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化学工业>2011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二氧化碳专业委员会年会
2011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二氧化碳专业委员会年会

2011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二氧化碳专业委员会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1-06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二氧化碳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2011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二氧化碳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实施环境友好的技术政策以刺激经济.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枯竭油气藏CO2埋存的有效途径,2008年,世界CO2-EOR产量为27.25×104桶/d,美国CO2-EOR产量为24.79×104桶/d,占世界CO2-EOR日产量的91%,项目数量占世界85%.CO2驱油包括混相驱、非混相驱,注入CO2可提高采收率8%~15%.全球EOR技术应用最多的为北美地区,美国具有CO2-EOR成熟技术.IEA 2008年预测世界CO2-EOR的增油潜力为1600×108~3000×108桶,相当于目前世界可采原油量的7%~14%.CO2驱油实现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有机结合,改善开发效果,必将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摘要: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工原料,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DMC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其中氧化羰基化法、酯交换法已经工业化,但由于各自的缺点,限制了其规模化.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也是公认最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是用二氧化碳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着重介绍了这种方法所应用的催化剂比如氧化物催化剂、固体碱催化剂、超细粒子催化剂、金属有机物催化剂、乙酸盐催化剂等及其催化机理研究进展,并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助催化剂、吸水剂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进行了评述.CO2与甲醇直接反应合成DMC是目前最环保、最有前途的方法,但所用催化剂的活性不高,选择性低等因素阻碍了其工业化。因此,通过增加CO2的压力改变反应平衡并选择有效的干燥剂,开发研制活性、选择性好、寿命更长,抗腐蚀性更强的催化剂,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通过添加助剂和载体的方式来实现更高的转化率。
  • 摘要:简要阐述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二氧化碳减排的初步进展及减排的政策方针导向,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状况,及二氧化碳的利用前景.众所周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又是二氧化碳的最主要来源。中国二氧化碳排的头牌大户是燃煤发电厂,不久前,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总工程师许世森介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里,燃煤发电厂占50%左右。其次是煤化工行业(包括化肥、焦炭等)。我国是能源最大的消费国,也是能源浪费最大的国家。高耗能、低效应使得GDP的成本居高不下。现在消耗的水泥是世界的55%,钢材是世界的26%,煤炭是世界的30%,而创造的GDP只不过是全球的5%。显然,二氧化碳的减排代价是很高的,但这一代价必须是要付的。根据《京都议定书》制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以及大面积植树造林活动的推广,都需要高昂的成本,甚至付出牺牲GDP的代价。在日本境内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成本为234美元、美国为153美元、经合组织中的欧洲国家为198美元。当日本要达到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6%温室气体的目标时,将损失GDP发展量的0.25%。未来减排的方针政策应坚持让以煤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能耗高的生产技术不再用于新建项目,老的生产装置也要逐步进行技术改造;新上的煤化工,准入门的规模要求大大提高,气化技术必须采用第二代技术,即气流化气化技术,提高煤的利用率。严格控制焦炭的生产总量,并把焦炉气作为生产甲醇的原料,防止二氧化碳的二次递增。大力发展清洁车用燃料,减少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中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起步较国外晚,但发展速度快。目前国内二氧化碳消费结构中,碳酸型饮料约占10%,碳酸二甲酯与降解塑料加工约占20%,二氧化碳保护焊约占50%,超市食品保鲜约占5%,油井注压采油约占4%,烟丝膨化约占5%,其它约占6%。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的前景好,市场广阔。可以坚信,"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 摘要:对于啤酒和饮料,中国有着庞大的消费量.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主要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2005年产量已突破3000万吨,稳居世界首位.但是,2005年发生在我国啤酒饮料业的甲醛事件,以及2006年全球软饮料的苯含量超标问题等,使国内啤酒饮料行业的食品安全面临来自法律法规和消费者的双重挑战.本文主要介绍啤酒和饮料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解决办法.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中的痕量污染物,因此所有食品成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控,包括二氧化碳、水、以及啤酒中的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真菌毒素是真菌的代谢产物,N-亚硝基化合物属强致癌物质。赭曲毒素A(OTA)是连有L一苯基丙氨酸的异香豆素的一种衍生物,它是异香豆素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现代食品质量控制的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单纯检验把好最后一道关发展到监督食品原料种植、加工、生产、包装、贮存、运输、销售全过程控制,因此必须配置相应的检验设备,并全面了解相关的食品法规资料。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食品安全动态信息的监控网络体系,还要加强预警和防范。这主要包括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定期跟踪和剖析,与英国国际酿造研究所建立了食品安全24小时警戒网络服务,严格监控国际国内有关食品安全动态。啤酒的质量安全性检测能力的建设,例如水中化学污染物、原料中的真菌毒素、NDMA、添加剂中重金属等。
