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儿童保健高层论坛
第三届儿童保健高层论坛

第三届儿童保健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湖北宜昌
  • 出版时间: 2007-06-14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儿童保健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家长教师对铅中毒防治知识的认识,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减轻儿童铅中毒。方法在幼儿园,学校和医院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双份问卷调查150位家长,指导对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进行干预,在教育前为3月~10岁的儿童136人检测血铅,教育后3个月为34名高血铅儿童中的29人复查血铅。结果家长及教师对儿童铅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在讲座前收回有效问卷136份,知识知晓率为57.99﹪,教育后收回问卷115份,知识知晓率为90.40﹪,教育前后明显提高(P<0.01)。儿童不良行为也有明显改善,高血铅儿童教育前血铅平均11.92±1.331μg/dL。,教育干预后血铅平均9.84±1.78μg/d/L.,血铅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让家长和教师掌握防治儿童铅中毒的知识,对预防儿童铅中毒,是切实可行的,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城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研究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作用。方法用问卷和评价的方法调查1228名集体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隋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77﹪,儿童行为问题有交往不良、焦虑、社交退缩、躯体诉述、抑郁及强迫性行为。孕周异常、母亲有孕期异常、教育方法不当、儿童气质类型为难养型是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学前集体儿童行为问题。
  •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福建省五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影响因素,为今后防治措施提出依据。方法根据我省地理位置、经济状况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共分三个层,城市、沿海、山区。每个层抽2-4个县市,共有福州、厦门、连城等9个县市。内容对儿童常规体检、病史的询问、膳食调查和血清维生素A的检测。以全国推荐的标准判断维生素A的缺乏,调查前举办培训班。结果单因素分析影响维生素A缺乏的因素有27项,有地区差异、年龄、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收入、胡萝卜、深色蔬菜、蛋、动物肝脏、牛奶、水果、鱼肝油、近三个月有患病、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多因素为营养因素影响最大。结论增加与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最有效、最迅速、经济的手段。儿童保健工作者日常工作应宣传。
  •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家长不同类型的营养知识匮乏进行营养知识个体化教育后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营养评价量表对评价出营养状况不良77例儿童的父母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及个体化教育,A组:个体化教育组(40例),B组:一般教育组(37例),A组在一般教育后针对每个个体存在的对治疗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教育,B组不进行个体强化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儿童养状况的改善,结果:A组营养状况明显提高于B组。结论针对营养状况不良儿童的家长进行个体化教育对儿童的营养改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安全依恋关系对婴儿情绪情感的影响。方法定期对实验组96例婴儿母亲进行早期教养知识的指导,并对实验组96例、对照组93例婴儿定期体检、周岁婴儿素质测评及家庭情况调查。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母婴依恋类型及婴儿情绪情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婴儿睡眠习惯、饮食习惯、情绪情感三好婴儿中,母婴安全依恋关系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家庭教养意见、母亲教养方式、、亲子态度、对早教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父亲对早教支持情况等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婴儿情绪非条件Logisd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婴儿情绪与母亲文化、职业、孕期疾病、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对早教知识了解及早期教养活动的开展情况、父亲对妻子态度、在家时间、对早教支持情况等因素相关,影响有显著性。结果因此、定期对婴儿母亲进行早期教养指导能有效地促进母婴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而母婴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婴儿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婴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基础。
