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0-09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当前我国在防治耐药性方面最为急迫的任务乃是在治疗结核病的基层单位具有直接药敏检测的能力和快速检测的能力。随着我国在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方面不断取得进展,相信将大大降低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和治疗的成功率。
  • 摘要: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两种不同毒力结核杆菌的纯蛋白衍生物刺激下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凋亡的差异及其与Toll样受体-2(TLR-2)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分别用等浓度的高毒力结核杆菌衍生蛋白(H37Rv-PPD)和低毒力结核杆菌衍生蛋白(BCG-PPD)在3h、8h、15h及24h刺激分化成熟的THP-1细胞;应用Hocost染色染色法,荧光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annexin V蛋白以判定凋亡情况、TLR-2表达情况;加入TLR-2阻断剂后,用上述方法,流式测定细胞表面TLR-2的阻断效果及凋亡情况.结果:(1)由Hochest染色法可见,BCG-PPD刺激下细胞以凋亡多见,而H37Rv-PPD刺激下细胞核则多呈坏死状.(2)BCG-PPD刺激下凋亡率随时间升高,在24小时点凋亡比例高达30.2%,而同时间点测TLR-2的比例为8.84%;应用TLR-2阻断剂后,每个时间点TLR-2表达比例均在3%以下(与对照比例相当),对应时间点凋亡比例均下降,24小时时凋亡比例仅为10.5%.3)在高毒力菌株的外分泌蛋白(H37Rv-PPD)可引起Toll样受体2(TLR-2)高表达,24小时TLR-2表达率达17.2%,该点凋亡率仅为7.72%;TLR-2阻断后,TLR-2表达率在对照波动范围内,但凋亡率与TLR-2未阻断前比例相比,变化不大.结论:(1)BCG-PPD主要诱导THP-1的凋亡,且这种凋亡与TLR-2有一定的相关性;而H37Rv-PPD主要诱导THP-1的坏死.(2)H37Rv-PPD激活了TLR-2的高表达却不能诱发THP-1凋亡,而诱发THP-1发生坏死,可能与TLR-2的“双向”作用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医院近三年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009年7月临床分离存活的非重复的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RDRA)分子鉴定菌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的MIC;采用基因间重复序列引物PCR(REP-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用多重PCR、测序等方法分析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包括TEM-1型酶、SHV-型酶、GES-型、VEB-型、PER-型及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和OXA型碳青霉烯酶分布特点。结果:274株CRAB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喹喏酮类敏感率<10%,米诺环素为41.2%;对多粘菌素B100%敏感。2006年-2009年7月发现有五个克隆,主要为A1耐药克隆株于不同病房的暴发流行。β-内酰胺酶检测出OXA-23、-24、58型碳青霉烯酶及PER-1型酶.blaOXA-23-like与blaOXA-51-like基因同时存在53.6%(147/274).未检出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及TEM-1型酶、SHV-型酶、GES-型、VEB-型β-内酰胺酶。结论:CRAB克隆株的传播是造成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的重要原因.OXA-51-like、OXA-23型酶为对我院CRA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碳青霉烯酶.
  • 摘要:目的:研究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H5N1神经氨酸酶突变I117V,I314V,I117V+I314V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敏感性和神经氨酸酶(NA)活性的影响.方法:定点突变技术将变异位点引入禽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04(H5N1)(VN1203)的NA基因中,以A/WSN/33(H1N1)为背景,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构建重组流感病毒,鸡胚传代增殖病毒,荧光定量评估病毒对NAIs的敏感性和NA活性(IC50值和Km,Ki值).结果:与野生株VN1203相比,I117V使NA对奥司他韦敏感性降低(IC50值升高了17倍,Ki值升高了20倍),对扎那米韦敏感性无明显影响(IC50值升高了2倍,Ki值升高了3倍),NA活性降低(Km值升高了23倍)。I314V对NAIs敏感性和NA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初步结果认为NA突变I117V和I314V对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H5N1并不产生NAIs耐药,临床上仍然可以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抗病毒治疗.
