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涉及基坑施工的领域,其包括三个立柱以及多个缀板,三个所述缀板设为一组,所述立柱外壁活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壁固定连接多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可调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安装块设置有滑孔,所述安装块于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安装块于所述滑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块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调节螺杆转动的限位件;所述缀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本申请具有适用于多种规格尺寸缀板的效果,同时操作简单,大大提升施工的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327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10084.0

  • 发明设计人 冷钢;李锡银;何超;杨傲;毛卓能;

    申请日2021.09.23

  • 分类号E04C3/36(2006.01);E02D17/04(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30021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建设大道631号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7:54: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因涉及支护体系不得超越建筑红线的规定,内支撑结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内支撑体系中,立柱必不可少,其中缀板式四肢格构柱应用最为广泛,其具有截面惯性矩大、经济性好、加工方便,格构柱下端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并保证有一定的嵌入深度。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657060.6的中国专利,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叠合式格构柱,包括:至少三个柱肢,所述至少三个柱肢在与所述至少三个柱肢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的截面的每一个的中心的连线构造成多边形,其中,所述至少三个柱肢中的每一个包括钢管、形成在所述钢管内的第一混凝土层、设在所述钢管外的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设有环绕所述钢管的外周面的钢筋笼;多个节点板,所述多个节点板与所述钢管相连且所述多个节点板沿所述钢管的轴向间隔布置;和多个缀材,所述多个缀材中的每一个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钢管上的对应节点板相连。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缀板通过与节点板螺栓连接,进而完成与各柱肢的连接工作,因此各柱肢之间距离与缀板的尺寸是相匹配的,缀板尺寸单一,存在有施工过程中不便利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缀板使用尺寸单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包括三个立柱以及多个缀板,三个所述缀板设为一组,所述立柱外壁活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壁固定连接多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可调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安装块设置有滑孔,所述安装块于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安装块于所述滑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块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调节螺杆转动的限位件;所述缀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固定环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通过驱动环带动调节螺杆运动,在限位件的作用下,调节螺杆在滑孔内运动,调节螺杆带动固定杆运动,确保两个对应固定杆之间的尺寸与缀板的尺寸对应,再将缀板放置于两个固定螺杆之间的位置,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实现缀板与立柱之间安装工作,同时操作简单,且匹配多种规格尺寸的缀板,大大提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块,所述调节螺杆周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两端为闭合设置,所述限位槽长度方向沿着所述调节螺杆的轴线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在限位槽内运动,实现对调节螺杆转动的限制效果,便于调节固定杆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驱动环靠近于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设置为L状,所述安装块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设置为T字型,所述转动块的水平段与所述驱动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竖直段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槽开口大的部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朝向远离转动槽开口处的运动被限制,转动块只能在转动槽内转动,进而实现驱动环与安装块之间的转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为螺纹套以及卡接件,所述螺纹套与所述固定螺杆螺纹连接,且套设滑移于所述固定杆外,所述卡接件用于卡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螺纹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与固定螺杆螺纹连接,在卡接件的作用下,螺纹套与固定杆卡接,进而实现固定杆与固定螺杆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卡接件设置为抵接盘,所述螺纹套远离于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外,所述抵接盘与所述固定杆靠近于所述固定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环与所述抵接盘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接环运动至与抵接盘抵接的位置时,在固定螺杆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以及卡接环与抵接盘之间相互牵扯的作用下,完成固定杆与固定螺杆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螺纹套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凸条,所述凸条沿着所述螺纹套轴线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凸条沿着所述螺纹套外壁等间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用于增大对螺纹套施加作用力时的摩擦力,便于驱动螺纹套转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环,所述立柱外壁开设置有多个环槽,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于所述环槽内,所述立柱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转动环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环在环槽内转动,进而实现的固定环与立柱之间的转动效果。

