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22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第9届中国医药企业家高峰论坛
第22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第9届中国医药企业家高峰论坛

第22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第9届中国医药企业家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0-10

主办单位: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会议文集:第22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第9届中国医药企业家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医的角度看,凡能补血,并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证的药物,均称之为补血药或补血剂.患者临床所呈现的症候,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脉见细象等.补血类中成药中,常用的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制)、白芍、阿胶、龙眼肉等.补血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及炙甘草汤.rn 近三年我国补血类药物市场呈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22.72%,高于总体医药市场20.95%的增长速度.2009年,我国补血类药物市场规模近80亿元,同比增长23.0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加强,以及伴随着新医改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医药行业扩容,预计我国补血类药物市场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其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补血类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成长性较好;我国补血类药物市场集中度仍较低;补血类中成药与化学药竟争关系不明显。rn 我国补血类药物市场不管是从销售额排名前四位品牌分析,还是从销售额排名前八位品牌进行分析,均说明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上补血类药物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暂时没有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品牌。相对而言,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所属产品表现较好,东阿阿胶块和复方阿胶浆这两个产品合计占了我国补血药市场19.03%的份额,在补血药市场,尤其是零售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
  • 摘要: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多数国家地区人民生活的日趋安定,再加上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新药的不断上市使用,人类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老年人在全球人口中比例逐年增大.rn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老年用药市场总体规模约在1080亿元左右,占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4699亿元的22.98%,其中居于前10位的药物是心脏病治疗药物(229亿元)、抗高血压药(115亿元)、糖尿病治疗用药(98亿元)、抗老年性痴呆和益智药物(95亿元)、调血脂治疗用药(93亿元)、抗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药物(65亿元)、抗骨质疏松药物(63亿元)、抗血检药物(58亿元)、抗前列腺增生药物(36亿元)、抗帕金森药物(12亿元),这十大治疗类别市场已达到整个老年用药市场的80%。本文针对每一种药物,从市场份额、生产厂商、销售额几个角度,分析市场的竞争情况。rn 心血管用药市场中,抗高血压药物和调血脂药物占据了主要份额.我国的杭高血压药物市场以化药品种为主,其中钙拮抗剂占据了主导地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居第二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居第三位,分别以40%, 35%和15%的份额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其它众多抗高血压药物仅占据10%的份额.2008年22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领先的15个钙拮抗制剂的销售额为10.78亿元,占样本医院心血管用药市场的14.1 S%,较上一年增长了20%。排名前五位的药物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莫氨氯地平,合计占据钙拮抗剂药物市场的93.56%。领先的生产厂商是北京拜耳医药、大连辉瑞制药、无锡阿斯利康、吉林施慧达药业集团和北京赛科制药。
  • 摘要: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尽管国内对儿童年龄的界定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我国儿童的概念通常仍是指0~14岁的儿童.由于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0~14岁儿童总数及占比呈下降趋势,但总人数仍超过2亿人.本文概述了儿童疾病分类构成比例及疾病门诊情况,以及国内儿童用药两大主要类别,包括儿童感冒类用药和儿童解热镇痛类用药。由于儿童用药研发难度较高;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失灵,国内药企的儿童药生产积极性不高;政府缺位使儿童药品临床管理不到位;政策优惠导向不足以支撑我国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以及经营,造成儿童用药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本文重点对儿童用药的市场进行分析,其特点主要有:儿童用药品种规格少;剂型单一,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外观和包装没有考虑儿童心理及临床用药实际;儿童专用药市场需求与儿童患病类型紧密相关等特点。
  • 摘要:2009年8月,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个部委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及一系列配套文件,标志着中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步建立.并提出了不同时期的目标: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矛盾:公平享有与配备使用的矛盾;用基本药物与看病贵的的矛盾;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矛盾;财政预算补偿与医疗保险报销的矛盾等问题。rn 一年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的较大的成就,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率的提高,提出了中国自主的基本药物遴选标准,确立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梢售的基本药物政策,建立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体系,探索政府对基本药物的定价机制。rn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的重点,也是难点.正因为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是对现行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因此实施的压力比较大.根据国际经验,正因为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到各部门的利益,需要各部门共同承担责任。在基本药物目录中,可选择优先重点的疾病保证基本药物的供应,或推荐部分药品由政府资助.对影响危害人民公共健康治疗疾病的专利药,政府可以发布强制许可生产.落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的政府投入政策,保障其正常运行。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也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对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也要做出明确的政策要求.基本药物长效的综合补偿机制需要通过政府财政补助、医疗服务的价格调整和医疗保险的补偿三个方面来综合解决.基本药物的政策要与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的试点改革在实践中创造最佳的模式.