  • 摘要: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25-(OH)D3、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和X-线检查,对山西省榆次区周边农村12—29个月婴幼儿春秋两季佝偻病发病状况及发病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1)患上呼吸道感染儿患佝偻病的几率是未患上呼吸道感染儿的2.7倍;(2)正常血红蛋白儿患佝偻病的几率比贫血儿低0.77倍;(3)经常患腹泻的婴幼儿患佝偻病的几率是正常儿的1.4倍。
  •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对自我体形的认知状况,分析其对超重肥胖儿童的影响,为制定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的19593名6~18岁人群,其中男生9815名,女生9778名。利用问卷调查对儿童体形的自我认知状况进行研究,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结果调查对象的合并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是21.5﹪和9.7﹪;男生>女生(26.5﹪>16.5﹪),城市>农村(26.9﹪>15.9﹪),10~12岁学龄儿童的合并超重肥胖率最高;超重肥胖儿童自我体形的评价为正常、有点胖和太胖了比例分别为12.73﹪、60.6﹪和26.7﹪;而超重肥胖儿童对将采取何种措施选择为增加体重、保持现在的体重和减体重的比例分别为0.4﹪、38.3﹪和61.2﹪。结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对自我体形的评价较为宽松,重视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需从儿童早期即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儿童肥胖的流行。
  • 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3种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842名,在生后42天进行体格检查,测量其生长发育有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的婴儿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其它2种方式喂养的婴儿。结论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是婴儿喂养的最好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30年来上海男女儿童体重身高的变化,研究儿童体重身高增长的规律。方法于1975年、1985年1995年、2550年在上海19个区县开展正常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将0-6岁分成22个年龄组,按随机整群抽样原则,调查城、郊、男、女,每个年龄组大于200名以上,按规范进行体重身高的测定,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30年来上海儿童体重、身高呈持续和显著地增长。2.市区男女童体重身高增长值幅度最大是第二个10年(85-95),增长值幅度最小2岁前是第三个10年(95—05),2岁后第一个10年(75-85)。郊区男女童体重身高增长值幅度最大是第三个10年,余依次为第二个10年、第一个10年。3.2005年上海城区体重和身高指标基本超过WHO指标(1997年),郊区基本达标大部分超过WHO指标(1997年),少量年龄组未达标。4.上海儿童体重、身高测量值仍存在城郊差异,城郊体重、身高差在1985、1995比1975年有上升,但2005年差值明显下降。在2005年,尽管多数年龄组仍存在显著差别,但与1975、1985、1995年相比城郊差值显著缩小。结论1.上海儿童的体重身高的增长呈现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城区增长速度已下降,郊区仍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2.上海儿童各年龄组体重身高的测定值大多数超过或等于WHO指标(1997年);身高别体重,在婴儿期、学龄前均超过WHO标准。3.上海儿童体重身高测量值仍存在城郊差异。
  • 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元素锌钙铁铜缺乏与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收集811例婴幼儿检测元素缺乏组与非缺乏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元素锌钙缺乏组与非缺乏组在年龄、喂养方式、体重、身长、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而元素铁铜缺乏组与非缺乏组在年龄、喂养方式、体重、身长、临床症状、体征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元素缺乏组与非缺乏组均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元素锌钙缺乏将直接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年龄越小,缺乏越明显。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定期检测元素,及时干预,是减少各种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 摘要:目地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记录完整的健康婴儿428例,根据其生后前6月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在生后3月、5月、8月、12月、18月、24月的身长,体重,WAZ、HAZ、WHA及6月-8月和12.24月时血红蛋白含量。结果3月龄时体重和WAZ、WHZ母乳喂养组均高于其他喂养组(P
  • 摘要: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40周时的生长赶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50例VLBWI将40周时的体重与同胎龄的健康足月儿出生体重值进行比较;并比较其在出生、出院时及纠正胎龄40周时的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分析喂养方法、并发症、辅助治疗等对VLBWI出院后生长赶超的影响。结果在胎龄满40周时其体重与相同胎龄的足月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0例VLBWI出生时SGA所占比例为24.0﹪,出院时为64.0﹪,而40周随访时为32.0﹪;出生时小于胎龄儿、低T3综合症是影响VLBWI出院后生长赶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VLBWI出院后,随着本身的各项并发症和营养情况的好转,大部分出现了生长赶超。因此合理的营养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VLBWI实现早期生长赶超的关键。