  • 摘要:二氧化碳在油田开发上则"上天为害,入地为宝".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两面性,利用得好则是利,否则是害,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二氧化碳的有利作用.二氧化碳有着独特的性能,原油溶有二氧化碳时,流动性、流变性及油藏性质会得到改善。国内外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明显提高油田驱油效率,提高原油采收率。为什么选择二氧化碳驱油。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有着独特的性能,易于达到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其性质会发生变化,其密度近于液体,黏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原油溶有二氧化碳时,原油流动性、流变性及油藏性质会得到改善。现在通常采用的补充采油后地层能量递减的方法为水驱和化学驱,就是把水或化学成分注入油田中,补充地层能量损失。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油藏田为低渗透油藏,这种油藏很难开发,油田沉睡在细密的岩石里,水很难流入,被称为'注不进水、采不出油'。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非常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是应用二氧化碳驱油研究试验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已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截至2008年,全世界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达到124个,年耗二氧化碳量2500万吨,每天产油27.4万桶,其中美国实施二氧化碳驱油项目108个,每天产油25万桶。通过大量的矿场开发和应用,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已经基本明确,并已形成了以二氧化碳混相驱/非混相驱和气水交替驱等为主导的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 摘要:针对单家寺单113块油田超稠油油藏原油密度大、粘度高、含胶质高、凝固点高和烷烃含量低的特点,提出了超稠油注入CO2改善超稠油开采效果的采油工艺技术.通过对超稠油油藏注入CO2开采的试验,研究超稠油注入CO2的影响因素,并对单113块进行了注入CO2蒸汽吞吐的矿场试验.试验效果表明,注CO2蒸汽吞吐对单家寺油田超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气态的CO2可溶于不同的液体,其溶解度取决于压力和液体的种类。相同的压力下,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是在水中的4倍,压力达到一定值后,CO2能够完全溶解在原油中。原油溶解CO2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这是增产的主要机理。施工工序主要有:起出原井管柱,下注汽管柱,注汽前挤入高温防膨剂4t,CO2非常容易溶于特超稠油中,在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条件下,具有高气油比。随着CO2溶解量的增加,原油的体积系数和收缩率明显增大。体积系数的增加量在10%以上。注入CO2能够起到降粘作用,且CO2溶解降粘是一种自发渗透扩散行为,在地层压力条件下可自发进行,无需过多外加能量,能够起到气驱作用。超稠油油藏注入CO2配合蒸汽吞吐能够提高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对单113块超稠油油藏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技术和开采方式。
  • 摘要:二氧化碳井不是坏东西,它对人类的生存及经济发展还是有贡献的,故应以回收再利用为主,销毁或深埋储存为辅,变害为利造福人类.本文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危害,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途径,进而指出二氧化碳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它也对人类的生存、经济发展与生活舒适作出贡献。二氧化碳捕捉回收在国外已有成功案例,目前二氧化碳捕捉主要有3种技术路径:燃烧前捕捉、富氧燃烧捕捉和燃烧后捕捉。我国的发电量占世界第2位,我国的电力主要是火电。其中火电装机占75.6%,水电占不到15%,上述火电厂及燃烧炉等排放源,如果对之进行改造回收,其优势明显:免除了非回收法主要原料石灰石从开采至运输的耗能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免除了非回收法石灰石高温加热制取二氧化碳的耗能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大部分回收,二氧化碳除了用于上述16项外,余下储存于老油田储油构造,大大降低了减排的承诺压力,以及我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市场优势领域,农业现代化温室市场和二氧化碳热泵及制冷设备市场。
  • 摘要:二氧化碳洗井方法就是向井孔内投入液态二氧化碳造成井喷,从而达到洗井的目的.投入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后汽化,体积膨胀,产生气体压力,将井内水柱喷出地表,其反作用力则向含水层的空隙或裂痕深部冲击,瞬间,井孔内产生与喷出水柱量相等的动力或负压力,同时含水层的水就以与此相当的冲击力冲进冲出孔隙或裂隙,并夹带充填物喷出地表,因而产生了清理岩石空隙、增大裂隙、增加出水量的效果.目前洗井的方法有活塞洗井、压缩空气洗井、水泵抽水或压水洗井、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液态二氧化碳配合注盐酸洗井及焦磷酸钠洗井等多种。其中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液态二氧化碳配合注盐酸洗井及焦磷酸钠洗井是国内外最先进的洗井技术。该技术能使已报废的井恢复使用,旧井出水量增加,井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新成井用二氧化碳洗井法可获得最大出水量,从而使单位出水量成本大大降低,做到干旱季节有水可供。而空压机和活塞法洗井却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二氧化碳洗井的范围在理论上可以洗井深1000米以上,含水层埋深为500米左右的深水井、热水井,以地热回灌井效果最佳。空压机只能洗井深60左右米的井;对地热回灌井空压机只能把井壁上的污物洗掉,不能把井周围的水路打通,因而井的出(回灌)水量难以达到极限。从近20年的实践看,50米井深的井,空压机洗井的费用是2000元,洗后出水量增加不大或不增加;二氧化碳洗井的费用是5000元,洗后出水量大大增加。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自来水公司的经验是:二氧化碳洗井后,1个月所增加水量的效益就够再洗1次井的费用。
