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十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
第十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

第十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15-11-06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福州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从本体论、方法论和隐喻三个标准来界定工业生态学。指出中国IE在科研、教学以及学科方面在进入新世纪后蓬勃发展,下一步需要加强学科界定、体系建设和平台。当前IE理论发展跟不上现实。中国丰富多彩的工业实践需要IE解释、指导和引领。这需要IE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等方面的建构。就中国IE发展而言,中国学术界需要关注关系中国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核心问题,例如国家资源战略问题、环境安全问题、产业竞争力问题等。
  •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秉承“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等原则,立足现有优势,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南平、三明、漳州等地已初步探索实践出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有:设施农业循环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猪-沼-果”生态模式、观光生态园模式、生态渔业模式,这些模式的推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了进一步了解福建省地区之间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发展特点,通过对福建省各县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设计循环型农业发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原则及目减量化投入水平、资源环境面入手,选择13个相应指标展水平进行综合动态评价。从全省范围来看2008年到2013年,福建省56个县(市)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均有不同幅度地增长,这意味着各县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反映出近年来福建省加大循环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制定执行循环型农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鼓励进行循环型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工作的综合成效。从地区分布来看,福建省56个县(市)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深入挖掘福建省各县循环型农业发展的规律,对各县的发展程度进行归纳总结,福建省56个县(市)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的6年均值进行聚类区划分析。
  • 摘要:北京市是资源消费量巨大、一次资源开采和生产加工量极小的特大型城市,主要金属矿产较为缺乏,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仅煤炭有少量开采,非金属矿产资源基本只有石灰石开采。北京市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北京市资源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基本实现解藕,资源能源供应主要依赖外部输入,各类资源中,能源消费占主导地位,一次资源生产加工、中间转化相关部门和企业较少、集中于几家大型企业,主要二次资源利用集中于现代制造业。“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经济预计将保持每年6%左右平稳增长,人口保持缓慢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倾斜,但变化较为缓慢,建筑业施工和竣工量基本保持不变,能源消费保持缓慢增长,年增速一般为由1.1%到1.2%,钢铁消费基本保持平稳,可能有小幅波动,有色金属少量增加。大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路径为进行立法管理,对前端生产、消费过程进行减量化,中间过程资源再循环,末端垃圾适当处置再利用。
  • 摘要:文章指出采取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能源战略是当前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保护压力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探讨了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政策,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绿色化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延海发达省份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政策,拉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推动以山西等能源型、工业型省份的绿色转型。大力促进和鼓励绿色创新。积极构建国家及地区层面的绿色增长体系。深化能源市场改革。
  • 摘要:文章指出用绿色化工制造支撑高效优质农业发展要以化工产业为依托,研发开发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农业化工材料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建立区域工农业的循环体系。提出农业发展要实现高效高产出,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是必然趋势。未来农业具有广阔前景,多产业系统集成是典型发展模式。化学工业通过推动社会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创新产业模式、产品和技术。
  • 摘要:文章指出化工产业直接涉及亿万吨的资源转化过程,是亿万吨能源使用转化过程,是主要危险物产生源头,也是它的消除治理过程。化学工业与资源·能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建设密切关联。化学工业的提升是工业4.0建设的一部分,需要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循环化,制造业规模化与个性化同步发展。化工产业循环化体系建设应向一产与服务延伸发展,形成六次产业。与互联网、能源网、信息网的三网合一相适应。
  • 摘要:文章指出两岸的发展唇齿相依,在一带一路的大策略下,经贸文化教育合作的关系将更形繁密。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低碳绿色及提升绿色生产力是所有产业全球策略的不二法宝。高等教育的责任之一,是在培养能永续创新的绿领人才。东海已实施跨领域的永续创新教学及研究,培育跨领域思孜、具国际观、永续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人才,并大幅展开产官学合作,成为政府与产业永续发展的忠实伙伴。两岸的高等教育在促进双方的永续与创新合作上,应责无旁贷地扮演起更开创与推动催生者的角色。
  • 摘要: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011-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指出一定程度上,本研究验证了“波特假说”在我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中的存在。环境规制对我国区域绿色增长的消极影响,可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变量进行调节,进而发挥间接的推动作用。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影响中国绿色增长战略实施的直接动力,是连接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重要中介。
  • 摘要:文章指出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绿色消费影响因素及在均衡状态下其最优路径,自然资本成为生产要素的影响因素,传统资本弹性、资本折旧、贴现对自然资本的影响,自然资本的影响因素对绿色消费的影响。尽管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增加对传统消费转向绿色消费有促进作用,但对传统消费推动作用更大,即传统消费的增速大于绿色消费的增速。资本弹性对绿色消费模式转化有直接影响,资本弹性的降低会使消费模式绿化速度加快,也会影响绿色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占比;在传统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环境资源存量和初始绿色消费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选择最优的绿色消费路径。
