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福建中医药、光明中医、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第三届国际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09年学术年会等;君臣佐使的相关文献由26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建新、张红梅、王仰宗等。

君臣佐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88.6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7.09%

专利文献>

论文:6 占比:4.26%

总计:141篇

君臣佐使—发文趋势图

君臣佐使

-研究学者

  • 张建新
  • 张红梅
  • 王仰宗
  • 何清湖
  • 倪卫东
  • 冯泳
  • 刘勇国
  • 刘明
  • 刘朗
  • 司马雄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倩欣; 董家铭; 谢曼琳; 邹艳芳; 涂兴明; 赵可伟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骨康方中药治疗骨质疏松(OP)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靶点、通路的异同。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库以及文献检索分别筛选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各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利用网络数据库得到OP相关的靶点;通过Venny 2.1分别筛选出君臣佐使-OP的交集靶点;然后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OP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关键靶点;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分别对君臣佐使-OP的关键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并使用Venny 2.1对KEGG结果进行交集。结果经交集筛选后获得君臣佐使-OP的关键靶点,其中君药有6个、臣药有30个、佐药有31个和使药有30个,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有9条君臣佐使各药关键靶点的共同通路、7条君药所特有的通路、2条臣药特有通路和1条使药特有通路,而佐药无特有的通路。结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各药有共同的调节通路,可能通过MAPK通路治疗OP,同时也有各自特殊的调节机制,发挥独特作用。
    • 庞枫韬; 唐晓颇; 徐浩东; 程增玉; 李达
    • 摘要: 依托2020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以中医“君臣佐使”概念为理论基础,结合临床中实际治疗经验,总结出以激素为君药,羟氯喹为臣药,免疫抑制剂、钙剂、维生素D等为佐药的用药方案。在此组方原则指导下可减少合并用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医生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更好地发挥中医理论思维的严谨性,将中西医并重观念落到实处。
    • 曹艳梅; 张囡; 史楠楠; 王燕平; 翟华强; 金世元
    • 摘要: 清肺排毒汤经临床实践证明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有效方剂,由4个古代经典名方化裁而来,具有极大的理论挖掘价值和传承价值。分析其4个经方的功效特点可知,麻杏石甘汤宣肃肺气,五苓散温阳化气、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在此基础上,推演其组方规律可知,麻黄、细辛2药升降相因、宣肃肺气,为君药;茯苓、猪苓、泽泻、山药、藿香、杏仁、桂枝、白术8药温阳化气、利水祛湿,为臣药;生姜、半夏、陈皮、枳实、射干、紫菀、款冬花、柴胡和胃降逆、利气祛痰,为佐助,石膏、黄芩清肺化痰降逆止咳,为反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清肺排毒汤组方配伍重在调节气机的升降浮沉,祛除寒湿瘀毒的病理产物。
    • 摘要: 御坊堂作为三生(中国)旗下的大健康养生品牌,专注于中医药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汲取传统中华养生文化精髓,通过配方创新和生产技术革新,“融贯中西,传承创新”,不断发掘传统药食两用中草药的现代健康功效,为消费者提供正统的养肾之道。御坊堂系列产品恪守“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并在全球范围内甄选上等道地药材,以三生现代化生产技术与精益生产体系为保障,全方面、高标准打造养生精品。
    • 刘志平; 李呈佳; 客蕊; 周亚滨
    • 摘要: 湿性重浊黏滞,得热则善动不居;热性走窜,湿遏热伏则如油入面,难以分解。故湿温发热具有病程长、病位难辨、病势难去等多种特点。立体论治即温邪侵犯外层膜原、中层三焦、内层心包三个层次,中层又可细化分为上中下三焦,据其发热情况与兼夹症状从而综合判断病位病势,将多种情况统一归纳的一种方法。若以立体论治为要,以分消走泄为法,则易于精准辨治,药效堪灵。三仁汤出自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一书,以其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作为分消走泄之代表方,其中杏仁、蔻仁、薏仁各司宣上、畅中、渗下之职,余药佐使,据病位病势加减运用,相辅相成,则三焦通畅,内外无患,诸症自除。