  • 摘要:目的研究膳食钙摄入对高脂饮食大鼠的体重、体脂、钙调节激素及白色脂肪组织(WAT)中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标准饲料饲养10天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1.3﹪钙),高脂饲料组(1.57﹪钙),高脂加钙饲料组(2.57﹪钙),继续饲养大鼠6周后处死,称量各组大鼠体重、体脂,用ELISA法测血清钙调激素PTH和1,25-(OH)2D3水平,用RT—PCR检测WAT中VDR基因mRNA,FAS基因mRNA,U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高脂组体重增值、Lee’s指数、脂肪湿重显著高于标准饲料组(P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后及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影响,促进母乳喂养。方法收集十堰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3月起分娩新生儿1000例,在生后2~5d时、28d回访时追踪其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分娩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的时间剖宫产、自然产分别为(32.80±35.70)、(20.00±32.32)h,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2.626,P=0.000)。剖宫产、自然产两组分别有96.8﹪、97.0﹪的母亲在分娩前希望母乳喂养,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后2~5d时两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7.6﹪、45﹪,28d时分别为35.2﹪、44.6﹪;而未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都是奶水不足或未下奶;对两个时期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剖宫产和阴道自然产两组间母乳喂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自然产婴儿的全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组。多变量因素分析中发现母亲年龄越小、早接触时间越早、开奶前未喂糖水、奶粉或使用奶瓶、孕期有母乳喂养思想准备的母亲其生后2~5d时、28d时的母乳喂养率越高。结论严格剖官产指征,加强孕期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指导产后正确母乳喂养,宣传适龄生育的好处,鼓励及促进自然分娩。
  • 摘要:辅食添加以其时间变化性、制作操作性、营养补充性、婴儿心理奥秘性、家长医生对添加目的认知差别性形成如下保健问题:1、过分关注辅食补充营养的目的性,忽略了婴儿家长这两当事人的感受或行为;2、辅食添加保健内容与保健方法研究范围过窄,同时成果转化太少。在分析问题的具体表现与后果、问题的根源后,就对策与对策的好处进行了深入讨论。
  • 摘要:目的了解健康婴幼儿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指导喂养和进食。方法调查257名6个月-3岁的婴幼儿日常膳食摄入,计算出1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并与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icommcndednutricnraintakes,RNI)进行对照,评价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分布情况。结果婴儿期营养素摄入基本能达到供给标准,较多出现蛋白质和钙摄入过多。1岁以后营养素摄入呈下降趋势,部分幼儿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3组婴幼儿均存在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失调。结论营养素摄入个体差异较大,过多和不足同时存在,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失调,并呈现出年龄组特点。婴幼儿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与家长主观因素密切。
  • 摘要: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最好方法。本文重点讨论母乳喂养与儿童健康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调查研究:一、母乳喂养与小儿体格发育的关系;二、母乳喂养与小儿语言运动发育的关系;三、母乳喂养与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母乳喂养显然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关系是密切的;②母乳喂养组小儿的身长、体重、皮下脂肪、胸围、头围等7个指标体格发育较好的要明显高于其它对照组;③小儿抬头、翻身、做、爬也优于人工喂养组;④语言行为的发育,有意识称呼、讲词组也显示了母乳喂养的优势;⑤母乳喂养组的各疾病率均低于其他对照组。充分表明母乳喂养与小儿的健康关系是密切的,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它有利于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在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等方面都优于其它喂养方式,所以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提高母乳喂养率,保证、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实现2000年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0﹪的总目标,为增进母婴健康做出贡献。
