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

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密封圈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先将连接柱与第二连接套筒连接,然后通过转动丝杠带动压紧筒下压,使压紧筒与支撑座共同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压紧与松开过程压紧筒不发生旋转,也就不会磨损O形橡胶密封圈的表面,通过插销与卡口卡接的方式先固定连接柱与第二连接套筒,然后再转动丝杠带动压紧筒下压,使压紧筒与支撑座共同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而且再次安装同批次O形橡胶密封圈进行实验时,只需将连接柱插回,使插销再次卡紧卡口,便可以实现安装,而且压紧筒的压紧位置没动,使再次压紧的压紧力相同,使同批次产品实验时的压紧力相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82317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赛特密封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132909.1

  • 发明设计人 孙炎;

    申请日2022-11-24

  • 分类号G01M13/005(2019.01);

  • 代理机构郑州白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30;

  • 代理人侯申飞

  • 地址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开发区2#工业区

  • 入库时间 2023-05-05 01:4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密封圈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O形橡胶密封圈是密封装置中的一类通用基础元件,在泄漏和密封这一对矛盾中扮演重要角色,被广泛用于国防、化工、石油、煤炭、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主要行业中。

对于橡胶密封材料及制品,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手段大多是基于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根据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评估,这一做法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橡胶制品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性能变化,而各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要求贴近实际使用工况的试验数据,这时候就需要根据现有检测方法结合具体使用工况设计试验方案来满足科研生产需求;在中国实用新型CN216116744U中公开了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该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很好的模拟了O形橡胶圈的实际使用状态,在试验过程中便于试验样品拆卸和安装,极大地保护了试验样品不被损坏,大大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但是该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该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采用螺纹旋入的限位模块,在压紧橡胶圈的时候是旋转下压的动作,会造成橡胶圈旋转磨损,而且拆装都需要旋转螺纹才能取下,拆装不便,若是大批量的实验时,影响效率,而且每次压紧时的压紧力不能稳定控制,造成同批次橡胶圈实验时压紧力都不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法兰片与压紧法兰片,所述底座法兰片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壁的底部均开设有卡口,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内壁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一端底部的边缘开设有引导斜面,所述插销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插销与卡口卡接,两个所述插销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条形孔,所述导向筒内壁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两侧与导向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外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压紧筒,所述压紧筒底部与支撑座顶面之间夹紧有O形橡胶密封圈。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压紧法兰片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内壁的直径与压紧筒和支撑座外壁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底座法兰片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螺栓,所述底座法兰片与压紧法兰片通过若干连接螺栓配合螺母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使第一连接套筒套在压紧筒与支撑座外壁,使第一连接套筒套于O形橡胶密封圈外,并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可以模拟出使用状态。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柱底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与导向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插销底面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动头,所述拉动头与条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拉动头通过条形通孔贯穿出连接柱底面。

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拉动头方便在底部拉动两个插销脱出卡口,方便进行拆卸。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插销的宽度与导向槽以及卡口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插销的厚度与卡口内壁的高度相适配,所述复位弹簧复位后的长度不小于导向孔减去两个插销长度的差。

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使复位弹簧可以将两个插销推出导向孔,使其卡紧卡口。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丝杠的顶部贯穿出导向筒顶面的中心处,所述丝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头,所述导向条形孔的长度与导向筒的长度相适配。

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旋转头方便转动丝杠进行压紧力调节,同时导向条形孔的长度可以使调节范围与导向筒的长度适配,发挥最大的调节行程。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压紧筒内壁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套筒外壁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压紧筒内壁的深度大于第二连接套筒的高度。

采用上述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使压紧筒可以完全压在O形橡胶密封圈的顶部,同时压紧筒底面可以完全压到支撑座的顶面,以适应不同厚度O形橡胶密封圈的压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该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通过先将连接柱与第二连接套筒连接,然后通过转动丝杠带动压紧筒下压,使压紧筒与支撑座共同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实现竖直下压的压紧动作,压紧与松开过程压紧筒不发生旋转,也就不会磨损O形橡胶密封圈的表面,减小实验对O形橡胶密封圈的磨损;