    • 张建新
    • 摘要: 不同种类干细胞巢的有序分布构成中医经络系统,干细胞巢君臣佐使理论认为,君臣两类成体干细胞产生的分化性衍生细胞自组织形成“细胞组织单元”,这是构成血管、神经纤维和疏松结缔组织等细胞组织结构功能形态的基本单位。《周易》等中外传统经典著作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软件基因组及其八卦台离散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产生的两大类调控分子一方面调控持家基因的转录表达,一方面与持家基因产物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染色体上其他种类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软件基因组种类的多少及其差异表达,决定了经络系统两条干细胞分化链 和 中的干细胞分化。只有四类持家基因ABCD以及两类持家基因MN在相对应软件基因组的严格调控下,才能确保蛋白质合成系统、细胞通讯等长期稳定地发挥正常功能,干细胞才能具有自我更新和持续分化能力,这决定了干细胞巢(3 + 1)模型的普适性。本文认为,生殖细胞分化链中,精母细胞或者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与干细胞巢模型有着直接联系,因此能确定先天性干细胞巢(3 + 1)模型中的成员及其演变,在此基础上,初步阐述了肿瘤干细胞及其干细胞巢的产生形成机制。本文还指出,EG胚胎干细胞划分为七种,孤雌生殖中能够繁殖后代的卵子主要来源于第7种EG胚胎干细胞。
    • 翟付平; 白海燕; 王力普; 李春蕾; 马伟
    • 摘要: 元气为人身之本,疾病的产生皆因元气不足,脾胃是元气之源,故脾胃伤则元气损,元气损则疾病生。脾胃为元气之源、气机升降枢纽是贯穿《脾胃论》的一大思想特色。李东垣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脾胃病的常规处理方法,称之为“五证五药”。同时李东垣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对药物的升降浮沉、分经随病、因时随病制方、君臣佐使制方以及用药宜禁、药后将息事宜等方面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共同构成了脾胃学说的重要内涵。
    • 马甲林; 王兆军; 郭海
    •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数据挖掘专用模型,探究中药方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方法针对中药方蕴藏的君臣佐使隐性配伍结构,结合中医君臣佐使理论内涵,构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双关主题模型(DCTM),提出并采用基于DCTM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分析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共84464首中药方作为分析对象,以《伤寒明理药方论》标注的20首中药方的君臣佐使为参照标准,对DCTM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基于DCTM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分析方法对20首中药方标注结果的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准确率分别为0.75、0.50、0.71、0.81,召回率分别为0.75、0.45、0.85、0.43,F1-得分分别为0.75、0.47、0.77、0.56。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挖掘君臣佐使隐性药方结构的DCTM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出君臣佐使角色,可为印证君臣佐使理论、完善中医君臣佐使配伍方法提供帮助。
    • 曾荣香
    • 摘要: 膏方是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膏方是进补用的。这种认识是否片面呢?问:膏方是如何制作的?答: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病人的体质因素及疾病性质,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将中药饮片配伍组合成方,通过多次煎煮,去渣取汁,蒸发浓缩后制成清膏,再加入阿胶、龟鹿胶、蜂蜜、饴糖等特定的辅料,使之成为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的剂型。
    • 徐海伦; 王秀红
    • 摘要: [目的/意义]根据中医君、臣、佐、使各药含义探讨阅读疗法中君、臣、佐、使各药的含义,并探究君臣佐使配伍步骤。[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对已有阅读疗法中涉及君臣佐使相关文献以及中医君臣佐使配伍原则进行整理。[结果/结论]明确阅读疗法中的君、臣、佐、使药的含义,为正确利用君臣佐使配伍原则配制阅读疗法书方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如何依据君臣佐使配伍书方,提出几点思考:明确读者病症及原因;结合情志相胜法奠定书方基调;根据病症病因决定书方大小;君臣佐使书方有阅读顺序之分;实践决定君臣佐使各书地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