  • 摘要:目的了解济南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与其有关的因素,为提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10个县(市)区5岁以下儿童母亲10106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测量。结果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存在性别及城乡的差别。儿童营养不良及肥胖发生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区。适时断奶、适时添加辅食是避免发生肥胖及营养不良共同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济南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较好,科学的喂养方式是保障5岁以下儿童正常发育的重要措施。
  • 摘要:目的:探索尽早发现学龄前儿童中重要眼疾病弱视的最佳检查方法。rn 方法:对4308名学龄前儿童分别筛查眼屈光及远视力,异常可疑者转眼科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相关分析。rn 结果:4308名学龄前儿童8616眼中远视力异常者247眼(3.80%),屈光筛查异常者626眼(7.27%),最终确诊弱视266眼(3.09%)。弱视检出率与年龄有关,P<0.01。屈光筛查及远视力检测弱视的灵敏度分别为98.12%,89.10%;特异度分别为95.69%,99.88%。弱视致病因素以散光为首,RR(散光,散光+远视)=3.84;RR(散光,远视)=3.46:RR(散光,近视):3.94;RR(散光/其他)=14.2。rn 结论:利用屈光筛查有利于及早检测出弱视,而且其灵敏度高于远视力检测。
  • 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血脂谱分布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分析学龄儿童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及简易筛查指标。方法 对西安市906名6~12岁小学生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等7项血脂水平进行测定;按照1992年美国NCEP制定的儿童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并通过对血脂异常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体格检查、家族史和膳食、运动习惯的问卷调查以及三日膳食记录,分析影响小学生血脂的危险因素;结果 1、血脂异常的检出情况:12.3﹪的小学生TC值处于临界危险水平,1.2﹪的小学生达到高脂血症水平;11.4﹪的小学生LDL-C值处于临界危险水平,1.5﹪的小学生达到高脂血症水平;二者综合,TC和,或LDL-C处于临界危险水平的小学生占15.3﹪,达到高脂血症水平占2.1﹪。检出率无性别和年龄差异。与近年来国外及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西安市学龄儿童的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2、血脂谱水平:TC、TG、LDL—C、HDL.C、apoA I、apoB和Lp(a)的平均值分别为3.60±0.66mmol/L、0.76±0.33 mmol/L、2.37±0.46 mmol/L、1.29±0.32 mmol/L、1.28±0.150g/L、0.66±0.09 g/L、340.8±230.0 mg/L。此水平较美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儿童的血脂水平要低,与近年来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西安市学龄儿童的TG处于较低水平,LDL-C处于较高水平,其余血脂谱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除apoA I和apoB水平有性别差异外,其余血脂指标无性别差异。3、影响小学生血脂水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饮食不规律、爱吃零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喜油炸食品、不喜素食以及吃鸡肉、鸭肉时不去皮等)、膳食结构(高脂肪、高胆固醇)和运动习惯(例如活动内容主要为轻体力活动和活动量小等)。此外,肥胖和体脂的向心性分布以及血压对学生血脂水平也有明显的影响。4、对儿童高脂血症具有筛查意义的简易指标经分析,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高脂肪、高胆醇饮食)以及运动不足等指标与小学生高脂血症有关联性,且其获得较血脂测定容易、易被儿童及家长接受,可作为儿童高脂血症的筛查指标。结论 城市中已经存在相当比例的血脂异常学龄儿童,其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超重和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和运动不足等,提示应重视开展儿童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并对高危个体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儿佝偻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以整群和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部分城区0~6岁小儿821名,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小儿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户外活动、营养状况、既往疾病史及母亲的妊娠情况等。佝偻病的诊断以199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为诊断标准。结果取得完整有效资料769名。①小儿佝偻病患病率为17.3﹪(133/769)。②其中男童患病率为17.42﹪、女童为17.16﹪;母乳喂养的患病率为12.97﹪、混合喂养的为17.48﹪、人工喂养的为25.15﹪;按时添加VitD的患病率为13.5﹪、偶加或未加VitD的为32.47﹪;居住在市区的患病率为23.6﹪、居住在郊区的为10.56﹪;集居儿童患病率为13.82﹪、散居儿童为22.36﹪经常户外活动的患病率为12.85﹪、偶尔户外活动的为31.76﹪小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为26.86﹪、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为12.90﹪;母孕期有缺钙的患病率为33.16﹪、无缺钙的为11.98﹪。③佝偻病与喂养方式、鱼肝油添加、居住环境、户外活动时间、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母孕期缺钙等因素有关(P<0.01)。结论本市小儿佝偻病有上升趋势。影响因素与城市环境污染、母乳喂养减少、年轻父母科学育儿知识缺乏等有关。建议有必要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儿童保健方面的宣传教育,将儿童佝偻病的防治工作落实到实处。
