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饮片2~4份,金银花1~2份,独活2~4份,连翘2~4份,桑白皮2~4份,牛膝2~4份,羊脂10~15份。本发明的中药膏剂,对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可通过影响相关生长因子(EGF、VEGF‑α、TGF‑β等)的分泌,提高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聚集,从而降低炎症反应过程,避免伤口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并抵抗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达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再生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达到在创口愈合阶段减少瘢痕形成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4691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中医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11323.5

  • 发明设计人 刘谦;

    申请日2021-02-25

  • 分类号A61K36/634(2006.01);A61K9/06(2006.01);A61K47/44(2017.01);A61P17/02(2006.01);

  • 代理机构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杨婷

  • 地址 250355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13:59: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研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创面愈合是皮肤受损后的生理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再生、重塑四个阶段。创面愈合后生成的顽固性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顽固性的瘢痕主要是由于血管过度生成,肉芽组织的收缩过度以及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产生的。特别是烧烫伤、高血糖患者的皮肤创面通常创面愈合速度缓慢,顽固性瘢痕较为严重。慢性伤口愈合及愈合后瘢痕的残留一直是一个国际医疗问题,主要有手术切除、激光清除、硅酮治疗以及压迫治疗等,治疗价格高昂,副作用大,效果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因此在瘢痕形成阶段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减少瘢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传统中药炮制后使用现代工艺制作而成的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本发明通过现代中医药的提取纯化工艺提取纯化处方中的有效成分,使用合适的载体进行承载,针对创面形成过程中瘢痕生成问题,研制出了一种使用方便,安全,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饮片2~4份,金银花1~2份,独活2~4份,连翘2~4份,桑白皮2~4份,牛膝2~4份,羊脂10~15份。

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4份,金银花1份,独活、连翘,桑白皮,牛膝各2份,羊脂15份。

所述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丹参饮片(事先烘干至恒重),粉碎(过80目筛),加适量水润湿混匀,待用;

(2)取金银花、独活、连翘,桑白皮和牛膝,粉碎(过80目筛),加适量95%乙醇溶液(体积百分数),煎煮至乙醇完全挥发,得药渣,待用;

(3)将步骤(1)中的药渣与步骤(1)中润湿均匀的丹参粉末混合,加入羊脂,加热至羊油微沸(400℃)放入丹参与药渣混合物,羊脂颜色呈橙红色且3分钟内颜色无变化后滤去药渣,室温放冷后即成膏状,即得。

本发明的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是使用古法炮制中药材丹参、金银花,独活,连翘,桑白皮,牛膝,并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离,使用羊脂为处方中有效成分的载体(与传统凡士林等敷料相比的,具有与皮肤粘附更天然、紧密,吸收快,达到安全和方便使用的目的)。使用时涂抹于患者创面,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残留的目的。

本发明的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采用纯中药配伍,安全无毒副作用,作用温和,对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可通过影响相关生长因子(EGF、 VEGF-α、TGF-β等)的分泌,提高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聚集,从而降低炎症反应过程,避免伤口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并抵抗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达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再生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达到在创口愈合阶段减少瘢痕形成的目的。

本发明的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根据中医理论指导,具体功效如下:

丹参: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补虚、活血祛瘀、化痰止嗽、止血、生津止渴、泻下通便、驱虫、消食、祛风、通淋、止痛。

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本发明的配伍关系如下:君药为丹参,臣药为金银花,佐药为独活、连翘,桑白皮,牛膝,相互配合。药理学证明具有共同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降低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能够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的同时,促进其生长因子EGF,抑制VEGF-A、TGF-β

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中药膏剂在伤口愈合前期,可减少VEGF-A生长因子分泌,以抑制血管的过度生成;在创面愈合后期,可显著促进表皮生长因子EGF,以及抑制内皮生长因子 VEGF-A,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分泌,从而降低创面部位胶原纤维与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Masson染色结果示意图,其中,A(左上4幅小图):灭瘢膏组;B(右上4幅小图):无金银花组;C(左下4幅小图):黄连组;D(右下4幅小图):对照组。

图2:天狼猩红染色结果示意图,其中,A(左上4幅小图):灭瘢膏组;B(右上4幅小图):无金银花组;C(左下4幅小图):黄连组;D(右下4幅小图):对照组。

图3:大鼠愈伤组织中VEGF-A的含量变化示意图(x±s,n=7),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黄连组-7d;无金银花组-7d;灭瘢膏组-7d;对照组-7d;黄连组-15d;无金银花组-15d;灭瘢膏组-15d;对照组-15d。

图4:大鼠愈伤组织中EGF的含量变化示意图(x±s,n=7),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黄连组-7d;无金银花组-7d;灭瘢膏组-7d;对照组-7d;黄连组-15d;无金银花组-15d;灭瘢膏组-15d;对照组-15d。

图5:大鼠愈伤组织中TGF-β的含量变化示意图(x±s,n=7),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黄连组-7d;无金银花组-7d;灭瘢膏组-7d;对照组-7d;黄连组-15d;无金银花组-15d;灭瘢膏组-15d;对照组-15d。

ˉ

图6:大鼠皮肤组织中TGF-β1、3生长因子WB结果分析示意图(x±s,n=3),**表示该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黄连组-7d;无金银花组-7d;灭瘢膏组-7d;对照组-7d;黄连组-15d;无金银花组-15d;灭瘢膏组-15d;对照组 -15d。

ˉ

图7:大鼠皮肤组织中TGF-β1、3生长因子WB结果分析示意图(x±s,n=3),**表示该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实施例1制备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4份,金银花1份,独活、连翘,桑白皮,牛膝各2份,纯净的羊脂15份。

制备方法为:

