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

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属于心肺复苏及护理训练模型领域,该模拟人包括躯干、头部、上肢部以及下肢部,躯干、上肢部和下肢部均覆盖有外皮;躯干上具有胸部模型、肩部模型、盆骨模型以及位于位于盆骨模型和胸部模型之间的腹部模型;腹部模型的腹腔内安装有蓄电模块以及与蓄电模块电连接的控制主板;胸部模型上对应外皮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与控制主板相连的压力传感器A;头部上具有脸颊、鼻腔和口腔,脸颊和鼻腔内均设置有与控制主板相连的压力传感器B,口腔内设置有与控制主板相连的气压传感器。该模拟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提高模拟训练的准确度,提高训练质量,便于推广普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6284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065334.6

  • 发明设计人 李颖;黄健胜;陈强;

    申请日2022-11-18

  • 分类号G09B9/00(2006.01);G09B23/28(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0000 上海市奉贤区航谊路368号第2幢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肺复苏及护理训练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国际代称CPR,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由于心脏聚停如触电、溺水、中毒、高空作业、交通事故、旅游意外、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心脏聚停,而必须采取气道开放、胸外按压、人工口鼻呼吸、气管插管、体外除颤等抢救过程,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护。

目前市面上的训练模拟人虽然具备相应的操作功能,仅能对步骤流程进行模拟训练,需要依赖教学人员判断操作是否到位,难以普及,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该模拟人包括躯干、头部、上肢部以及下肢部,所述躯干、上肢部和所述下肢部均覆盖有外皮;所述躯干上具有胸部模型、肩部模型、盆骨模型以及位于所述盆骨模型和所述胸部模型之间的腹部模型;

所述腹部模型的腹腔内安装有蓄电模块以及与所述蓄电模块电连接的控制主板;

所述胸部模型上对应所述外皮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的压力传感器A;所述头部上具有脸颊、鼻腔和口腔,所述脸颊和所述鼻腔内均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的压力传感器B,所述口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的气压传感器;

所述上肢部包括大臂部、小臂部以及手部,所述手部和所述小臂部依次通过关节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大臂部上,所述大臂部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肩部模型上;

所述下肢部包括大腿部、小腿部以及脚部,所述脚部和所述小腿部依次通过关节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大腿部上,所述大腿部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盆骨模型上。

优选的,所述关节件、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的角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贯穿于所述腹腔和所述外皮的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关节件包括连接座、通过转轴A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的固定盘、开设在所述固定盘上的限位槽以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的转盘。

优选的,所述肩部模型远离所述胸部模型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通过转轴B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槽内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转轴B的一端与所述大臂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盆骨模型上的连接柱,所述大腿部通过转轴C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盆骨模型的一端。

该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压力传感器A、压力传感器B以及气压传感器有效地检测训练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力度,与训练监控端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训练的准确度;通过关节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能够有效地模拟人体四肢与躯干连接,方便护理训练;同时通过角度传感器能够有效地监测护理训练肢体动作的幅度,从而提高护理训练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中关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训练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模拟人包括躯干1、头部2、上肢部3以及下肢部4,所述躯干1、上肢部3和所述下肢部4均覆盖有外皮;所述躯干1上具有胸部模型11、肩部模型12、盆骨模型13以及位于所述盆骨模型13和所述胸部模型11之间的腹部模型14;

所述腹部模型14的腹腔内安装有蓄电模块15以及与所述蓄电模块15电连接的控制主板16;

所述胸部模型上对应所述外皮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15相连的压力传感器A17;所述头部2上具有脸颊21、鼻腔22和口腔23,所述脸颊21和所述鼻腔22内均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15相连的压力传感器B24,所述口腔23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16相连的气压传感器25;

所述上肢部3包括大臂部31、小臂部32以及手部33,所述手部33和所述小臂部32依次通过关节件5活动安装在所述大臂部31上,所述大臂部31通过第一连接件6活动安装在所述肩部模型12上;

所述下肢部4包括大腿部41、小腿部42以及脚部43,所述脚部43和所述小腿部42依次通过关节件5活动安装在所述大腿部41上,所述大腿部41通过第二连接件7安装在所述盆骨模型13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心肺复苏及护理模拟训练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上述的模拟人以及训练控制系统;

所述训练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的对比模块、显示单元和语音提示单元。其中,所述控制主板16上设置有贯穿于所述腹腔和所述外皮的USB接口。所述控制主板16通过USB接口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相连。

一方面,在进行心跳复苏训练时,操作人员按压胸部模型11,通过胸部模型11上的压力传感器A17实时检测按压压力,通过控制主板16将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传送至训练控制系统中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心跳复苏按压操作是否成功;在进行人工呼吸训练时,挤压患者的两侧脸颊21,使患者口腔23打开,捏紧鼻腔22,然后向患者口腔23内吹气,使得患者恢复呼吸,通过在脸颊21和鼻腔22内的压力传感器B24检测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具有对应的操作,通过气压传感器25检测呼入口腔内的气压,从而判断人工呼吸操作是否合格;以此,模拟完成心肺复苏训练,方便心肺复苏教学训练。

另一方面,在护理训练时,使用关节件5模拟人体肘关节,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分别模拟人体肩关节和跨关节,使得大臂部31、小臂部32和手部33在肩部模型12上活动,大腿部41、小腿部42和脚部43在盆骨模型13上活动,接近于人体实际护理操作需求,从而能够有效地完成护理操作训练。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护理训练的准确度,所述关节件5、第一连接件6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板16相连的角度传感器。通过在关节件5、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上设置角度传感器,在进行护理训练时,可通过角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各关节的活动角度,从而有效地保证护理训练的准确性。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关节件5包括连接座51、通过转轴A53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座51上的第一连杆5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52远离所述连接座51的一端的固定盘54、开设在所述固定盘54上的限位槽55以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55内的转盘56;通过第一连杆52通过转轴A53转动安装在连接座51上,模拟人体骨关节折弯,转盘56通过轴承在限位槽55内旋转,从而模拟关节扭转,使得模拟人的肢体与人体运行接近,从而便于提高护理训练的真实度。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肩部模型12远离所述胸部模型11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121,所述第一连接件6包括通过转轴B61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槽121内的第二连杆62,所述第二连杆62远离所述转轴B61的一端与所述大臂部31相连。通过第二连杆62、转轴B61构成的第一连接件6与转动槽121配合,模拟人体上肢与肩部的连接,使得上肢与人体组合接近。

相同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7包括固定在所述盆骨模型13上的连接柱72,所述大腿部41通过转轴C71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柱72远离所述盆骨模型13的一端。通过连接柱72和转轴71构成的第二连接件7将下肢与盆骨模型13相连,模拟人体下肢与盆骨的连接,使得下肢与人体组合近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