  • 摘要:儿童智力低下是一种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又是儿童时期患病率最多,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残疾。在国际、国内都十分常见,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我们在中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自1988-1998年10年间对27例智力低下儿童跟踪随访,采取医疗、教育、家庭三结合防治措施,从六个方面进行干预,①病因矫治;②药物治疗;③家庭教育;④学校社区配合:⑤社会福利;⑥综合防治。通过对27例智力开发低下儿童采取干预措施,跟踪随访发现:①智商(IQ)值明显提高;②生活能力、社会适应性进步;③疾病不同程度好转和痊愈。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MR的病因有多种,既有医学原因,又有非医学原因,且多可预防,可教可治。因此,我们的体会是,要降低下的发生率,关键在于采取积极的、必要的措施,搞好围产期保健,早期进行干预,大力开展学前及学龄教育,指导父母加强家庭训练,及早加强适宜而科学的干预或教育手段,同时积极开展妇幼保健、优生咨询、优育、优教的宣传指导工作,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组织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等多学科协作,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智力低下防治工作,加强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从而降低智力低下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 摘要:目的探讨二十二碳-6烯酸(DHA)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tcithyperativitydisorder,ADHD)患儿神经生化因素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对确诊的ADHD儿童补充DHA,分析补充DHA前后ADHD儿童神经生化因素水平改变的影响。结果(1)ADHD儿童血清DA、5-HT水平在服用后有所增加,与服用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ACTH水平在服用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男童血清DA水平,女童血清5-HT水平,中学生血清DA、5-HT水平在服用前后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5)。(2)DA水平与多动指数水平呈负相关(r:=-0.300,P=0.038):5-HT水平与注意缺陷指数水平存在负相关(r=-0.434,P=0.013);ACTH水平与注意缺陷指数水平存在边缘正相关(r=O.236,P=0.047)。结论ADHD儿童血清存在DA、5-HT浓度的失调,补充DHA后,对改善其临床行为症状有一定作用,可以预测DHA对DA、5-HT有一定调控作用。
  • 摘要:目的探索尽早发现学龄前儿童中重要眼疾病弱视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对4308名学龄前儿童分别筛查眼屈光及远视力,异常可疑者转眼科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308名学龄前儿童8616眼中远视力异常者247眼(3.80﹪),屈光筛查异常者626眼(7.27﹪),最终确诊弱视266眼(3.09﹪)。弱视检出率与年龄有关,P<0.01。屈光筛查及远视力检测弱视的灵敏度分别为98.12﹪,89.10﹪;特异度分别为95.69﹪,99.88﹪。弱视致病因素以散光为首,RR(散光,散光+远视)=3.84;RR(散光,远视)=3.46:RR(散光,近视):3.94;RR(散光/其他)=14.2。结论利用屈光筛查有利于及早检测出弱视,而且其灵敏度高于远视力检测。
  •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区小学5年来超重肥胖流行变化趋势。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集1999年全市小学25981例(男13220女12761)和2004年全市小学21730例(男11271女10459)学生的性别、出生年月、身高和体重资料。2)超重或肥胖分别定义为同性别身高别理想体重的110~120﹪或≥120﹪。采用上海标准以及WHO标准,评估超重和肥胖流行率。3)按公式:体质指数z分=[(体质指数测量值/M)L-1]/(L*S),计算出每一样本的体质指数(BMD的z分值(BMI-Z)。其中L、M和s值来自上海市0-18岁BMI标准。4)采用t检验,比较1999年和2004年各年龄段学生的身高、体重、BMI和BMI-z分的均值。结果1)5年前后各年龄段男女生平均身高变化不大。各年龄段男女平均体重及BMI均有增加。男生体重除6岁年龄段外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体重大年龄段有显著意义。男女生BMI除6岁年龄段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别。2)使用上海标准评估,男生超重和肥胖从1999年的13.1﹪和14.0﹪,上升至2004年的14.5﹪和17.0﹪:女生则从13.3﹪和11.2﹪,上升至14.1﹪和12.7﹪。男女生所有年龄段的超重与肥胖发生率都有增加。3)各年龄段男女生的BMI-Z分均值从1999年的基本上接近于0,上升到2004年的0.1左右。除6岁年龄段外,其余男女各年龄段BMI-z分均值都有显著差异。5年前后男女生BMI-Z分值的频数分布均出现了右移现象,男生更为明显。结论1999-2004年上海小学]超重肥胖流行趋势明显上升,处于高流行水平,且进展迅速。
