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激流组件及具有该激流组件的模拟训练装置

一种激流组件及具有该激流组件的模拟训练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流组件及具有该激流组件的模拟训练装置,该激流组件包括管道组件、螺旋桨组件、设置于管道组件端部用于与水池的进/出水口相拆卸连接的连接部,螺旋桨组件包括安装套、转动设置于安装套内的螺旋桨,安装套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管道组件相固定连接,螺旋桨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采用螺旋桨代替原先的叶轮,动力更足,采用内外循环的方式代替原先的上下循环,减少动力损失,而且激流组件能够实现对旧泳池改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95292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阴智慧四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101940.4

  • 发明设计人 丁澄;

    申请日2023-02-02

  • 分类号E04H4/12(2006.01);E04H4/14(2006.01);

  • 代理机构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刘宏亮

  • 地址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山大道55号天安数码城61单元2楼

  • 入库时间 2023-06-01 21:55: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流组件及具有该激流组件的模拟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游泳池是人们从事游泳运动的场地。可造流的池可以用于运动员的常规训练,通过调节水流速度,不仅便于游泳者的技术分析,还可用于康复治疗和肌肉训练,但是游泳爱好者并不拘泥于目前的室内游泳,主要是因为即使现有的泳池能够进行造流,但是仍然无法模拟自然环境下的激流,具体以现有的造流池结构进行分析。

现有技术中的泳池用造流结构如CN207988589U公开的一种泳池单边造流组件,包括一侧面敞口的折流罩体,折流罩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与折流罩体围合成折流通道,折流通道的进水口位于出水口下方;折流通道内设置有引流件;还包括护罩板,护罩板为无通孔板体,护罩板固定罩设在进水口外侧。泳池造流组件结构简单合理,利用护罩板间隔由于造流形成的上下层逆向水流间隔,减弱上下层水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护罩板具有防护作用,减少由于下层水体的吸力导致的人身伤害;有助于在泳池内形成较大范围的水循环。

由于上述造流组件,采用叶轮进行造流,其仅仅能够引起水流流动,无法达到形成激流的目的,而且由于目前造流组件,采用池内水进行上下循环的方式,由于重力原因,损失了动力,进一步减缓了激流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造流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激流组件,采用螺旋桨代替原先的叶轮,动力更足,采用内外循环的方式代替原先的上下循环,减少动力损失,而且激流组件能够实现对旧泳池改造。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激流组件包括管道组件、螺旋桨组件、设置于所述管道组件端部用于与水池的进/出水口相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安装套、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套内的螺旋桨,所述安装套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管道组件相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安装套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与固定于所述管道组件上的连接法兰相配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管道组件的端部设置有引流罩,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引流罩上。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引流罩呈锥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引流罩呈方锥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引流罩侧壁上的若干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模拟训练装置,采用螺旋桨代替原先的叶轮,动力更足,采用内外循环的方式代替原先的上下循环,减少动力损失,而且激流组件能够实现对旧泳池改造。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拟训练装置,包含上述激流组件,还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管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水池本体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所述管道组件具有两个,每个所述管道组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水池本体同一侧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水池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水池本体的深度;或者每个所述管道组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水池本体一侧的进水口与其另一侧的所述出水口之间。

进一步改进的是,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管道组件相连通的支流管道、设置于所述支流管道上的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管道组件上的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支流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支流管道的两端与所述管道组件的连接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采用螺旋桨代替原先的叶轮,能够大大提高水流流动的动力,从而形成激流,另外将池内水循环由上下循环改为内外循环,大大减少了动力损失,此外,由于激流组件可以与泳池拆装,便于对旧泳池改造,而且也便于使用于现有的SMC拆装式泳池上,管道组件可以设置于泳池走道板的下方空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激流组件示意图;

图2是螺旋桨组件示意图;

图3是模拟训练装置示意图一(实施例一);

图4是模拟训练装置示意图二(实施例二);

图5是模拟训练装置的示意图三。

其中:1、管道组件;2、安装套;3、螺旋桨;4、引流罩;5、水池本体;6、隔板;7、支流管道;8、第一阀门;1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激流组件包括管道组件1、螺旋桨组件、设置于所述管道组件1端部用于与水池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相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安装套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套2内的螺旋桨3,所述安装套2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管道组件1相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3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

为了方便安装动力组件的同时便于调节动力大小,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目前造流组件采用的动力机构均为电机,由于螺旋桨组件安装于管道上,而电机需要安装于泳池外侧,由此其输出轴必须穿过泳池池壁,继而需要做出良好的密封结构,而采用液压马达,其只需输送液压油驱动,相对于电机轴的密封,其密封结构更简单,而且调节动力时,只需调节液压大小即可,操作方便。

为了方便对螺旋桨组件的安装以及维护保养,所述安装套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与固定于所述管道组件1上的连接法兰相配合。

为了方便引流,所述管道组件1的端部设置有引流罩4,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引流罩4上,所述引流罩4呈锥形,优选地,所述引流罩4呈方锥形。

为了方便连接,所述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引流罩4侧壁上的若干连接孔,而泳池侧壁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处开设安装孔,连接孔与安装孔之间可通过紧固件连接,另外为了提高密封效果,还可以在引流罩4的端面与池壁之间设置密封垫。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一种模拟训练装置,包含上述激流组件,还包括水池本体5,所述水池本体5上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管道组件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池本体5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所述管道组件1具有两个,每个所述管道组件1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水池本体5同一侧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水池本体5的中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高度小于所述水池本体5的深度。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水池内设置隔板6,由此管道组件1可以连接于水池的同一侧,由此减少管道的长度。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水池本体5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所述管道组件1具有两个,每个所述管道组件1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水池本体5一侧的进水口与其另一侧的所述出水口之间。

对比实施例一,虽然增加了管道组件1的长度,但是取消了水池内的隔板6,从而使得水池内空间不被占用。具体依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图5所示,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管道组件1相连通的支流管道7、设置于所述支流管道7上的过滤装置10、设置于所述管道组件1上的第一阀门8、设置于所述支流管道7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8位于所述支流管道7的两端与所述管道组件1的连接处之间,通过采用支流管道7以及两个阀门,通过对阀门进行切换控制,实现造流与水处理之间的切换,而且水处理时无需额外配备动力源,采用造流的螺旋桨作为动力即可,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可以采用用于泳池过滤的沙缸,而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均采用电磁阀门。

当需要对水池进行造流时,打开第一阀门8,同时关闭第二阀门,激流组件对水池内的水进行造流,由此水流循环,当需要对泳池进行水处理时,关闭第一阀门8,打开第二阀门,激流组件造流时,水经过过滤装置10进行过滤,从而实现水处理,两者不仅共用供水管道,而且共用动力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