  • 摘要:文章指出高炉渣与钢渣余热与资源耦合利用是世界性难题,年产超过2亿吨,温度高达1550℃,能量相当于1600万吨标煤,余热回收率低于2%。热态高炉渣与介质热交换过程中,获得高品质余热的同时,如何实现对炉渣结品的有效控制;缺乏余热/资源协同利用技术。目前高温熔体余热利用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以及其他方法。试验用工业钢渣与劣质煤气化反应结合(1:1),实验设备,包括TG测试与气体测试两部分,动力学分析得出无钢渣时的Avrami-Erofeev(A2)模型;以及加入钢渣后的Avrami-Erofeev(A4)模型,研究指出有固体产物生成;反应过程中样品的孔隙度随时间变化;k与形核速度,核生长速率以及形状因子有关。
  • 摘要:近前沿产业经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般来讲指己有很大的社会需求,并且有技术创新性和一定的前沿性,但由于市场发展,观念更新,利益制约,技术瓶颈等多种因素,处于正在发展过程中或期待发展的经济形态或产业。政府部门要有积极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减免或优惠等多项举措,并适时提出相应的范,使产品标准化,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无序竞争。如美国和德国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税收抵减免,世行和欧投行发行绿色债券等。推动产学研结合,以适当形式在重点发展领域注入引导资金,加速产业发展。如国家各级的科技计划,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化,公开化和精准化。推动风投基金和民营实体的风险投入。还可以通过行业的交流,加强风险基金与企业的联系,调动基金和私人资本,在这些经济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尽管对于绿色创新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总结相关机构与研究对绿色创新的定义存在着共同点即:绿色创新的核心特征是能够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一种创新。尽管绿色创新的很多方面存在着争议,现有的研究多主要集中于两个属性:创新与环境收益,和一个驱动因素:环境规制。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生存空间,具有典型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由于创新产生的正溢出效应以及扩散阶段负环境效应的内部化,绿色创新兼具了技术创新与环境效益的“双重外部性”。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效应,创新活动的空间集中会有效地促进知识溢出,基于地理媒介的知识溢出会对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创新产出的空间结构特征。因此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可以研究绿色创新的空间依赖,分析我国绿色创新的空间集聚情况,探究绿色创新扩展、演化的空间路径,从而协调绿色创新的空间均衡,促进绿色创新的全域推进。考虑到数据获得与空间相邻等原因,选择全国29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西藏与海南,其中直辖市按照单独省域计算。分析指出我国省域绿色创新的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呈现波动增强的态势。其中,江西绿色创新度相对于周边区域下降;从正向空间相关转变为负向空间相关;周边区域的知识溢出并没有对江西产生影响。北京其自身的知识溢出并没有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从正向空间相关转变为负向空间相关。安徽绿色创新度由低转高;其绿色创新度的提高得益于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其知识溢出。
  • 摘要:文章指出废旧PET回收利用亟待解决,其中,化学回收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开发温和高效的催化剂是化学法的关键,研究用二烷基咪唑盐离子液体催化降解PET,得出二烷基咪唑盐离子液体对PET降解具有良好催化作用,咪唑金属盐离子液体能够有效地催化PET的乙二醇醇解反应,大部分新型金属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较高催化活性。
  • 摘要:产业生态化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来实现经济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系统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实现方式,实现了产业活动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模式转变.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包括市场驱动的自发性、物质流动的循环性等,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有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的“细胞工程”、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延长纵向产业链以及搭建专业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平台等.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循环工业基地通过构建工业园区生态化产业链,实现了煤化工循环产业体系.
  • 摘要:文章对江苏省海安县菜市场创卫志愿服务调查研究,深入探索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与体制创新进程.中国志愿服务的幅度需要加码,但也更需要方式创新。第一张也是最关键的牌当然在政府手里。政府需要对民生作出更大的投入,更执着地扶贫济困,并真诚地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甚至与社会力量联合做。政府不必担心一些社会力量在慈善领域做大后会产生“额外的影响”。政府最不必要统一控制的就是慈善。可是,中国志愿服务力量依旧很薄弱,完全放手给志愿服务,是不会有多大的效果。所以,中国政府需要以制度,包括社会的各种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来充分调动志愿服务人员的积极性。这种创新志愿服务的制度既不能照搬欧美国家制度,也不能走原来的老路。而中国志愿服务组织内部也需要建立明确统一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组织在自发性地志愿服务组织下只会造成效率的低下。志愿服务组织的内部和外部都必须在明确的制度规章下执行。但是,制度能否切实履行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不能调动所有志愿组织发扬雷锋精神,因为这样的志愿组织是病态的,但是,能够走出一条不断解放志愿服务积极性的创新体制道路。
  • 摘要:本文采用高能球磨力化学法回收废旧聚四氟乙烯(WPTFE).采用激光粒度仪、偏光显微镜(POM)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研磨溶剂及其研磨时间对WPTFE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酒精(95%乙醇)为溶剂研磨WPTFE的效果优于煤油为溶剂的效果,当研磨7h时,采用酒精为溶剂获得的平均粒径和数均分子量分别为22.48um和3.33×105,煤油的则分别为73.33 um和4.57×105;高能球磨对WPTFE存在着明显的力化学降解,当以酒精为溶剂时,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WPTFE平均粒径逐渐,数均分子量逐渐减小,最佳研磨时间约为7h,超过7h后,WPTFE结构变化不明显.
  • 摘要:《关于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紧密围绕农村沼气工程和综合利用这一生态农业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主要是根据江苏省海安县沼气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深入分析农村沼气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状况,分析相关问题并找出其解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中国生态农业应当遵循的发展道路以及预测中国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农业是中国的根本,而生态农业是农业最有前景的环节,中国人需要为中国生态农业贡献力量.