  •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婴儿喂养,辅食添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研究组采取IMCI推荐的喂养方式和育儿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婴儿喂养方法进行比较生长发育状况。结果体重增长值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动作语言发展,乳牙萌出在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并有较好的排便次数和健康状况。结论合理添加辅食可促进婴儿的体格生长,同时促进婴儿心理正常发育和认知发展。
  •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身高标准体重与指数评价法在儿童营养评价中的应用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2004年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运用身高标准体重与指数评价法,对7~18岁城乡男、女儿童共5760人进行营养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出率:2002年身高标准体重法低体重和营养不良检出人数占总人数一半以上,检出率较高;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1985年与2000年劳雷尔指数、克托莱指数法正常体重检出率均较高;BMI法肥胖检出率较高。符合率: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正常体重符合率较高;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与1985年克托莱指数筛查营养不良符合率较高;1985年与2000年劳雷尔指数筛查低体重符合率较高;2002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超重和肥胖符合率较高;BMI法筛查肥胖符合率最高。结论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南方学龄儿童营养状况仍有意义;2002年身高标准体重法的标准较高,建议结合南方实际修订;克托莱指数与劳雷尔指数法评价学龄儿童营养有参考价值:BMI法筛查学龄儿童肥胖准确可靠。
  • 摘要:目的了解延边地区近年婴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喂养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2004-2005年出生,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O-6个月婴儿共357名,其中男婴163名,女婴194名。按照我国卫生部关于儿童保健定期体检工作要求,对每位调查对象每月测量1次体重,并应用自设问卷了解父母的生育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母孕周及喂养方式等相关情况;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婴儿的喂养方式、不同喂养方式婴儿28天增重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重达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母乳喂养率:2004年出生者为49.67﹪,2005年出生者为59.33﹪;0—6个月男孩为53.37﹪,女孩为56.70﹪;2.母乳喂养婴儿28天增重明显(x2=7.81,p<0.05);3.母乳喂养婴儿3、6月龄时体重达标率均为100﹪。结论母乳喂养婴儿体重发育水平明显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儿,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应继续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 摘要:借助于生物分子学技术的发展,晚近对锌/钙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体内的吸收转运机制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吸收转运系统、方式、过程及其调控,并追踪了其种系发生及进化过程。研究还系统的分析了涉及锌/钙吸收的蛋白分子结构、基因表达和分布、以及各种元素吸收之间的互相关系。本文就题目相关内容的新近进展作简要综述。
  • 摘要:目的调查项目农村地区儿童早期喂养与营养的现状,为在该地区开展儿童早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共调查3423名0-6岁儿童,其中男童1932名,女童1491名。采用问卷的方法,对儿章喂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共分为五部分:(1)一般情况:包括儿童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2)母乳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时间以及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辅食添加情况;(4)微营养素的补充;(5)家长喂养知识。结果(1)生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83.7﹪,纯母乳喂养时间平均为6个月,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为15个月;(2)6个月后辅食添加率为90.9﹪,平均辅食添加时间为5个月,但普遍存在动物性食物的添加比例较低的情况;(3)微营养索补充情况:鱼肝油的补充率为38﹪,葡萄糖酸锌或钙的补充率为45.4﹪;(4)家庭喂养知识:83.8﹪的家庭在喂养行为上没有性别差异,比较鸡蛋与方便面、以及水果与果冻的营养价值时,10-20﹪的家长判断错误。为幼儿单独准备食物方面,1岁以下为76.5﹪,1.2岁仅为44.1﹪,2—3岁为20.6﹪。结论(1)纯母乳喂养时间及母乳喂养时间均明显高于城市,而生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在个别地区偏低,江西仅为67﹪,这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母乳喂养行为,提示应加强该地区的早期母乳喂养咨询与指导。(2)个别地区存在辅食添加过晚的情况,且辅食添加的营养不均衡。微营养素的补充率也处于偏低水平,且主要依靠政府的干预项目获得,另外,项目地区的10﹪以上家长对于简单营养常识的错误判断,说明家长养育常识的缺乏。综上所述,加强项目地区家长的儿童早期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儿童家长的养育行为十分迫切。
