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以及可视掏耳勺

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以及可视掏耳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以及可视掏耳勺,涉及挖耳勺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及下模座,上模为动模,下模为定模,上模设置有进胶流道;下模设置有耳勺通管成型腔,进胶流道连通耳勺通管成型腔以朝向耳勺通管成型腔供胶;耳勺通管成型腔呈管状竖向延伸设置,耳勺通管成型腔的内环区域设置有可加热的成型凸柱,可加热的成型凸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加热时的热量经可加热的成型凸柱传导至耳勺通管成型腔;下模的顶部对应耳勺通管成型腔的顶部设置有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与耳勺通管成型腔连通。其能满足耳勺通管的成型以及耳勺通管和磁吸连接头两者的成型固定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68640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市闽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1049707.2

  • 发明设计人 许解声;

    申请日2023-05-05

  • 分类号B29C45/26(2006.01);B29C45/27(2006.01);B29C45/73(2006.01);B29C45/14(2006.01);B29C45/16(2006.01);A61F11/00(2022.01);

  • 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石鼓龙口路6号1栋101室

  • 入库时间 2023-10-31 22:42: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掏耳勺生产制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以及可视掏耳勺。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的发光耳勺,其柄部较长,电子部件安装于柄部内,在柄部的前端连接有发光耳勺头部,为了确保发光耳勺头部前端的照射亮度,该发光耳勺头部通常做得较短,可是,相对较粗的柄部离耳部距离近,不太利于操作,而且,发光耳勺头部做得较短,必然导致发光耳勺头部的周侧发光效果不太理想。也有些通过加长发光耳勺头部,来拉大柄部与耳部的距离,事实上,加长后,依赖发光耳勺头部的制作质量高、导光性优越(随之生产加工难度变大,正常而言,适于制作耳勺的塑胶注塑成型后,其导光性是受局限),否则仍难以改善发光效果。

为此,研究了一种新的发光耳勺结构,但是传统的模具不能满足加工需求,例如:CN 217990894 U公开了一种挖耳勺加工模具,包括模具装置主体,所述模具装置主体包括有模脚,所述模具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母模板。其可以一次性生产不同种类的挖耳勺,且一次可进行浇筑较多的耳勺,但是,仍是传统的实心式的耳勺的加工模具,不能适用于新的发光耳勺结构的加工需求。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以及可视掏耳勺,其能满足耳勺通管的成型以及耳勺通管和磁吸连接头两者的成型固定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及下模座,所述上模为动模,所述下模为定模,所述上模设置有进胶流道;

所述下模设置有耳勺通管成型腔,所述进胶流道连通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以朝向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供胶;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呈管状竖向延伸设置,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的内环区域设置有可加热的成型凸柱,所述可加热的成型凸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时的热量经所述可加热的成型凸柱传导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所述下模的顶部对应耳勺通管成型腔的顶部设置有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所述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与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内并排间距布置有若干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所述进胶流道包括有一主进胶口、若干第一进胶流道和若干第二进胶流道,所述若干第一进胶流道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主进胶口,所述若干第一进胶流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若干第二进胶流道的上端,所述第二进胶流道的下端连通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的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胶流道竖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进胶流道的下端经各自单独设置的浇口连通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的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浇口包括有十字形腔,所述十字形腔具有相连通的上延伸腔、下延伸腔、左延伸腔和右延伸腔,所述上延伸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进胶流道的下端,所述下延伸腔的下端超出所述左延伸腔和所述右延伸腔的下端,所述左延伸腔的左端连通至一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的上端,所述右延伸腔的右左端连通至另一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的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浇口通过锥形腔连通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的上端,且所述锥形腔的小端连通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的上端,以形成胶液在所述锥形腔内由大截面区流向小截面区渐增喷射压力之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形腔斜向下延伸设置,且所述左延伸腔和所述右延伸腔的两个锥形腔构成八字形布置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胶流道呈半圆形延伸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胶流道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第一进胶流道朝向所述主进胶口的前侧拱起设置,另一所述第一进胶流道朝向所述主进胶口的后侧拱起设置,以构成S形布置结构。

一种可视掏耳勺,其由前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加工而成,其包括有耳勺通管和磁吸连接头,所述磁吸连接头包括有注塑件和注塑成型时埋设固定于所述注塑件内的磁铁、导电件,所述导电件露于所述注塑件的顶部,并且,所述导电件伸出所述注塑件的底部,所述耳勺通管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磁吸连接头的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勺通管的前端可拆装式连接有耳勺头部,所述磁吸连接头的后端磁吸连接有柄部,所述柄部内设置电源及电子控制部分,所述柄部的前端设置有磁吸连接口,以供所述磁吸连接头的后端伸入磁吸固定,并且实现供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下模设置有耳勺通管成型腔,尤其是在耳勺通管成型腔的内环区域设置有可加热的成型凸柱,在可加热的成型凸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利用加热元件加热时的热量经所述可加热的成型凸柱传导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使得注胶过程中,避免胶液在耳勺通管成型腔内出现局部冷却时间不一致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成型均匀性。同时,在所述下模的顶部对应耳勺通管成型腔的顶部设置有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所述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与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连通,这样,可以将耳勺通管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磁吸连接头的下端,实现两者可靠连接固定,该种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便于针对耳勺通管选择导光性更好的材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可视掏耳勺模具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可视掏耳勺模具的第一局部立体示图(主要展示主进胶口、第一进胶流道);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可视掏耳勺模具的第二局部立体示图(主要展示主进胶口、第一进胶流道、第二进胶流道及掏耳勺产品);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可视掏耳勺模具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上模座1、上模2、下模3、下模座4、耳勺通管成型腔5、可加热的成型凸柱6、加热元件7、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8、耳勺通管9、磁吸连接头10、导电件11、磁铁12、主进胶口13、第一进胶流道14、第二进胶流道15、十字形腔16、上延伸腔17、下延伸腔18、左延伸腔19、右延伸腔20、锥形腔2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可视掏耳勺具体指能够发光的掏耳勺。该模具包括上模座1、上模2、下模3及下模座4,所述上模2为动模,所述下模3为定模,所述上模2设置有进胶流道。

