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气溶胶形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气溶胶形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纸壳,其内具有沿纵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过滤嘴,容纳在第一腔室中;受热可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容纳在第二腔室中;第一盖片,支撑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将气溶胶形成基质保持在第二腔室中;和第二盖片,配置为可被温度检测器刺穿;其中,第三腔室位于第一盖片和第二盖片之间,用于容纳温度检测器的至少局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78155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474012.2

  • 申请日2023-03-06

  • 分类号A24F40/40(2020.01);A24F40/42(2020.01);A24F40/50(2020.01);A24F40/46(2020.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塘尾高新科技园C栋

  • 入库时间 2023-11-27 17:39: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0-0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气溶胶形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含加热件和温度检测器,加热件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产生气溶胶。为了实现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较高品质的气溶胶,通常需要监控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温度,并以此来控制加热件的工作功率,以调控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受热温度,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过热。

但是,若将温度检测器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则气溶胶生成制品在受热的过程中会产生难以清洁的残留粘附在温度检测器上,使得温度检测器的灵敏度和精准度均降低,影响温度检测器的再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使得温度检测器能够插入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内部来检测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温度,且能够保持温度检测器清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

纸壳,其内具有沿纵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过滤嘴,容纳在所述第一腔室中;

受热可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容纳在所述第二腔室中;

第一盖片,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将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保持在第二腔室中;和

第二盖片,配置为可被温度检测器刺穿;

其中,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第一盖片和所述第二盖片之间,用于容纳所述温度检测器的至少局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容纳腔,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制品的至少局部;

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外围;和

温度检测器,包括刺穿部,所述刺穿部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刺穿部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容纳在所述容纳腔时刺穿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底部,并插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形成制品;

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至少局部的容纳腔、加热组件和温度检测器;

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受热可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和第二盖片,所述第二盖片形成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底部;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器包括刺穿部,所述刺穿部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容纳在所述容纳腔时刺穿所述第二盖片,并插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第一盖片和第二盖片,第一盖片和第二盖片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温度检测器至少局部的第三腔室,且气溶胶形成基质被第一盖片保持在第二腔室中,使得温度检测器可以在气溶胶形成制品内部检测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温度,且有助于使温度检测器保持清洁和保持较高的灵敏度、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气溶胶生成制品;11、感受器;12、气溶胶形成基质;13、纸壳;14、过滤嘴;15、第一盖片;16、第二盖片;17、第三腔室;18、冷却支架;181、气流通道;

2、加热组件;

3、电源组件;31、电源;32、控制电路;

4、温度检测器;

5、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装置可用于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产生气溶胶。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组件3、加热组件2和温度检测器4。

电源组件3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电源31,例如DC源,比如电池。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31是锂离子电池。或者,电源31可为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或锂基电池,例如锂钴、磷酸锂铁、钛酸锂或锂聚合物电池。

电源组件3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电路32,控制电路32可控制电源31的输出,例如使电源31输出交流电流或者输出直流电流等,或者例如使电源31以脉冲的形式输出电流或者电压等。控制电路32上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器保护电池,或者控制电池的功率输出等。控制器可以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操作。详细地说,控制器不仅控制电源31和加热组件2的操作,而且还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其它元件的操作。此外,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元件的状态来确定气溶胶生成装置是否可以进行操作。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可以包括逻辑门阵列,或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存储微处理器中可执行的程序的存储器的组合。

温度检测器4用于检测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温度。在一示例中,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电路32可以基于温度检测器4检测的温度实时调整加热组件2的工作电流、电压或者功率,从而调整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确保气溶胶形成制品1产生的气溶胶具有适宜的浓度和避免气溶胶出现糊味等;在一示例中,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电路32可以基于温度检测器4检测的温度来判断加热组件2是否异常,并在异常时切断电源31对加热组件2的电力供应,或者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息。

温度检测器4包括用于感测温度的温度感测部41,温度检测器4通过温度感测部41来感测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温度。在一示例中,温度检测器4包括刺穿部42,温度感测部41构成刺穿部42的至少局部,刺穿部42的至少局部可以被构造成针状、片状、锥状等能够刺穿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形状,使得刺穿部42的至少局部能够插入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内部,并且使得温度感测部41能够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内部感测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温度。在一示例中,刺穿部42还包括设置在温度感测部41外围或者顶端的护甲,可以采用护甲来刺穿气溶胶形成制品1,从而保护温度感测部41,同时也能防止温度感测部41被气溶胶损坏和被凝结的气溶胶污染。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制品1至少局部的容纳腔5,温度检测器4的至少局部设置在容纳腔5中,并且温度检测器4可以位于容纳腔5的底部,使得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容纳在容纳腔5中时,刺穿部42可以刺穿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底部,并且刺穿部42的至少局部可以插入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中。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1和2,加热组件2包括磁场发生器,磁场发生器能够生成变化的磁场,以加热位于变化的磁场内的感受器11。在使用时,感受器11位于由磁场发生器生成的变化的磁场内。其中,磁场发生器与电源组件3电连接,电源组件3为磁场发生器提供产生变化的磁场的电流。磁场发生器可包括生成变化的磁场的一个或多个感应线圈,一个或多个感应线圈可围绕感受器11。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生成在1至30MHz之间,例如在2至10MHz之间,例如在5至7MHz之间的变化的磁场。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生成具有在1至5kA/m之间,例如在2至3kA/m之间,例如为约2.5kA/m的场强(H场)的变化的磁场。