  • 摘要:目的观察母乳和配方奶粉喂养对婴儿机体脂肪酸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于2006年10月至12月,选取北京市酒仙桥地区的正常健康婴儿80例,其中母乳喂养者40例(男25,女15)、配方奶粉喂养者4JD例(男23,女17)。每组婴儿又分为3-4个月龄和8—9个月龄两个年龄段,均为20例。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母乳和婴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以及婴儿血浆进行脂肪酸测定。结果母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38.23±5.34﹪)显著低于配方奶粉中的含量(44.75±4.97﹪)(P<0.01);而母乳中n-6脂肪酸含量(25.83±4.96﹪)和n-3脂肪酸含量(1.01±0.53﹪)则较配方奶粉明显升高(19.06±6.78﹪,0.49±0.14﹪)(P<0.01)。总n-6/n-3脂肪酸比值在母乳(29.75±12.30)显著低于配方奶粉(42.09±18.83)(P<0.05);但花生四烯酸(AA)与二十二碳五烯酸(DHA)比值在母乳(2.32±0.99)和配方奶粉(1.75±1.45)之间无差异(P>0.05)。母乳和奶粉喂养对婴儿血浆脂肪酸的影响主要见于8—9个月龄,母乳喂养组血浆单不饱和脂肪酸(18.68±4.42﹪)显著低于奶粉组(26.56±3.87﹪)(P<0.01),而n-6脂肪酸(40.51±3.80﹪)和n-3脂肪酸(4.28±1.35﹪)均显著高于奶粉喂养组(34.95±3.89﹪,2.58±0.65﹪)(P<0.01);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n-6/n-3脂肪酸比值在母乳喂养组(10.55±3.92)要显著低于奶粉组(14.21±3.36)(P<0.01)。结论配方奶粉在脂肪酸组成上不同于母乳;母乳喂养能够使婴儿获取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降低机体n-6/n-3脂肪酸的比例。这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日后诸多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可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陕西部分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膳食状况,寻找不合理因素,为提高西北地区家庭养育理念提供理论依据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36名0~18月龄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并按月龄分为5组,并采用称重法入户对婴幼儿进行进行连续3d(72h)膳食调查。结果该地区0-18个月婴幼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s,RNIs)的百分比约为74.90﹪,85.35﹪和43.01﹪。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的摄入逐渐减少,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逐渐增高成为主要的供能成分。能量摄入在4个月内接近DRIs的80﹪,4个月以后基本保持在DRIs的60﹪左右。自婴幼儿6个月之后,除膳食镁和维生素B2的摄入较为充足之外,其它各元素均不能满足RNIs或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AIs)。结论陕西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能量摄入普遍不足,三大营养素的摄入又表现出不均衡性,且婴幼儿摄入的优质蛋白质在总蛋白中的比例随着其月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蛋白质来源较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对改善当地婴幼儿膳食营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通过对家长或抚养人进行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改善添加辅食的质量,对辅食添加指导满1岁婴儿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儿保医生对干预组婴儿在出生4、5、6、8、10和12个月时进行喂养情况调查、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计算摄入辅食的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根据婴儿辅食添加的情况,给予家长应添辅食种类、量、次数和喂养行为的指导。结果两组婴儿在出生和6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差异,12个月时干预组婴儿身长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时干预组婴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12个月时两组婴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锌水平无差异,但血清维生素A水平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婴儿1岁时膳食中热能和蛋白质摄入均高于每日推荐膳食供给量(RDA),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维生素A、维生素B1摄入达到RDA的80﹪以上,对照组低于RDA的80﹪;两组的维生素B2、钙、锌、铁摄入均高于RDA,干预组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锌、铁摄入以及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能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婴儿进行膳食调查、营养计算及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改善添加辅食的质量,是保证婴儿生长良好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比较上海市0-6个月婴儿喂养方式及其营养素摄入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区域共240例足月产(孕38周-42周)、健康婴儿,入选年龄为4个月±10天。