  • 摘要:阐述了我国食品二氧化碳装置现状,介绍国产化国际质量标准食品二氧化碳的生产技术特点.二氧化碳的存在相当广泛,主要有自然存在于二氧化碳气田、石油溶解气、天然气等和工业生产废气。在工业废气中,主要有烟道气、化工厂尾气、生物发酵气。这类二氧碳原料气的主要特点是二氧化碳浓度低,一般在10-30%左右,有机杂质少。由于浓度低,要想在浅低温下液化,如-12℃液化,则要求二氧化碳必须具有约2.5MPa(绝压),那么,液化时的总压至少应>8.3MPa。要求的设备压力等级高,气耗高,动力消耗大。而且由于操作压力高,杂质分压也高,会大量溶解在液体二氧化碳中,产品纯度低。因此必须采用原料气预处理提浓的办法将原料气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98%(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高品质二氧化碳的生产),原料气预处理提浓的方法主要为溶液吸收法和变压吸附法,溶液吸收法所得的二氧化碳纯度高,由于采用的溶液大都为有机物质,所得的原料二氧化碳中会增加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杂质。目前我国针对石灰窑气,锅炉烟道气等低二氧化碳浓度原料气的预提浓方法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采用溶液吸收法提取的CO2含量高达99%以上。根据提纯后原料气的组分,因此生产工艺选择以脱二氧化硫、NOX、脱水等多级净化与浅低温提纯组合的工艺路线。该工艺在2008年华能北京电厂3000吨/年CO2捕集示范装置,2009年在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10万吨/年CO2捕集装置,得到成功的应用。根据此类原料气主要杂质成份沸点比二氧化碳低的特点,采用预提纯工艺将其与二氧化碳分离并回收,提高进脱烃净化装置的二氧化碳纯度。采用此生产工艺可大幅度的降低脱烃及后系统的投资,且由于经过预提纯,产品质量得到了根本的保证,消耗大幅度降低,同时通过预提纯回收了原料气的有效气组分降低了CO2的生产费用。该生产工艺已经得到成功应用,针对不同的气源杂质,制定不同的生产工艺路线,脱除杂质工艺针对性强,产品质量稳定,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资。
  • 摘要:催化燃烧法食品CO2生产工艺是由杭州快凯高效节能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得到可口可乐公司认可的生产工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为生产管理原因和关键控制点控制不严,造成部分指标的超标。产品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硫的控制、苯的控制、烃等轻组分的控制、纯度的控制、水分的控制和残渣量的控制。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高度重视压缩机进口氧气或空气的流量稳定、重视净化塔热点温度的变化。催化剂热点温度直接反映了原料气中烃苯类组分变化和催化剂的衰退情况、重视提纯塔的液位和内加热换热盘管的投用,加强开车过程的管理、加强灌装过程的管理,防止灌装过程的交叉污染。另外介绍了生产过程中能耗的控制,传动设备的动力消耗主要包括:压缩机的动力消耗、制冷冰机消耗、净化塔电炉与再生电炉的消耗。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周期是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二氧化碳生产过程中催化剂的保护主要是脱硫水解催化剂和脱烃催化剂,催化剂的保护措施包括:水解催化剂投用初期,在保证水解转化率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水解催化剂的使用温度;严禁气相带水,防止催化剂的粉化;保证净化塔出口烃含量合格的前提下,降低氧气含量;压缩机出口气相严禁带油;控制催化剂的提温速度。
  • 摘要:本文介绍了可乐级的二氧化碳产品质量控制系统.此控制系统可减少现场操作时间,所有功能和操作均可在分析室实现,今当产品不合格时自动切断进罐并放空的功能更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令新购的苯分析仪与以前的测试管相比,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当槽车装车完毕,样气进入分析仪后,10分钟内可测出此车的苯含量。槽车司机等候时间大为缩短。做到这些即可防止有一个点分析时间过长造成在线分析时间不合乎要求,经过测试系统完全满足按时分析的要求。为了避免非授权人员手动操作,系统在手动操作时会显示密码进入,防止误动。当分析生产在线装置时,设定两个报警点,一次报警提示人员注意,二次报警后,样气不再进入食品级储罐,并且打开调节阀,并通知相关操作人员。上位机软件有历史记录功能,以前的分析数据可以在电脑上查到,便于更好的管理。所有的生产数据,包括分析仪历史数据、运行报警和事件记录都自动存储指定的存储文件、数据库或打印出来,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操作记录:每一次的操作,都会记录下当前日期+时间+动作内容,并且记录该操作后对应的仪表数据。(槽车需要输入车牌)。从质量安全考虑,该系统同时提供供8小时的UPS以防分析系统停电后仍可使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为了实现在二氧化碳生产过程中对二氧化碳中的微量苯、总烃、总硫和微量水的连续在线控制分析的要求,进行了实验室型气相色谱仪的改装,进而实现气体样品的连续在线分析.重点介绍通过定时采样控制和自动气动平面阀定时切换实现定时、定周期完成样品取样、进样、反吹、柱切换,实现在一台仪器上同时完成二氧化碳中微量苯、总烃、一氧化碳和甲烷的连续在线分析.
  • 摘要:介绍了CO2转化制甲醇新路线,对国内同行有参考意义.IBN的研究人员采用稳定的N-杂环碳烯(NHC)有机催化剂,利用硅烷使CO2还原。这种有机催化剂与过渡金属催化剂相比,甚至在氧气存在下,用于这一反应也颇为有效并且稳定。为此,CO2还原作用可在干燥空气中在缓和条件下进行。氢硅烷提供氢,氢在还原反应中与二氧化碳进行键结合。甚至在室温下,二氧化碳也可靠NHC的有效催化进行还原。从二氧化碳还原的产品中很容易得到甲醇。研究人员以前的研究业已验证了它有多种应用,作为强力抗氧化剂可治疗一些疾病,并可有效地催化使糖类转化为替代能源来源。现在的成果进一步表明,N-杂环碳烯(NHC)可成功地应用于使CO2转化为甲醇,这将有助于打开这种大量存在的气体潜在利用的大门。
  • 摘要:考察了Ag2O和La2O3两种助剂对Cu-ZnO-ZrO2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及不同La2O3含量的Cu-ZnO-ZrO2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g2O和La2O3都可以提高CuZnO-ZrO2催化剂的活性,而且添加6%La2O3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
  • 摘要:从GB1917-1980《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发酵法)》国家标准的颁布日期来看,职能部门对于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质量的关注应始于80年代初.其后又陆续出台了GB 6052-1985《工业液体二氧化碳》、GB 10621-1989《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合成氨和石灰窑法)》标准.该标准将各种原料气合并,在产品的控制项目及指标要求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在召开的标准宣贯会上,尽管企业对新标准中个别杂质的要求以千倍级量级的提升难以接受,但通过对其产品的评价检验,绝大多数企业承认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要求。不论二氧化碳原料的来源是发酵尾气还是以煤、油、天然气制氢的脱碳气或乙烯氧化副产气,目前国内实施的几种提纯净化工艺路线及所选用的净化材料均可达到GB10621-2006标准指标要求。与所有其他产品一样,一套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检测中心受托常年对二氧化碳大宗用户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证明:凡是具备了良好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监控程序、必要的过程及产品监控手段并实时运行的二氧化碳生产,得到产品质量均能保持在持续稳定的合格水平。即便是偶尔出现质量问题,其超标的幅度也是轻微的,且能很快查找出原因予以控制或解决。