  • 摘要:近年来传统煤炭和煤化工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新型煤化工发展受到越来越多重视,但新环保法和碳减排对煤化工的约束不断加大.本研究以煤炭产业和煤化工产业为例,识别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别从市场、企业改革、政策、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开展产业发展驱动力分析和量化评估.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对产业发展历史趋势进行拟合,基于实际数据,修正拟合参数.进一步对未来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识别,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情景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 摘要:碳排放权总量的设定与碳交易市场稳定息息相关,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碳排放权交易问题的焦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基于EU ETS交易体系,面向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依据企业碳排放权交易决策条件,构建两阶段碳排放权总量决策模型,研究碳排放权总量设定问题.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模型算例研究得出碳排放权总量不仅与企业排放参数相关,同时受到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同质企业市场下,碳排放权总量受碳排放权价格均值影响较大,与价格波动性无关;单个企业碳排放权总量受企业减排技术成本因子影响较大,受碳交易市场价格总量系数影响相对较少.以期为碳排放权总量制定提供适用于市场调节的科学方法,以应对经济和技术突变对交易市场的不利影响.
  • 摘要:中国一直是在充斥着雾霾,这个国家引起雾霾的重要原因便是农民随意地焚烧秸秆,缺失的是一种指引,更是一个梦想的规划.秸秆综合利用广告策划案的第一部分是对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对营销环境、消费者方面,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直观的了解广告重点以及诉求对象,对秸秆综合利用形式以及其衍生品做出最合理的定位分析,并且为制定下一步的广告战略提供来源.第二部分将会从产品营销提案出发通过对目标群体、目标地区的定位,确立秸秆综合利用的广告诉求战略、营销战略以及广告重点,进而符合整个广告策划案的主题“凝聚低碳力量,共筑中国梦想”.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将会是广告策划案的重点,在针对一二部分的总结、概括、归纳的基础上,首先是广告的创意提案,包含广告的核心策略、脚本以及目标,创意提案不仅彰显创新,体现出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性,同时,也必须使其符合公益广告的特征,更能符合雅俗共赏的文化需求.接下来,通过媒介方案的执行,围绕着从媒介的选择,并且综合各种地域、时机等因素,到媒介方案的执行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增强消费者对秸秆综合利用形式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创意提案为辅,媒介提案将起到实际作用.而第五部分将会采取广撒网的态度,在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关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广告活动,进一步地深化前期所产生的效果.第五部分是对广告的预算和效果评估,将从广告的内容分析、费用分析,并且充分结合广告效果预期分析广告效果的成败以及为前面提案的完善提供更全面的依据.第六部分是广告策划案的附录部分,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市场做出最全面最深刻的分析,并且是广告策划案的数据来源与出处.同时也会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的知识、海报等内容.共筑中国梦想这条路,注定会是一条荆棘路,但低碳环保势在必行,秸秆需要综合利用.中国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采取积极合理的方式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广告是一种引导,而公益广告既是一种诉求,也是一种愿景,更是一种潮流.
  • 摘要:废弃物回收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回收利用的“循环不经济”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以废纸回收利用体系为例,结合物质流方法,分析废纸回收利用各关键流程的物流情况,分析各流程环境成本的构成,并建立废纸回收利用体系的环境成本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废纸回收利用体系的环境成本,识别废纸回收体系的环境成本构成,判断废纸回收利用是否经济,为政策制定和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 摘要: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工业体系的主要载体,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201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截至2014年末,已有3批共75家园区成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本文基于75家示范园区的调研结果,梳理并分析了现有园区循环化改造形式以及改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指出园区对循环化改造理念认识不足,在改造中未找准着力点;部分园区改造计划不科学,目标不明确,影响了改造工作的进展。这些问题反映出园区不是改造工作最佳的计划者和执行者。建议改变现有循环化改造的项目管理模式,成立公司或委托非政府机构负责循环化改造项目,联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保证项目从计划到实施的科学有效。不少园区建立产业共生交流平台来促进区内企业交流合作,但仅限园区内部企业,平台作用有限。建议增加不同园区和省市企业的交流合作,开展跨区域产业共生实践,使更多企业参与到产业共生实践中。企业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改造项目的成效。国家应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企业参与度。其次,园区应充分尊重企业的意见,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力量。
  • 摘要:本文从绿色化、低碳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区域中心城市转型过程,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将这一过程的内涵划分为四个维度;城市产业、城市形态、城市居民和城市治理,并明确的提出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是立足于绿色发展的观念,从优化城市产业构成方式、城市形态分布格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治理政策导向,完成城市由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向产业绿色重构、城市绿色规划、居民绿色行为以及政府绿色监管转变,并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本研究研究结论从四个维度展开,具有很好可拓展性与层次性。但是,对于城市绿色转型的测度与评价、路径选择与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探讨,希望在后续的实践中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
  •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与资源储量下降的矛盾期,必须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一次资源开采过度、资源保障年限快速下降的现况,提高产业系统和区域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一大主要内容为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本研究选取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中的三种(钢渣、高炉渣、粉煤灰)进行分析研究,对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拟合分析三种工业固废在未来几年的产生量与回收量;估算三种固废的节能潜力,其中粉煤灰的节能潜力最大,钢渣次之;总结目前固废综合利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战略目标,并绘制技术路线图,从政策、资源、技术、系统、服务、产品等方面给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发展建议.