  • 摘要:@@人类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的经蜱源传播埃立克体疾病.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病科2009年3月至5月共收治了16例初诊为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经院内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会诊诊断为人类粒细胞无形体病,其中4例放弃治疗出院,回家后死亡,12例治愈出院。
  • 摘要:目的:对急、慢性肝衰竭患者行多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分析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生化、凝血功能及氮基酸谱差别,阐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类肝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对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浆、尿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探索人工肝治疗机理.方法:选择66例肝衰竭患者,共进行162例次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治疗前后生化学、凝血功能、内毒素、血细胞、氨基酸谱及血浆尿液代谢组学变化特点.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肌酐,内毒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氨基酸谱中酪氨酸、谷氨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浆、尿液代谢组学有差别,可以明显区分。患者预后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肝衰竭早期患者治愈率高于晚期患者。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不仅可以减少血清胆红素、内毒素等有害物质,并且补充新鲜血浆,改善氨基酸代谢及血浆尿液中整体代谢组学变化,以利于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病死率。同时,选择肝衰竭早期进行人工肝治疗能有效提高疾病治愈好转率。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关系.方法:慢性乙肝患者80例,采集外周血,测定血浆内毒索含量、肝功能(ALT、TBIL)、病毒标志(乙肝五项、HBVDNA).同时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诱导、培养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的能力,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C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s表达CD1a CD83 CD80 CD86和HLA-DR分子的水平及诱导同种异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按照内毒素分组后,阳性组患者表达水平及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培养至第9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分泌的IL-12水平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按照内毒素分组后,阳性组患者IL-12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IFN-γ水平与阴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对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IETM是导致DCs功能的异常的原因之一.
  • 摘要:背景和目的:白介素10(IL-10)和雌激素受体α(ESR1)在HBV感染及其相关肝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基因多态性与多种HBV相关肝病关联,但缺乏与HBV相关急性肝衰竭(HBV-ALF)的关联分析和功能验证。本研究试图探讨肝病关联基因IL-10和ESR1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肝衰竭的关系及机制.方法:收集的中国汉族病例-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和血样,对选择的IL-10基因启动子区3个SNPs(A-1082G,T-819C和A-592C)位点以及ESR1基因与阳性关联位点T29C连锁的3个SNPs(IVS1 T-401C,T29C和A252966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连锁分析,单倍型构建和统计分析,并采用EMSA、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DLRA)、等位特异性染色质免疫沉淀(HaploChIP)、位点特异性RNA干扰(SiRNA)、基因等位特异性表达分析等手段,证实阳性关联位点的等位特异性顾式调控作用。结果:IL-10A-592C和T-819C位点完全连锁,ESR1 T29C和ESR1 IVSI T-401C两个位点紧密连锁,且都与HBV-ALF相关联(P<0.001),与未携带有-592C、-401C和29C等位的个体相比,携带有-592C、-401C和29C等位的个体显著的增加了HBV-ALF的易感性.功能实验证实IL-10 A-592C位点具有等位特异性的启动子的调节活性,ESR1 IVS1 T-01C位点具有等位特异性的增强子的调控功能.结论:IL-10 A-592C和ESR1IVS1 T-401C是与HBV-ALF相关联的调节性SNP(rSNP),IL-10-592C和ESR1 IVS1-401C等位显著的增加了HBV-ALF的患病风险.
  • 摘要:目的:以奈韦拉平为核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资源匮乏的国家仍占主导地位。本研究旨于探讨我国HIV/AIDS患者接受NVP为核心的国产仿制药物的三种组合方案,进行治疗2年的临床疗效、免疫学和病毒学疗效以及药物安全性和毒副作用的评估和比较,以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由国内14家临床中心共同参与,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共筛选362名HIV/AIDS患者,198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随机纳入三个治疗组,用药方案分别为A:NVP/AZT/ddI;B:NVP/3TC/D4T;C:NVP/AZT/3TC。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后4周、12周、24周、36周、52周、68周、84周和100周进行了定期随访。在每个随访点对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进行了检测和评估。应用SPISS11.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15例HIV/AIDS患者完成了为期2年维持同一治疗方案不变的抗病毒治疗,失访率为12.6%.治疗1年结束时各组CD4细胞上升绝对数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当治疗至两年结束时,方案B组和C组的CD4 T淋巴细胞上升中位数明显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各方案组HIV病毒载量抑制率在治疗两年结束时分别为22.2%,63.6%,61%(<50拷贝/毫升)以及61.9%,90.9%,84.7%(<400拷贝/毫升)(P<0.001).2年治疗随访期间共检测到23例次的病毒学失败(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其中21例患者经检测存在基因型耐药(11.1%)。肝毒性和皮疹是最常见的药物副作用.10名患者因肝功能受损而退出治疗,其中7名患者属于方案A组,约45.1%发生在抗病毒起始的3个月内。结论:本研究为国内较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的评价国产抗病毒治疗方案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证实目前国内流行的以NVP为核心的一线抗病毒方案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优化出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方案为NVP/AZT/3TC和NVP/3TC/d4T.
