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于精装修住宅的可拆卸踢脚线

一种适用于精装修住宅的可拆卸踢脚线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潢技术领域,并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精装修住宅的可拆卸踢脚线,包括相互垂直的墙体和地板,所述墙体上靠近地板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扣组件,且在所述卡扣组件上卡合连接有线板总成;所述线板总成包括线板主体,所述线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对称设置有凸起;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的卡扣主体,所述滑槽内连接有顶板,且在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中,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沿滑槽移动,并最终卡在卡槽中,通过该结构可使得踢脚线在安装之后受到弹簧的预紧力,以避免踢脚线板在长时间使用后与墙体之间出现缝隙,从而保证住宅精装修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81498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绿城联合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420365.9

  • 申请日2022-12-20

  • 分类号E04F19/04(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董建军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和路139号26幢1层

  • 入库时间 2023-05-05 01:4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精装修住宅的可拆卸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常见于室内装潢,它的存在是为了避免室内的墙体下端被脚踢损坏,被扫把、拖把等弄脏而特意在墙角设置的装饰性线条,它在住宅设计中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主要是利用其线形外表及材质、色彩等与室内家具等物件相互呼应,从而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保护功能,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板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且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

目前市场上常见踢脚线有PVC材质和木质,其多采用插入式安装方法,安装时首先要保证墙体和地板的平整,但是现有的插入式踢脚线在安装时缺乏预紧力,这会造成踢脚线板与墙体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踢脚线从其配套的卡扣中脱落,从而影响住宅装修的美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精装修住宅的可拆卸踢脚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精装修住宅的可拆卸踢脚线,包括相互垂直的墙体和地板,所述墙体上靠近地板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扣组件,且在所述卡扣组件上卡合连接有线板总成;

所述线板总成包括线板主体,所述线板主体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靠近墙体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凸起,且所述安装槽内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

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的卡扣主体,在每一个所述滑槽内均对应连接有可滑动的顶板,且在每块所述顶板的底部均连接有至少一对弹簧;

其中,在所述卡扣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凸起的豁口。

优选的,所述线板主体靠近地板的位置与所述墙体之间围合形成有第一走线槽,且在所述线板主体上相背于第一走线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线板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板,且所述凸板与墙体之间围合形成有第二走线槽。

优选的,所述线板主体相背于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且在所述支板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灯带。

优选的,在所述支板的底部以及线板主体靠近支板的一侧均开设有锁槽,且在所述锁槽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灯罩。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且在所述卡扣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卡扣组件的固定孔。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连接两块线板总成的卡套,所述卡套包括内部形成有与线板总成相嵌合型腔的壳体,且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板和压板的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沿滑槽移动,并最终卡在卡槽中,以完成对踢脚线的安装,通过该结构可使得踢脚线在安装之后受到弹簧的预紧力,以避免踢脚线板在长时间使用后与墙体之间出现缝隙,可防止踢脚线意外脱落,从而保证住宅精装修的效果。

(2)针对上述卡扣组件,通过将顶板的顶部设置为斜面,可有效降低线板总成在安装时的阻力,并且通过固定孔,可将卡扣组件快速固定在墙体上。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套可将两块不同的线板总成拼接在一起,在保证其接口处稳定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观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住宅的装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截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卡套的主视图;

图中:1、墙体;2、地板;3、卡扣组件;31、卡扣主体;32、滑槽;33、弹簧;34、顶板;35、固定孔;4、线板总成;41、线板主体;42、凸起;43、第一走线槽;44、凸板;45、第二走线槽;46、卡槽;5、卡套;51、壳体;52、型腔;53、板槽;6、支板;7、灯带;8、压板;9、锁槽;10、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8,一种适用于精装修住宅的可拆卸踢脚线,包括相互垂直的墙体1和地板2,墙体1上靠近地板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扣组件3,且在卡扣组件3上卡合连接有线板总成4;

线板总成4包括线板主体41,线板主体41靠近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靠近墙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凸起42,且安装槽内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46;

卡扣组件3包括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32的卡扣主体31,在每一个滑槽32内均对应连接有可滑动的顶板34,且在每块顶板34的底部均连接有至少一对弹簧33;

其中,在卡扣主体3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凸起42的豁口。

具体的,利用上述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执行踢脚线的线板总成4在墙体1上的可拆卸安装:

在精装修的住宅安装踢脚线时,首先将待安装的线板总成4置于目标位置,标记其与墙体1之间贴合度较差的位置,随后在相应的位置钻孔并将卡扣组件3通过膨胀螺钉等部件固定在墙体1上,然后将线板总成4的安装槽对准卡扣组件3,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线板主体41上的凸起42发生弹性形变,并将其扣入卡扣主体31上的豁口中,在此过程中,安装槽的上下两个侧面对顶板34产生挤压,使其压缩弹簧33并缩入滑槽32中,当凸起42卡入豁口后,在弹簧33的作用下可将顶板34再次顶出,并牢牢卡在线板主体41上的卡槽46内,以避免踢脚线板在长时间使用后与墙体1之间出现缝隙,可防止踢脚线意外脱落;

上述,进一步的,顶板34的顶部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且在卡扣主体3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卡扣组件3的固定孔35。优选的,通过钻孔机在墙体1的指定位置打出安装孔后,可将其对准卡扣主体31上的固定孔35,并放入膨胀螺钉等,以确保快速完成对卡扣组件3的安装,而通过将顶板34的顶部设置为斜面,可有效降低线板总成4在安装时的阻力。

进一步的,线板主体41靠近地板2的位置与墙体1之间围合形成有第一走线槽43,且在线板主体41上相背于第一走线槽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8;线板主体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板44,且凸板44与墙体1之间围合形成有第二走线槽45。优选的,通过第一走线槽43与第二走线槽45可对接入住宅中的电缆等后期扩展的线路进行走线,且在需要铺设地毯等家具时,可将其边缘部位铺设在压板8下方,实现完美衔接的收口,延伸地面材料的收口功能,效果美观,其中,凸板44则用于增设走线槽,为后续增设线路提供便利。

由上可知,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线板总成4与卡扣组件3之间的契合,实现对踢脚线的安装,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处理结构:

线板主体41相背于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6,且在支板6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灯带7;

在支板6的底部以及线板主体41靠近支板6的一侧均开设有锁槽9,且在锁槽9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灯罩10。

在上述进一步的优选处理中,支板6可用于卡接装饰墙板,以实现对墙身的收口功能。

具体的,在墙身收口时,可通过支板6对进行完美的衔接,提高整体装修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在支板6下方铺设灯带7,可兼顾空间照明与装饰的功能,美观大方,而为避免灯带7被灰尘等杂质侵扰,可利用灯罩10在锁槽9内的安装完成保护,避免其照明修饰效果受到影响。

综上,针对上述所公开的具体处理结构,还提供更进一步的优选结构:

包括用于连接两块线板总成4的卡套5,卡套5包括内部形成有与线板总成4相嵌合型腔52的壳体51,且在壳体5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板6和压板8的板槽53。在安装踢脚线时,基于转角以及节约材料的考虑,难免会出现线板总成4之间拼接的现象,基于此,不同的两块线板总成4可以通过套入卡套5的两端进行连接,在平面上卡套5可为直线型,在拐角处则可设置为直角型,而为了方便对对压板8和支板6的兼容,可通过在对应位置开设板槽53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