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

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室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外壁嵌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部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壁穿出有螺纹轴,所述门框的内部设置有门体,且门体的顶端固定有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从而推动蜗轮使螺纹轴进行转动,转动的螺纹轴经连接孔穿入滑块,便于推动滑块沿门框滑动,从而带动门体进行移动,设有两组门体、电机、蜗杆和蜗轮等组件,把常规的平开门形成移门的形式,避免有合页等凸起组件,起到防悬挂的安全性,螺纹轴外部套设多组支撑板,且套设的贴合处设有轴承便于螺纹轴稳定转动的同时提高承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77399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靖江市双盾公共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168598.X

  • 发明设计人 仇顺青;仇意柯;朱银红;

    申请日2023-02-09

  • 分类号E06B5/10(2006.01);E06B7/30(2006.01);E06B1/52(2006.01);E06B1/60(2006.01);E05D13/00(2006.01);E05F15/652(2015.01);

  • 代理机构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闻钰

  • 地址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马桥镇侯河正茂路58号

  • 入库时间 2023-10-31 22:42: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室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

背景技术

监室门用于看守所监室或禁闭室与管理通道的隔离,主要设置于建筑派出所、公安机关、国家公安管理、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平常用于人员监管。

如公开号为CN217813144U的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包括门框以及平移门,所述门框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平移门,所述平移门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内壁活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平移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顶部的槽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设置有卡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通过设置螺母座以及丝杆,转动的丝杆通过螺母座带动平移门进行移动,从而实现监室门的平移,该平移监室门替代了内开式的监室门,使得监室内的人员无法利用悬挂点进行自残或自缢。

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平开式的门均设有合页、栏杆或一些凸起等组件,容易为监管人员自缢等提供条件,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外壁嵌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部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壁穿出有螺纹轴,所述门框的内部设置有门体,且门体的顶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且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且蜗轮与螺纹轴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轴通过连接孔贯穿至滑块内部,且螺纹轴与滑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体的内部嵌装有玻璃板,且门体的一侧连接有衔接板,所述门框的顶端固定有卡块,且门框的内壁连接有支撑杆,所述门框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托载块,所述托载块的内壁嵌装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结构为L字形结构,且衔接板与门体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衔接板与支撑杆紧密贴合,且支撑杆与门框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载块通过滑槽与门框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托载块与滑轮固定连接。

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从而推动蜗轮使螺纹轴进行转动,转动的螺纹轴经连接孔穿入滑块,便于推动滑块沿门框滑动,从而带动门体进行移动,设有两组门体、电机、蜗杆和蜗轮等组件,把常规的平开门形成移门的形式,避免有合页等凸起组件,起到防悬挂的安全性,螺纹轴外部套设多组支撑板,且套设的贴合处设有轴承便于螺纹轴稳定转动的同时提高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板便于观看内部情况,门框通过卡块卡和墙壁外部,进一步提高监室门的稳固性,当门体闭合时,衔接板相互卡和并套设贴合在支撑杆外部,提高门体的抗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门体通过底端托载块,沿滑槽在门框内部滑动,且托载块通过嵌装的滑轮提高滑动的流畅性,避免过于笨重难以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2、门体;3、滑块;4、连接孔;5、电机;6、蜗杆;7、蜗轮;8、螺纹轴;9、支撑板;10、玻璃板;11、卡块;12、衔接板;13、支撑杆;14、滑槽;15、托载块;1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案例一

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设有防悬挂结构的监所用监室门,包括门框1,门框1的外壁嵌装有电机5,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蜗杆6,蜗杆6的外部设置有蜗轮7,蜗轮7的内壁穿出有螺纹轴8,门框1的内部设置有门体2,门体2的顶端固定有滑块3,滑块3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4,滑块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9,蜗杆6与蜗轮7啮合连接,蜗轮7与螺纹轴8焊接连接,螺纹轴8通过连接孔4贯穿至滑块3内部,螺纹轴8与滑块3螺纹连接,通过电机5带动蜗杆6转动,从而推动蜗轮7使螺纹轴8进行转动,转动的螺纹轴8经连接孔4穿入滑块3,便于推动滑块3沿门框1滑动,从而带动门体2进行移动,设有两组门体2、电机5、蜗杆6和蜗轮7等组件,把常规的平开门形成移门的形式,避免有合页等凸起组件,起到防悬挂的安全性,螺纹轴8外部套设多组支撑板9,且套设的贴合处设有轴承便于螺纹轴8稳定转动的同时提高承载力。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门体2的内部嵌装有玻璃板10,门体2的一侧连接有衔接板12,门框1的顶端固定有卡块11,门框1的内壁连接有支撑杆13,衔接板12的结构为L字形结构,衔接板12与门体2焊接连接,衔接板12与支撑杆13紧密贴合,支撑杆13与门框1焊接连接,通过玻璃板10便于观看内部情况,门框1通过卡块11卡和墙壁外部,进一步提高监室门的稳固性,当门体2闭合时,衔接板12相互卡合并套设贴合在支撑杆13外部,提高门体2的抗冲击力。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门框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的内部设置有托载块15,托载块15的内壁嵌装有滑轮16,托载块15通过滑槽14与门框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托载块15与滑轮16固定连接,门体2通过底端托载块15,沿滑槽14在门框1内部滑动,且托载块15通过嵌装的滑轮16提高滑动的流畅性,避免过于笨重难以滑动。

综合上述可知:

本实用新型针对技术问题:现有平开式的门均设有合页、栏杆或一些凸起等组件,容易为监管人员自缢等提供条件,有一定的危险性;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是:

门框1嵌装在墙壁内并通过焊接的卡块11,卡合墙壁提高支撑力,门体2顶端固定的滑块3穿入门框1,门框1嵌装的电机5工作,便于带动蜗杆6转动,从而推动蜗轮7转动,蜗轮7内部穿出螺纹轴8,经连接孔4贯穿滑块3并螺纹连接,两端套设的轴承,经螺栓嵌装门框1内壁,便于带动滑块3从而带动门体2进行移动,设两组门体2、电机5等组件,形成推拉门的形式,避免平开门的形式存在凸起物起到防悬挂的作用,螺纹轴8外部设置支撑板9并贴合处设有轴承,提高螺纹轴8承载力的同时保持转动,门体2嵌装玻璃板10便于观看内部情况,两组门体2均固定有衔接板12,在闭合时候两组衔接板12相互卡合且套设在支撑杆13的外部,提高门体2的抗冲击力,门体2底端固定的托载块15,穿入门框1开设的滑槽14,并通过嵌装的滑轮16便于滑动。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必然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同时,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板10便于观看内部情况,门框1通过卡块11卡和墙壁外部,进一步提高监室门的稳固性,当门体2闭合时,衔接板12相互卡和并套设贴合在支撑杆13外部,提高门体2的抗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门体2通过底端托载块15,沿滑槽14在门框1内部滑动,且托载块15通过嵌装的滑轮16提高滑动的流畅性,避免过于笨重难以滑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