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2和3,感受器11是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构成部分,感受器11可以设置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内部,并且感受器11可以与气溶胶形成制品1内的受热可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2接触,例如感受器11可以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2中。从而,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容纳在容纳腔5时,气溶胶形成制品1内部的感受器11处于磁场发生器的磁场覆盖范围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示例中,感受器是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构成部分,且感受器设置在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外围,感受器可以界定容纳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第二腔室的至少局部边界,或者,感受器与气溶胶形成基质之间可以至少间隔有气溶胶形成制品的纸壳。

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1,感受器11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构成部分,感受器11设置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外围,感受器11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2之间至少间隔有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纸壳13。

在一实施例中,未图示,加热组件包括界定容纳腔的管状体和设置在管状体上的发热件,发热件在通电时可以产生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焦耳热。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当加热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出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意图进行加热而不是燃烧来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相比于通过燃烧或热解降解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形成的气溶胶可含有更少的已知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移除联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制品可为一次性的或可再用的。

在一示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12可包括含烟草材料,烟草材料中含有烟草香味化合物、植物香味化合物、水果烟草香味化合物或尼古丁,化合物或尼古丁在烟草材料受热达到适宜温度时释放。烟草材料可以包括烟丝、烟草颗粒等。在一示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12可包括非烟草材料。

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径可在大约5毫米和大约12毫米之间,例如在大约5.5毫米至大约8毫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径为6毫米+/-10%。

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可在大约25mm至大约100mm之间。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可在大约30mm至大约100mm之间。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总长度占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的约1/2。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为大约45mm。在又一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总长度大约为33mm。

请参照图2和3,气溶胶生成制品1还包括纸壳13、过滤嘴14、第一盖片15和第二盖片16。

纸壳13内具有沿纵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17。

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过滤嘴14容纳在第一腔室中,且过滤嘴14的上端可以形成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顶部,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顶部可被用户含衔于嘴中。

气溶胶形成基质12容纳在第二腔室中,第一盖片15支撑气溶胶形成基质12,一方面可以将气溶胶形成基质12限定在第二腔室中,防止气溶胶形成基质12从第二腔室中掉落至第三腔室17内,另一方面支撑气溶胶形成基质12,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12能够保持在第二腔室中。请参照图2,第一盖片15形成第二腔室的底部,或者第一盖片15形成第三腔室17的顶部。

第三腔室17位于第一盖片15和第二盖片16之间,且处于第二腔室的下方,第三腔室17用于接纳用于检测气溶胶形成制品1温度的温度检测器4的至少局部,即,温度检测器4的至少局部通过插入到第三腔室17中来检测第三腔室17的温度,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控制电路32或者处理器能够基于温度检测器4检测的第三腔室17的温度,推算出第二腔室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2的温度。

第二盖片16可以被温度检测器4的至少局部穿过,使得温度检测器4的至少局部能够进入第三腔室17中。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3,第二盖片16被制造成能够被温度检测器4刺破,第二盖片16在被刺破前,可以是较为完整的片状,具有良好的表面一致性;在温度检测器4的至少局部采用刺破第二盖片16进入第三腔室17时,第二盖片16可以在温度检测器4的至少局部进入和退出第三腔室17时,摩擦温度检测器4的表面,从而对温度检测器4的表面进行清洁。在一示例中,未图示,第二盖片上开设有通孔,温度检测器通过穿过通孔来刺穿第二盖片;通孔可以是圆孔、条形孔、多边形孔等,通孔可以与温度检测器的刺穿部的形状一致,通孔在其中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温度检测器的刺穿部在该方向上的尺寸,使得刺穿部在穿过通孔时与通孔的边缘摩擦,旨在通过第二盖片摩擦温度检测器来对温度检测器的表面进行清洁。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盖片16构成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底部。

