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快拆数显舞台扣件

一种快拆数显舞台扣件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扣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拆数显舞台扣件,解决了目前不易将大屏幕从舞台上拆卸的问题,其包括舞台和屏幕本体,屏幕本体放置在舞台的顶部,所述舞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和活动杆以及圆盘之间的配合,可通过拉动把手使得圆盘移动,继而使得连接杆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脱离,继而解除转轴与安装座的固定,从而使得转轴能够转动,并使得辊轮与屏幕本体分离,并通过螺杆和竖块以及挤压盘之间的配合,当逆时针转动螺套时,原本压缩的第三弹簧复位并使得挤压盘移动,从而解除对屏幕本体的控制,从而方便快速将屏幕本体从舞台上拆卸。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9779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宇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054805.7

  • 发明设计人 请求不公布姓名;张雨帆;

    申请日2022-08-05

  • 分类号F16B1/04(2006.01);A63J1/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86号2幢32106室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舞台扣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拆数显舞台扣件。

背景技术

扣件一般指连接两个构件的中间连接零件,在建筑工程中多用于对外径为Φ48mm的钢管脚手的固定,扣件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等,舞台是在剧院中为演员表演提供的空间,它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舞台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平台构成,它们有的可以升降,舞台的类型有镜框式舞台、伸展式舞台、圆环型舞台和旋转型舞台,往往通过扣件将大屏幕连接安装在舞台上供人们观看。

而现有的扣件将舞台与大屏幕连接时,通常以螺丝锁入的方式,将舞台与大屏幕以不易分离的方式加以固定,从而使得大屏幕不易拆卸,继而影响后续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拆数显舞台扣件,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不易将大屏幕从舞台上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拆数显舞台扣件,包括舞台和屏幕本体,屏幕本体放置在舞台的顶部,所述舞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两个安装座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限位组件,舞台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屏幕本体贴合,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组件,屏幕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舞台顶部的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转轴固定套接的转动套,转动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挤压杆与转动套活动套接,挤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屏幕本体贴合的辊轮。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挤压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位于舞台顶部的两个竖块,竖块与舞台固定连接,竖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挤压盘,挤压盘与屏幕本体贴合,螺杆的外侧螺纹调节有与竖块贴合的螺套。

优选的,所述挤压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L型杆,L型杆与限位板固定连接,L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活动套接的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转轴活动连接的套筒,套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杆活动套接的第一弹簧,圆盘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等角度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定位杆,转轴的两端均等角度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圆盘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和活动杆以及圆盘之间的配合,可通过拉动把手使得圆盘移动,继而使得连接杆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脱离,继而解除转轴与安装座的固定,从而使得转轴能够转动,并使得辊轮与屏幕本体分离,并通过螺杆和竖块以及挤压盘之间的配合,当逆时针转动螺套时,原本压缩的第三弹簧复位并使得挤压盘移动,从而解除对屏幕本体的控制,从而方便快速将屏幕本体从舞台上拆卸;

(2)、该新型通过挤压盘和固定杆以及L型杆之间的配合,当屏幕本体受到震动时,此时使得挤压盘运动并使得第三弹簧伸缩,同时通过辊轮和挤压杆以及转动套之间的配合,继而使得第二弹簧伸缩,同时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弹性的作用对力进行吸收,从而减小屏幕本体受到的震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舞台;2、屏幕本体;3、固定组件;301、套筒;302、第一定位杆;303、连接杆;304、第一定位孔;305、第二定位杆;306、连接块;307、活动杆;308、圆盘;309、第一弹簧;3010、把手;4、转轴;5、限位组件;501、转动套;502、第二弹簧;503、限位块;504、挤压杆;505、辊轮;506、限位槽;6、安装座;7、夹持组件;701、竖块;702、第三弹簧;703、挤压盘;704、固定杆;705、L型杆;706、螺套;707、螺杆;8、限位板;9、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舞台1和屏幕本体2,屏幕本体2放置在舞台1的顶部,舞台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两个安装座6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外侧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限位组件5,舞台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8,限位板8与屏幕本体2贴合,转轴4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组件3,屏幕本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舞台1顶部的夹持组件7。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限位组件5包括与转轴4固定套接的转动套501,转动套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2,第二弹簧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杆504,挤压杆504与转动套501活动套接,挤压杆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屏幕本体2贴合的辊轮505,转动套50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506,限位槽506的内部活动卡接有限位块503,限位块503与挤压杆504固定连接,固定组件3包括与转轴4活动连接的套筒301,套筒30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杆307,活动杆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308,圆盘3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杆307活动套接的第一弹簧309,圆盘30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010,安装座6的一侧等角度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04,第一定位孔30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定位杆302,转轴4的两端均等角度开设有第二定位孔9,第二定位孔9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第二定位杆305,第二定位杆305与第一定位杆3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06,连接块3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3,连接杆303与圆盘308固定连接;

首先拉动两侧的把手3010并转动,此时第一弹簧309拉伸,同时带动转动套501的转动,同时带动辊轮505运动,从而通过第二弹簧502的作用使得辊轮505对屏幕本体2进行进行挤压,然后解除对把手3010的控制,此时第一弹簧309复位并带动圆盘308的移动,同时带动连接块306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杆302卡进第一定位孔304的内部,并使得第二定位杆305卡进第二定位孔9的内部,此时将转轴4与安装座6固定,最后完成对屏幕本体2的固定。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夹持组件7包括位于舞台1顶部的两个竖块701,竖块701与舞台1固定连接,竖块7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707,螺杆70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挤压盘703,挤压盘703与屏幕本体2贴合,螺杆707的外侧螺纹调节有与竖块701贴合的螺套706,挤压盘7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04,固定杆704的外侧活动套接有L型杆705,L型杆705与限位板8固定连接,L型杆7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704活动套接的第三弹簧702;

在使用时,首先拉动两侧的螺杆707,此时带动两个挤压盘703的移动并相互远离,同时使得第三弹簧702压缩,然后顺时针转动螺套706将螺杆707的位置固定,然后将屏幕本体2放置在舞台1的顶部,同时使得屏幕本体2与两个限位板8贴合,然后逆时针转动螺杆707,此时两侧的第三弹簧702复位并带动挤压盘703移动,最后两个挤压盘703相互靠近并对屏幕本体2进行夹持固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拉动两侧的螺杆707,此时带动两个挤压盘703的移动并相互远离,同时使得第三弹簧702压缩,然后顺时针转动螺套706将螺杆707的位置固定,然后将屏幕本体2放置在舞台1的顶部,同时使得屏幕本体2与两个限位板8贴合,然后逆时针转动螺杆707,此时两侧的第三弹簧702复位并带动挤压盘703移动,最后两个挤压盘703相互靠近并对屏幕本体2进行夹持固定,然后拉动两侧的把手3010并转动,此时第一弹簧309拉伸,同时带动转动套501的转动,同时带动辊轮505运动,从而通过第二弹簧502的作用使得辊轮505对屏幕本体2进行进行挤压,然后解除对把手3010的控制,此时第一弹簧309复位并带动圆盘308的移动,同时带动连接块306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杆302卡进第一定位孔304的内部,并使得第二定位杆305卡进第二定位孔9的内部,此时将转轴4与安装座6固定,最后完成对屏幕本体2的固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