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

一种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包括恐龙本体,所述恐龙本体的上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前肢,所述恐龙本体后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后肢,所述后肢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肢,所述连接肢的下侧均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之间设有驱动结构,且驱动结构的下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底座内设有折叠移动结构。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后肢、连接肢、转轮和驱动结构,实现了自动化驱动恐龙模型的关节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拨动恐龙模型关节进行活动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05029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自贡亘古龙腾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996424.0

  • 发明设计人 卢天志;

    申请日2022-11-10

  • 分类号A63H11/00(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罗言刚

  • 地址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工业园区金川路15号附1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26 18:51: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2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恐龙模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

背景技术

恐龙是一种生活着在数亿年前的生物,对恐龙的学习和研究离不开恐龙模型,且恐龙模型也被逐渐推广应用。

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151368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当中的恐龙模型的关节能够进行活动,但是需要手动进行关节的调节,自动化的效果较差,静置时关节不可自行进行活动,降低趣味性;

(2)现有技术当中的恐龙模型的功能简单,不便进行移动转移,仅可进行放置,灵活性较差。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不便自动化对关节进行活动和不便进行移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包括恐龙本体,所述恐龙本体的上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前肢,所述恐龙本体后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后肢,所述后肢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肢,所述连接肢的下侧均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之间设有驱动结构,且驱动结构的下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底座内设有折叠移动结构。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转盘上端面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贯穿安装盒的两侧侧壁并与转轮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安装盒的内底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移动结构包括对称转动在底座内的两个双向螺杆,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贯穿底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两个所述双向螺杆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两个所述双向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端面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与移动板位置对应的条形开口。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盒的上端面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分别与恐龙本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下端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设置的后肢、连接肢、转轮和驱动结构,实现了自动化驱动恐龙模型的关节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拨动恐龙模型关节进行活动和趣味性较低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折叠收纳结构,实现了恐龙模型的移动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恐龙模型不便进行灵活移动的问题;

3.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实现了增加底座的摩擦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座防滑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的折叠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图4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恐龙本体;2、前肢;3、后肢;4、连接肢;5、转轮;6、驱动结构;601、安装盒;602、转轴;603、从动齿轮;604、第二电机;605、主动齿轮;7、底座;8、转盘;9、第一电机;10、折叠移动结构;1001、双向螺杆;1002、手轮;1003、带轮;1004、皮带;1005、移动块;1006、第一连接座;1007、转杆;1008、第二连接座;1009、移动板;1010、万向轮;11、支撑柱;12、第一防滑垫;13、第二防滑垫。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包括恐龙本体1,恐龙本体1的上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前肢2,恐龙本体1后端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后肢3,后肢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肢4,连接肢4的下侧均活动连接有转轮5,通过转轮5的转动带动连接肢4进行转动,连接肢4的转动带动后肢3进行转动转动,转轮5之间设有驱动结构6,且驱动结构6的下侧设有底座7,通过驱动结构6能够驱动转轮5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自动化驱动后肢3进行活动,底座7内安装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通过第一电机9驱动转盘8进行转动,进而能够使恐龙本体1进行转动,底座7内设有折叠移动结构10,通过折叠移动结构10方便恐龙模型进行移动,灵活性更高。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驱动结构6包括固定在转盘8上端面的安装盒601,安装盒60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602,转轴602两端分别贯穿安装盒601的两侧侧壁并与转轮5的侧壁固定连接,转轴602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03,安装盒601的内底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604,第二电机60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603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605;通过第二电机604驱动主动齿轮605进行转动,主动齿轮605的转动驱动从动齿轮603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轴602进行转动,进而使转轮5进行转动,转轮5的转动使连接肢4进行移动,连接肢4的移动带动后肢3进行活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折叠移动结构10包括对称转动在底座7内的两个双向螺杆1001,其中一个双向螺杆1001的一端贯穿底座7并固定连接有手轮1002,两个双向螺杆1001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带轮1003,带轮1003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1004,两个双向螺杆1001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1005,两个移动块1005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06,第一连接座1006内转动连接有转杆1007,转杆100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1008,第二连接座100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09,移动板1009的下端面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1010;通过手轮1002使双向螺杆1001进行转动,在带轮1003和皮带1004的传动下使两个双向螺杆1001同步转动,从而使移动块1005向内移动,移动块1005的移动使转杆1007转动,进而使移动板1009下移使万向轮1010漏出,方便进行移动,静置时还方便进行收纳。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底座7的下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与移动板1009位置对应的条形开口;通过条形开口方便移动板1009的漏出。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安装盒601的上端面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11,两个支撑柱11的顶端分别与恐龙本体1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柱11方便对恐龙本体1进行稳定支撑。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底座7下端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12,第一防滑垫1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13;通过第一防滑垫12和第二防滑垫13能够增加底座7的摩擦力,提高静置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本新式的关节可活动的恐龙模型在工作时/使用时:首先驱动驱动第二电机604进行转动,第二电机604驱动主动齿轮605进行转动,主动齿轮605的转动驱动从动齿轮603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轴602进行转动,进而使转轮5进行转动,转轮5的转动使连接肢4进行移动,连接肢4的移动带动后肢3进行活动;同时驱动第一电机9进行转动,第一电机9的驱动转盘8进行转动,进而使恐龙本体1进行转动;需要进行移动时,转动手轮1002使双向螺杆1001进行转动,在带轮1003和皮带1004的传动下使两个双向螺杆1001同步转动,从而使移动块1005向内移动,移动块1005的移动使转杆1007转动,进而使移动板1009下移使万向轮1010漏出,方可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