第一盖片15和第二盖片16之间的间距为D,即第三腔室17沿气溶胶形成制品1纵向的延伸长度为D,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2,温度检测器4的刺穿部42插入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深度L不大于D,即刺穿部42可以与第一盖片15无接触,或者刺穿部42不能穿过第一盖片15插入第二腔室中,从而在刺穿部42插入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内部时,刺穿部42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2相隔绝,以此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12接触刺穿部42,以防止在加热期间气溶胶形成基质12在刺穿部42上留下残余物,有助于使刺穿部42保持清洁和维持温度感测部41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准度。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2包括烟草颗粒或烟丝时,第一盖片15的完整性能够确保烟草颗粒或烟丝保持在第二腔室中,刺穿部42进入或者退出气溶胶形成制品,都不会破坏第一盖片15的完整性。

在一示例中,第一盖片15和第二盖片16之间的间距D介于1mm-5mm,即1mm≤D≤5mm。若D小于1mm,则不利于温度检测器4的温度感测部41充分感测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温度,从而会导致温度检测器4的检测误差较大,若D大于5mm,则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整体长度已经被限定的情况下,会导致第二腔室的纵向延伸长度过小,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12容量少,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示例中,刺穿部42插入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深度L介于1mm-5mm,即1mm≤L≤5mm。若L小于1mm,则温度检测器4的温度感测部41不能充分地插入气溶胶形成制品1中,不利于温度感测部41感测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温度,若L大于5mm,则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整体长度已经被限定的情况下,会导致第二腔室的纵向延伸长度过小,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12容量少,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内部具有感受器11,感受器11位于第二腔室中。感受器11通过第一盖片15与第三腔室17间隔,从而温度检测器4的刺穿部41通过第一盖片15与感受器11隔绝。气溶胶形成制品1纵向的延伸长度D大于或者等于温度检测器4的刺穿部42插入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深度L,能够确保刺穿部42不能通过第一盖片15间接挤压感受器11,和确保刺穿部42不能穿过第一盖片15,从而不能直接或者通过挤压气溶胶形成基质12来挤压感受器11,有助于确保在温度检测器4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时,感受器11能够保持在原位置而不发生位置偏移,和感受器11能够保持预设的形状、结构而不发生变形。这对使气溶胶形成基质12按照预设的温场受热有益,且能够避免温度检测器4因接触感受器11而干扰感受器11的工作。

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2,感受器11沿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纵向延伸,感受器11可以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2具有相同的纵向延伸长度,从而使得纵向上处于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2具有大致相同的温场分布,有助于使气溶胶形成基质12均匀受热。在感受器11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2具有相同的纵向延伸长度时,感受器11的一端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2的顶部平齐,另一端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2的底部平齐,即第一盖片15可以接触并支撑感受器11,有利于将感受器11保持在第二腔室中。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和3,气溶胶形成制品1还包括冷却支架18,冷却支架18的一端抵接过滤嘴14,另一端抵接气溶胶形成基质12,冷却支架18上具有气流通道181,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通过气流通道181流体连通,气溶胶形成基质12产生的高温气溶胶流经冷却支架18时被冷却支架18降温,从而能够防止进入过滤嘴14中的气溶胶的温度过高而烫嘴。在图2和3中,冷却支架18为管状,气流通道181位于冷却支架18的内部,冷却支架18的管壁向周向支撑纸壳13,能够防止纸壳13弯折。冷却支架18的纵向延伸长度可以大于第二腔室的纵向延伸长度,或者可以大于气溶胶形成基质12的纵向填充深度,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第三腔室17是空腔,其中的填充物为空气,因此,刺穿部42在刺穿第二盖片16后能够较为容易地插入第三腔室17中,同时第三腔室17对于对第二腔室进行保温有利,有助于降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12的功耗。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腔室中可以填充丝状物、颗粒状物或者纤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盖片15配置为可透气,第三腔室17中的空气可以穿过第一盖片15进入第二腔室中,例如第一盖片15可以由具有大量孔隙的纸片或纤维片制成,或者例如,第一盖片15上开设有允许空气通过的小孔。在一示例中,环绕第三腔室17的纸壳13上具有透气孔,该透气孔是外界的空气进入第三腔室17的至少部分入口。在一示例中,第二盖片15上具有透气孔,该透气孔是外界的空气进入第三腔室17的至少部分入口。

在一实施例中,纸壳13上具有透气孔,该透气孔可以连通外界与第二腔室。纸壳13上的透气孔可以使外界的空气不经由第三腔室17进入第二腔室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第一盖片和第二盖片,第一盖片和第二盖片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温度检测器至少局部的第三腔室,且气溶胶形成基质被第一盖片保持在第二腔室中,使得温度检测器可以在气溶胶形成制品内部检测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温度,且有助于使温度检测器保持清洁和保持较高的灵敏度、精准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