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8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3829317篇;相关期刊277种,包括医疗装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2014中国便秘高峰论坛、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相关文献由222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向东、李春雨、张勇等。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29317 占比:99.97%

总计:3830383篇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发文趋势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研究学者

  • 杨向东
  • 李春雨
  • 张勇
  • 史春雷
  • 贺平
  • 张发宏
  • 李刚
  • 杨关根
  • 沈忠
  • 黄德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敏; 秦小军; 田珊; 梁建华; 饶月
    • 摘要: 目的:分析痔疮动脉栓塞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Ⅱ~Ⅳ度内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Ⅱ~Ⅳ度内痔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痔疮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术后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评分和术后出血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Ⅱ~Ⅳ度内痔患者通过痔疮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其手术指标、出血情况、疼痛程度以及术后痔核情况均优于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患者,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显著。
    • 王鑫
    • 摘要: 目的 探究外剥内扎术(MMH)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MMH治疗,观察组采用PP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2.00±7.48)min、术后持续疼痛时间(1.85±0.37)d、住院时间(3.59±1.04)d均短于对照组的(37.12±6.35)min、(2.84±0.49)d、(4.90±1.15)d,术中出血量(7.33±2.11)ml少于对照组的(15.21±4.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混合痔患者手术治疗中,与MMH相比, PPH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远期肛门功能理想,复发率更低,具推广价值。
    • 左向党
    • 摘要: 目的:观察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雄安新区安新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痔疮患者76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患者。为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9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7%。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28.34±2.74)min、(101.65±5.75)mL、(14.75±1.47)d,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5.46±2.45)min、(81.57±6.75)mL、(8.35±1.86)d。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案相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恢复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 罗育连; 罗育春; 唐清珠
    • 摘要: 目的探讨轻度直肠脱垂患者治疗时,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括约肌折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括约肌折叠术)与对照组(基础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肛门功能及手术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直肠脱垂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括约肌折叠术治疗,临床价值高。
    • 吴芬; 马苗青; 毛樟林; 王苏凤
    • 摘要: 目的对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行PPH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收治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肛门坠胀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SAS及SDS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肛门坠胀程度方面,两组术后1、3、5天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干预后各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对干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96.8%较对照组80.0%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进行PPH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肛门坠胀程度,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显著。
    • 杨枚
    • 摘要: 目的分析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肛裂切除术对混合痔伴肛裂患者的意义。方法60例混合痔伴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PPH联合肛裂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取STARR联合肛裂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合并症评分、肛门相关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合并症评分(3.22±0.11)分、肛门相关评分(3.58±0.13)分、术后VAS评分(2.34±0.8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8±0.10)、(7.32±0.13)、(4.19±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STARR手术联合肛裂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伴肛裂的效果优于PPH联合肛裂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郑由周; 王翠云; 沈洁
    •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100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试验组实施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疼痛程度、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患者安全可行,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康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少。
    • 李春明; 徐晓霞
    • 摘要: 目的:分析传统痔疮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方法:选取2018-01~2019-06在本院就诊的痔疮患者136例,经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痔疮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分析组间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周水肿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术后7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相对于传统痔疮切除术而言更好,能有效降低肛周水肿发生风险,但其他并发症及复发风险两种手术效果相当。
    • 孙博
    • 摘要: 目的分析严重痔疮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182例严重痔疮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组采取PPH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预后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的VAS评分分别为(5.2±1.3)、(3.2±0.7)、(2.7±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1.8)、(4.5±1.2)、(3.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0.4±0.3)d、住院时间(5.2±2.3)d、换药时间(26.5±4.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0.8±0.5)、(8.3±3.1)、(36.5±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严重痔疮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其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换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 李超
    • 摘要: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将单独采用PPH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的5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3、7 d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肛缘水肿评分及严重程度,手术前后肛管静息、舒张压力值,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5,P<0.001);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5,P<0.001),术后1、3、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3、8.462、13.439,P<0.001);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4,P<0.001);轻度水肿占比68.00%(34/50)高于对照组50.00%(15/30),重度水肿6.00%(3/50)占比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3,P=0.043);术后的肛管静息压力值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力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96、3.730,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5,P=0.022)。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2,P=0.497)。结论采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混合痔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受到损伤并缓解其术后疼痛,经二者联合治疗后患者肛缘水肿情况更轻、肛门功能更佳,且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更小,此联合术式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