  • 摘要:或许在未来,二氧化碳这种毁坏地球环境的气体也能帮助戒掉对石油的依赖.二氧化碳(CO2)早已被戴上了邪恶分子的头衔.它们源源不断地从汽车排气管和发电站烟囱喷出,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原因.因此,人们普遍将它当作一种坏东西.可是,一组先驱研究人员却愿意让人们看到CO2作为一种有价值资源的另一面.研究出一种收集技术,可以回收那些可能污染大气的CO2,利用其中的碳原子合成碳氢化合物(烃),这些烃可用作汽车燃料,以及制造塑料的原料或其他化工原料.目前这些原料都是从原油中提取的.找到一种去掉CO2分子中一个氧原子的办法,即可得到一氧化碳(CO)分子,不过,这仅仅是变成烃财富的一小步,下一步还要将CO与氢气混合,再将这种混合气体通过一种催化剂催化,才能变成液体的烃燃料。这种化学反应,叫做费-托法过程,是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原油供应短缺的时候,德国人就曾经用汽化煤制造过汽油。在种族隔离的年代,当南非被制裁封锁原油进口时,也曾这样制造过液体燃料。针对实现技术的方法,提出了捕捉太阳能、改良燃料电池两种策略。随着原油和天然气越来越昂贵和短缺,对寻找可替换石油的新原材料的兴趣越来越大。假如在价格上有竞争优势,有一天,由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制造的烃,也有可能用作生产塑料或其他产品。
  • 摘要:对我国石灰生产业CO2排放的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石灰工业排放CO2的资源化利用方法,石灰工业属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其污染物以粉尘和CO2污染为主要特征。石灰工业排放CO2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石灰生产企业特点提出一些投资小、上马快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窑气并能普遍推广实施,且其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的碳化建材制品的生产,其减排作用不容忽视。石灰窑气是由碳酸钙锻烧时分解出的CO2和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组成,是富含CO2工业废气,CO2体积分数通常在30%-40%之间。本文介绍了石灰工业的含二氧化碳废气,在生产碳化建材产品方面、有机化工产品,合成碳酸二甲酯及合成低碳烃、合成醛类及其衍生物等方面的应用方法。我国是世界上CO2排放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耗以及CO2排放还将持续增长。将CO2进行地质埋存无疑会增加碳减排成本,同时也否定了CO2资源化价值。石灰工业排放CO2:的低成本资源化利用是主动积极的减排,也是石灰工业绿色生产的要求。如果能从产业政策方面加以引导和扶持,通过石灰和碳化建材联产,在石灰业必将形成一个大型集成减排项目。尽管在化学工业企业中因CO2的活性太低而将CO2作原料的积极性不高,但一些化工企业和研究机构仍认为,新的催化剂和生物系统能够开发CO2作为丰富的低成本原料的潜力。
  • 摘要:生产设备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生存的基点,只有正确的操作和精心的维护、保养,才能减少维修时间、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延缓劣化进程.公司结合核心价值观,运用TPM理论及"破窗理论"完善了二氧化碳设备管理及维护.经验是人类的重要财富,当完成一项维修后,电气故障进行维修和分析排除后的总结与提高工作也就显得相当十分重要。详细记录从故障的发生、分析判断到排除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涉及到的相关电路图、相关参数和相关软件,其间错误分析和排故方法也应记录并记录其无效的原因。总结故障排除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图样、文字资料,若有不足应事后想办法补济,以备将来不时之需。从维修过程中发现自己欠缺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找出工具、仪表、备件之不足,条件允许时补齐。合理通过简洁实效的培训方法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开展寻找发生源、困难源"两源"竞赛活动。以"合理化建议"为载体,激发员工全员参与、自主改善的热情,消除设备隐患。
  • 摘要:对二氧化碳压缩机油泵,仿制单弹簧机械密封失效,从仿制参数冲、洗液循环等方面分析此机封失效的原因,通过计算验证对此机封结构和系统进行改造,使其性能及使用寿命较仿制密封大大提高.由于现有波纹管耐压性能受到局限,而弹簧密封在耐压性能上优于波纹管,完全满足该泵的压力清况,弹簧密封耐温差的缺陷可以通过内部循环系统得到改善,所以在重新设计时选用大弹簧结构密封。经过以上改造后,重新安装,试运行后效果非常好。使用寿命较仿制密封大大提高,延长了设备的连续运转时间,降低了密封维修所造成的人力、物力以及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运行费用。
  • 摘要:二氧化碳产品的原料主要来源于乙烯氧化副产气、合成氨及发酵尾气、地下气井等,硫化物在其中普遍存在且形态不一.合成氨法二氧化碳原料气中的硫化物主要为硫化氢、氧硫化碳、二氧化硫等;地下气井二氧化碳原料气中的硫化物主要为硫化氢等还原态硫化物;发酵法二氧化碳原料气中的硫化物主要为硫醇、硫醚等有机硫化物.由于硫化物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饮料的品质,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目前国家标准及国际饮料协会标准中对硫化物的控制很严格,总硫要求≤0.1ppm,二氧化硫≤1ppm.目前二氧化碳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有氧化微库仑法、紫外荧光法、硫化氢色带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火焰光度分析硫化物的原理:样品在富氢火焰燃烧时,含硫化合物发射出波长为394nm的特征光。通过滤光片将特征光过滤后,再经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微电流放大后纪录。综上可知,硫化物的火焰光度分析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硫检测方法。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生产的GAS痕量气体分析仪既能在此设备上检出总硫的含量,又可以确定硫化物的类型,非常适用于二氧化碳工厂的质量控制及的出厂检验。
  • 摘要:根据CO2气体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利用红外吸收传感器设计了一种CO2气体的检测方法,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对系统进行了硬件电路和软件框图设计.红外吸收法测定CO2浓度实现了对CO2气体的高精度、高选择性的检测,具有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红外吸收法测定CO2浓度是基于气体的吸收光谱随物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的原理实现的,它通过滤波处理,配合以温度补偿、放大等信号处理,将CO2的体积分数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后输出。红外吸收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抗干扰性强、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冷库、换气设备、锅炉房及各类环境恶劣现场的CO2实时监测和控制。