  • 摘要:@@乙型肝炎仍是目前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仅慢性HBV感染即影响着全球约5%人口的健康,HBV感染是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近年来,我国由于乙型肝炎疫苗被广泛地接种,新生儿及儿童HBV感染率大幅下降,人口总体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0年前的9.8%下降至目前的7.18%,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降至1%以下。但病毒性肝炎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问题,积极规范地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并研究、积累我国特有的循证医学数据,是临床当务之急。
  • 摘要:@@第八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HFRS、HPS and Hanta-viruses)学术会议于2010年月5月20日~22日在希腊雅典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HFRS/HPS的流行病学、诊断、发病机制和免疫应答、治疗以及汉坦病毒的生态学、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病毒的种系发生、复制和形态发生、疫苗研制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
  • 摘要:@@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是药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探讨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命运,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后者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与效能。药物发挥药理作用,必须作用于机体特定部位(如受体、酶),这种特异结合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和药物性质与浓度有关,药代动力学过程影响药效发挥,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理论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重要成就,通过该研究,抗菌药物可以分为浓度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两类,前者抗菌作用充分发挥需要药物在体内维持一定时间,后者则需要药物在体内有足够的量与浓度,因此,临床必须根据各种药物的PK/PD特性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以达到合理用药目的; PK/PD理论对药物开发研究、优化抗菌药物治疗、预防细菌耐药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 摘要:@@立克次体病是由各种立克次体感染导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痰源性疾病。立克次体是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生物学特征介于病毒和细菌之同,在动物宿主包括啮齿动物如鼠类和家畜等体内繁殖,传播途径主要是由节肢动物蜱、螨、蚤、虱等媒介的叮咬或暴露,以及气溶胶方式进行传播。
  •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特点.为北京地区的急性空肠弯曲菌肠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夏秋季142例急性空肠弯曲菌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Kirby-Bauer法行药敏检查.结果:142例患者中男75例,女67例,6月为发病高峰,20~2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49例);腹泻以稀水样粘液样便为主,138例(97.2%),脓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少见.发热92例(64.8%);腹痛103例(72.5%);恶心(30例,21.1%)、里急后重(26例,18.3%)、呕吐(15例,10.6%).60例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菌株行耐药检测,其中红霉素耐药4株,耐药率6.7%;庆大霉素耐药7株,耐药率11.7%;阿齐霉素耐药1株,耐药率1.7%;头孢派酮耐药60株,耐药率100.0%;左氧氟沙星耐药36株,耐药串60.0%;无死亡病例和并发格林巴林综合征及反应性关节炎者.结论:急性空肠弯曲菌肠炎临床表现及耐药状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良性临床经过。空肠弯曲菌患者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程度低,红霉素类可考虑作为抗菌治疗的首选抗生素之一.
  • 摘要:目的:对散发性AHE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初步建立AHE死亡概率预报模型.方法:对210例AHE患者进行病原学、生化学指标检测,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如年龄、性别、肝硬化、重叠感染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变量,建立AHE的死亡概率方程,并与MEL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AH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67)、肝硬化(OR=4.965)、TBil(OR=1.010)、ALB(OR=0.781)、Tchol(OR=0.164)、LDH(OR=1.007)、BUN(OR=1.299)、Cr(OR=1.010)、PTA(OR=0.956)、INR(OR=6.113)等均是AHE死亡的危险因素.发现TBil、BUN和INR是AHE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调整OR=1.0009、1.178、9.216).建立AHE的死亡概率方程(HEPOD),并与MELD评分进行比较,两者的灵敏度均为90%(71.09%~97.35%),但是HEPOD的特异度要高于MELD(P<0.001).结论:初步建立了AHE死亡概率预报模型HEPOD,为进一步标准化AHE患者的病情评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研究目的:阿德福韦酯治疗中国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年可获得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但目前尚缺乏更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方法:2008年490例中国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完成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104周的研究.其中继续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的154例患者进入此延长期随访研究.结果:154例患者治疗177周,HBV DNA阴转率为80.52%,ALT复常率为76.15%.154例患者在52周、104周和177周HBV DNA自基线中位数降低值分别为4.13 log10拷贝/mL、4.31log10拷贝/mL和5.96log10拷贝/mL.对治疗期间发生病毒学突破的22例患者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有3例患者发生N236T变异.至177周,阿德福韦酯相关变异的累计发生率为1.95%(3/154);无患者出现连续2次证实的血肌酐较基线升高>0.5mg/dL,无患者出现血磷降低至<1.4 mg/dL.结论: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中国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位治疗时间177周,HBV DNA水平进一步下降,大部分患者HBV DNA转阴和ALT复常.阿德福韦酯相关基因型耐药率低.肾脏相关安全性与2年结果类似.