所述下模3设置有耳勺通管成型腔5,所述进胶流道连通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以朝向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供胶;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呈管状竖向延伸设置,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内环区域设置有可加热的成型凸柱6,所述可加热的成型凸柱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7,所述加热元件7加热时的热量经所述可加热的成型凸柱6传导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所述下模3的顶部对应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顶部设置有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8,所述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8与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连通。

所述可视掏耳勺包括有多个配件,例如:耳勺通管9和磁吸连接头10,所述磁吸连接头10预先注塑成型,并且其内部埋设有导电件11及磁铁12,所述导电件11的下端露出所述磁吸连接头10的下端,所述导电件11的上端露于所述磁吸连接头10的顶部,在顶部通常其呈平面盘状设置,磁铁12位于磁吸连接头10的顶部内,在顶部具有较大磁吸作用力,便于后续作为快速磁吸接头,实现磁吸连接定位以及供电连接。如此,先将磁吸连接头10放入所述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8,优选地,磁吸连接头10的下端设置有锥形部,便于向下插入定位。然后注塑成型时,胶进入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内,由于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是薄型腔且有一定长度,而耳勺通管内用于安装发光元件,耳勺通管的下端用于可拆换式安装耳勺头部,为了提高耳勺的发光效果,需要确保耳勺通管的成型均匀性较好,以改善透光率,借助所述加热元件,使得注胶过程中,避免胶液在耳勺通管成型腔5内出现局部冷却时间不一致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成型均匀性。而且,耳勺通管9的设计,相当于利用其内部空间来放置发光元件,在放置发光元件之后,并可选择填充导光胶水,现有的导光胶水可以具有极高的透光率,这样,利用导光胶水,使得发光元件的光线很好地朝向耳勺通管的周侧以及前端的耳勺头部照射,发光效果好,提高可视效果。

所述下模3内并排间距布置有若干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所述进胶流道包括有一主进胶口13、若干第一进胶流道14和若干第二进胶流道15,所述若干第一进胶流道14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主进胶口13,所述若干第一进胶流道14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若干第二进胶流道15的上端,所述第二进胶流道15的下端连通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上端。

所述第一进胶流道14呈半圆形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进胶流道14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第一进胶流道14朝向所述主进胶口13的前侧拱起设置,另一所述第一进胶流道14朝向所述主进胶口13的后侧拱起设置,以构成S形布置结构。这样,一方面是考虑到避开下方的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8所在位置,在上模内,第一进胶流道14可以更加灵活地设置其槽深及尺寸,另一方面,采用半圆形延伸,便于胶液流动顺畅性。

所述第二进胶流道15竖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进胶流道15的下端经各自单独设置的浇口连通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上端。所述浇口包括有十字形腔16,所述十字形腔16具有相连通的上延伸腔17、下延伸腔18、左延伸腔19和右延伸腔20,所述上延伸腔17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进胶流道15的下端,所述下延伸腔18的下端超出所述左延伸腔19和所述右延伸腔20的下端,所述左延伸腔19的左端连通至一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上端,所述右延伸腔20的右左端连通至另一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上端。所述浇口通过锥形腔21连通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上端,且所述锥形腔21的小端连通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上端,以形成胶液在所述锥形腔21内由大截面区流向小截面区渐增喷射压力之势。所述锥形腔21斜向下延伸设置,且所述左延伸腔19和所述右延伸腔20的两个锥形腔21构成八字形布置结构,该种布置结构,便于脱模浇口脱离。

以及,提供一种可视掏耳勺,其由前面所述的一种可视掏耳勺模具加工而成,其包括有耳勺通管9和磁吸连接头10,所述磁吸连接头10包括有注塑件和注塑成型时埋设固定于所述注塑件内的磁铁12、导电件11,所述导电件11露于所述注塑件的顶部,并且,所述导电件11伸出所述注塑件的底部,所述耳勺通管9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磁吸连接头10的下端。在耳勺通管9的前端可拆装式连接有耳勺头部,耳勺头部可以依拆下,其消毒频率相对较高些,同时作为局部更换件,可以依需更换不同尺寸,以及在破损后可以更换新的耳勺头部。在磁吸连接头10的后端磁吸连接有柄部,在柄部内设置电源及电子控制部分(例如PCB板、芯片等),柄部的前端设置有磁吸连接口,供磁吸连接头10的后端伸入磁吸固定,并且实现供电连接,即柄部的内置电源给磁吸连接头10供电,进而给耳勺通管9内的发光元件供电。在较大外力作用下,可以将磁吸连接头10拔下。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下模设置有耳勺通管成型腔5,尤其是在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内环区域设置有可加热的成型凸柱6,在可加热的成型凸柱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利用加热元件加热时的热量经所述可加热的成型凸柱6传导至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使得注胶过程中,避免胶液在耳勺通管成型腔5内出现局部冷却时间不一致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成型均匀性。同时,在所述下模的顶部对应耳勺通管成型腔5的顶部设置有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8,所述磁吸预埋件放置定位腔8与所述耳勺通管成型腔5连通,这样,可以将耳勺通管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磁吸连接头10的下端,实现两者可靠连接固定,该种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便于针对耳勺通管选择导光性更好的材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