  • 摘要:二氧化碳排放税税收政策相继在各国实行,而且《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了有价商品,这也导致了碳交易市场的兴起.二氧化碳认为是造成温度效应的主要来源,所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全球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增大,而且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由于煤炭消费比重的增大,造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提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国目前已确定二氧化碳排放税征收范围及对象,可以看出在环境问题上人人平等,也看出国家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给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的。rn 有些人认为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提供给我国的免费午餐,别人掏钱帮你减排,但是情况真的是这样么,其实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有待商榷。首先我国所创造出的核证减排量都是被发达国家以十分低廉的价格购买,我国的金融机制参与到发达国家所建立的碳交易市场中,进而赚取我国资本的利润,就像是我国提供给发达国家价格低廉的原料和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再通过我国提供的这些原料做出高端产品,再出口赚取更高的利润,赚取其中的"剪刀差"利润;其次,随着发达国家在我国投资减排项目的增加,必然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很大影响,国家大力支持的减排项目,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虽然但是国外跨国气体公司大举打入我国市场,纷纷在我国建立合资企业,利用我国的原料气同时占领我国市场,例如普莱克斯、BOC、林德等大型外国企业,都已占据我国高纯及食品级二氧化碳市场的很大份额,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不仅使他们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还会使他们大量占据国内市场,因为他们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而这些正是国家中小企业所欠缺的,这使得我国这些中小企业很难存活,即使是大型企业,也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第三,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而且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碳交易之中,这成为现实,我国又不能控制住二氧化碳排放量,那将会对我国非常不利,而且按照目前状况,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额度很可能将减少,即使额度保持不变,废气排放量也会随着经济活动而不断增加,这也就是意味着二氧化碳期货价格将推升,如果到那时对我国采取罚款的话,这会是一笔多大的费用,这种可能有很大几率发生,而那时发达国家已在中国投资多个CDM项目,占据了很大二氧化碳的核证减排量空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被发达国家购买,那么我国自己的钢厂、发电厂、化工厂所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该怎么办,如果到那时中国企业才想到发展自己的减排项目恐怕就太晚了,因为那时中国市场已被外国企业、合资企业所占据,国内企业很难再占据一席之地。这些发达国家全部都精明的很,不会心甘情愿的掏钱替别人减排,更不会给我国免费的午餐,只会想办法从我国获得更大的利润,所以这根本就是一种很大的危机,不能因为得到这点碳交易的利润而被表象所迷惑。rn 随着全球变暖,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二氧化碳税也在这一背景下孕育而生,不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大气环境,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而且还有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所以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而在碳交易的问题上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所有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虽然碳交易使我国暂时获得了好处,但是也要看到所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
  • 摘要: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50%.如此大的减排力度,对我国工业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进入2010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国家针对各行业的低碳建设风起云涌。同时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决定了中国碳排放绝对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增长。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的水平上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CO2)排放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CO2保护焊接具有生产率高、焊接低合金钢不易产生冷裂纹、焊接变形小、焊接电弧可见性好、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CO2可用作汽水、啤酒、可乐、碳酸饮料等充气添加剂,随着淘汰的进行和现代企业的发展,清洗技术产业化的推进,干冰清洗以其独特的原理,不俗的表现:干式、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清洗特点,在轮胎、铸造、塑料、橡胶等领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清洗行业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计划中重要的技术选择。利用CO2提高油田采油率,在高压下将CO2注入油田后,与油、水相混,当油与水含有大量溶解的CO2时,它们的粘度、密度和压缩性都得到改善,可把原油推入油井,有助于提高采收率,以及其在化工领域内的诸多应用,总之CO2的综合利用与化石原料使用所排放的CO2量之间存在着数量级的差距,不能奢望通过CO2的利用来实现CO2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措施,但是作为大量存在的廉价的碳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之一,CO2的利用无疑具有环境资源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意义。
  • 摘要:目前,二氧化碳充装普遍采用机械磅秤人工控制的方式进行.该方法不仅存在着机械磅秤刀口裸露、受潮容易生锈导致称量不准确,需经常维护和更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技术落后,即使换上电子秤,也难以解决定量充装的问题.同时,在调节系统超压和超速时,还要随时手动打开或关闭回流阀和调节充装泵转速,避免因充装瓶数的变化和阀芯冰堵等原因造成系统超压等.本文中一公司设计的二氧化碳安全监管自动化系统,由智能定量充装、压力自动调节、流量自动调节和调节控制中心装置等组成。系统运用了电子、机械、气动、电气、化工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集自动去皮称量、自动识别外力干扰影响称量且自动显示过程充量、自动开关气瓶进液阀、自动判定与控制充装过程充装泵启停及运转快慢、自动调节系统流量和系统压力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安全监管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使用操作也极为简单方便,首先在电脑上设置规定充装的充装量,首次充装二氧化碳,按照传统的方法开启相关设备阀门进行生产前的准备即可。连续充装或间断充装每批充装后,不用关闭储罐出液阀和相关的充前操作程序。本系统还能做到联锁安全监管自动化:监管整个充瓶过程是否正常;系统压力与流量自动联锁安全调节,具体表现为不开瓶阀、无流量时,充装泵电机不启动,充多、充少,充快、充慢,充装泵自动变化充装速度,超压、超重、不具备流程条件或流程失效等多项或单项失常情况下充装泵会自动停机等连锁功能。
