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城市供水管道用水质检测取样装置

一种城市供水管道用水质检测取样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城市供水管道用水质检测取样装置,解决了目前取样器很难取到水中和水底的水质样品以及融合样品的技术问题,包括:取样筒,取样筒的上端开口且为进水口,取样筒的下端固定有工字型底座,取样筒的外部套设有取样进水筒,取样筒的外壁和取样进水筒的内壁之间具有进水过渡腔体,取样进水筒的顶部密封,取样进水筒的周侧表面沿深度方向或轴心开设有若干取样进水通道,取样进水筒的底部开口并可拆卸连接在工字型底座外周上。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带有取样进水通道的取样进水筒分别从不同深度位置进水,进入的水体融合后储存在取样筒中,以达到获得融合样品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97389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田芳媛;

    申请/专利号CN202223036554.6

  • 发明设计人 田芳媛;

    申请日2022-11-15

  • 分类号G01N1/10(2006.01);

  • 代理机构嘉兴熠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89;

  • 代理人沈淼

  •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和街43号B2栋10层6门

  • 入库时间 2023-06-01 21:58: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城市供水管道用水质检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74088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塞取样器,包括取样器和包覆在取样器外的管塞,取样器包括取样杆和至少连接在取样杆一端的取样头,管塞可封闭试管或离心管。其管塞可封闭试管,采用液基法剥离取样器样本时便于取样器在试管内充分震荡,提高样本收集量,并减少液体喷溅可能带来的污染。

然而,类似以上水质取样器,将该取样器置于水体中,其取样部位为水体的表层部,利用该取样器很难取到水中和水底的水质样品。尤其是在深水水域中,表层水质和深水水质由于光照影响和生物栖息的影响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且表层水质和深水水质是一个不断交融的过程,因此,如何采集到所有的样品以及将表层水质和深水水质较好的融合,提取融合样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水质的取样效果,是需要对目前取样品作出些许改变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取样器很难取到水中和水底的水质样品以及融合样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带有取样进水通道的取样进水筒分别从不同深度位置进水,进入的水体融合后储存在取样筒中,以达到获得融合样品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供水管道用水质检测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上端开口且为进水口,所述取样筒的下端固定有工字型底座,所述取样筒的外部套设有取样进水筒,所述取样筒的外壁和所述取样进水筒的内壁之间具有进水过渡腔体,所述取样进水筒的顶部密封,所述取样进水筒的周侧表面沿深度方向或轴心开设有若干取样进水通道,所述取样进水筒的底部开口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工字型底座外周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带有取样进水通道的取样进水筒分别从不同深度位置进水,进入的水体融合后储存在取样筒中,以达到获得融合样品的目的。

使用时:将取样装置沿着竖直方向插入城市用水的水库中,水库中不同深度的水沿着取样进水通道到达进水过渡腔体内,在将进水过渡腔体填满后从进水口进入到内层的取样筒中,待不再冒泡(取样筒内装满),通过提手将取样装置取出,取出后进水过渡腔体内的水从漏水孔排出,取样筒内的水依然在取样筒内,然后将取样进水筒与工字型底座分离,可以取出取样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字型底座包括一体设置的上平台、握持部和下平台,所述取样进水筒的底部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平台的外周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取样进水筒底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上平台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取样进水筒与工字型底座为螺纹连接,方便后期取样完成后的分离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取样筒的下端固定,所述上平台沿厚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漏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在取样完成后将进水过渡腔体内的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部的表面设置有增大表面摩擦力的握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握持工字型底座,不易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平台的上下表面积大于所述上平台的上下表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放稳工字型底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样进水通道设置为圆孔状、腰型孔状、直线口状或圆弧型开口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样进水通道沿轴心方向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样进水筒的顶部设置有提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转移整体的取样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对城市供水水库中的不同深度水体进行取样,并快速对不同深度水体的水进行融合;

(2)取样后能够便捷的取出样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取样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取样装置整体分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取样装置整体分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取样筒和工字型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取样筒;1-1、进水口;2、工字型底座;2-1、上平台;2-11、漏水孔;2-2、握持部;2-3、下平台;3、取样进水筒;3-1、取样进水通道;4、进水过渡腔体;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城市供水管道用水质检测取样装置,结合图1-图4可知,包括:取样筒1,取样筒1的上端开口且为进水口1-1,取样筒1的下端固定有工字型底座2,取样筒1的外部套设有取样进水筒3,取样筒1的外壁和取样进水筒3的内壁之间具有进水过渡腔体4,取样进水筒3的顶部密封,取样进水筒3的周侧表面沿深度方向或轴心开设有若干取样进水通道3-1,取样进水筒3的底部开口并可拆卸连接在工字型底座2外周上。

其中,为了便于取样筒1和工字型底座2之间的分离和结合,如图3所示,工字型底座2包括一体设置的上平台2-1、握持部2-2和下平台2-3,取样进水筒3的底部内侧面可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展示螺纹),上平台2-1的外周侧可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展示螺纹),取样进水筒3底端螺纹连接在上平台2-1上,当然还可以采取其它结合方式。同时,在握持部2-2的表面设置有增大表面摩擦力的握痕,方便拿取。

为了对进水过渡腔体4内的水排出,将上平台2-1的上表面与取样筒1的下端固定,并上平台2-1沿厚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漏水孔2-11。而且设置下平台2-3的上下表面积大于上平台2-1的上下表面积,可以稳定的竖直放置整体装置。

对于取样进水通道3-1的形状设计多种多样,只需要能够实现进水功能即可,本实施例中取样进水通道3-1设置为圆孔状、腰型孔状、直线口状或圆弧型开口状均可。且取样进水通道3-1沿轴心方向均匀设置。

此外,在取样进水筒3的顶部设置有提手5,方便对整体的进水装置进行拿取和搬运。

工作原理:将取样装置沿着竖直方向插入城市用水的水库中,水库中不同深度的水沿着取样进水通道3-1到达进水过渡腔体4内,在将进水过渡腔体4填满后从进水口1-1进入到内层的取样筒1中,待不再冒泡(取样筒1内装满),通过提手5将取样装置取出,取出后进水过渡腔体4内的水从漏水孔2-11排出,取样筒1内的水依然在取样筒1内,然后将取样进水筒3与工字型底座2分离,可以取出取样筒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