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汽车标志加工用注塑机卸料装置

一种汽车标志加工用注塑机卸料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标志加工用注塑机卸料装置,作业平台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座,第一气缸固定于固定座的一侧,第一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一推杆的一侧,第二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推杆,吸盘座固定于第二推杆的一侧,滚柱座固定于作业平台的一侧,装置采用吸盘吸取的方式进行卸料作业,采用气动吸附避免了对车标的挤压粘连,可有效保证车标的生产质量,装置在作业平台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并在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可活动抽出的料箱,配合取料组件可使吸取分离的车标直接落于料箱内,行程较短,并通过料箱的一侧的滚柱座将料箱滑移抽出,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车标的卸料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05383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楷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841529.6

  • 发明设计人 孙佳栋;张莉;杨尚达;

    申请日2022-04-12

  • 分类号B29C45/72(2006.01);B29C45/17(2006.01);B29L31/30(2006.01);

  • 代理机构宁波助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85;

  • 代理人崔璇璇

  •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坎西村顺和路2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2: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标志加工用注塑机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塑料注塑机主要用于加工盆、桶、饮料瓶、家具、日常用品等,适用于大部分常见的废旧塑料,是废旧塑料再生行业用途最广,使用最广泛,最受用户欢迎的塑料再生加工机械,石油石化行业所用塑料注塑机越来越趋于大型化,且因需求旺盛,供应偏紧、交货期延长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汽车标志加工时也离不开注塑机,注塑完成后需要对注塑的车标进行卸料,现有的注塑机卸料装置多采用夹持的方式对完成加工的汽车标志进行卸料作业,由于刚完成注塑作业汽车标志的温度较高,夹持时很容易因夹钳压力使车标发生变形粘连,影响车标质量,而且现有的注塑机多在装置一侧设置料箱,大大增加了卸料行程不利于卸料作业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标志加工用注塑机卸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标志加工用注塑机卸料装置,包括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模具座,所述作业平台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注塑座,所述作业平台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取料组件;

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吸盘座,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一推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推杆,所述吸盘座固定于第二推杆的一侧;

所述作业平台的一侧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滚柱座和卸料滚柱,所述滚柱座固定于作业平台的一侧,所述卸料滚柱均匀设置于滚柱座顶部开设的卸料滑槽内,所述滚柱座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柱。

作为优选,上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固定有推杆导向座。

作为优选,上述吸盘座的开口一侧固定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吸盘座的一侧连通有吸气管。

作为优选,上述作业平台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第一支柱。

作为优选,上述作业平台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料箱。

作为优选,上述料箱滑动嵌入于卸料口内,所述料箱底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料箱的一侧固定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采用吸盘吸取的方式进行卸料作业,在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吸盘座利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配合使其移动吸取加工完成的车标,采用气动吸附避免了对车标的挤压粘连,可有效保证车标的生产质量。

2、本装置在作业平台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并在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可活动抽出的料箱,配合取料组件可使吸取分离的车标直接落于料箱内,行程较短,并通过料箱的一侧的滚柱座将料箱滑移抽出,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车标的卸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料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卸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作业平台;2、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卸料组件;5、料箱;6、模具座;7、注塑座;8、固定座;9、散热风扇;10、取料组件;11、第一气缸;12、第一推杆;13、第二气缸;14、吸盘座;15、密封圈;16、第二推杆;17、吸气管;18、卸料口;19、滚柱座;20、卸料滚柱;21、出料口;22、拉手;23、推杆导向座;2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标志加工用注塑机卸料装置,包括作业平台1,作业平台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模具座6,作业平台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注塑座7,作业平台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座8,固定座8的一侧设置有取料组件10,取料组件10包括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3和吸盘座14,第一气缸11固定于固定座8的一侧,第一气缸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杆12,第二气缸13固定于第一推杆12的一侧,第二气缸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推杆16,吸盘座14固定于第二推杆16的一侧,作业平台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第一支柱2,第一气缸11利用第一推杆12带动固定于第一推杆12一端的第二气缸13移动至模具座6与注塑座7间,之后第二气缸13通过第二推杆16推动吸盘座14移动至车标一侧。

固定座8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9,散热风扇9可将冷风吹向吸附的车标的表面对车标进行散热降温,可加快车标的冷却速度便于卸料作业的进行,第二气缸13的一侧固定有推杆导向座23,吸盘座14的开口一侧固定粘接有密封圈15,密封圈15为软质橡胶,在吸附时可紧贴于车标表面,吸盘座14的一侧连通有吸气管17,吸气管17利用外部设置的与其连通的吸气泵可将吸盘座14内的空气吸出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作用将车标紧紧吸附于吸盘座14的一侧。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进行卸料作业时,第一气缸11利用第一推杆12带动固定于第一推杆12一端的第二气缸13移动至模具座6与注塑座7间,之后第二气缸13通过第二推杆16推动吸盘座14移动至车标一侧,吸盘座14一侧的密封圈15为软质橡胶,在吸附时可紧贴于车标表面,利用吸盘座14一侧设置的吸气管17利用外部设置的与其连通的吸气泵可将吸盘座14内的空气吸出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作用将车标紧紧吸附于吸盘座14的一侧,吸附完成后第二推杆16回退使车标脱离模具座6,脱离后吸气管17停止吸气,外部空气进入吸盘座14内破坏负压环境使车标脱离下落,之后在第一气缸11与第二气缸13的作用下吸盘座14回退至固定座8的一侧,完成卸料作业,模具座6与注塑座7闭合开始下次注塑作业,固定座8的一侧设置的散热风扇9可将冷风吹向吸附的车标的表面对车标进行散热降温,可加快车标的冷却速度便于卸料作业的进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作业平台1的一侧开设有卸料口18,卸料口18的一侧设置有卸料组件4,卸料组件4包括滚柱座19和卸料滚柱20,滚柱座19固定于作业平台1的一侧,卸料滚柱20均匀设置于滚柱座19顶部开设的卸料滑槽内,滚柱座19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柱3,第二支柱3固定于滚柱座19的底部可为滚柱座19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卸料作业的进行。

作业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21,出料口21的下方设置有料箱5可对下落的车标进行收集,车标直接落于料箱5内,行程较短可大大提高车标的卸料效率,料箱5滑动嵌入于卸料口18内,料箱5底部设置有缓冲垫24,缓冲垫24为缓冲海绵具有较高的柔软度,可吸收车标下落时的冲击力可避免车标在卸料过程中发生损坏,料箱5的一侧固定有拉手22,工人可在料箱5满载时通过拉手22将料箱5向一侧拉出,并对料箱5进行更换。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车标下落后通过出料口21进入料箱5内,料箱5的底部设置的缓冲垫24为缓冲海绵具有较高的柔软度,可吸收车标下落时的冲击力可避免车标在卸料过程中发生损坏,车标直接落于料箱5内,行程较短可大大提高车标的卸料效率,料箱5的一侧设置有拉手22,工人可在料箱5满载时通过拉手22将料箱5向一侧拉出,并对料箱5进行更换,卸料口18一侧设置有滚柱座19,利用上部设置的卸料滚柱20可使料箱5滑动于滚柱座19上部开设的导向滑槽内,在拖动时更加方便省力,可大大提高卸料作业的效率,第二支柱3固定于滚柱座19的底部可为滚柱座19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卸料作业的进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