  • 摘要:低碳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环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CO2排放的基本状况,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影响、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CO2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探讨了中国能源行业高耗能、外部不经济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适合中国可行的降低CO2排放的能源发展路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电力生产中的煤炭消费,电力需求80%的满足主要来自于传统的火力发电。2008年,火电厂发电量高达2618.558亿kWh,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约4.87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虽然,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比重也在逐步提升,但是,与火电相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都将占据较小份额。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中国降低CO2排放的能源发展路径。CO2的排放过程本质上可以等价于一种"新产品"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投入因素,如原材料、科技强度、劳动力等因素,同时也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总量(TCE)作为被解释变量,能源消费总量(TEC)、能源强度(EI)、GDP、国家人口数(NP)作为解释变量,对1980-2008年的29个样本区间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严重依赖性,决定了降低能源消费总量,达到控制CO2排放总量目的的措施在现阶段的中国可行性不大。但是,降低能源强度,通过技术进步达到降低CO2排放的能源发展目标,是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方法。经济的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既直接降低了CO2排放总量,又通过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能源投入成本,间接降低C排放总量。为降低CO2排放,提出能源发展的路径建议是:增加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持,降低能源强度和碳密度、提高电力装机中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容量、根据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碳排放限制措施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的降低CO2排放的能源发展使用要求和低碳技术要求。对经济较发达、人类发展指标较高、技术较先进的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采取严格的减排措施,鼓励低碳能源的发展;相反,对各项指标较低的西部贫困地区则在有效控制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要求,采取缓和的措施发展低碳能源。
  • 摘要:二氧化碳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不仅用途广泛,而且需求量逐年增加.南阳天中气体有限公司自九十年代就开始回收利用酒精发酵法尾气生产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在变废为宝的同时,把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点,对生产用电器采取安装变频装置和峰谷电价不同,合理调整生产时间,避开用电高峰时间(因高峰用电价格是低峰时间价格的近两倍);同时,公司使用自行研制的净化填料,延长使用寿命.经过对生产工艺优化,使生产成本下降30%,产品纯度达到99.98%以上,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该公司目前利用天冠集团酒精生产回收的废液发酵产生的日产50万立方沼气项目,将沼气里面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离提纯,甲烷可作为汽车燃料和民用天然气,把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净化处理,生产液态的二氧化碳产品。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气体,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化学吸附法将沼气脱碳提纯。这样既节约能源,也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河南天冠集团南阳天中气体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南阳、新乡、课河三地设立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分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十万吨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产品。其主要用于饮料、啤酒、烟丝膨化、医药、生猪屠宰和食品保鲜、油井驱油及焊接铸造等领域,满足各类行业的使用。
  • 摘要:本文介绍液体二氧化碳正确取样操作及避免取样误差的方法.二氧化碳为高压液化气体,其产品的储运为常温高压和低温中压液体形式。在容器内,二氧化碳分为气液两相,不同的杂质在气相及液相中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异,欲得到真实的分析结果,如何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关键性的一步。对于非均相物质的采样,第一步是确定取样的部位,对于液化气体而言,即确定取样相。通常情况下,容器内气液相质量比相差悬殊,液相成分更接近于真值,故对于液体二氧化碳产品,标准规定应自溶液的液相取样。液化气体的采样,最合理的取样容器是带有样品吹扫功能的双头取样瓶。取样瓶的结构保证采样的代表性,通过材质、阀门等的选择,可以确保样品在储运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本文以液体二氧化碳储罐/槽车为取样对象,介绍了液体二氧化碳的取样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目,在其中一只阀门上安装一定长度的不锈钢管用于指示进入取样器液体的位置。当取样器处于垂直放置时,管线的长度所指示的液位确保取样量处于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液体二氧化碳取样是生产行业中产品检验极其关键的一环,不正确的取样方法及操作,不仅带来经济上损失,也会对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 摘要: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对苯的限量要求≤10×10-9 mol/mol,标准方法规定是采用取样3~5ml直接进样法,这就对仪器FID检测器的灵敏度要求较高,市场上现有国产化仪器,往往灵敏度达不到要求而无法检测.本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实测苯最小检测浓度可达0.37*10-9mol/mol。该方法定量重复性优于5%,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完全可用于分析食品级二氧化碳中的痕量苯。方法的关键在于吸附/解吸进样回收率及低含量苯标样的制备重复性。所以,要求在分析操作过程中,应及时正确活化TenaxTA吸附剂,使其保持良好的吸附/解吸功能;FID各项工作参数要正确选择,使其保持高灵敏度、高稳定的工作状态十分重要。
