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N20塑胶外壳自动装轴机

N20塑胶外壳自动装轴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的N20塑胶外壳自动装轴机,包括包括机架箱,所述机架箱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盘组件,所述机架箱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振动盘,所述外壳振动盘的一侧连接有装N20组件,所述装N20组件固定连接在机架箱的上端一侧,所述转盘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1,2,3,4号轴组件,所述装1,2,3,4号轴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铆压组件,所述铆压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成品组件,此设置通过振动盘自动排列产品上料,省去了人工的繁琐,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快速、精准的将各部件组装,使设备完成一个产品的组装速度是一分钟40pcs以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3328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市鸿富润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066919.5

  • 发明设计人 杨佳泽;陈伟东;

    申请日2023-01-10

  • 分类号B29C65/60(2006.01);B29C65/80(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伍华荣

  •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山陂村惠州仲恺中集智谷产业园3号厂房7层

  • 入库时间 2023-06-26 18:57: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N20塑胶外壳自动装轴机。

背景技术

自动装轴机,主要是使器材的轴心的安装成为自动化的的机械设备,市场上现有的N20塑胶外壳装轴,依靠人工利用简易工装治具装配,利用简易的气动压力机铆压,依靠人工速度慢,工序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N20塑胶外壳自动装轴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N20塑胶外壳装轴,依靠人工利用简易工装治具装配,利用简易的气动压力机铆压,依靠人工速度慢,工序繁琐,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N20塑胶外壳自动装轴机,包括机架箱,所述机架箱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盘组件,所述机架箱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振动盘,所述外壳振动盘的一侧连接有装N20组件,所述装N20组件固定连接在机架箱的上端一侧,所述转盘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1,2,3,4号轴组件,所述装1,2,3,4号轴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铆压组件,所述铆压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成品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转盘组件转动进行换位,N20塑胶外壳产品经过外壳振动盘能够实现自动排列上料,装N20组件将N20塑胶外壳夹取装进转盘组件内;1.2.3.4号轴产品经过装1,2,3,4号轴组件分别将1.2.3.4号轴装进转盘组件上面的产品内;铆压组件将1.2.3.4号轴铆压到指定的位置;出成品组件将完成的产品从转盘组件内取出,实现了自动装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轴效率低下,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组件包括转盘本体,所述转盘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冶具本体,所述转盘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凸轮分割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一端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凸轮分割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开关,所述转盘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盘组件。

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凸轮分割器转动转盘本体转动,从而使得将冶具本体进行换位,顶盘组件防止转盘本体受力时倾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轴效率低下,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N20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横移气缸,所述第一横移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指气缸,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指夹,所述第一手指夹的一侧通过直振料道与外壳振动盘连通。

N20塑胶外壳由外壳振动盘自动排列上料,第一手指夹将N20塑胶夹取装进转盘组件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轴效率低下,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1,2,3,4号轴组件包括轴振动盘,所述轴振动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送轴气缸,所述送轴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送轴组件,所述送轴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升降气缸,所述送轴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装轴组件,所述装轴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轴气缸。

1.2.3.4号轴产品经过轴振动盘能够实现自动排列上料,轴振动盘经透明PFA胶管将轴导到送轴气缸,送轴气缸将一个轴分出,送轴组件将轴装进转盘组件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轴效率低下,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气缸和铆头,所述铆压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铆头。

铆压气缸下压将轴铆压到指定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轴效率低下,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成品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移气缸,所述第二横移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指气缸,所述第二手指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指夹,所述第二手指夹的下端设置有漏斗。

第二升降气缸下降,第二手指夹将产品夹取,将成品从转盘组件中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轴效率低下,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转盘组件转动进行治具换位,N20塑胶外壳产品经过振动盘能够实现自动排列上料,装N20塑胶外壳组件将N20塑胶外壳夹取装进转盘治具内;1.2.3.4号轴产品经过振动盘能够实现自动排列上料,经透明PFA胶管将轴导向送轴组件,由此实现轴的自动上料,装1.2.3.4号轴组件将1.2.3.4号轴装进转盘产品内;铆压组件将1.2.3.4号轴铆压到指定的位置;下料组件将完成的产品从转盘治具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N20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1,2,3,4号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铆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出成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箱;2、转盘组件;3、外壳振动盘;4、装N20组件;5、装1,2,3,4号轴组件;6、顶盘组件;7、铆压组件;8、出成品组件;9、转盘本体;10、冶具本体;11、凸轮分割器;12、皮带轮;13、驱动电机;14、感应开关;15、第一升降气缸;16、第一横移气缸;17、第一手指气缸;18、第一手指夹;19、直振料道;20、第三升降气缸;21、装轴气缸;22、装轴组件;23、轴振动盘;24、送轴气缸;25、送轴组件;26、铆压气缸;27、铆头;28、第二升降气缸;29、第二横移气缸;30、第二手指气缸;31、第二手指夹;32、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N20塑胶外壳自动装轴机,包括机架箱1,机架箱1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盘组件2,机架箱1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振动盘3,外壳振动盘3的一侧连接有装N20组件4,装N20组件4固定连接在机架箱1的上端一侧,转盘组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1,2,3,4号轴组件5,装1,2,3,4号轴组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盘组件6,顶盘组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铆压组件7,铆压组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成品组件8。

具体的,转盘组件2包括转盘本体9,转盘本体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冶具本体10,转盘本体9的下端设置有凸轮分割器11,凸轮分割器11的一端通过皮带轮12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13,凸轮分割器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开关14,转盘本体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盘组件6,装N20组件4包括第一升降气缸15,第一升降气缸1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横移气缸16,第一横移气缸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指气缸17,第一手指气缸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指夹18,第一手指夹18的一侧通过直振料道19与外壳振动盘3连通,装1,2,3,4号轴组件5包括轴振动盘23,轴振动盘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送轴气缸24,送轴气缸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送轴组件25,送轴组件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升降气缸20,送轴组件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装轴组件22,装轴组件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轴气缸21,铆压组件7包括铆压气缸26和铆头27,铆压气缸2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铆头27,出成品组件8包括第二升降气缸28,第二升降气缸2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移气缸29,第二横移气缸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指气缸30,第二手指气缸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指夹31,第二手指夹31的下端设置有漏斗32。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有益效果。

转盘组件2转动进行换位,N20塑胶外壳产品经过外壳振动盘3能够实现自动排列上料,装N20组件4将N20塑胶外壳夹取装进转盘组件2内;1.2.3.4号轴产品经过装1,2,3,4号轴组件5分别将1.2.3.4号轴装进转盘组件2上面的产品内;铆压组件7将1.2.3.4号轴铆压到指定的位置;出成品组件8将完成的产品从转盘组件2内取出,实现了自动装轴,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13带动凸轮分割器11转动转盘本体9转动,从而使得将冶具本体10进行换位,顶盘组件6防止转盘本体9受力时倾斜,N20塑胶外壳由外壳振动盘3自动排列上料,第一手指夹18将N20塑胶夹取装进转盘组件2内,1.2.3.4号轴产品经过轴振动盘23能够实现自动排列上料,轴振动盘23经透明PFA胶管将轴导到送轴气缸24,送轴气缸24将一个轴分出,送轴组件25将轴装进转盘组件2内,铆压气缸26下压将轴铆压到指定位置,第二升降气缸28下降,第二手指夹31将产品夹取,将成品从转盘组件2中取出。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