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齿环以及第二齿环,所述第一齿环与所述固定环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环沿所述立柱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齿环与所述第一齿环上的条齿相对设置且为咬合设置,所述立柱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齿环的调节组件,所述立柱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齿环转动的传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件的作用下,第二齿环沿着立柱轴线方向运动,当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咬合时,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对固定环的锁定效果,也能保证第二齿环的锁定效果,进一步保证固定环的锁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传动件设置为与所述第二齿环内壁固定连接的传动块,所述立柱设置有用于所述传动块滑动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沿着所述立柱轴线方向设置,所述传动槽的两端为闭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块沿着传动槽的长度方向运动,限制第二齿环的转动,进而确保第二齿环对第一齿环的锁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为调节块,所述第二齿环周壁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立柱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端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调节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插接于所述调节孔内,所述调节块端部设置为半球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齿条朝向下运动过程中,调节块受到朝向调节槽内运动的作用力,弹簧被挤压变形,当调节孔运动至调节块位置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实现对第二齿环的限制效果;调节孔为贯穿设置,当驱动第二齿环朝上运动前,将调节块从调节孔内滑离且运动至调节槽内,进而便于实现对第二齿环的驱动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对固定环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通过驱动环带动调节螺杆运动,在限位件的作用下,调节螺杆在滑孔内运动,调节螺杆带动固定杆运动,确保两个对应固定杆之间的尺寸与缀板的尺寸对应,再将缀板放置于两个固定螺杆之间的位置,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实现缀板与立柱之间安装工作;

2.驱动第二齿环朝下运动,传动块在传动槽内运动,当第二齿环运动至与第一齿环咬合时,调节块被驱动运动至调节槽内,当调节块运动至调节孔位置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调节块插接于调节孔内,完成对第二齿环的限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环、第一齿环以及第二齿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立柱;2、缀板;3、固定环;4、安装块;5、固定杆;6、滑孔;7、调节螺杆;8、驱动环;9、固定螺杆;10、限位块;11、限位槽;12、转动块;13、转动槽;14、螺纹套;15、卡接环;16、抵接盘;17、弹簧;18、转动环;19、环槽;20、第一齿环;21、第二齿环;22、传动块;23、传动槽;24、调节块;25、调节孔;26、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参照图1和图2,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包括三个立柱1以及多个缀板2,三个缀板2设置为一组,三个缀板2用于连接三个立柱1,可向立柱1内灌注补偿收缩的混凝土,当三个立柱1之间距离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缀板2尺寸与相邻立柱1之间距离匹配,立柱1外壁活动设置有固定环3,固定环3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4,两个安装块4所在轴线的夹角等于相邻两个缀板2之间的夹角,安装块4可调设置有固定杆5,缀板2安装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杆5之间。

参照图3和图4,安装块4设置有滑孔6,滑孔6朝向远离立柱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安装块4于滑孔6内滑动连接有调节螺杆7,调节螺杆7位于滑孔6外的一端与固定杆5固定连接,安装块4于滑孔6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驱动环8,驱动环8与调节螺杆7螺纹连接,驱动环8靠近于安装块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块12,两个转动块12分别位于驱动环8端部的两侧,转动块12设置为L状,安装块4设置有转动槽13,转动槽13内壁截面设置为T字型,转动块12水平端与驱动环8固定连接,转动块12的竖直段转动连接于转动槽13开口大的部分内,转动块12朝向远离转动槽13的运动被限制,转动块12只能转动连接于转动槽13内,进而实现驱动环8与安装块4之间的转动效果。

安装块4设置有用于限制调节螺杆7转动的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块10,调节螺杆7周壁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两端为闭合设置且限位槽11的长度方向沿着调节螺杆7的轴向设置,限位块10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1内;驱动转动块12在转动槽13内转动,驱动环8发生转动且带动调节螺杆7运动,在限位块10与限位槽11的相对运动作用下,调节螺杆7的转动被限制,调节螺杆7沿着滑孔6长度方向运动,调节螺杆7带动固定杆5沿着滑孔6长度方向运动,因此相对的两个固定杆5之间距离发生变化。