  • 摘要:介绍了TSS-1精脱硫剂在食品CO2装置中精脱CS2新技术的工业应用情况,解决了在食品CO2行业中CS2净化的技术难题,为保护高效催化剂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TSS-1精脱硫剂是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潜心研制的新型精脱硫剂,主要针对形态硫中较难脱除的CS2,可将原料气中一定量的CS2脱除至<0.03ppmoTSS-1精脱硫剂主要用于各种煤制气、合成气和食品CO2等脱硫净化,可有效脱除CS2,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的化学反应,理化性质和操作条件等。
  • 摘要:"水溶液气味、味道及外观"是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感官评价指标,在GB 10621-2006标准中,它是对质量要求中已量化的及未明确限定的杂质给出一个综合的终端限制.二氧化碳产品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各种工业废气及地下气井,不同的生产原料和生产工艺生产的二氧化碳产品中,产生异味的物质不同,感官的味道亦差别很大。如:油的味道多源于烃类杂质的;醇类、醛、醚类等含氧有机物会呈现淡淡的酒香及甜味;硫化物则有着强烈的恶臭及腐味。在硫化物以总硫方式控制合格的前提下,发酵尾气回收的二氧化碳产品中可能产生异味的杂质通常为醇、醛、醚、酮、酯等含氧有机物。当"水溶液气味、味道及外观"检验不合格时,应通过仪器分析确定"异味源",并给出定量分析结果,以免因为人的感观差异而导致对检测结果产生异议。另外针对发酵尾气原料,在建议二氧化碳提纯工艺时,要考虑对未知有机物的去除,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 摘要:介绍了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TSA吸附精馏法制备食品级CO2技术,从工业废气及其它富含CO2的气源中提纯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级CO2,该技术具有能耗低、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最好的方法之一.PTSA吸附精馏法是利用变温变压吸附法脱除CO2中水、硫、C2和C3以上烃类、苯、醛、醇、其它含氧有机物、氯乙烯、氨、磷化氢、氰化氢等高沸点杂质,利用精馏法脱除CO2中H2,O2,N2,CO,CH4低沸点杂质,使CO2纯度达到99.95%以上,工艺及装置的"净化"工艺均使用独特的PTSA工艺,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催化氧化法脱烃,而要实现这一先进工艺的前提是所使用的吸附剂必须具有适应该工艺需要的吸附选择性和足够大的吸附容量。
  • 摘要:以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甲烷(CH4/CO2)为例,对其分析定值方法进行阐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日本岛津GC-201O/FID气相色谱仪所建立的方法和条件具有简捷、定值准确度高、复现性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达到并满足CH4/CO2标准气体分析定值的要求.甲烷在氢火焰中燃烧时,发生化学电离反应,产生正、负离子,检测器的发射极与收集极间有电位差,离子对在两级间形成离子流,由收集极收集的电子流通过负载高阻产生电压信号,经轻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输送到记录器,得到相应物质的色谱峰。
  • 摘要:合成氨生产过程中,CO2作为副产品用于生产尿素、碳酸氢铵等化学肥料,由于CO2的富余,出现了一定量的CO2排放,不仅造成温室效应,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浪费了CO2资源.随着液体CO2下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液体CO2产业的发展,而氮肥企业在回收CO2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氮肥企业纷纷开始对过剩的CO2进行加工生产食品级产品.在相同条件下,THC-2脱烃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显著优于THC-1脱烃催化剂,THC-2脱烃催化剂对甲烷与苯的最低全转化温度TLC(即最低活性温度)比THC-1要降低25摄氏度以上。总硫是食品级CO2质量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也是制约脱烃催化剂长周期使用的瓶颈,因此必须将原料气中总硫脱除至<0.1ppmo3)工业应用表明:无论哪种脱碳方式的CO2原料气,只要精细操作,严格管理,THC-2脱烃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是可以达到5年左右的。
  • 摘要:叙述了多胺法(改良MDEA)脱除CO2的基本原理——MDEA与CO2的反应机理和MDEA对CO2具有物理吸收及化学吸收的双重性,以及本工艺的双活化剂的独特性;介绍了在甲醇生产中采用本工艺脱CO2具有净化度高,能同时脱除硫化物,吸收能力高,热能耗低,溶液损失少,可利用闪蒸提高再生气CO2纯度等特点,以及在各种工况下的工艺流程和消耗指标;阐述了本工艺近几年来的技术新进展,新装置的投运情况,以及利用本工艺的CO2再生气生产食品级CO2.文中还叙述了部分工厂生产误区造成的设备腐蚀、溶剂起泡,热能耗高,净化度差等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 摘要:二氧化碳(CO2)相对分子量为44.01,密度为1.99g/L,以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式存在,是较丰富的化学物质之一.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较常见的如焊接、制冷、保鲜、消防、舞美、饮料添加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3%,目前国内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气源主要有:天然气,油气田气,合成氨厂富余的废气,酒厂发酵气,电厂燃煤废气,炉窑废气。工艺选择上主要有:燃煤电厂烟道气、炉窑废气因气体品位较低采用提浓、净化、液化工艺;天然气、合成氨厂的废气由于品位较高采用的是直接净化、液化工艺;油气田气则要采取汽化、净化、液化工艺;酒厂发酵气具有品位高,气体清洁等优点,它的生产工艺则比上面的几种相对简单,消耗也最低。并重点分析了气体走向设计,原料气,水,以及设备结构设计对二氧化碳装置的影响。
  • 摘要:介绍了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GC-9560-HB色谱在线分析系统在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中的应用,该系统具备多通道样品选择、高灵敏度、24小时在线分析与数据传输、报警与数据查询等多种功能.本公司研发的二氧化碳色谱在线分析系统GC-9560-HB,依据GB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国标中要求的总烃、硫化物、苯等3项指标的在线分析而设计。这套在线分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采样、自动分析、信号处理以及远传,是专门用于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控制,在过程控制中起着常规仪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控制室可以保存完整的相关设备信息以及分析结果数据信息。方便调阅、检索。检索得到的分析结果数据可以输出到Word模版打印,方便用户做各种总结报表。开放式数据格式,适用于多用户数据共享,方便其他数据库管理软件访问以及管理部门的检索需求。