  • 摘要:2010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收官之年,各行各业都在冲刺发展.在新医改承上启下、关键一年的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有利政策推动下,医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抗生素市场发展更是快马加鞭.主要类别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产品产量呈现普涨,阿莫西林单品种原料药年产量和头孢类系列原料药年总产量已过两万吨和一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生产规模制造大国.医药产业新一轮投资热潮,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注重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新医改新投入刺激医疗消费,三个因素增长,带动了抗生素市场需求增加。rn 中国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产能、产量虽雄踞全球第一,但在全球叫得响的药品品牌却寥寥无几,反映出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差距.只在一些低端或中低端的产品上赢得了国际竞争力,难以进入高端新药领域和高端规范市场.中央企业有规模但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高端市场开发能力,即“有钱没有品牌的企业,就像一个有钱没有文化、没有素质的人一样”,抗生素行业如果不能实现原料药特别是制剂出口欧美等高端市场的突破,同样也不能达到“做精做新”的目标。由此,提升我国原料药出口质量水平和制剂欧美市场认证水平以及出口高端市场综合实力势在必行.IMS预测未来三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以2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11年中国将跃居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在新医改和国家鼓励新药研发和仿创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医药市场的未来10年已被业内看作“黄金十年”.杭生素出口市场实现结构升级和占领国际高端市场战略,将是创造中国医药发展“真金十年”的标志性进步。
  • 摘要:2009~2010年在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医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再次显现了它的活跃和兴旺景象.全球仿制药市场需求扩大为中国医药商品迈向国际市场提供机会和空间,仿制药市场和产业已成为中国、印度两大医药制造业发展的空前机会.在经济衰退形势下更加证实这种产业转移的现实意义,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国医药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得以高歌猛进.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外贸运行仍存在诸多变数.虽然医药原料药类出口势头开始上升,但受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原材料价格上涨、交货期缩短、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确定性。普遍面临四大风险或挑战:一是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使出口成本提高;二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导致出口产品的实际含金量下降;三是化学原料药出口退税率下调趋势下制药企业出口开拓方向转型到制剂领域的新挑战;四是医药商品质量和国际药政的准入仍然困扰着多数医药生产企业,获得欧盟EDQM和美国FDA的cGMP认证已是出口型企业必修课。rn 今年以来我国医药类商品出口增速放缓,国内基础型医药类商品的竞争仍然严峻,产能过剩现象仍然存在,向外扩张的紧迫感更加强烈.然而受世界经济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尚未退却、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短期内国际市场大环境改善不容乐观.