  • 摘要:海峡两岸同文同种血脉相连,台湾的经济发展经验和基础,是大陆发展经济建设的良好借鉴,台湾环保建设经验可做为大陆生态文明建设的参考,台湾全球化资源回收渠道及经验,是大陆建设全球化可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最佳伙伴,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处备是获取资源的永续途径,从可再生资源回收再生资源的模式是最佳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资源获取途径。两岸协同发展,建设附件资源回收体系及废料圈区管理园区,使福建成为国际再生资源处置基地,助力福建工业发展。
  • 摘要:文章介绍了废旧PET回收行业概况,分析了废旧PET瓶片超洁净回收及高值化利用技术。指出促进废旧PET产业链的升级,顺利实现我国废旧PET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关键时期的过渡。把我国废旧PET塑料再生产业推到世界舞台上,向公众、向国家、向世界展现行业应当担负的责任与贡献。从产业链角度重新定位自己,在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实施废旧PET超洁净回收及其高值化利用。
  • 摘要:文章选取资源循环产业中废弃量大(或再生利用量大)且节能潜力较大的领域进行研究。指出我国资源循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有发展潜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资源循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潜力不容忽视。应规范行业标准,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相关政策鼓励钢渣无害化处理。对各种钢渣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使钢渣成为成分稳定、粒度分级的真正商品化的二次原料资源。开发高性能钢渣水泥,解决其膨胀性,进行钢渣水泥细度的研究,提高其早期强度;加强钢渣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吸附原理的研究;改进钢渣制备微晶玻璃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使钢渣微晶玻璃成为钢渣利用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钢渣砖和砌块的比重,扩大其应用范围;继续开展钢渣向高附加值产品及大宗利用领域的研究。建立法律法规完善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粉煤灰的回收利用,争取使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加强技术研发拓展粉煤灰高层次利用领域。在巩固和发展现有技术基础上,推行大用灰量、低成本、高质量的粉煤灰利用,并不断研发新技术,提高粉煤灰的附加值、拓展利用领域,保证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 摘要:文章分析了秸秆资源及现有处理技术,指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成本高,提出了昆虫生物转化秸秆堆肥,分析了桔秆工程蝇生物转化前后粗纤维含量变化,有机肥中蝇蛆代谢有机肥、玉米桔梗肥、饼肥、厩肥的C,N含量及比例,基因蝇蛆围食膜探索其转化机制,又利用工程蝇生物转化器建设茅台循环型生态酿酒工业示范,进行酒糟的资源化处理,指出本团队的使命是将日益严重的有机废物处理问题转化为一个有利可图,对环境积极的事业。
  • 摘要:以粉煤灰、矿渣废纤维为增强剂,EPS为发泡剂,用矾土、粉煤灰生产出轻质保温砖;CMC和APCM复合分散剂,可以将纤维分散均匀;当纤维加入量为1.0-1.5%, EPS加入量为2%时,轻质保温砖的抗压强度达到12.5MPa,抗折强度达到8.1MPa,1200℃时导热系数为0.366W·m-1,K-1,达到高铝隔热耐火砖LG140-1.0的理化指标。本项目中主要原料为粉煤灰及粉煤灰处理废料,通过实验室实验、工业扩大试验,成功开发了粉煤灰矿渣废纤维生产出高强轻质保温砖的技术原型,为粉煤灰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摘要:文章对山西省煤炭产业、全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对煤炭、煤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构建可持续发展驱动力模型,关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产业扩张速度之间的关系;对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应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影响程度与影响周期进行量化。进一步了解影响煤炭、煤化工产业的因素,并将其考虑进模型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产业发展驱动力模型,对拟合函数及加和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考虑,完善模型结构;补充数据,尤其是关于煤化工产业方面的数据,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与可信性;根据对产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对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 摘要:从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的供应、回收、资源化和市场化四个环节提取24个脆弱性因素,并将其映射到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力三个维度.通过建立DEMATEL-ISM-ANP集成方法对专家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解析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其对脆弱性的作用强度,从而构建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递阶结构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脆弱性因素可划分为驱动、联动、随动和独立四种类型,识别出脆弱性治理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可为降低脆弱性影响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文章指出当前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相比“十一五”期间、“十二五”前中期有很大改变,减排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工业经济发展自然催生的环境污染,福建省消化污染总量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到位的问题;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不平衡;节能减排监测体系不完善,提出要继续处理好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的合理平衡点,认真分析制约福建省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增量,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 摘要:本文通过全局熵值法的运用实现对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数据的获取。指出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显著的标尺竞争效应。这无疑有利于在邻近省域间形成竞相向上的竞争局面,进而有助于全国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整体提升。究其原因,应在于面对周边邻接省域旨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付出和努力,一方面相关省域可能会从上述地区因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提升而增加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如环境保类)中获益;另一方面亦会在自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力度,以避免因周边邻接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提升而引致的软硬件环境改善造成自身各类资源要素的流失,从而在空间上表现出一种竞相向上的标尺竞争效应。政府效率的高低对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政府效率愈高则其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愈高。省域政府效率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回归系数却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对某省域而言,其周边邻接省域的政府效率愈高,愈会对其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该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降低。市场化水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本省域市场化水平的增强,其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亦会得到同步提升。同时,省域市场化水平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亦显著为正,说明对某省域而言,周边邻接省域的市场化进程对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有效提升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同时还能显著促进邻接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 摘要:一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都是伴随着成本的增长,这将对中国未来的繁荣存在潜在的威胁。经济的增长不能够自动解决不断升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经济结构单一,尽管国家试图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但地方政府仍然热衷于追求高增长率。中国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达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消费水平。然而,有限的自然资源可能不会支持这样一个全球的富裕水平。在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达到经合组织的水平。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先权应放在内地和贫困地区。未来的增长必须评估,要有益于社会公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稳定等方面。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需要被那些能够为大多数人提高社会和环境利益的政策来替代。对于发达国家,责任意味着在经济大规模萎缩之后,不可避免地过渡到长期的非增长;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责任却是要在一定期间的增长之后,为长期的非增长做好准备,确保自身的发展控制在生态能力的范围之内。这可以看成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汇合点。