2、该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通过插销与卡口卡接的方式先固定连接柱与第二连接套筒,然后再转动丝杠带动压紧筒下压,使压紧筒与支撑座共同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这样在拆卸时只需拉动插销脱出卡口即可拉出连接柱,实现O形橡胶密封圈的拆卸,而且再次安装同批次O形橡胶密封圈进行实验时,只需将连接柱插回,使插销再次卡紧卡口,便可以实现安装,而且压紧筒的压紧位置没动,使再次压紧的压紧力相同,使同批次产品实验时的压紧力相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O形橡胶密封圈拆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法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紧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法兰片,2-支撑座,3-导向筒,4-滑动块,5-压紧筒,6-O形橡胶密封圈,7-旋转头,8-导向条形孔,9-压紧法兰片,10-第一连接套筒,11-连接螺栓,12-第二连接套筒,13-连接柱,14-导向孔,15-插销,16-复位弹簧,17-拉动头,18-条形通孔,19-导向槽,20-卡口,21-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它包括底座法兰片1与压紧法兰片9,底座法兰片1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12,第二连接套筒1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槽19,导向槽19内壁的底部均开设有卡口20,第二连接套筒12的内壁插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14,导向孔14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插销15,插销15一端底部的边缘开设有引导斜面,插销15与导向槽19滑动连接,插销15与卡口20卡接,两个插销15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6,连接柱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3,导向筒3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条形孔8,导向筒3内壁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杠21,丝杠2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滑动块4的两侧与导向条形孔8滑动连接,滑动块4的外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压紧筒5,压紧筒5底部与支撑座2顶面之间夹紧有O形橡胶密封圈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压紧法兰片9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10,第一连接套筒10内壁的直径与压紧筒5和支撑座2外壁的直径相适配,底座法兰片1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螺栓11,底座法兰片1与压紧法兰片9通过若干连接螺栓11配合螺母固定连接,将底座法兰片1与压紧法兰片9连接,使第一连接套筒10套在压紧筒5与支撑座2外壁,使第一连接套筒10套于O形橡胶密封圈6外,并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6,可以模拟出使用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连接柱13底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18,条形通孔18与导向孔14的内部相连通,插销15底面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动头17,拉动头17与条形通孔18滑动连接,拉动头17通过条形通孔18贯穿出连接柱13底面,通过拉动头17方便在底部拉动两个插销15脱出卡口20,方便进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插销15的宽度与导向槽19以及卡口20的宽度相适配,插销15的厚度与卡口20内壁的高度相适配,复位弹簧16复位后的长度不小于导向孔14减去两个插销15长度的差,从而使复位弹簧16可以将两个插销15推出导向孔14,使其卡紧卡口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丝杠21的顶部贯穿出导向筒3顶面的中心处,丝杠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头7,导向条形孔8的长度与导向筒3的长度相适配,通过旋转头7方便转动丝杠21进行压紧力调节,同时导向条形孔8的长度可以使调节范围与导向筒3的长度适配,发挥最大的调节行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压紧筒5内壁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套筒12外壁的直径相适配,压紧筒5内壁的深度大于第二连接套筒12的高度,从而使压紧筒5可以完全压在O形橡胶密封圈6的顶部,同时压紧筒5底面可以完全压到支撑座2的顶面,以适应不同厚度O形橡胶密封圈的压紧。

一种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先将O形橡胶密封圈6套在第二连接套筒12外壁,并贴紧到支撑座2顶面;

2)然后将连接柱13插入接套筒12,使插销1卡紧卡口20,将连接柱13与第二连接套筒12连接;

3)然后通过转动丝杠21带动压紧筒5下压,使压紧筒5与支撑座2共同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6,实现竖直下压的压紧动作;

4)压紧到位后,将底座法兰片1与压紧法兰片9连接,使第一连接套筒10套在压紧筒5与支撑座2外壁,使第一连接套筒10套于O形橡胶密封圈6外,并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6,模拟出使用状态,然后进行老化实验即可。

综上所述,该O形橡胶密封圈的试验装置,通过先将连接柱13与第二连接套筒12连接,然后通过转动丝杠21带动压紧筒5下压,使压紧筒5与支撑座2共同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6,实现竖直下压的压紧动作,压紧与松开过程压紧筒5不发生旋转,也就不会磨损O形橡胶密封圈6的表面,减小实验对O形橡胶密封圈6的磨损,再通过插销15与卡口20卡接的方式先固定连接柱13与第二连接套筒12,然后再转动丝杠21带动压紧筒5下压,使压紧筒5与支撑座2共同压紧O形橡胶密封圈6,这样在拆卸时只需拉动插销15脱出卡口20即可拉出连接柱13,实现O形橡胶密封圈6的拆卸,而且再次安装同批次O形橡胶密封圈6进行实验时,只需将连接柱13插回,使插销15再次卡紧卡口20,便可以实现安装,而且压紧筒5的压紧位置没动,使再次压紧的压紧力相同,使同批次产品实验时的压紧力相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O形橡胶密封圈6拆装的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说明书的实用新型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