  • 摘要: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零售监测系统(RDM)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化学药、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3.6%、28.4%和9.3%,化学药的市场份额比2009年同期上升了0.9个百分点,中成药下降了0.8个百分点,保健品则下降了0.3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特点主要表现为:我国药品零售市场中成药集中度不断提高,受新医改等政策影响,我国零售药店品类份额有所变化,金融危机渐退发展环境向好等特点。咽喉用药为例,讲述咽喉用药的主要剂型,重点品种,整个咽喉用药市场呈现出:季节性强、以治疗为主的细分市场的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特点。
  • 摘要:我国制药工业走创新之路是必然趋势,但仿制依然不可废弃.为节约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非专利药在经济发达国家受到重视.专利保护期届满药品信息对产品开发项目遴选有参考价值.本文将今年1~9月美国专利保护期届满的药品按时间次序以表格形式作简要介绍.rn 治疗用途以药品说明书为准。有的项目国内开发了其它制剂,如喷昔洛韦钠,批准临床研究的新药喷昔洛韦滴眼液、喷雾剂、注射液与原始资料所述DENAVIR,即喷昔洛韦乳剂用途不同.制剂信.息限于篇幅,没有包含配方,这可以根据表内信息从其它相关资源和专利原文获得.国内信息采自SFDA数据库,因为数据库可能记录不全或更新不够及时,仅供参考。在遴选项目时须进一步核实。
  • 摘要: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且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对目前国际上进行临床试验的抗肺癌药物统计分析,有28种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或已递交新药申请。笔者仅对20种抗NSCLC的新药和疫苗和3种抗SCLC与其他类的新药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这些抗肺癌新药主要呈现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其它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是抗肺癌新药的主流.按照现行抗肿瘤药的分类,共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铂类配合物、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激素类、其它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7类。第二,生物技术药崭露头角。在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或已递交新药申请的抗肺癌新药中,有4种治疗性疫苗、2种重组白蛋白、1种反义制剂、1种单抗和1种核糖核酸酶制剂,占进入Ⅲ临床试验杭肺癌新药的39%强。这预示着未来几年内生物技术药有可能成为抗肺癌药物中的成员。第三,将已获得批准用于其他疾病的药物用于治疗肺癌的临床试验。制药公司在注意利用新成果和新技术开发抗肺癌新药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出更多的抗肺癌新药。
  • 摘要:据预测,至2012年美国释药系统市场将达1310亿美元,全球将达2920亿美元.应用率保持前3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激素类药物,以满足多发性硬化病、关节炎、哮喘、过敏和癌症等疾病药物治疗的特殊需要.由于许多普通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缺陷,释药系统相关的成长机会也会出现在许多其它药物治疗类别.rn 口服释药系统市场仍将在整个释药系统市场上保持最大的份额.口腔速崩片、透黏膜释药在控制疼痛和临床其它治疗方面具有强大的增长动力.咀嚼片服用方便,促进了其在营养制剂、呼吸系统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治疗药物类别的应用,尤其是儿童用药制剂.纳米粒药物制剂溶解度高、疗效好将促使其上市数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
  • 摘要:50大畅销药物销售总金额增幅趋缓。2009年全球前50强药物的总销售额为1956亿美元,同比仅增长了2.73%,增幅放缓,占全球药品市场的比重下降至24.21%.这与大量"重磅炸弹"药物专利到期、仿制药的高速市场渗透、医保报销的变化、全球药品市场增长放缓等因素有关。2009年全球前10名药品与2008年相比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其总悄售额达707.45亿美元,占前50强药物总销售额的36.17%。单抗类药物占据全球前十畅销药物榜半壁江山。跨国制药公司业绩受制于产品专利。rn 在2009年全球前50强畅销药物中,肿瘤治疗药物总销售收入达到了260.19亿美元,占全球抗肿瘤药物销售额50%,在所有治疗类别中名列前茅。抗肿瘤药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色的销售成绩,主要归功于罗氏公司的3个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安维汀(贝伐珠单抗,2009年销售收入为60亿美元)、美罗华(利妥昔单杭,2009年销售收入为59亿美元)和赫赛汀(曲妥珠单杭,2009年销售收入为51亿美元),这3个药物2009年的总销售额达到170亿美元,占全球抗肿瘤药物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排名二至五位的治疗类别分别为关节炎用药、降血脂药、抗糖尿病药物和呼吸系统用药.
