 王晓鹏
    • 摘要: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微小RNA-4458(miR-4458)/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κB,NF-κB)通路有关.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开展实验.用不同浓度咪唑安定处理结肠癌细胞SW620,噻唑蓝法、Transwell实验检测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 (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MP9、磷酸化的NF-κBp65 (phosphorylated NF-κB p65,p-p65)和磷酸化的NF-κB抑制蛋白-α(phosphorylated NF-κB inhibitory protein-α,p-IκBα)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miR-4458表达.转染miR-4458抑制物至SW620细胞,采用上述方法评估抑制miR-4458表达对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咪唑安定处理显著降低SW620细胞增殖活力[(0.843±0.05)、(0.611±0.04)、(0.527±0.03)比(1.089±0.07)]、迁移能力[(147±10.49)个、(117±8.06)个、(83±6.13)个比(179±13.07)个]和侵袭能力[(113±8.67)个、(89±4.71)个、(61±3.79)个比(136±9.14)个](均P<0.05),并下调CyclinD1[(0.70±0.05)、(0.51±0.03)、(0.44±0.03)比(0.83±0.07)]、MMP2[(0.73±0.05)、(0.56±0.04)、(0.45±0.03)比(0.91±0.07)]、MMP9[(0.58±0.04)、(0.41±0.03)、(0.34±0.02)比(0.76±0.06)]、p-p65[(0.70±0.05)、(0.57±0.04)、(0.43±0.03)比(0.83±0.07)]和p-IκBα[(0.61±0.04)、(0.48±0.04)、(0.37±0.02)比(0.71±0.05)]蛋白的表达(均P<0.05),上调miR-4458[(1.43±0.10)、(1.89±0.15)、(2.01±0.14)比(1.00±0.08)]表达(均P<0.05).抑制miR-4458表达显著增加SW620细胞增殖活力[(1.428±0.11)比(1.093±0.08)]、迁移能力[(237±19.76)个比(183±14.55)个]和侵袭能力[(179±14.12)个比(131±8.14)个](均P<0.05),上调CyclinD1[(1.37±0.11)比(0.85±0.06)]、MMP2[(1.58±0.12)比(0.93±0.08)]和MMP9[(1.11±0.09)比(0.77±0.06)]蛋白表达(均P<0.05).抑制miR-4458表达可减弱咪唑安定对SW620细胞增殖活力[(0.978±0.07)比(0.534±0.04)]、迁移能力[(173±9.84)个比(87±5.73)个]、侵袭能力[(143±11.04)个比(65±4.13)个]以及CyclinD1[(0.81±0.06)比(0.43±0.02)]、MMP2[(0.89±0.08)比(0.48±0.03)]和MMP9[(0.75±0.05)比(0.36±0.0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均P<0.05).抑制NF-κB通路可逆转抑制miR-4458表达对咪唑安定处理的SW620细胞增殖[(0.547±0.03)比(0.978±0.07)]、迁移[(76±4.19)个比(173±9.84)个]和侵袭[(61±4.05)个比(143±11.04)个]的影响(均P<0.05).结论 咪唑安定通过上调miR-4458和抑制NF-κB活化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产生抑制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