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0-07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几丁质结合蛋白(Chitin-binding protein,CBP)是一类能与几丁质特异结合的蛋白质,通常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几丁质结合域(Chitin-binding domain),可同时参与几丁质及几丁质亚基的识别或结合,可能在植物和病原菌相互作用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研究通过Blast在稻瘟病菌基因组数据库中找到23个可能的几丁质结合蛋白,并对它们的结构域特征、分泌特性、表达特点及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预测分析.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几丁质结合蛋白家族在稻瘟病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一些有效依据。
  • 摘要: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引起水稻重要病害稻瘟病的病原菌,同时也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模式生物.稻瘟病菌侵染相关的细胞分化和生长都涉及真菌细胞壁的动态变化,几丁质酶作为真菌中一种重要细胞壁水解酶,可能参与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形态建成以至侵染致病过程.本研究先根据稻瘟病菌数据库提供的信息,发现稻瘟病菌中共有15个假定的几丁质酶基因,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表明:该家族蛋白大多具有糖昔水解酶18家族催化域和催化核心,亚细胞定位和信号肽预测结果表明,大部分为分泌蛋白,两个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两个蛋白定位于溶酶体中,还有一个蛋白定位于线粒体中。对获得的其他7个基因的敲除突变体表型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生长发育及对水稻的致病性没有显著差异。稻瘟病菌中几丁质酶形成一个多基因家族,多基因家族往往存在基因冗余效应,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目前水稻三大流行病害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稻瘟病菌基因组序列已于2005年全部测序完成,为对该菌展开分子机理研究,探索水稻防疫稻瘟病菌提供了基础.ADP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s,ARF)家族属于Ras超家族,是高度保守的小G蛋白,存在与GTP结合的激活状态及与GDP结合的失活状态,参与囊泡转运及肌动蛋白重组等生理过程.ARF6是该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了许多细胞生理过程如刺激形成胞吞作用,细胞膜波动,细胞分泌粒,胞吐作用,胞质分裂等.Tushir等在狗肾细胞MDCK(Madin-Darby canine kidney)上的研究发现,ARF6调控着Racl的活性.而Racl在稻瘟病菌中已被证实参与调控分生孢子的发育与致病过程.因此,推断稻瘟病菌中的ARF6可能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将孢子隔膜染色后发现,部分分生孢子只有一个隔膜,即孢子只有两个细胞,而野生型孢子则是三细胞双隔膜。进一步表型分析发现,虽然突变体孢子变型,但仍可以侵染水稻叶片,说明该基因可能特异调控分生孢子的形态发育过程。
  • 摘要: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侵染玉米引起的土传病害.随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和种植密度的提高,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在山东省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本研究对山东省玉米纹枯菌融合群类型、菌丝生长速率、致病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研究,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病原学基础,同时也为分析该类群真菌致病力分化原因和制定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一定依据.
  • 摘要: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年发生面积为4500万亩左右,每年造成10%~30%的减产,是发展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 2007-2009年,于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少11、天津、新疆13个省(自治区)96个县(地区、点)采集387个棉花黄萎病病株样品,分离获得308个棉花黄萎病野生菌株,单抱纯化216个菌株。以海岛棉PIMA90-51,陆地棉鲁棉研28,中棉所41、中棉所35、豫棉21,冀棉11和中棉所8号为鉴别寄主,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接菌液法,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80个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表明一株野生菌株经单抱分离可分离,其单抱后代中同样出现不同的培养类型,表明野生菌株均为杂合体,我国各主产棉省近一半的地区有落叶型菌株的分布,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产生与否或多少与其致病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 摘要:为明确北京地区种植的甘蓝种子健康状况,为生产中科学选择甘蓝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采用洗涤检验法和PDA培养基法对来自北京地区的20个甘蓝品种进行了种传镰刀菌检测。通过从菌落形态、大小型分生抱子形态和大小、厚垣孢子的形态和大小、产孢表型方面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用真菌rDNA的通用引物对ITS1/ITS4对这两株镰刀菌进行PCR扩增后测序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春甘45和红亩紫甘蓝两个品种的种子上的镰刀菌Fusarium-CG和Fusarium-HM进行鉴定,结果两者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采用Fusarium-CG和Fusarium-HM孢子悬浮液浸种处理后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利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下降,其中10-6个/ml孢子悬浮液处理甘蓝种子后,活力指数显著降低。甘蓝幼苗接种这两个菌株后,发病植株症状表现为自下而上逐渐黄化枯萎,最初子叶变黄逐渐枯死,随后上部的2-3片叶片黄变,较对照植株真叶长势稍缓,发病的叶片以主脉为中心,叶片的一侧黄变,主脉向黄变的一侧扭曲,叶片畸形,与田间甘蓝枯萎病症状基本一致,而且抗病品种的幼苗发病率显著低于感病品种的幼苗发病率。甘蓝种子传带尖孢镰刀菌且能够引起甘蓝病害为国内首次报道。
  • 摘要:小麦纹枯病主要是由双核丝核菌AG-D融合群的Rhizoctonia cerealis Van der Hoeven侵染小麦引起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耕作措施等的改变,小麦纹枯病在我国逐渐向北蔓延,且呈逐渐加重的趋势(陈莹等,2009).一直以来丝核菌是根据菌丝融合群来进行分类的,而根据rDNA ITS序列对该类真菌的融合群进行鉴定也成为常用的分类方法(Sharon et a1.,2006,2008).但是最近 Pannecoucque等人(2009)对多核丝核菌R.solani AG2-1融合群菌株的研究发现,其rDNA ITS序列普遍存在异质性,即同一个菌株的ITS序列也存在多样性.为研究R.cerealis中是否也存在该现象,以及同一个菌株的不同ITS序列是否影响其融合群的鉴定,从本实验室保存的菌株中选取了15株R.cerealis菌株,对这些菌株的ITS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R.cerealis的TTS序列可明显的分成3个分枝,同一个菌株的不同ITS序列可分别存在于其中的两个分枝中。虽然同一个菌株的不同ITS序列并不单独聚类,但这些ITS序列并不影响其菌丝融合群的分类。因此,虽然R.cerealis菌株的rDNA TTS序列普遍存在异质性,一个菌株的一条ITS序列并不能完全准确的代表该菌株,但这些序列并不影响其菌丝融合群的鉴定。