  • 摘要:近20年来,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发病率高,据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的患者正逐年增加,降血脂药的市场规模也随之逐年扩大.rn 本文选取北京、广州、成都、重庆、哈尔滨、南京、沈阳、西安和郑州九城市的医院降血脂药市场为对象,主要分析九城市医院降血脂药市场的市场规模、竞争状况以及成长性.rn 2009年,九城市医院降血脂药市场中,北京占53.98%的市场份额,比2008年略有下降。其次是广州和重庆,分别占15.52%和7.25%的市场份额,与2008年相比,两城市均有所增加。北京、广州、重庆三城市占九城市医院降血脂药总体市场的75%以上.九城市医院降血脂药市场中,重庆、郑州和成都的市场成长性最好,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5.22%,40.01%,38.85%。
  • 摘要: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们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系统药物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该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一直受到临床广泛重视.rn 笔者就2009年长江流域的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和重庆六市心血管系统用药作一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区域和类型上有一定的代衣性,供科研、生产、营销、使用部门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六市医院用药份额和增长率,六市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金额领先前10位品种,主要包括银杏叶制剂氨氯地平发酵虫草菌制剂阿托伐他汀等。本文针对前10排名的药物,进行了简略分析。rn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及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意识的增强,银杏叶制剂用量逐年在增加,市场前景看好,但由于生产厂商众多,竞争压力可想而知.rn 氨氯地平在上海等六市医院心血管系统用药金额均进入前10位。氨氯地平是新一代钙拮抗剂,对血管有高度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并改善侧枝循环,而且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对脂质、糖及盐类代谢均无不利影响,特别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或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常用品种有大连辉瑞的“络活喜”、苏州东瑞的“安内真”、上海海尼的“兰迪”等。
  • 摘要: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亟待填补众所周知,疫苗对全球卫生保健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统计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很多致死性疾病之所以未能肆虐,至少有90%的功劳都应归功于人们在儿童时期所接种的疫苗.正是它们所发挥的免疫作用让那些疾病"无用武之地",从而使人们避免了多场健康危机.rn 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虽然有近20家制药企业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疫苗生产商,但主要的市场博弃却一直为几个制药巨鳄所牢牢掌控着,因此市场颇为集中。rn 毋庸置疑,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产品的开发创新。由于在疫苗领域,很多颇具潜力的创新型疫苗主要来自于一些新兴企业,并且它们已成为驱动整个疫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型疫苗企业开始倾向于采纳合作的方式进行开发。虽然处于竞争激烈的药品市场,但疫苗领域却具有进入门槛较高、开发花费极其昂贵等特点,因此不会陷入恶性竞争的市场厄运。此外,与小分子的化学药物不同的是,疫苗的仿制最大争议在于如何为产品的生物等效性给出最恰当的定义,而其本身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该生物等效性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再加上联邦立法保护政策的出台,这些因素均使得疫苗市场受到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 摘要:肿瘤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rn 本文首先对我国肿瘤疾病及其用药进行概述,包括肿瘤疾病发病率、肿瘤疾病的死亡、肿瘤用药类别分布,市场规模,中药和化学药分布,品种分析,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九城市医院抗肿瘤药物总体市场情况。从九城市抗肿瘤药厂家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来看,CR4=29.35%<0.35,说明该市场属于低集中度市场;40%
  • 摘要:我国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采购已经走过十个年头,经历了制度的建立、完善、改革探索、规范四个阶段,尤其是在探索期,出现了集中采购政策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各地药品招标结果各异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招标目录、适用范围、价格规则、评价标准、配送体系构建、配送费用、监管等方面差异巨大.十年来,招标难以遏制住虚高的药价,怪象环生,如"标的永远摸不清、评标过程难透明、中标产品不使用、政绩阳光显神通、招标成为降价格、医疗费用持续升、药品限价无依据、医院二次砍价格、专家评议太主观、国企外企两重天"等(被称为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十种怪现象").rn 鉴于此,卫生部等七部委于2010年7月15日联合签发颁布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卫规财发(2010)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64号文延续了既往的药品集中采购的思路:坚持药品集中采购政府为主导的方向;明确了市县人民政府在药品集中采购中的责任;明确了集中采购要有采购数量、回款时间,量价挂钓或成为未来的方向;严禁医疗机构二次议价;完善药品投标中的评价标准.rn 基本药物药品集中采购与之前的药品集中采购最大的区别就是配送商的招标成为新的课题,在各地的方案中都增加了对配送企业招标的要求,继而到达基本药物制度提出的“公开招标、统一配送”的要求;在产品标上各地基本延续了之前非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思路和方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综合评价的方法、质量层次的划分和对质量和价格权重比例的调整等.主要表现为:质量层次分不同;入围评审组别不同;产品评价要素、质量权重比例不同;配送商的招标不同.