本公司研发的二氧化碳在线分析系统GC-9560-HB能够完成对食品级二氧化碳主要杂质的色谱在线分析,并具有以下优点:高灵敏度,检测极限优秀,传统意义是使用FID浓缩,或者使用质谱,而氦离子方法给用户多了一种选择;多通道样品选择,可自动选择4-16路样品进样;24小时在线分析与数据传输,可把数据传至DCS或华爱数据管理系统;报警与数据查询等多种功能,可设定域值,启动切换命令,使产品进入缓冲罐或者排空,并具备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 摘要:谷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据酒精发酵生产工艺,得知每产1吨酒精可获得二氧化碳0.916吨.酒精发酵废气中含有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碳,一般在97%左右.回收利用发酵废气生产二氧化碳只需要将其进一步净化,把所含少量的杂质:水分、空气、有机和无机物去除即可,是公认较经济的二氧化碳气源.精馏法属于纯物理分离的方法,没有在提纯过程中添加任何化学助剂,分离出的冷凝水以及蒸馏塔塔底排出液,除溶解少量二氧化碳外与发酵中水的成分接近,是发酵工厂能够回收有机成分的水。传统法则不然,首先原料采用水洗,将发酵气体中游离水中所含的有机成分稀释,回收成本非常高,得不偿失。再就是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更是不能回收其残液,去下水道必然要污染环境。再就是排放的气体,传统法由于回收效率低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精馏法。精馏法由于操作压力高,三塔流程,相对于传统法固定资产投资稍高;系统控制,精馏法要求的控制精度、控制难度远高于传统法。初步估算,同样产能回收装置的固定资产投资,精馏法约是传统法的1.2倍。至于控制难度问题,现代的自动控制技术已经不是难题,只要投资到位,系统的控制不成问题。
  • 摘要:对于二氧化碳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监控,仪器需要采用标准气体进行校准,要求标准物质必须有可靠的浓度的和稳定的贮藏期限。活性气体组分在气瓶和管材表面会相互作用,例如,发生化学反应和产生吸附作用,上述易反应气体在含量小于10*10(mol/mol)时,这些相互作用变得相当重要,导致浓度降低。稳定、可靠的定标混合气对工艺过程评价和产品质量检测至关重要,实验研究了各种参量作用下(100-200)*10-9(mol/mol)氧硫化碳混和气的稳定性。研究包括:原料气、气瓶的材料和条件、气瓶存贮温度及气体压力。这些参量决定了氧硫化碳的稳定周期。具有较长稳定期的低浓度分析物在食品级二氧化碳质量控制中还是相当有意义的,可以减少二氧化碳质量控制不确定因素及降低企业采购标物的周期和成本。本文主要讨论了影响二氧化碳中微量氧硫化碳标准混合气的稳定性因素.实验数据表明影响二氧化碳中微量氧硫化碳标准物质贮藏期限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选择和气瓶的处理.选择合适的物质和气瓶处理过程,浓度范围为(100~200)*10-9(mol/mol)氧硫化碳标准混合气至少可以存放12个月。本文利用COS(氧硫化碳)在二氧化碳中存在的动态平衡,二氧化碳平衡气作为主体很好地抑制了氧硫化碳的水解,气瓶必须加热干燥抽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硅烷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气瓶内壁除水,降低COS的水解机会),二氧化碳中COS标准混合气至少可以存放12个月。
  • 摘要:为了适应二氧化碳生产企业的安全快速发展并以公司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指导,分析了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及生产过程中决定安全的六项基本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二氧化碳生产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决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6项: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喜庆、悲伤、失意、生物钟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发时刻。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究。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二氧化碳生产企业的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因此有必要抓干部的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安全生产管理三原则、安全生产工作方法。
  • 摘要:基于环境监测部门和工业现场对二氧化碳浓度精确测量的需要,文中根据红外吸收原理和Lanber-Beer定律,将调制光源和红外传感器应用于CO2浓度分析仪器中,设计了一种新型CO2气体浓度分析仪.文中简要说明了整个系统的架构,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驱动程序设计以及调制光源、传感器信号与气体浓度的关系.该分析仪具有自动量程切换、声光报警、远程通信等功能,可以对检测现场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设计的分析仪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体积小.
  • 摘要:新鲜牛奶由于其营养丰富很容易腐败变质,所以杀菌是牛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密度CO2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力杀菌技术,不仅能够避免传统的热力杀菌所带来的不良热效应,还能保存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对高密度CO2在牛奶杀菌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为牛奶杀菌工艺开辟了新思路.目前关于高密度CO2杀菌技术对微生物的杀灭机理被普遍认同的假设有三个方面:有人认为高密度CO2做为非水相介质,能通过高压和萃取等物理因素对微生物形态和完整性破坏。在高压状态下CO2气体扩散进入微生物细胞内部并溶解在细胞中,在卸压过程中溶解在微生物细胞内部的CO2迅速变为气体,细胞内部发生"爆炸"现象,导致微生物细胞结构和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容物泄露,从而杀死微生物。超临界CO2是相当好的溶剂,尤其对于非极性的组分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它可能溶解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Lin等认为,这种溶解效果在降压的时候最好,随着卸压过程进行,CO2迅速地向细胞外扩散,溶解在CO2中的细胞内蛋白也随之扩散,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还有观点认为高密度CO2可以使微生物细胞中的酶变性,从而阻碍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VolkerKasche等人研究证明,酶在卸压过程中可以变性,并认为变性是由于卸压过程中破坏了酶的折叠结构。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密度CO2技术对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主要采用静态方式进行杀菌处理。目前高密度CO2杀菌效果研究大部分以菌悬液、培养基、液态食品(果汁等)为处理介质,对常见的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杀菌模型,其中对大部分细菌和霉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降低4~7个对数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