  •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内毒素刺激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瘦素表达的影响,并观察I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研究川芎嗪抗肝纤维化过程中的机制.方法:内毒素刺澈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基础上,加川芎嗪分组培养。MTT法检测其吸光度,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瘦素水平和I型胶原.结果:内毒素刺激HSC增殖,川芎嗪抑制内毒素诱导的HSC增殖,并抑制I型胶原表达和瘦素的表达.结论:川芎嗪抑制内毒素诱导的HSCI型胶原表达.川芎嗪有可能通过抑制HSC增殖和抑制瘦素的分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摘要:@@肝功能衰竭是一类病死率甚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我国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目前其治疗主要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在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HBV相关肝衰竭抗病毒治疗的指征、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及抗病毒治疗的时机等一系列问题仍是抗病毒治疗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
  • 摘要:@@估计全世界HIV/HCV混合感染者高达4~5百万。由于HIV与HC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因此混合感染宰相当高,特别是在IUD人群中,HIV阳性患者重叠感染HCV的比率大约在82%到93%之间;尽管同性恋性行为是否是HIV/HCV混合感染的独立因素尚有争议,但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的发病比率上升幅度迅。
  • 摘要:@@随着临床营养学的发展,对病人的营养支持并非是单纯地提供营养,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以进行正常或近似正常的代谢,维持机体细胞、组织及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肝炎病毒、酒精、药物、化学物质以及遗传代谢等诸多原因,对肝脏的长期作用皆可以引起慢性肝脏损伤疾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我国以肝炎病毒为主要病因的慢性肝病病人,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何?营养不良评价的标准如何适应用于慢性肝病患者?营养干预的措施是否可规范化等等。因此,营养代谢评价和治疗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 摘要:@@HBV再激活是HBV感染个体进行肿瘤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时发生的公认的并发症,以血清HBVDNA和ALT水平增高为指征.据报道HBV再激活在进行免疫抑制或肿瘤化疗患者中发生率为20 -50%。
  • 摘要:@@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又称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way)、照护图示(C8re Map)等,目前比较公认的概念是指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电子版临床路径又称计算机化临床路径管理系统(Computerized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System*CCPMS)是指以计算机操作和信息交互平台实现的临床路径系统,摒弃了纸质版临床路径储存信息量小,数据难以实时更新等不足,具有储存信息量大,数据能实时更新,易维护,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杂疾病的CP等优势,是目前临床路径发展的方向。
  • 摘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各类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近年来我国的肝移植事业飞速发展,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感染仍然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国外移植中心报道术后早期的感染发生率可达80%以上,成为受体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中心近6年数据显示早期感染发生率也达70.2%。
  • 摘要:@@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为高发地区。全球HBV感染者约4亿。我国自1992年起对全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HBsAg阳性率已由1992年9.75%降至2006年的7.18%,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仍有2000万~3000万,对人民健康和促进经济建’设危害极大,是国家重点防治的疾病。
  • 摘要:@@尽管欧美日等西方国家肝衰竭发病率并不高,但近年来有关论文、综述、研讨会议等各种交流明显增多,每次AASLD、EASL及APASL均设立了专题讨论会.如今年的北京APASL专门设立了长达2小时的专题讨论,我国的南京及厦门2次肝病会议亦有专题讨论。加之,2009年我国出台了《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新一版肝衰竭诊疗指南正在编写中。考虑到有关肝衰竭研究进展主要反映在众多热点领域。