记录4、6月龄连续三日食物摄入情况,按4月龄摄入食物种类分4种喂养方式:A完全母乳喂养,除母乳、水、鱼肝油以外,不吃其他含热能食物;B不完全母乳喂养,母乳为惟一乳类,同时摄入非乳类辅食;C混合喂养,母乳、配方乳以及其他辅食都有摄入;D人工喂养,以婴儿配方乳为惟一乳品,同时也摄入其他辅食。采集每例婴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4月龄身长、4月龄体重、6月龄身长、6月龄体重、6月龄血红蛋白。统计分析:采用SAS6.12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个月龄婴儿膳食以乳类为主食,平均摄入量800ml/d。6个月龄婴儿乳类平均摄入量700ml/d。果泥菜汁、米粉、蛋类等辅食添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粥,面,豆腐等传统食物用量递增。4、6个月婴儿热量摄入平均值分别为2.46MJ/d和2.69MJ/d,蛋白质与热能比值在1.99-2.41(g/kcal);三大供热营养素供热比例、钙摄入量平均值基本合理。4月龄时4种喂养方式比率:A14﹪,B15﹪,C33﹪,D38﹪。4月龄时母乳提供的营养份额占40—50﹪;6月龄时递减1/2左右。虽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热能、三大供热营养素以及钙,铁,锌等营养素摄入量高于母乳喂养儿,但各组4-6个月时身长和体重的发育无显著差异,然而不完全母乳喂养组4-6个月体重增长在趋势上稍低于其他各组。人工喂养组男婴6月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6月龄婴儿铁、锌摄入量较低,分别为AI值76﹪,73﹪。结论婴儿营养素摄入质量是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本市婴儿早期(0—6m)平均热能摄入水平达到WHO推荐摄入量,供热营养素结构比较合理。4月龄婴儿钙、铁、锌等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充足,6m铁、锌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婴儿早期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婴儿早期喂养方式对近期身长和体重发育影响不大。重点关注母乳不足婴儿的喂养以及母乳喂养儿补铁措施,适时添加营养密度、生物利用率较高的辅食以防生长滞后营养素缺乏。
  • 摘要:目的了解南方农村中幼儿的膳食和营养状况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方法采用收集双份食物的方法,详细记录和收集了共43名,21名(女12,男9)来自乡村,22名(女12,男10)来自相邻的乡镇,19-25月龄幼儿的连续5天的双份食物,利用营养软件对幼儿的膳食进行分析,计算幼儿摄入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对幼儿的身长、体重进行了测量,并测定了血红蛋白和血清锌。结果参加研究的幼儿,无论是来自乡村还是乡镇,男童还是女童,在生长和营养状况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43名幼儿的年龄为(平均值±SD)23.0±2.0月,身长81.4±4.6cm,体重10.9±1.4kg,按年龄身长的Z评分-1.2±1_.3,按身长体重的Z评分为-0.1±0.7,血红蛋白110±7g/L,血清锌65.0±8.3ug/dL。对幼儿膳食的分析则表明,乡村和乡镇幼儿在热能以及钙、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方面没有差异。幼儿平均每天摄入的热能为784±201kcal,蛋白质16.2±6.0g,钙86.2±36.5mg,锌2.24±0.84mg,铁4.62±1.78mg,维生素A413±710ugRE。乡村幼儿的膳食几乎全部由植物性食物组成;而乡镇幼儿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也有明显不足,肉鱼蛋类的总摄入量不足30g/day。米面等主食是幼儿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女童的食物总量,主要是主食量低于男童;女童的热能以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也都略低于男童。结论参加研究的部分幼儿有生长不足,以及铁和锌缺乏的可能。研究地区幼儿的热能以及钙、铁、锌、维生素A的摄入量不足,而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是造成幼儿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缺乏的关键。改进幼儿的膳食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和饮食习惯。
  • 摘要:目的了解幼儿的进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荆州市城区1-3岁幼儿作为为调查对象,对幼儿近一月内玩食、畏食、厌食、挑食、偏食、零食、独食等进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进食心理行为问题逐渐增加,女童均显著高于男童,散居显著高于集居儿童。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常识,采取强食、诱食、哄食手段普遍。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着营养观念,家长情绪不良,多个喂养者以及幼儿进食环境不良等诸因素都影响着幼儿的进食行为a结论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体格健康方面考虑,更要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要纠正幼儿进食心理行为,首先要纠正幼儿家长对幼儿进食心理行为认知的偏倚。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进食习惯的有效方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