  • 摘要:在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中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绿色增长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每提高1倍,绿色增长绩效就会提高10.52%。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经济绿色增长和社会绿色转型,其价值体现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效应的统一。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方面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给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尽可能的提供各项政策优惠,如提供研发补助、减免税收等。绿色技术创新将会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绿色”的制高点,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绿色技术知识,如美国、日本,它们在绿色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已形成绿色贸易壁垒。因此发展绿色技术在我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 摘要:文章进行了多时空、多维度的系统水管理研究,指出城市化对给排水循环的质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排水循环受自然、地理、经济、产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通过全国655个城市的水循环分析,指出海河与淮河流域的137个城市面临严峻的缺水威胁。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之重要组成部分,物料存量效率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而下降,反应了给排水系统的建材成本,大城市单位给排水的物料存量效率相对较高,但能耗效率并无显著趋势。提出从投资驱动向更为弹性的水管理(soft-path water management)路径转变,利用经济与社会手段推进城市节水。
  • 摘要:创新型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企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根本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创新型企业以创新为核心,在实现驱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的评价,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部分资源的浪费,限制高碳资源的使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指出由于创新型企业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在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之初,即2006年以来的若干年时间内,国家为了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在创新投入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通过近十年的建设,随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日渐成熟,低碳、环保的创新资源投入应该提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创新效率的提升,将促进创新型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 摘要: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模式,促进各类再生资源进行集中再生回收,以优化产业链网,产生集聚效益.通过对典型城市矿产再生资源的工业共生网络进行调研,本文分析了不同再生资源及拆解中间物的可能利用方式、再生资源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链接关系,提出了再生资源梯级利用路线图,构建了再生资源多产业链接体系,并将体系以功能划分为模块,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再生资源多产业链接模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典型再生资源园区案例分析,构建了完善的园区产业链接体系,建立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价值双目标的产业链接优化模型,提出了再生资源园区产业体系发展优化方案,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升级、城市矿产基地建设提供示范.
  • 摘要:对绿色增长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并依照公众需求原则和费用-效益原则等,对问题进行排序,确定问题的优先顺序;设定绿色增长政策体系的政策目标,包括政策目标的体系分析、清晰程度分析、系统性和一致性分析、政策目标修改机制等;绿色增长政策手段分析,运用确定性标准、经济效率标准、持续改进标准和公平性标准分析比较各种政策手段,将政策手段和需求进行关联;确定绿色增长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政策体系清单、颁布机构、颁布时间等内容。通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政府进行不同绿色政策业是否进行绿色技术进步,进而分析政府绿色政策的选择。先分析政府进行不同绿色政策时企业是否进行绿色技术进步再分析政府不同绿色政策的效益,得出政府的最优决策。在CGE模型基础上加入能源要素,同时分别计入企业和政府环保成本,构建中国绿色增长政策模拟模型。
  • 摘要:文章指出针对某一特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问题,出现问题的省(市)在地理上相互邻近。规模效率不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障碍。大多数省份现有投入规模较大,与最佳规模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呈现规模报酬效益递减趋势。目前,资源节约集约相较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改进空间更大,是迅速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主要手段。提出应全局统筹,协同合作,实现规模向效益转变,更加重视资源节约集约。
  • 摘要:文章指出废旧PTFE无溶剂可将其溶解,无法采用溶剂法溶解回收,熔点高,熔体粘度大,无法采用熔融法回收,分子量大,结晶度较低,韧性较大,研磨困难,无法进行焚烧及填埋处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搅拌型高能球磨机可通过高速撞击、剪切、挤压等多种方式破碎粒子,可通过调节转速、介质大小、研磨时间、研磨温度等调节研磨效果,提高研磨效率,控温效果好。研磨作用不发生在桶壁上,桶壁只起容器作用,可以采用湿法研磨:利于控温,发挥溶剂效应及表面改性。并分析了高能球磨(湿法)回收工艺流程。
  • 摘要:本研究通过海选绿色增长评价指标库,初步建立包含指标的国际特大城市绿色增长评价体系,通过专家甄别删除指标,利用探测性因子分析删除指标,并将22个指标聚合为因子,根据国内外绿色增长研究内容,结合指标内涵,将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借助绿色增长理论与实践的国际研讨会发放18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份,利用信度分析删除指标提高量表信度,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内容效度、结果效度、收敛效度、判别效度检验,最终形成包含的国际特大城市绿色增长评价量表。
  • 摘要:文章指出循环型企业“三链”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政策激励为主,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协同处理技术研发、产品延伸、价值实现的有机结合,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提高企业积极性、刺激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制定规制性政策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确保维护生态环境,达到企业自主开展循环经济实践活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 摘要:从物质流角度,CE提倡的是趋近物质闭路循环,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城市物质代谢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错位或缺失,在稳态经济或者经济下行时,CE效率和环境保护提高将成为延缓经济下降、平稳转型的重要因素。提出多学科结合的循环经济规划,规划需要不同利益相关者和具有专家背景的人员,如产业专家、企业主、环境工程专家、产业生态学、经济管理等专家和政府共同完成。建立工业区物质核算体系,实施循环化改造的园区构建物联网平台,实施主导产业的物质流核算,以科学评估循环化改造的物质效率和生态效率。工业区用地混杂,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没有严格遵守卫生防护距离,建议在循环经济规划的过程同时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实现紧凑发展,为未来工业发展预留用地,提高居民对循环化改造的接受度。
