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

一种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其包括弦钉和摇杆;所述弦钉用于插入吉他内,且具有引弦孔;所述引弦孔内设置所述琴弦,以固定琴弦;所述摇杆固定于所述弦钉,按压所述摇杆带动所述弦钉移动,以改变所述琴弦的松紧度。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采取弦钉不仅作为固定琴弦使用,并且配合摇杆使得按压摇杆时琴弦产生移动,进而调整琴弦松紧度以达到产生颤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拆装容易,且易于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20273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易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553114.8

  • 发明设计人 杨轲威;赵辰晓;

    申请日2022-12-27

  • 分类号G10D3/12(2020.01);G10D1/0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知汉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11;

  • 代理人胡丽琴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桂庙路22号向南瑞峰创业中心B座1111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音调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吉他是英文单词“Guitar”的音译,现代吉他成形于18世纪末叶,而民谣吉他则是20世纪初才出现。20世纪是吉他大放异彩的时代,当时电吉他、民谣吉他、古典吉他在音乐的各个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民谣吉他的主体结构由共鸣箱,在面板上有琴码、弦桥、固弦椎(弦钉)及琴钮等组成;其中琴弦通过固弦椎和琴钮固定。

颤音属于民谣吉他常见的表现技巧,使用频率比较高。颤音是在一个音符的音高上反复持续、稳定地上下波动。弹奏颤音的基本目的是增加声音的生动性,增强音符的感染力。在吉他上最常用的颤音方法有两种:平行颤音和垂直颤音;上述两种方式均需要演奏者需要具有较高的熟练度,为了降低颤音难度,出现了能够使吉他产生颤音装置,如专利号为CN21776781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同步颤音琴桥的电吉他;其采取颤板、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使得弹奏时琴弦振动带动安装板整体振动,使得琴弦产生颤音,其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拆除过程也同样比较复杂。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其包括弦钉和摇杆;所述弦钉用于插入吉他内,且具有引弦孔;所述引弦孔内设置所述琴弦,以固定琴弦;所述摇杆固设于所述弦钉,按压所述摇杆带动所述弦钉移动,以改变所述琴弦的松紧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弦钉包括插入部和头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吉他,且插入部设置所述引弦孔;所述头部露出所述吉他,且所述头部固设所述摇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插入部还设置有引弦槽;所述引弦槽一侧与所述引弦孔的进弦侧连通,另一侧连通所述插入部底端,所述琴弦的端部露出所述引弦槽、并抵于所述引弦槽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引弦槽和所述引弦孔的出口侧分别位于所述插入部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弦钉和所述摇杆呈90°夹角设置,且所述摇杆延伸方向与所述引弦孔出口朝向反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引弦孔延伸方向与所述弦钉夹角为B,0°≤B≤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B为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摇杆通过螺钉螺接于所述弦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中,所述引弦孔出口侧露出所述吉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采取弦钉不仅作为固定琴弦使用,并且配合摇杆使得按压摇杆时琴弦产生移动,进而调整琴弦松紧度以达到产生颤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拆装容易,且易于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弦钉;11.引弦孔;12.插入部;121.引弦槽;13.头部;2.摇杆;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

如图1所示,一种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其包括弦钉1和摇杆2;弦钉1用于插入吉他内,且具有引弦孔11;引弦孔11内设置琴弦A,以固定琴弦A;摇杆2固设于弦钉1,按压摇杆2带动弦钉1移动,以改变琴弦A的松紧度,可选的,摇杆2带动弦钉1朝向与琴弦A延伸方向反向的方向移动,以对琴弦A的松紧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采取弦钉不仅作为固定琴弦使用,并且配合摇杆使得按压摇杆时琴弦产生移动(常规弦钉固定琴弦时,吉他上的插入孔比弦钉大,使得弦钉能够以插入的底部为轴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进而调整琴弦松紧度以达到产生颤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民谣吉他产生颤音的装置结构简单,仅需反复按压摇杆即可产生颤音,操作简便,拆装时仅需将琴弦安装在在引线孔11内(如固定在引线孔,或者基于常规琴弦端部抵在引线孔入口处)拆装容易,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弦钉1包括插入部12和头部13;插入部12插入吉他,且插入部12设置引弦孔11;头部13露出吉他,且头部13固设摇杆2;基于头部13尺寸大于吉他上的插入孔,由此避免弦钉1全部插入,且将摇杆2设置于头部13,使得在按压摇杆2时具有更大的力矩,降低按压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入部12还设置有引弦槽121;引弦槽121一侧与引弦孔11的进弦侧连通,另一侧连通插入部12底端,琴弦A的端部露出引弦槽121、并抵于引弦槽121端部。基于引弦槽121的设置,琴弦A经引弦槽121后由引弦槽121端部伸出,一方面使得弦钉1和琴弦A之间可拆解连接,另一方面避免将琴弦A抵在引线孔11入口时,占据空间,使得此处结构强度降低,且避免安装时由于琴弦A晃动造成弦钉1安装困难,第三方面使得弦钉1结构与现有弦钉类似,简化加工难度,且可以在现有弦钉基础上进行改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弦槽121和引弦孔11的出口侧分别位于插入部12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弦钉1和摇杆2呈90°夹角设置,且摇杆2延伸方向与引弦孔11出口朝向反向设置;由此,摇杆2与吉他表面平行,避免弹奏吉他时误触摇杆2,且与常规操作吉他的手势类似,使得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弦孔11延伸方向与弦钉1夹角为B,0°≤B≤90°。优选的B为60°,此种角度下,对琴弦A的影响最小,避免琴弦A过度弯折影响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摇杆2通过螺钉3螺接于弦钉1;由此便于摇杆2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弦孔11出口侧露出吉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