(1)取丹参饮片(事先烘干至恒重),粉碎(过80目筛),加适量水润湿混匀,待用;

(2)取金银花、独活、连翘,桑白皮和牛膝,粉碎(过80目筛),加适量95%乙醇溶液(体积百分数),煎煮至乙醇完全挥发,得药渣,待用;

(3)将步骤(1)中的药渣与步骤(1)中润湿均匀的丹参粉末混合,加入羊脂(新鲜炼制的纯净羊脂,事先灭菌处理),煎炸3分钟,滤去药渣,室温放冷后即成膏状,即得。

实施例2制备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饮片3份,金银花2份,独活3份,连翘3份,桑白皮3份,牛膝3份,羊脂12份。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制备促进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中药膏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饮片2份,金银花2份,独活4份,连翘4份,桑白皮4份,牛膝4份,羊脂10份。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4药理实验

大鼠体重150±20g,4周龄,来源为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SCXK(京) 2019-0008。

大鼠背部两侧造模:乙醚麻醉,裁去背部两侧1.0*1.0cm2面积皮肤,碘酒消毒,造模完毕。

对照组只用绷带包扎,其余三组分别按照对应组别给药处理,给药频率为1g/次/天使用药膏涂抹创面(每侧0.5g),绷带包扎固定。分别于给药治疗7、15天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处死取样(每组7、8只),剪除造模位置愈伤组织/皮肤,液氮速冻,-80℃保存;15天所取左侧样品用于Masson、天狼猩红染色,7、15天所取右侧样品用于测定各生长因子含量水平。

药物分为4组:

①本发明灭瘢膏组,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

②无金银花组:去掉金银花,其它同实施例1。

③黄连组:将金银花换成黄连,其它同实施例1(金银花、黄连同为清热解毒的常用药,根据药性将其进行更换,目的是通过更换药物配方进行检验其药效的影响)。

④对照组:只进行绷带包扎处理。

实验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如图1所示。天狼猩红染色结果如图2所示。染色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 (表1为两种染色结果的面积分析,Masson染色组为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占总染色面积的百分比,天狼猩红组为I型胶原蛋白COL1染色面积所占总染色面积的百分比)(表1中,1黄连组;2无金银花组;3灭瘢膏组;4对照组)。

表1 Masson、天狼猩红染色结果分析(%,

注:Levene统计Masson染色P=0.09、天狼猩红染色P=0.582,方差齐。

愈伤组织切片Masson染色图显示,灭瘢膏、无金银花组处理后肌红纤维含量提升,胶原纤维含量降低;灭瘢膏、无金银花组与对照组、黄连组对比(P<0.01),说明灭瘢膏组、无金银花组具有降低瘢痕形成的作用。

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灭瘢膏、无金银花组处理愈伤组织后,COL1含量明显提高,灭瘢膏、无金银花组提升COL1作用显著(P<0.01)。COL1含量的提升,说明灭瘢膏中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分解胶原纤维或抑制COL1合成胶原纤维的作用。

生长因子方面(ELISA法):

VEGF-A(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大鼠愈伤组织中VEGF-A的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第7天与第15天对比,随着时间的增长,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含量逐渐升高,黄连组、灭瘢膏组与无金银花组均能够显著抑制VEGF-A的分泌水平,而灭瘢膏组与黄连组和无金银花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金银花、独活、连翘、桑白皮、牛膝与丹参配伍能够起到相互增效的作用;而改变其药物配伍组成,去掉或更换其中一味臣药(金银花)将显著抑制、反向促进其药效的发挥。本发明的灭瘢膏通过对其配方的优化配比,能够达到最佳的抑制瘢痕形成的效果。

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愈伤组织中EGF的含量变化如图4所示。第7天时,黄连组与无金银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灭瘢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灭瘢膏组与黄连组、无金银花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丹参羊脂在添加金银花、独活、连翘,桑白皮,牛膝后,对EGF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15天时,黄连组、灭瘢膏组、无金银花组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灭瘢膏组与黄连组、无金银花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配方配比经过优化后的灭瘢膏效果最佳,而无金银花效果略差,金银花更换为黄连后效果下降。

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

大鼠愈伤组织中TGF-β的含量变化如图5所示。结果分析,第7天与第15天灭瘢膏组、无金银花组与黄连组对愈伤组织中TGF-β均呈抑制趋势,金银花、独活、连翘,桑白皮,牛膝等药物与丹参起到协同作用,与无金银花/将金银花更换为黄连的配方组对比,其对TGF-β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P<0.01)。

三种生长因子与总蛋白(TP)对比数据:如表2所示,表2中,1~8分别代表:黄连组-7d;无金银花组-7d;灭瘢膏组-7d;对照组-7d;黄连组-15d;无金银花组-15d;灭瘢膏组-15d;对照组-15d。

表2三种生长因子含量统计分析结果(

注:Levene检验:VEGF-A、EGF、TGF-β的P=0.111、0.252、0.063,方差齐。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皮肤愈伤组织中TGF-β1、3含量的变化:

大鼠皮肤组织中TGF-β1、3生长因子WB结果分析如图6、7所示。黄连组、无金银花组、灭瘢膏组对大鼠皮肤组织中TGF-β

创面愈合率:如表3所示,表3中,1:黄连组;2:灭瘢膏组;3:无金银花组;4:对照组。

表3不同实验处理创面愈合率(%,n=8)

注:Levene统计:第3、7、11、15天数据的P=0.174、0.771、0.307、0.688,方差齐。

创面愈合率说明,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灭瘢膏能够显著促进大鼠背部创面皮肤的愈合速度,并在伤口愈合的第3天显著强于黄连组和无金银花组(P<0.01)。

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上述实施例,以完全公开和描述如何实施和使用所主张的实施方案,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文公开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修饰将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