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

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涉及现场岩心三维重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两端的传动辊组,所述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岩心支撑件,所述岩心支撑件上用于放置岩心,两个所述传动辊组之间铰接有样品接板,所述样品接板位于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位置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无需岩心往复移动,只需沿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岩心的三维扫描和光谱成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场岩心三维重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

背景技术

岩心作为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尤其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获取地球内部深达上千米的岩心,是研究深部物质与结构的核心媒介,因此是研究地球演化与变迁的珍贵档案。随着科技的进步,岩心的数字化成为必然,而由数字岩心驱动的信息化产业必将极大的促进地球科学的研究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目前受钻井现场空间及复杂的环境因素制约,岩心的数字化工作大都安排在远离井场的相关岩心馆藏部门进行,另外受现有高精尖成像如基于X-CT技术的内部结构成像装置,体积庞大、移动不便,当前只有少量的数字化工作。然而,历尽千辛万苦在地球深部获取的岩心,通过后续处理、整理与运输过程,由于其自身成分及结构的因素,会对环境因素十分敏感,加之人为造成的各种原因,致使岩心内部结构改变,这样在相关岩心馆藏部门或取样送检完成后所得到的数据,相对于岩心出筒后的原始状态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对深部能源资源的评价、利用和开发。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误差,需要对现场岩心进行三维重构,目前常规的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如申请号为202122217316.4的专利所示,其设有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两端对称设有导轨机构,导轨机构上设有滑块,滑块上均设有压紧块,位于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两端的压紧块分别与岩心支撑件两端连接,将岩心放置于岩心支撑件,通过滑轨、滑块结构带动岩心水平移动,由于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两端的滑轨对称布置,其共用一个岩心支撑件,岩心支撑件两端被两个滑轨的滑块所限位,因此其一端的滑块沿滑轨移动至该滑轨靠近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一端时,带动岩心正向移动进入三维扫描装置进行三维扫描,此时另一端的滑块移动至其所在滑轨的远离三维扫描装置端,即此时岩心支撑件和岩心正向移动至最远端,因此当需要高光谱成像仪进行成像时,需要滑轨带动滑块反向运动,进而带动岩心反向移动,实现成像,操作过程中需要岩心往复移动,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无需岩心往复移动,只需沿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岩心的三维扫描和光谱成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包括设置于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两端的传动辊组,所述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岩心支撑件,所述岩心支撑件上用于放置岩心,两个所述传动辊组之间铰接有样品接板,所述样品接板位于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传动辊组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两端通过轴承设置于传动辊架上,所述传动辊一端通过闭合的链条传动连接,位于一端的所述传动辊端部通过传动带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岩心支撑件设置于多个所述传动辊上。

可选的,所述传动辊上设有岩心轨道板,多个岩心轨道板依次首尾相连闭合设置于所述传动辊组外侧,所述岩心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岩心轨道板上。

可选的,所述样品接板包括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两端一体成型有竖直向下的平板连接部,两个所述平板连接部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传动辊组端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平板连接部顶部与所述平板部连接位置处为平滑的弧面结构。