  • 摘要:从法学的角度,"概念"意图将所描述对象的特征,予以穷尽式的列举.在立法中,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不仅体现了立法者对概念本身的理解,也反映了立法所欲规范的目的,所欲调整的范围,这将促进法律的适用,促进行政相对人对法律的遵守.在各国药品立法中,药品等相关概念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对于厘清药品监督管理的职责权限,对于设计相应的具体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和方式,对于医药行业的规范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国药品法普遍侧重从功能的角度,时药品定义予以正面的列举.多个国家立法中规定药品包括意在用于诊断、治愈、缓解、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物质,以及意在影响人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在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药品法中则规定药品是基于医疗目的或治疗用途使用的物质,然后在法律中再对“医疗目的”或“治疗用途”加以界定。rn 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定义,也着重于从功能的角度来把握药品的特征.因此应赋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定的裁量权,令其根据专业知识和监管经验来判断药品和非药品的界限.rn 综合以上的讨论,建议在修改后的《药品管理法》中,将“药品”定义如下:药品是指:(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收录的品种,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中收录的品种;(2)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收录,但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人的疾病的物质;(3)调节或意图调节人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物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属于药品的物质。
  • 摘要:痔疮(hemorrhoid)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我国民间素有"十人九痔"之说,可见这类疾病是非常普遍的.痔疮治疗药物从剂型上可分为口服药和外用药两种.rn 我国痔疮用药市场以外用剂型占主导,市场份额超过60%,占22%,是最主要的外用剂型.不同终端的剂型分布格局有显著差异:在医院终端,口服和外用大概足1:1的比例(另有少量注射剂),片剂的市场份额高达46%.而在零售终端,口服和外用规模三七分,栓剂和软膏排在前列,片剂的份额仅20%。rn 痔疮用药市场主要品牌分析:2009年,我国痔疮用药市场排名前五位的品牌分别是马应龙痔疮系列、肛泰系列、迈之灵片、消脱止-M片和九华痔疮栓,其中马应龙痔疮系列继续以19.3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遥遥领先其它品牌,市场地位稳固;而迈之灵片和消脱止-M片是最近几年迅速增长的品牌,这两个品牌通过对医院市场的占领实现了痔疮用口服药的突破,反倒是之前一直被看好的强力痔根断,近几年稍售额持续下滑,被挤出了医院市场。
  • 摘要:第三大卖药方向是指进入第三和第四终端(社区基层医疗市场)卖给政府,进而获得生存的企业是能大规模生产基本药物的企业-大型普药、仿制药企业,利用成本优势、仿制水平高、基础普药品种与规格全、制造能力大、品牌好.rn 2011年,随着新农合和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农村医药市场迅猛发展,农民医疗需求呈井喷式发展。这是政府惠农政策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合把原来大病小治、小病花着不治的需求解放了出来的明证。第三终端必将掀起新一轮营销高潮.主要表现在:市场扩容,格局与营稍策略发生根本性转变;医药公司将成为第三终端的营销主体;产品品类分化是第三终端的又一大变化。rn 本文重点讲述了医药商业如何切入第三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1、强化招投标和政府公关,进入政府买单的第三终端和第四终端。这类商业公司切入第三终端的思路如下:首先要争取第三终端基药和新农合产品的配送资格,关注本省的基药配送商的遴选,争取到准入资格,成立政府招标部门,成立营销部门,争取下游医疗机构领导的支持。成立三级联盟,开拓第三终端。联合生产企业,解决产品的动销问题。2、专注非基药稍售,满足第三终端非政府买单的市场需求。可以构建自己差异化的独特品类;针对第三终端,专业推广自己的产品;抓住个代群体,大作第三终端。