  • 摘要:镰刀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人类发现的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侵染多种植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药用及观赏植物等),引起被侵染植物的萎蔫、根腐、穗腐等各种类型的腐烂、枯萎症状,导致植株的死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毒素是镰刀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伏马毒素、T-2毒素、镰刀菌酸、单端孢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等.这些毒素是自然产生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之一,对人畜健康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但可以引起人畜的急、慢性中毒,而且还具有一些潜在的危害.镰刀菌酸亦称萎蔫酸,是尖孢镰刀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毒素中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也是最早发现的能够引起番茄萎蔫的真菌代谢化合物之一.作者以来源我国西瓜主产区市售的西瓜砧木种子上分离纯化得到的3株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制备了这3株尖孢镰刀菌的粗毒素,测定了其对西瓜砧木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了粗毒素中的镰刀菌酯,对其中的镰刀菌酸含量进行了HPLC定量分析,还研究了所制备的粗毒素对西瓜砧木幼苗的致萎作用。
  • 摘要:玉米大斑病菌是引起玉米产生大斑病的病原真菌,该病害对玉米产量及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玉米大斑病菌从孢子的萌发、附着胞形成及成熟到侵入寄主体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通过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环化腺苷酸(cAMP)信号转导途径和Ca2+信号转导途径等不同的信号途径来调控.研究表明,Ca2+途径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水稻胡麻斑菌(Cochliobolus miyabeanus)附着胞的形成及致病性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有研究发现位于Ca2+途径中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在真菌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如Oeser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研究了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的PKC基因,但是经努力并未得到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所以推测,PKC基因在玉米小斑病菌的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被敲除时很可能引起致死突变.本实验室已经克隆了玉米大斑病菌PKC基因的全长,并证实该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 摘要: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引起玉米大斑病的一种丝状病原真菌,主要通过附着胞的高膨压产生侵入钉侵染寄主.黑色素(melanin)作为有效的选择透过性屏障,沉积在成熟附着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形成一层致密的电子层,从而使附着胞积累大量的物质产生高膨压.反之,黑色素缺失菌株的附着胞失去了产生高膨压的能力,导致病菌致病力降低甚至丧失.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菌能够产生DHN黑色素,利用其他真菌PK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克隆到了一个聚酮体合成酶基因,命名为StPKS。经对StPKS的编码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其他物种的PKS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水稻胡麻斑病菌的聚酮体合成酶相似性达91%。
  • 摘要:吉林省是中国东北重要粳稻产区之一,而稻瘟病是当地稻作生产中为害最重要的病害.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与传统方法结合,针对病原菌与品种互作相关信息,开展常规抗稻瘟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生物技术育种以及科学布局品种等工作,使当地稻瘟病研究与稻瘟病控制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为当地水稻安全生产发挥指导和保障作用.采用抗稻瘟病基因特异引物10对,对吉林省近年40份主栽品种进行特异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分析。采用吉林省当地60份代表性稻瘟病菌标样分离物与这些品种在温室内人工接种互作,这些品种的抗病频率差异表现较大,如品种通禾835仅与2株菌株表现亲和互作,对90%以上的病原菌分离物表现极强的抗性水平。
  • 摘要:水稻穗腐病是一种新近上升的后期穗部病害,近几年在部分地区大面积发生.经鉴定其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目前有关层出镰刀菌在国内的研究报道较少,在水稻上的报道也几乎为零,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较多,而且从各方面研究的比较透彻.本研究室近3年对穗腐病进行观察、调查、采集感病标本,从中分离出一种镰刀菌,经形态观察和分子测定,确定为层出镰刀菌,该菌侵染水稻穗部,不仅影响产量和外观,最主要的是层出镰刀菌产生的伏马菌素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和动物都能产生毒害,但层出镰刀菌在水稻中检出,在国内还未曾见有报道,因此,对层出镰刀菌侵染水稻穗部引起腐烂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穗腐病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防治,以免其大面积暴发上升为主要病害。
  • 摘要:2010年3月在湖南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朝鲜蓟上发现了菌核病.病株叶片边缘萎蔫,变黄,最终掉落.里层和中心新叶萎缩,扭曲,变干.叶柄和茎髓腐烂,表面有棉絮状白色菌丝,迅速出现黑色菌核(图1),病情严重者整株腐烂死亡.为查明病因,特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将朝鲜蓟菌核和油菜菌核对油菜和朝鲜蓟进行离体叶交互接种,结果表明,朝鲜蓟菌核病菌对于朝鲜蓟叶片的致病力强于油菜菌核病菌,而在油菜叶片上的致病力两者无明显差异。