  • 摘要:示范园区自2012年开展循环化改造以来,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在提高资源利用、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循环化改造成效突出。在能源、水资源的消耗以及废水、废 气排放方面,非示范园区优于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关联度增长显著,且明显高于非示范园区。循环产业链的建立将会为园区未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废物“零排放”的实现提供有力条件。指出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有待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水平有待提升,园区循环化支撑平台建设需完善,地方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仍需加大,园区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完善园区统计工作,加强园区监控管理,加强园区工业共生网络构建,扩大园区循环化改造范围,加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研发,传统产业巫待转型,提高入园环保门槛。
  • 摘要:文章指出绿色转型的驱动因素主要由利益、规制、资源和责任等四个方面综合组成,这些因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较为显著。绿色转型的驱动因素有主次之分。目前,规制驱动的作用最为显著,表明我国企业的绿色转型尚处于比较被动的阶段;利益驱动的作用排名第二,经济效益的驱动可以加速企业的绿色转型;资源驱动排名第三,它是企业绿色转型的启动因素;责任驱动排名最后,表明企业的绿色创新意识亟待加强。提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四个驱动因素。当前政府要加大绿色生产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标准,充分发挥其监督和引导作用;鼓励在行业树立绿色转型的标杆企业,发挥其示范与竞争效应。政府应从多途径降低企业绿色转型的成本。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扶持力度。政府应提升公众的绿色意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进而推动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
  • 摘要:本文首先在评价方法上进行改进,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福建省九地市的绿色经济建设进程进行综合评价,然后以绿色经济综合指标为因变量,以32个评价指标为自变量,采用有进有出的逐步回归法进行线性回归,探讨影响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绿色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绿色经济综合指标总体水平不高,绿色经济的六个评价子系统发展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社会和谐表现较好,但绿色经济结构和绿色环境友好需要加强。
  • 摘要:文章指出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核心动力,循环经济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基本途径,创新驱动循环经济发展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我国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中、西部发展程度依次减弱的态势,高度重视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对于农业领域、服务业领域和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措施较少,发展较为滞后。上海和江苏始终成为循环经济创新驱动系统高水平协调发展集聚的核心地区,新疆和甘肃始终成为低水平协调发展集聚的核心地区,而“低-高”和“高-低”类型中发挥离群效应的省份较不稳定。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煤化工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然而由于煤本身并非一种清洁能源,因此煤化工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煤化工发展受制于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约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相对医乏和生态比较脆弱的西部地区。煤化工产业也是污染物产生较多的行业,煤化工生产过程要排出相当数量的废渣、废水和废气。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按目前煤化工行业发展规模,每年将产生2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这将对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构成巨大挑战。煤化工项目投资大,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大,所以部分煤炭生产地不顾本地煤炭资源等方面的约束,如三高末煤、褐煤等劣质煤大规模开采,加剧了局部地区煤炭供需矛盾,加大了节能减排压力。大型化工项目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新型煤化工,应坚持提高效益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坚持单项技术发展与系统优化集成相结合,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以重大示范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新疆、内蒙、陕西、宁夏、山西等五个富煤地区为重点,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现代新型煤化工基地,推动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煤炭利用和消费方式革命,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绿色、低碳、高效煤化工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 摘要:从老通扬运河的衰竭与整治出发,研究我国在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上需要贯彻的特色道路.指出“江河枯竭”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人类在时代转型与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无法协调这类步伐而丧失了发展的机遇。“江河枯竭”所引发的危机也不局限在自然生态方面,而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危机。没有了水,或者没有好好利用水,都只会造成水资源枯竭或者污染的恶劣影响。幸运地是,人类能够在犯错误之后及时承认并改正错误,越来越多的人将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老通扬运河的整治有了一定效果,而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其江河功能的转型。运河的功能不再局限于运输上了,而是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或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这些都只是一方面,而功能转型的核心意义是要求江河等自然生态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实现相互适应的效果。
  • 摘要:城市发展建设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项备受众多学科领域研究学者关注的世界性课题,加快城市绿色转型是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本文梳理并评述绿色转型现有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探索指导我国城市绿色转型的理论框架.综合来看,城市绿色转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绿色转型的基本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对于绿色转型的模式和途径探讨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系统的城市绿色转型范式理论框架因而缺乏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和拓展性。
