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

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包括呈半圆形设计的框架,框架架设在钩尾框的上方,框架的内表面沿弧形内壁设置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探伤机本体,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板,垫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杆,垫板的底部设置有套筒,螺纹杆的顶端向上插设在套筒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利用手持式的磁粉探伤设备对铁路客货车的钩尾框进行检测时,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本磁粉探伤设备的提出,架设在钩尾框上方的半圆形框架方便自动地将探伤机移动至指定部位进行针对性地探伤检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

背景技术

铁路客货车制动梁是铁路客货车制动系统的主要组件之一,铁路客货车制动梁的质量影响着铁路客货车行驶的安全性,所以铁路客货车制动梁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在检查时需要使用铁路客货车制动梁用磁粉探伤机。

在对铁路客货车的钩尾框进行磁粉探伤时,需要在钩尾框的表面不同位置进行定点检测,现有的线上探伤机一般是以手持式的设备为主,虽然人工可以自由控制检测位置,但是手持式的检测方式依然存在较大的工作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包括呈半圆形设计的框架,框架架设在钩尾框的上方,框架的内表面沿弧形内壁设置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探伤机本体,所述安装板以及安装板上的探伤机本体径向设置,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板,垫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杆,垫板的底部设置有套筒,螺纹杆的顶端向上插设在套筒内,并且螺纹杆与套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朝向框架中心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座。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底面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其输出端设置的旋转轴与所述安装板的旋转中心呈同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沿其底端通口内壁设置有螺纹内壁。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的螺纹内壁与螺纹杆保持螺纹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案提出的磁粉探伤机,解决了在利用手持式的磁粉探伤设备对铁路客货车的钩尾框进行检测时,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本磁粉探伤设备的提出,架设在钩尾框上方的半圆形框架方便自动地将探伤机移动至指定部位进行针对性地探伤检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定位精准,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滑轨;3、滑动座;4、安装座;5、旋转电机;6、旋转轴;7、安装板;8、探伤机本体;9、垫板;10、套筒;11、螺纹杆;12、支撑板;13、螺纹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3,一种铁路客、货车钩尾框磁粉探伤机,包括呈半圆形设计的框架1,框架1架设在钩尾框的上方,框架1的内表面沿弧形内壁设置有滑轨2,滑轨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座3,滑动座3转动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安装有探伤机本体8,安装板7以及安装板7上的探伤机本体8径向设置,框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板9,垫板9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设置有螺纹杆11,垫板9的底部设置有套筒10,螺纹杆11的顶端向上插设在套筒10内,并且螺纹杆11与套筒10螺纹连接。

滑动座3朝向框架1中心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底面设置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6,旋转电机5通过其输出端设置的旋转轴6与安装板7的旋转中心呈同心固定连接,套筒10沿其底端通口内壁设置有螺纹内壁13,套筒10内的螺纹内壁13与螺纹杆11保持螺纹适配。

在使用时,将框架1架设在待探伤的钩尾框上,随后控制滑动座3沿滑轨2滑动,这样可以调整滑动座3上的探伤机本体8的位置,用于对钩尾框的表面不同位置进行探伤检测;旋转电机5带动探伤机本体8进行旋转,从而可以用于对钩尾框的表面同一位置进行多方位检测,提高探伤检测的准确性;套筒10的顶端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连接在垫板9的底部,套筒10与螺纹杆11的螺纹配合,则用于调整探伤机本体8与底部的钩尾框之间的距离,两边的套筒10与螺纹杆11可以分开调整,也可以同时调整,最终可以确保最佳的检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