  • 摘要:小麦白粉病(BIumeria graminis f.sp.tricici)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并且在暴发流行年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一种即经济、安全又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小麦白粉菌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品种抗性容易被新的生理小种克服而使其抗性丧失.加强对病原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小麦白粉菌毒性的变化动态,为品种抗病性选育及合理布局提供支撑信息.本研究选用41个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寄主对2009-2010年度采自陕、甘、川三省共159个(其中陕西49个,甘肃50个,四川60个)小麦白粉菌单孢子堆的分离物进行毒性分析,其结果表明:供试白粉菌群体对抗性基因Pm12,Pm16,PmlB,Pm21的毒性频率均低于2%,对基因组合P2+MLD的毒性频率稍高,大于2%小于10%,说明这些抗病基因及组合仍具有良好的抗性,可以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 摘要: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性真菌病害,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风的传播是该病害扩展和大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明确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的浓度和变化动态,对于病害预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2009年在河北廊坊利用7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对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监测,并结合气象因子对病害发展及分生孢子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田间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湿度对病害的流行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分生孢子浓度存在显著差异(t=-2.503,P=0.0463),其中冠层内的显著高于冠层外;在季节变化动态中,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随病情指数的增大而增多,达到峰值后减少;日变化动态中,白天分生孢子浓度多于晚上,其中以10~14时为高峰期;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与气象因子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与大气温度、太阳辐射之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气压和湿度与孢子浓度之间有负相关性,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 摘要:从废弃的PDA培养基中分离得到一株木霉CCTA,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25℃、PDA培养72h菌落半径为47~55(-58)mm,孢子椭圆形,长(3.0)3.8~4.6(5.8)μm,宽(2.3)2.7~3μm,瓶梗长(5.4)6.9~8.5μm,宽(2.3)3.0~3.8(4.2)μm,在分生孢子梗上轮生,与孢子梗成90°,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也分化为瓶梗.对该菌进一步进行了分子鉴定,与其他47种不同种木霉进行ITS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与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mm)中10个不同菌株形成一个亲缘关系较近的类群,综合以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结果,确定该菌株为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
  • 摘要: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常引起枯萎病,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可引起100多种植物的维管束萎蔫病害.目前,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蓖麻专化型在东北部分地区是一种发生与为害十分严重的病原真菌,由于其寄主与病原之间互作的特殊性,开展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蓖麻专化型的致病性及其变异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进行了农杆菌介导蓖麻尖孢镰刀菌转化体系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尖孢镰刀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共获得了10280多个突变子,并对部分突变子的表型做了初步分析。分析比较了其中的700多个突变子与野生型的菌落形态、菌落颜色、产孢等表型的差异,得到相关突变体32个,突变率约为4%,其中生长缓慢的突变子有11个,菌落形态有明显差异的突变子有20个,并得到一个不产孢的突变子。对这些突变子对潮霉素抗性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突变子都表现出了稳定的抗性,并从DIVA水平上进一步证明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确实插入到突变菌株的基因组中。
  • 摘要: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引起的重要的辣椒根茎病害之一,在我国辣椒生产区均有发生,严重时给辣椒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Lamour等利用RFLP技术对墨西哥7个地区的辣椒疫霉菌进行了时空遗传结构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辣椒疫霉菌存在分散的异型杂交和不频繁的基因漂移现象.Silvar等对西班牙西北部地区的辣椒疫霉菌株的RAPD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APD结果与其致病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关于安徽省辣椒疫霉遗传多样性迄今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对安徽辣椒疫霉对辣椒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运用UPGMA法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7为阈值,供试菌株被划分为3个遗传聚类组,除部分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被划分为同一组外,其他不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地理来源无直接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支持Leung等有关病原菌群体遗传学的观点,充实了疫霉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辣椒疫霉菌遗传变异机理提供了必要的实验依据。
  • 摘要: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油菜的生产.为了解陕西省核盘菌的致病性与地理环境和寄主的关系,及油菜菌核病菌致病性的宏观分布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在陕西省5个市15个县的油菜产区采集了2000株油菜菌核病菌样本,经分离、纯化后选取了860个分离株,测定了它们对油菜的致病性以及菌株间菌丝体的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菌丝体营养亲和群是由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组成,但也有不少亲和群中既有地理来源相同的菌株,又有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说明陕西省核盘菌有着复杂的营养亲和性,菌丝亲和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不明显与菌株自身的致病力无明显相关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