  • 摘要:文章指出中国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因此需要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的发展不能靠消耗大量有限的资源,而是需要通过创新提高各项资源利用的效率.创新型企业作为国家创新的主要力量,其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型企业包含制造业多种类型的企业,为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在创新型企业建设之初,创新资源投入较大,为了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创新效率,减少创新投入,特别是减少高碳资源的投入,同时获得理想的创新产出.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的评价一方面明确了创新效率的高低及改进的方向与路径,另一方面对创新投入指标进行控制,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 摘要:废旧PET的资源化、绿色化和高值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再生PET塑料行业又正处变革之际的关键期,因此,人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瓶颈,探索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本文基于聚合物绿色循环视角下对废旧PET的超洁净回收方案及其PET高值化利用技术两方面来剖析探讨废旧PET塑料创新发展的新风向,谋划绿色化的新格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梦。讲到中国梦,PET再生塑料产业也有一个中国梦,就是希望促进废旧PET产业链的升级,顺利实现我国废旧PET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关键时期的过渡,把我国废旧PET塑料再生产业推到世界舞台上,向公众、向国家、向世界展现行业应当担负的责任与贡献。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废旧PET再生塑料行业作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应从产业链角度重新定位白己,在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实施废旧PET超洁净回收及其高值化利用,使我国整个废旧PET产业链均衡、稳健、协调的发展,在改革升级大潮中赢得一席之地。
  • 摘要:对江苏省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苏南、苏中、苏北的农业和旅游业经济为例,分别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和旅游业进行调查,最终对其进行总结归纳.苏南地区应当在现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深化产业结构的布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走创新管理模式的道路。而苏中地区需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并及时创新技术和思想,以新途径、新形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苏中地区的魅力。而苏北地区在走新型工业化特色道路的同时,也需要及时转型产业结构,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在本地区的发展,创新农业管理模式,改革产业发展中的不合理因素,将环境保护置放在较突出的位置。
  • 摘要:从政府重视层面上看,机床再制造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再制造不断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和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机床再制造不仅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更是市场潜力巨大。另外,在再制造产业发展上,欧美发达国家已趋成熟,可为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成功经验。然而,在全球制造业疲软大背景下,我国的制造业进入了一个艰难的调整期,大大压缩了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利润空间,我国再制造产业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更好的迎接挑战,既保证盈利,又符合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的理念,将是再制造产业面临的新的课题。由于再制造并非大规模批量生产,其业态形式更符合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和为新兴产业结构服务,因此,更容易融入信息化改造。宝德机床再制造技术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为机床再制造产业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试行效果如若较好,将为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示范。
  •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基础建设投入的战略,提出了推动近前沿经济发展的思路.文中概括了我国较重要的四种近前沿产业类型,重点分析了资源领域磷化工技术升级转型的案例,都是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向工业化的,并展望了近前沿产业的发展前景.
  • 摘要:本文以改性PP树脂为基材,通过熔融复合,制备了汽车用PP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氙灯人工加速老化对添加不同耐候助剂配方的高分子材料老化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围绕高效超长耐候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为轻量化,环保,高效超长耐候的汽车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做铺垫,研究结果表明:以PP为载体的受阻胺类(HALS)的光稳定剂在汽车PP制品中的耐候效果要优于通用HALS的耐候效果,并通过不同老化设备老化测试结果的差异,荧光紫外灯老化箱(QUV)更侧重对材料物理性能的破坏,而氙灯更侧重于对材料表观颜色的破坏,为汽车高分子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高耐候性能提供保障.
  • 摘要:“人才特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引领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建设重点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本文就平潭人才特区的建设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概括了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即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人才政策创新与法律法规、既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的关系.最后提出要按照“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支持福建省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与台湾接轨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和办法,建设两岸学术交流、教育培训、项目对接、创业创新的人才实验区。积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台湾高校毕业生到平潭实验区就业创业;探索扩大台湾地区居民中报评审令业技术资格系列范围;支持台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到实验区设立合资机构,放宽股权比例限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实施方便台胞就业、生活政策,为台湾人才和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保障。继续落实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福建人事人才土作发展的有关政策,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博士后土作、留学人员回国土作等方面给子福建和平潭更大的支持力度;根据平潭产业发展需要,支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善十开拓创新的各类人才;继续支持福建和平潭举办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活动和海外人才创业创新活动。
  • 摘要: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铅产业的生命周期流程图,分析近年来中国精炼铅的生产消费变化情况、进出口情况及废杂铅回收利用情况等,建立铅物质流分析的模型,并借鉴物质流分析的几个重要指标,包括原料自给率、使用废杂铅的比例、废铅指数和矿石指数等,综合分析近五年中国铅产业的流动情况等.发现我国生产阶段原料自给率逐年递增,但仍需大量进口铅矿满足我国铅冶炼工业的需求.我国生产阶段使用废杂铅的比例达到30%左右,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结合我国铅产业的实际情况,为调整我国铅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 摘要:煤化工产业是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之一.面对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等诸多难题,针对煤化工产业中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规模效应较大的新型煤化工开展绿色发展趋势研究,对于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着眼于产业政策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工艺流程现状、绿色工艺发展情况及趋势,资源、能源消耗和环保水平及约束分析以及新型煤化工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与国外的差距四个方面,对新型煤化工产业进行了整体的分析与探讨,最终认为新型煤化工应在污水处理与循环技术、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有序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突破与改进.
