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滑防溜车小坡道

一种防滑防溜车小坡道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防溜车小坡道,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面为正面,相对面为背面,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若干翻板,若翻板由前端至后端依次排布,翻板的后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翻板的后端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与翻板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配重块转动的空槽,所述翻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转动的翻板,在小坡道倾斜时,翻板立起,轮椅的车轮通过时,可以将翻板压倒放平,但车轮无法向后移动,即阻止车轮后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5822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市锋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901674.1

  • 发明设计人 胡高锋;

    申请日2022-10-28

  • 分类号E04F11/00(2006.01);A61G5/10(2006.01);

  • 代理机构浙江嘉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515;

  • 代理人黄江

  • 地址 314007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青龙路669号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坡道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滑防溜车小坡道。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或其他原因,无法建造台阶时,可以采用坡道来应对高度的变化。公共绿地和公共建筑,通常都需要无障碍通道,坡道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坡道是使行人在地面上进行高度转化的重要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无坡道的路段,此时车辆或者轮椅将无法通过,因此,人们常借助坡道板进行通行。

如申请人在线申请,公开号为CN2174001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对折式手提式坡道,包括左坡道板和右坡道板,左坡道板和右坡道板的顶面上均设有防滑槽,左坡道板和右坡道板相对的一侧面之间设有主连接件,主连接件的两侧开设若干凹槽,凹槽间隔均匀地沿主连接件的长度方向排列,凹槽的底部设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伸缩板;左坡道板和右坡道板的另一侧面上均设有提手;左坡道板和右坡道板的底面中部位置均安装有伸缩杆。

其能够方便携带,在需要使用时打开铺好即可,但在供轮椅通过时,不能够对爬坡的轮椅的车轮限位,轮椅存在后溜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转动的翻板,在小坡道倾斜时,翻板立起,轮椅的车轮通过时,可以将翻板压倒放平,但车轮无法向后移动,即阻止车轮后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防溜车小坡道,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面为正面,相对面为背面,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若干翻板,若翻板由前端至后端依次排布,翻板的后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翻板的后端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与翻板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配重块转动的空槽,所述翻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与翻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翻板之间设置有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翻板之间的角度为165-17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对应翻板的下方开设有镂空槽,镂空槽贯穿固定板的正面至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固定板的前端朝向待前进方向,在倾斜状态下,配重块状使得翻板绕转轴翻转,翻板的前端立起,车轮由后端向前端移动过程中,其可以顺利的将翻板压倒,在车轮通过后,若发生后溜,车轮将被翻板所阻挡,翻板无法逆向继续翻转,防止车轮后溜,更加安全,且在携带时,可提起翻板的前端使翻板基本放平。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坡道处于上坡状态示意图(其中一个翻板被压倒);

图2为小坡道处于下坡状态示意图(其中一个翻板被压倒);

图3为小坡道处于立起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板;11、镂空槽;12、空槽;2、翻板;3、转轴;4、配重块;5、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防溜车小坡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防滑防溜车小坡道,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一面为正面,相对面为背面,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所述固定板1的正面设置有若干翻板2,若翻板2由前端至后端依次排布,翻板2的后端通过转轴3与固定板1转动连接,所述翻板2的后端连接有配重块4,配重块4与翻板2分别位于转轴3的两侧,所述固定板1上开设有供配重块4转动的空槽12,所述翻板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3对应配重块4一侧的力矩大于翻板2一侧的力矩,即配重块4可根据重力带动翻板2转动,空槽12开设的尺寸不但能够使配重块4转动,而且还能够限制配重块4转动的范围,在配重块4转动时翻板2同步绕转轴3转动,本实施例优选的配重块4转动范围能够使翻板2转动90°,具体的能够使翻板2由平行于固定板1转动至垂直于固定板1,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转动角度。

为达到良好的防滑效果优选的在固定板1的正面也设置有防滑纹。

如图1所示,在轮椅需要上坡时,将固定板1的前端搭在高处,后端搭在低处,固定板1整体呈倾斜状态,此时由于重力作用,配重块4使得翻板2翻起,翻板2逆时针转动被立起,根据固定板1倾斜的角度,配重块4可以抵在空槽12的侧面,或仍具有可转动空间;此时轮椅由低处向高处移动,车轮将压倒翻板2,使其沿顺时针转动至贴在固定板1的正面,在车轮经过一个翻板2后,此翻板2将再次转动被立起,如此依次经过所有的翻板2至高处,若此时车轮具有向后溜车的趋势,则其将抵在此翻板2上,即翻板2阻止车轮继续向低处移动,防止溜车。

如图2所示,其示出的是轮椅需要下坡时,固定板1的前端搭在低处,后端搭在高处,此时虽然翻板2仍处于立起状态,但其可以逆时针转动,即轮椅顺利的由高处向低处移动,此时轮椅也不存在后溜的问题,因而只需翻板2不会阻碍车轮移动即可。

如图3所示,在无需使用时,提起固定板1的前端,此时可使得翻板2基本处于水平状态,即翻板2可以完全不凸出固定板1的范围,便于携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翻板2全部放倒。

如图1和2所示,所述配重块4与翻板2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翻板2之间设置有角度。

具体的所述连杆与翻板2之间的角度为165-175°。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图1和2中示出转轴3和配重块4表面凸出翻板2,但实际上转轴3可以仅位于翻板2的两侧,而不侵入车轮行进的路径上,同样的配重块4的位置可以进行控制,其无需与翻板2相同宽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1上对应翻板2的下方开设有镂空槽11,镂空槽11贯穿固定板1的正面至背面。

如图1和2所示,镂空槽11不但能够减轻整个小坡道的重量,而且可以使杂物由镂空槽11漏下。

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板1也可以视为是由固定框与多个支撑板组合而成,这些支撑板之间形成镂空槽11。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1的两端安装有斜板5,所述斜板5与固定板1转动连接。

斜板5以方便车轮顺利的进入或离开小坡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