  • 摘要:目的:探讨广东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其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2例HIV/AIDS住院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析。结果:762例患者中,704例(92.39%)发生机会性感染,共发生感染1428例次.其中真菌、细菌、病毒感染分别占38.38%、36.20%和7.77%.感染部位以肺部、口腔、皮肤、消化道感染、败血症及其它全身播散性疾病为主,分别占33.05%、26.89%、10.29%、8.96%、6.58%和9.94%.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或等于200个/μl的患者机会性感染率为75.74%(103/136),而CD4+细胞小于200个/μl的患者则为96.01%(601/6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的艾滋病指征性机会性感染均发生在CD4+<200个/μl的患者,其中81.97%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71.43%的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及所有的隐球菌脑膜炎、播散性隐球菌病、播散性组织胞浆病、播散性鸟型分枝杆菌病(MAC)、播散性青霉菌病及弓形虫脑病均发生在CD4+<50个/μl的患者.结论: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主要病原为真菌、细菌、病毒等,以肺部、口腔、皮肤、胃肠道和全身播散性感染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机会性感染特别是指征性机会性感染越常见,CD4+T细胞计数对机会性感染发生的预测、预防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背景和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约有2.1亿HCV感染者,其中85%发展成为慢性丙型肝炎.现有的抗HCV治疗方案十分有限且迄今尚无有效的疫苗问世。rn HCV有效的免疫逃逸策略是HCV持续感染及疫苗研究困难的关键问题,但免疫逃逸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病毒适应环境的高度可变性的发生机制而非宿主免疫防御功能的缺陷或损伤,可能在病毒免疫逃逸中起更重要的作用.HCV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以一群不同但密切相关的变异株即准种(quasispecies,QS)存在于感染者体内.研究表明准种具有两个显著特性.其一是准种群体内变异株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总以一种变异株为优势株即主要变异株(dominant variants);其二是是准种的优势变异株处于动态变化中,研究显示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间点准种的主要变异株是不同的,主要变异株的迁移可能反映了宿主的免疫压力及病毒的强大适应性。rn 由此可见,动态变化的HCV准种优势株蕴藏着病毒免疫逃逸的相关信息。对动态变化的HCV准种优势株长片段序列分析,以获得序列的变异特征及进化规律,是探索HCV免疫逃逸分子基础的新途径,而建立基于HCV长序列的、准确的、动态变化的准种优势株的鉴定方法是准种优势株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 摘要:目的: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是近几年发现的胞浆中能够识别病毒RNA并诱导干扰素表达和分泌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IG-I在HBV感染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对RIG-I在诱导HBV感染IFN产生中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对阐明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RIG-I表达载体flagRIG-I-full转染培养与6孔板中的HepG2、HepG2.2.15,24小时后用VSV感染细胞,然后在0 h、8 h、16 h、和24 h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采用quantitive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RID-I、MDA5、IPS-1、ISG54等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分泌的IFN-β水平。结果:HepG2.2.15细胞在VSV感染后IFN-β分泌水平(11.18±1.34 Pg/ml)明显低于HepG2细胞(275.50±22.97Pg/ml)(P<0.0001);通过质粒flagRIG-I-full转染高表达RIG-I后,HepG2.2.15分泌IFN-β的能力恢复至(548.78±57.99 pg/ml)与HepG2细胞(532.10±39.34 pg/ml)接近的水平(P=0.7013)。结论:HepG2.2.15细胞感染VSV病毒后IFN产生障碍,高表达RIG-I后IFN表达水平得到恢复,说明RIG-I功能缺陷导致抗病毒免疫应答降低,同时说明RIG-I可能在HBV感染清除中起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内的HBcAg分布规律与肝组织炎症以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95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生化学、病毒学、肝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到HB-cAg在患者肝细胞内的分布类型呈核型、浆型、混合型等;对不同分布类型的各组之间进行比较:血清ALT水平升高的程度,(P<0.001);及肝组织学炎症的程度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HBcAg核型分布或阴性组患者的ALT水平升高及肝组织炎症的程度均较低;而此二指标在HBcAg浆型分布组均较高,在混合型分布组则介于上述两组之间.在肝细胞内HBcAg不同分布类型的各组之间,血清HBeAg阳性率及HBV-DNA载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此两项指标以HBcAg核型和混合型分布组最高,HBcAg检测阴性组最低,而HBcAg浆型分布组的HBeAg阳性率及HBV-DNA载量则介于上述两组之间。结论:HBcAg分布态势由细胞核向细胞浆的漂移是肝组织炎症趋于活跃的重要指标;而HBeAg阳性率及HBV-DNA载量则相应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 摘要:@@感染性腹泻一直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严重性不仅表现在极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有暴发流行的危险性,经济和社会负担严重等,还表现在临床治疗方面欠规范和临床医生的认识存在误区,少数“肠道门诊”对于因“急性胃肠炎”就诊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接近100%,黄连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成为所谓“协定处方”抗动力药物也常常被不加选择地普遍应用;腹泻伴发热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比例不小。与滥用抗腹泻药物相反,补液疗法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正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我国第一个“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相信“指南”的出台会对正确诊治腹泻症有裨益。本文就当前抗腹泻药物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合理和规范使用抗腹泻治疗药物。
