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

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工作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包括支撑筒,支撑筒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工作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连接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顶部中间设置有收银系统,工作箱内开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和移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杆、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电机固定连接于工作腔顶部中间,电机有输出轴,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电机输出轴。该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当需要进行收银时,反转电机,可以使固定架和移动轮收纳至工作箱内部,此时支撑筒接触地面,可以防止在使用时该装置误触碰导致移动,避免影响收银操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30431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喜仕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216695.X

  • 申请日2022-08-22

  • 分类号A47F9/02(2006.01);A47B91/06(2006.01);G07G1/00(2006.01);G07G1/12(2006.01);

  • 代理机构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卢楚琼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长沙路8号二楼

  • 入库时间 2023-02-08 22:33: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工作站技术领域,具体为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

背景技术

门诊收费管理系统是专门面向医院门诊收费的信息系统,在医院中需要挂号、诊费缴纳时使用。

申请号为2013204728108公开了一种移动挂号收费工作站。目的是提供的工作站应能简化挂号收费流程,方便进行治疗工作,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挂号收费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包括一底部设有行走轮的柜体,该柜体的顶部为工作平台,柜体内设有电脑主机、电池及充放电系统,工作平台上安装有与电脑主机连接的显示器以及音视频设备,所述电脑主机通过无线网卡与医院的管理系统连接。

上述申请在使用过程中对系统进行改进,但是其机体在移动时后收费无法对其进行固定位置,导致发生碰撞时收费工作站移动,导致无法及时收费的情况发生,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中间设置有收银系统,所述工作箱内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和移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杆、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工作腔顶部中间,所述电机有输出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于第一锥齿轮,所述转杆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左侧中部,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于转杆左端,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于第三锥齿轮左侧底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调节丝杆、滚珠螺母副、升降板、固定架和移动轮,所述调节丝杆固定连接于第四锥齿轮底部中间,所述滚珠螺母副中心螺纹连接于调节丝杆,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于滚珠螺母副右侧,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升降板底部左侧,所述移动轮设置于固定架内侧底部。

优选的,所述工作腔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电机和收银系统,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可以使蓄电池为电机和收银系统提供电力。

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底端转动连接工作箱底部内壁,所述调节丝杆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限位环,可以对滚珠螺母副升降进行限位工作。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中部和工作箱底部开设有容纳固定架与移动轮升降的矩形槽,所述支撑筒通过矩形槽与工作箱内部相连通,可以使移动轮从支撑筒底部露出并接触地面。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左侧底部靠近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内右侧转动连接调节丝杆,可以对调节丝杆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转杆正面靠近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工作箱顶部内壁,可以对转杆进行支撑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打开电机,电机在工作时带动升降板进行升降,使固定架上的移动轮通过支撑筒内的矩形槽移动并接触地面,从而使该装置便于进行移动。

2、该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当需要进行收银时,反转电机,可以使固定架和移动轮收纳至工作箱内部,此时支撑筒接触地面,可以防止在使用时该装置误触碰导致移动,避免影响收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锥齿轮截取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珠螺母副截取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筒;2、工作箱;3、连接箱;4、工作台;5、收银系统;6、工作腔;7、驱动机构;701、电机;702、第一锥齿轮;703、第二锥齿轮;704、转杆;705、第三锥齿轮;706、第四锥齿轮;8、移动机构;801、调节丝杆;802、滚珠螺母副;803、升降板;804、固定架;805、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诊间用移动收费工作站,包括支撑筒1,支撑筒1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工作箱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3,连接箱3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4,工作台4顶部中间设置有收银系统5,工作箱2内开设有工作腔6,工作腔6内设置有驱动机构7和移动机构8,移动机构8包括调节丝杆801、滚珠螺母副802、升降板803、固定架804和移动轮805,调节丝杆801固定连接于第四锥齿轮706底部中间,滚珠螺母副802中心螺纹连接于调节丝杆801,升降板803固定连接于滚珠螺母副802右侧,固定架804固定连接于升降板803底部左侧,移动轮805设置于固定架804内侧底部,调节丝杆801底端转动连接工作箱2底部内壁,调节丝杆801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限位环,可以对滚珠螺母副802升降进行限位工作,支撑筒1中部和工作箱2底部开设有容纳固定架804与移动轮805升降的矩形槽,支撑筒1通过矩形槽与工作箱2内部相连通,可以使移动轮805从支撑筒1底部露出并接触地面,工作箱2内左侧底部靠近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内右侧转动连接调节丝杆801,可以对调节丝杆801进行支撑,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打开电机701,电机701在工作时带动升降板803进行升降,使固定架804上的移动轮805通过支撑筒1内的矩形槽移动并接触地面,从而使该装置便于进行移动。

驱动机构7包括电机701、第一锥齿轮702、第二锥齿轮703、转杆704、第三锥齿轮705和第四锥齿轮706,电机701固定连接于工作腔6顶部中间,工作腔6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电机701和收银系统5,电机701为正反转电机,可以使蓄电池为电机701和收银系统5提供电力,电机701有输出轴,第一锥齿轮702固定连接于电机701输出轴,第二锥齿轮703啮合于第一锥齿轮702,转杆704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703左侧中部,转杆704正面靠近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工作箱2顶部内壁,可以对转杆704进行支撑工作,第三锥齿轮705固定连接于转杆704左端,第四锥齿轮706啮合于第三锥齿轮705左侧底部,当需要进行收银时,反转电机701,可以使固定架804和移动轮805收纳至工作箱2内部,此时支撑筒1接触地面,可以防止在使用时该装置误触碰导致移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打开电机701,电机701在工作时带动第一锥齿轮702进行转动,此时第一锥齿轮70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703进行转动,使第二锥齿轮703带动转杆704和第三锥齿轮705进行旋转,同时第三锥齿轮705带动第四锥齿轮706进行转动,使第四锥齿轮706转动时带动调节丝杆801进行转动,此时滚珠螺母副802在调节丝杆801上进行升降工作,进一步使升降板803进行升降,使固定架804上的移动轮805通过支撑筒1内的矩形槽移动并接触地面,从而使该装置便于进行移动,当需要进行收银时,反转电机701,可以使固定架804和移动轮805收纳至工作箱2内部,此时支撑筒1接触地面,可以防止在使用时该装置误触碰导致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