参照图3和图4,为了便于固定缀板2,缀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杆9,固定螺杆9与固定杆5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螺纹套14以及卡接件,螺纹套14与固定螺杆9螺纹连接,螺纹套14套设滑移于固定杆5外,卡接件用于卡接固定杆5以及螺纹套14,卡接件设置为抵接盘16,螺纹套14远离于固定螺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环15,卡接环15滑动连接于固定杆5外,抵接盘16与固定杆5靠近于固定螺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

螺纹套14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凸条,凸条沿着螺纹套14轴线方向设置,凸条的长度方向沿着螺纹套14外壁等间距设置,凸条用于增大对螺纹套14施加作用力过程中的摩擦力,便于对螺纹套14施加使其转动的作用力;螺纹套14外壁驱动螺纹套14与固定螺杆9螺纹连接,螺纹套14沿着固定杆5轴线方向运动,螺纹套14带动卡接环15在固定杆5外运动,当卡接环15运动至与抵接盘16抵接的时候,在卡接环15与抵接盘16相互抵接以及固定螺杆9与螺纹套14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完成固定杆5与缀板2之间的固定效果。

参照图1和图5,为了锁定对固定环3的锁定效果,固定环3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环18,立柱1外壁开设有多个环槽19,环槽19朝向转动槽13的周壁为开口设置,转动环18转动连接于环槽19内,转动环18厚度尺寸等于环槽19的深度尺寸,因此固定环3内壁与立柱1外壁贴合,立柱1设置有用于锁定转动环18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第一齿环20以及第二齿环21,第一齿环20与固定环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齿环20的条齿朝上设置,第二齿环21沿着立柱1的轴线方向滑动,第二齿环21的条齿朝下设置,第一齿环20与第二齿环21上的条齿为相对设置且为咬合设置。

立柱1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齿环21转动的传动件,传动件设置为传动块22,立柱1外周壁开设有传动槽23,传动槽23的长度方向沿着立柱1的轴线方向设置,传动块22滑动连接于传动槽23内,传动槽23的两端为闭合设置;当完成固定环3以及安装块4的角度调节后,驱动传动块22在传动槽23内运动,第二齿环21在立柱1外运动且朝下运动,第二齿环21与第一齿环20咬合,进而实现对固定环3转动的限制效果。

参照图1和图6,立柱1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齿环21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为调节块24,第二齿环21周壁开设有调节孔25,立柱1开设在有调节槽26,调节槽26朝向第二齿环2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调节槽26端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另一端与调节块24位于调节槽26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块24的端部设置为半球形状,当第二齿条朝向下运动过程中,调节块24受到朝向调节槽26内运动的作用力,弹簧17被挤压变形,当调节孔25运动至调节块24位置时,在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实现对第二齿环21的限制效果;调节孔25为贯穿设置,当驱动第二齿环21朝上运动前,将调节块24从调节孔25内滑离且运动至调节槽26内,进而便于实现对第二齿环21的驱动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深基坑中三肢缀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实施原理为:驱动转动环18在环槽19内转动,固定环3在立柱1外转动,当安装块4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驱动第二齿环21朝下运动,传动块22在传动槽23内运动,当第二齿环21运动至与第一齿环20咬合时,调节块24被驱动运动至调节槽26内,当调节块24运动至调节孔25位置后,在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调节块24插接于调节孔25内,完成对第二齿环21的限定效果;

根据缀板2尺寸,转动块12在转动槽13内转动,驱动环8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调节螺杆7运动,在限位块10与限位槽11的相对运动作用下,调节螺杆7被驱动在滑孔6内运动,完成对固定杆5位置的调节效果,将缀板2放置于两个固定杆5之间,固定杆5与固定螺杆9端部抵接,驱动螺纹套14与固定螺杆9螺纹连接,当卡接环15运动至与抵接盘16抵接时,完成对缀板2以及立柱1之间的固定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