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

一种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包括:卡盘座内部开设有用于油管穿过的通道;卡瓦包括:左卡瓦和右卡瓦;左卡瓦和右卡瓦沿卡盘座的圆周方向排布于卡盘座的顶部;液压组件包括:支撑架、油缸、活塞杆、连接杆、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两个支撑架对称设置于卡盘座的两侧;两个连接杆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两个连接杆分别与左卡瓦、右卡瓦铰接;油缸与其中一个支撑架固定连接;靠近油缸固定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靠近油缸活动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与油缸活动端、第二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铰接。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卡盘能够自动卡紧、施工效率高,且操作更加安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卡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

背景技术

卡盘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油管悬停在一定位置,再通过液压大钳对两根油管进行拆开或连接,从而实现修井作业时,将油井中的油管全部起出或将地面上的油管全部下放到井里。

现有的油田修井作业中通过吊卡对油管进行卡紧,油管下放时,将吊卡装在油管上,同时吊卡放置在井口法兰盘上,下放油管,直至油管的管箍卡在吊卡上,此时再进行松扣或紧扣,将油管拆开或连接上。但是通过吊卡卡紧油管的方式,井口必需有2个工作人员才能完成此项工作,需要人力将吊卡抬上井口法兰上,并打开侧门,将吊卡推到油管上,再将侧门关闭,插上安全销。现有的吊卡操作需要人工进行会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且施工效率较低。

因此,研究出一种能够自动卡紧、施工效率高,且操作更加安全的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卡紧、施工效率高,且操作更加安全的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包括:

卡盘座,所述卡盘座内部开设有用于油管穿过的通道;

卡瓦,所述卡瓦包括:左卡瓦和右卡瓦;所述左卡瓦和右卡瓦均呈扇形状,且沿所述卡盘座的圆周方向排布于所述卡盘座的顶部;

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支撑架、油缸、活塞杆、连接杆、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卡盘座的两侧;所述连接杆设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分别位于支撑架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左卡瓦、右卡瓦铰接;所述油缸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排布;靠近所述油缸固定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油缸活动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油缸活动端、第二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油缸带动活塞杆移动,活塞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左卡瓦和右卡瓦对油管的分开或卡紧操作;可以实现对油管松开或卡紧的自动操作,使操作过程更加安全,避免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卡盘座的顶部设有锥形面,所述锥形面向通道底部倾斜。卡盘座的锥形面设置,方便左卡瓦和右卡瓦的上下移动,实现对油管的卡紧或松开。

优选的,所述左卡瓦和右卡瓦的外部均设有卡瓦座,所述卡瓦座的内侧面处设有卡槽,所述左卡瓦和右卡瓦分别卡固于所述卡槽内部;且所述左卡瓦和右卡瓦的内侧壁均凸出置于所述卡槽外部。卡瓦座的设置可以对左卡瓦和右卡瓦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卡瓦座置于所述卡盘座的顶部,且所述卡瓦座的底部呈与所述卡盘座锥形面相配合的倾斜面。卡瓦座在移动时会沿卡盘座的锥形面移动,进行卡紧或松开操作,使得卡瓦座的移动过程更加准确,可以准确的实现对油管的卡紧或松开。

优选的,所述左卡瓦和右卡瓦的内侧壁处设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可以增加左卡瓦、右卡瓦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左卡瓦、右卡瓦能够准确的将油管吊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左卡瓦或右卡瓦铰接。第三连接板的设置可以使连接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左卡瓦或右卡瓦进行移动,实现卡紧或松开油管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左卡瓦和右卡瓦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同时连接两个左卡瓦或两个右卡瓦。

优选的,所述卡盘座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支撑架卡接在所述凹槽内部。凹槽的设置以及连接杆对两个支撑架的连接,使得支撑架稳定的固定在卡盘座的外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油缸带动活塞杆移动,活塞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左卡瓦和右卡瓦对油管的分开或卡紧操作,可以实现自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液压卡盘的设置可以减少人员的操作,使操作过程更加安全,避免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液压卡盘的左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液压卡盘的俯视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瓦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盘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

1卡盘座;

11-通道;12-锥形面;13-凹槽;

2-卡瓦;

21-左卡瓦;22-右卡瓦;23-防滑纹;

3-液压组件;

31-支撑架;32-油缸;33-活塞杆;34-连接杆;35-第一连接板;36-第二连接板;37-第三连接板;

4-卡瓦座;

41-卡槽;42-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田小修作业用自动化液压卡盘,包括:

卡盘座1,卡盘座1内部开设有用于油管穿过的通道11;

卡瓦2,卡瓦2包括: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均呈扇形状,且沿卡盘座1的圆周方向排布于卡盘座1的顶部;

液压组件3,液压组件3包括:支撑架31、油缸32、活塞杆33、连接杆34、第一连接板35以及第二连接板36;支撑架31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卡盘座1的两侧;连接杆34设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架31之间,分别位于支撑架31的两端;两个连接杆34分别与左卡瓦21、右卡瓦22铰接;油缸32与其中一个支撑架31固定连接,且沿支撑架31的长度方向排布;靠近油缸32固定端的连接杆34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5,靠近油缸32活动端的连接杆34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6;活塞杆33的一端分别与油缸32活动端、第二连接板36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35铰接。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板35和第二连接板36的设置方便油缸32的伸缩端移动时可以带动活塞杆33移动时,并带动连接杆34进行转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卡盘座1的顶部设有锥形面12,锥形面12向通道11底部倾斜。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的外部均设有卡瓦座4,卡瓦座4的内侧面处设有卡槽41,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分别卡固于卡槽41内部;且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的内侧壁均凸出置于卡槽41外部。可以保证只有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能够直接对油管进行卡紧固定。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卡瓦座4置于卡盘座1的顶部,且卡瓦座4的底部呈与卡盘座1锥形面12相配合的倾斜面4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的内侧壁处设有防滑纹23。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3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37,第三连接板37与左卡瓦21或右卡瓦22铰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均设有两个,第三连接板37同时连接两个左卡瓦21或两个右卡瓦22。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均设置两个,可以围成环形更加准确的对油管进行卡紧固定。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卡盘座1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凹槽13,支撑架31卡接在凹槽13内部。支撑架31卡在凹槽13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卡盘座1固定。

工作过程:

需要卡紧油管时,启动油缸32,油缸32的伸缩端向外延伸,活塞杆33向油缸32的伸缩端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左卡瓦21顺时针转动,带动右卡瓦22逆时针转动,两个第三连接杆37会带动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向中间聚拢,卡紧油管;

需要松开油管时,启动油缸32,油缸32的伸缩端向回收缩,活塞杆33向油缸32的固定端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左卡瓦21逆时针转动,带动右卡瓦22顺时针转动,两个第三连接杆37会带动左卡瓦21和右卡瓦22向外部移动,松开油管。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