  •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经血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H)的主要病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结局不同,HCV感染之后,高达80%的患者转为慢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CHC)如不进行及时和正确的抗病毒治疗,相当比例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LC)、肝癌(HCC)和肝衰竭(LF),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相比较,CHC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要好很多,因此,只要是诊断了CHC.只要有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对于CHC患者来说都应进行积极正确的抗病毒治疗。熟悉CHC临床抗病毒治疗临床研究发展的历程和重大事件,有助于我们理解CHC抗病毒治疗的进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临床研究结果,提高CHC临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 摘要:@@有关妊娠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问题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临床医生必须每天面对的实际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诸多CHB防治指南尚未深入、详细的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当前医学上的一个盲点和禁区。本文拟将有关这些问题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妊娠与抗乙肝病毒(HBV)治疗的现状与管理。
  • 摘要:@@细胞免疫功能在人体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转归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与T淋巴细胞功能的关系更加密切。临床上缺乏体内直接检测T细胞功能的手段,主要靠体外间接的方法来评估。
  • 摘要:目的:分析大样本不同病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前C区突变和基因型特点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提取325例慢乙肝轻中度(CHB-M)患者、170例慢乙肝重度(CHB-S)患者和29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HBV DNA,巢式PCR分别扩增HBV BCP/前C区和逆转录酶区(含S区)基因片段,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BCP/前C区的10个位点的变异发生率和基因型特点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①与CHB患者相比,ACLF患者HBV BCP区T1753C/A/G、A1762T、G1764A、C1766T突变频率和前C区G1862T、G1896A、G1899A突变频率显著增高。②而且,A1762T/G1764A双联突变和G1896A热点突变的频率以及10个分析位点的平均碱基替代数目随着疾病进展(CHB-M
  • 摘要:目的:HBV基因型B和C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基因型,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这两种基因型之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别。方法:首先从患者血清中扩增出的全长的HBV DNA,通过构建SphI双体或环状的3.2 kb单体病毒群,在Huh7细胞中转染,然后分析这两种HBV基因型转染后RNA转录,蛋白表达/释放,基因组复制和病毒分泌方面的差别。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杂交采用了基因型B和C混合型探针来减少探针对结果造成的偏差.结果:两种基因型在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时发现存在很多不同点,首先他们的表面抗原在电泳时迁移速率不同,其次对preS2单克隆抗体的反应也不同.BCP区为野毒株的基因型C pc/pg RNA的转录水平及相应的基因组复制水平均比基因型B低.BCP区发生A1762T/G1764A突变的基因型C转录和复制水平均明显增强。有趣的是,大多数基因型C的病毒释放能力明显强于基因型B.与基因型B相比,野毒株基因型C的复制能力弱,但病毒分泌能力强。结论:HBV基因型B和C在分子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很多区别,BCP区为野毒株的基因型C的复制能力弱但是病毒分泌能力强,这可能是感染HBV基因型C容易导致肝细胞大面积快速的感染,免疫清除期延迟,且BCP区突变率高的原因.
  • 摘要:目的:研究转染HBx基因(hepatitis B virus X gene)及其缺失突变体(HBx-d382)后L02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变化。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和G418筛选获得102/HBx、L02/HBx-d382阳性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表达,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检测其对L02细胞microRNA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及Western-blot表明在L02/HBx和L02/HBx-d382细胞株中存在目的基因表达。microRNA芯片发现与L02细胞相比,L02/HBx-d382细胞有7个microRNA表达上调,5个microRNA表达下调,L02/HBx细胞有4个microRNA表达上调,12个microRNA表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HBx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HBx-d382)的真核表达模型,该类病毒基因会影响L02肝细胞microRNA的表达谱。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