可选的,所述传动辊架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设有岩心传输机底板,所述岩心传输机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传动辊架底部固定于定位孔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传动辊组两侧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岩心支撑件位于两侧的限位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传动辊组外侧设有多个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岩心进给系统采用辊轴和轴承结构,其传送岩心支撑件的同时,能够对岩心支撑件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无需将岩心支撑件两端固定于滑块上,岩心支撑件能够从三维扫描装置一端的传动辊组上移动到另一端的传动辊组上,进而无需岩心往返运动,只需朝向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对岩心的连续、不间断扫描,通过算法重建,获得在常温常压下岩心尚未发生变形的原型状态结构与物质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整体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整体结构布置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辊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辊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辊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岩心支撑件后的传动辊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岩心传输机底板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岩心轨道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传动辊组,2-岩心支撑件,3-三维扫描装置,4-高光谱成像仪,5-传动辊架,6-支撑架,7-岩心传输机底板,8-定位孔,9-限位块,10-岩心轨道板,11-样品接板,12-岩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无需岩心往复移动,只需沿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岩心的三维扫描和光谱成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的岩心进给系统,包括设置于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两端的传动辊组1,传动辊组1上方设有岩心支撑件2,岩心支撑件2上用于放置岩心12,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包括三维扫描装置3和高光谱成像仪4。传统的岩心进给装置,如申请号为202122217316.4的专利所示,三维扫描装置3和高光谱成像仪4两端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压紧块,压紧块与岩心支撑件两端固定连接,岩心支撑件中部悬空,从而岩心支撑件能够穿过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滑轨滑块结构位于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两端,不会造成干涉,由于滑轨长度有限,最长只能到三维扫描装置和高光谱成像仪位置处,所以压紧块上固定连接的岩心支撑件移动范围便被滑轨所限制,此时三维扫描完成,却无法继续光谱成像,从而无法实现一次同向移动可以同时完成三维扫描和光谱成像,其需要正向移动至滑轨末端,完成三维扫描,然后反向移动至滑轨另一端进行光谱成像,往复移动繁琐,降低了准确度。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独特的设计了传动辊组结构,该结构设置于三维扫描装置3和高光谱成像仪4两端,优点是在传动岩心支撑件2的同时,还可以对岩心支撑件2进行支撑,因此岩心支撑件2传送过程中始终是被支撑的,避免了悬空结构的危险性,且无需再对岩心支撑件2两端进行固定,从而其可以从一端的传动辊组1移动至三维扫描装置3和高光谱成像仪4另一端的传动辊组1,并继续正向移动,无限制,高光谱成像仪4可以设置于三维扫描装置3另一端,完成三维扫描的岩心继续正向进给,继而通过三维扫描装置另一端的高光谱成像仪,所以实现了正向一次移动,即可依次实现三维扫描和光谱成像操作。

具体的,传动辊组1包括多个并行设置的传动辊,传动辊两端通过轴承设置于传动辊架5上,传动辊架5下方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顶部固定设有岩心传输机底板7,岩心传输机底板7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8,传动辊架5底部固定于定位孔位置处,定位孔可以采用圆形孔或椭圆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架6的位置,灵活度高,传动辊一端通过闭合的链条传动连接,位于一端的传动辊端部通过传动带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驱动电机,岩心支撑件设置于多个传动辊上。此处除了采用链条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传动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传动辊组上的多个传动辊同步转动即可,进而可以支撑并带动岩心支撑件移动,传动辊组1两侧设有多个限位块9,岩心支撑件2位于两侧的限位块9之间,从而避免了岩心支撑件2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安全可靠的直向传动,传动辊组1外侧设有多个红外传感器,能够实时感应岩心支撑件的位置,其能够将探测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端,便于根据需要随时启停传动辊组。

于另一不同的实施例中,实用新型人考虑到仅采用并行设置的多个传动辊支撑岩心支撑件,其容易引发移动过程中的颠簸,且其与岩心支撑件2底部接触面积小,传动效果差,因此实用新型人在传动辊上设置了岩心轨道板10,多个岩心轨道板10依次首尾相连闭合设置于传动辊组外侧,多个岩心轨道板10形成闭合结构后包覆于传动辊组1外侧,并能够跟随传动辊组的转动而转动,类似于闭合的链条或传动带形式,岩心支撑件设置于岩心轨道板10上,从而岩心支撑件2底部与岩心轨道板10接触面积大,采用类似的平面接触形式,运行更平稳,避免了岩心的损坏。

当岩心支撑件2运行至三维扫描装置处,在两个传动辊组1之间交替转移时,岩心支撑件2在三维扫描装置处有部分悬空,为了避免该出的悬空,本实用新型于不同的实施例中,在两个传动辊组1之间铰接有样品接板11,样品接板11位于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位置处,样品接板11包括平板部,平板部两端一体成型有竖直向下的平板连接部,两个平板连接部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传动辊组端部连接。平板连接部顶部与平板部连接位置处为平滑的弧面结构,岩心支撑件2从一个传动辊组1移动至另一个传动辊组1时,样品接板11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且该样品接板11下方无支撑,仅通过两端与对应的传动辊组1连接,因此不会对现场岩心三维重构装置造成干涉,其平滑的弧形连接处,能够使得岩心支撑件移动更平稳,避免磕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笫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