  • 摘要:2010年上半年,美国FDA共批准了7个新分子实体和6个新生物制剂.其中,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用药5个,抗肿瘤药物2个,肌肉与骨骼疾病用药2个,神经系统用药1个,血管系统用药1个,其它用药(造影剂和口服避孕药)2个.2010年上半年,美国FDA还批准了1个重要新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多种重要新制剂.本文按获得批准时间,就这些新药情况作一概要介绍.主要从治疗疾病的范围,化学成分,用药安全等几个方面讲述。新分子实体,主要包括达方吡啶缓释片、利格鲁肤注射剂、卡谷酸分散片、聚多卡醇注射剂等。rn 达方吡啶缓释片采用Elan药物技术公司的基质药物吸附系统(MXDAS)专有口服控释技术制备,推荐剂量方案为每日2次、每次相隔约12小时匀良用1片(lOmg).改善多发性硬化病患者行走能力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确认.rn 达方吡啶可能会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用药者的癫痫发作风险,故该药不应以高于推荐剂量方案使用。为保证安全,达方吡啶禁用于具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同时也禁用于呈中至重度肾损害患者(达方吡啶亦会提高这类患者的癫痫发作风险)。
  • 摘要:2010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09年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国家局共批准生产上市药品申请3100件(以受理号计),其中含2008年集中审评后续批准的过渡期品种2308件.按照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审评并批准了新药、改剂型、仿制药及进口药品注册申请共计792件.792件新获得批准的申请中,按产品类别划分,化药548件,中药92件,生物制品38件;按国产和进口类型划分,国产678件,进口114件.rn 2010年1-8月,新批文约有700个,其中564个为新批准产品的批文,其它新批文属于已上市产品的旧批准文号更换新批准文号.同往年相比,新批文数量有显著减少,估计主要原因是2008年和2009年的新批文中过渡期品种的批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经过这两年时间,集中审评过渡期品种的工作基本完成,2010年开始回归正常的审批中.过渡期品种批文的大幅减少,使得2010年的新批文数量也随之回落。564个新批文中,化学药品有505个,占比89.54%,中药有49个,占比8.69%,生物制品有10个,占比1.77%。
  •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历来是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的行业.但并非所有高科技的公司,在高投入之后,都能得到高回报.尤其是生物医药中小企业,没有收入,更谈不上利润,基本不易被投资者相中.只有项目特好,管理团队特强,才有可能被投资者一致看好.因为资本趋利的特性,促使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时,会谨慎考虑被投企业的成长性和风险控制,尤其在金融风暴之后,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显得更加小心谨慎.rn 与国外医药类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经营的净利润率一直偏低,股票市盈率偏高。主要原因是企业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少.短期内企业靠低端产品和地域扩张也许还能勉强维持现状,但长期是无法支持目前的股价和市盈率.企业要做大作强,必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勇于开展并购,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支持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rn 国内上市公司应该好好研究如何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和巨大的市场商机,瞄准国外创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题材和管理销售经验,进行有效整合。缩短国内差距,扬长避短,而不是一味乱用超募资金,沉洒于高市盈率发行下的泡沫。未上市公司不要为上市而上市,重点应该放在选择好的项目、好的商业模式,通过执行力强的团队,做好自己的主营业务,这是根本.上市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好的资金平台和改善企业形象及治理结构。这对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网罗人才、跨国并购非常重要。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药企出海带来很好的机会.但愿制药企业能抓住机遇,共同提升中国生物医药的行业地位,培育出自己的医药超级航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