  • 摘要:本研究首次通过蛋白质谱分析蝇蛆围食膜的蛋白组成,共获得374个蛋白,是目前昆虫围食膜蛋白组中鉴定到最多的,推测可能与蝇蛆食性杂有关。通过对鉴定蛋白的分了量与等电点预测分析,显示37%的蛋白质的分子量大于100kDa,但从SDS-PAGE图中显示大于100kDa很少,造成这种现象可归功于提取总蛋白过程中可能将大的蛋白分子裂解成小分子,另外有可能质谱技术的灵敏度提高了。等电点分析显示多少蛋白是酸性的,这与家蝇肠道的生理指标一致。GO和KEGG分析表明,多数蛋白参与各种代谢过程,同时涉及有毒物质的降解、免疫防御等功能,说明蝇蛆肠道是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结构,除消化吸收外、拮抗杀虫剂产生耐药性,抵抗病原体起到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作用。对消化代谢相关蛋白分析中发现,这些蛋白质参与多酚、异生芳香化合物等物质的分解同时能够降解木质素等,这些蛋白的发现为蝇蛆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提供了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提高其对富含木质纤维素的工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转化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 摘要:“绿色化”就是把生态文明摆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而且要使之成为高级别“价值取向”。其阶段性目标,就是通过“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就是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进发。若想实现“绿色化”,只有采用针对性的、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手段和政策支持,才能有效地把“非绿色”或“不尽绿色”变成“绿色”。由于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因此,能否有效地实现“绿色化”,关键在于人的不断提升了的能力。当然,在“变,是唯一的不变”的时代,最关键的能力是“学习能力”。要培育和认知绿色化理念,不断推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理念的实践,大力推广绿色技术和低碳技术创新驱动。将绿色增长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应制定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并通过立法支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发挥公众参与性。绿色增长是通过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与制度安排,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创造出资源效率、环境友好、社会包容与和谐的经济增长与最大发展效益。
  • 摘要:文章指出从哲学层面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东西方的哲学命题,循环经济,融合了东西方思想精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总结为,纵向延伸:上游废物变下游原料,横向耦合:能源-化工-供热-环境一体化,园区布局:便于废物交换和资源共享。物尽其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 摘要:文章指出由于HALS具有独特的、卓越的光防护性能,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内外都在积极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己经成为最主要的光稳定剂产品。新型HALS开发就是在三丙酮胺衍生物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其光稳定性能,力求性能更卓越、功能更完善、成本更低廉。目前,以这些中间体合成的日ALS数量众多,且在整体上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其中,高分子量可以提高其耐迁移、耐萃取、耐折出、耐热、耐洗涤等很多性能,在一种产品中引入几种功能性的稳定基团,赋予HALS其他功能。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多功能型HALS有Tinuvin144、Sanol LS 2626等,山西化工研究所将受阻胺与亚磷酸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发的GW-540,则将受阻胺基团与亚磷酸酯辅助抗氧基团结合起来,显示了良好的耐热解及光稳定性能。最后,介绍了添加光稳定剂的材料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好处。
  •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物质、废玻璃、电子废弃物以及废旧塑料等可再生材料的现状、危害、循环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目前我国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的困境,包括规模小,技术研发深度不够,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监督,再生资源产品交易市场不规范,公众对再生资源认识不够到位等。
  • 摘要:产业园区建设是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普遍缺乏针对固废资源化物质流中关键组份与有害元素波动的在线监控技术,更缺乏从园区层面关键物质流波动下的产业链接风险分析与控制相关技术。研发物质流监控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技术及装备,集成形成产业链物质流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一体化集成平台,并在以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利用为核心产业链的能源冶金园区初步取得应用成效。目前已经将总体技术体系推广至新型煤化工过程,企业初步启动基于物质流平衡的环境风险总体监控体系建设。
  • 摘要:文章介绍了炭黑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化学过程、生产方法以及主要原料。对流化床等离子体制备碳材料大装置完成了升级改造,指出将流态化反应器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相结合,反应气体通过电弧放电生产碳材料,大大提高了反应的产率和产量。生产的炭黑颗粒均匀,无明显的团聚现象。
  • 摘要:本研究从绿色化、低碳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区域中心城市绿色转型过程,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将这一过程的内涵划分为四个维度;城市产业、城市形态、城市居民和城市治理,并明确的提出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是立足于绿色发展的观念,从优化城市产业构成方式、城市形态分布格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治理政策导向,完成城市由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向产业绿色重构、城市绿色规划、居民绿色行为以及政府绿色监管转变,并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本研究结论从四个维度展开,具有很好可拓展性与层次性。但是,本文对于城市绿色转型的测度与评价、路径选择与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探讨,希望在后续的实践中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
  • 摘要:文章指出物质流分析与循环经济的理念一致,物质流分析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表明铅的原料自给率平均值分别为:78.15%和106.48%。废杂铅在原料中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为:29.53%和25.07%。废铅指数和矿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089和0.7354.提出应发展再生铅产业,提高铅产品的使用年限,出台扶持政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