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

一种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包括底座、坡度测量仪、螺栓、卡口、圆轴和指针,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坡度测量仪,且坡度测量仪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所述坡度测量仪内侧安装有圆轴,且圆轴外侧嵌套有指针,所述指针下端固定安装有对重块,且坡度测量仪内侧粘贴有显数板。该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通过在底座内侧固定安装伸缩杆,当遇到复杂地形,底座底部不易与坡面贴合时,通过调节地杆,使地杆内侧的滑块在伸缩杆内侧的槽孔滑动,使地杆和伸缩杆距离可调节,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通过滑块在滑动轨道内侧滑动,与槽孔进行卡合固定,使地杆底端与坡面贴合,便于测量坡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03501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宜春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2182568.2

  • 发明设计人 游美红;

    申请日2022-08-18

  • 分类号G01C9/12(2006.01);G01C9/02(2006.01);

  • 代理机构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 代理人张海波

  • 地址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学府路576号

  •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1: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资源是一种再生可持续的资源,随着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这方面进行研究,不同的树木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成长速度不一致,影响树木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光照、水分、土壤还有不同的坡度,这些都是可以影响到树木的成长速度,在对坡度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用到坡度测量装置,来测量坡的倾斜度,根据不同坡度树木的成长情况进行分析,但是现有的坡度测量装置还有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1、现有的部分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针对复杂地形测量效果不是很好,坡度测量仪在测量时需要使测量仪底部贴合在坡面上,使测量仪底部和坡面保持一个倾角,但是在某些复杂地形,测量仪底部无法完全贴合坡面,与坡面保持相同的倾斜度。

2、现有的部分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携带不便捷,森林地形复杂,在对样地坡度进行测量需要频繁的使用坡度测量仪对样地进行测量,将坡度测量仪放入收纳装置携带拿取非常的麻烦,且易造成测量仪的磨损。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部分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针对复杂地形测量效果不是很好和现有的部分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携带不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包括底座、坡度测量仪、螺栓、卡口、圆轴和指针,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坡度测量仪,且坡度测量仪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所述坡度测量仪内侧安装有圆轴,且圆轴外侧嵌套有指针,所述指针下端固定安装有对重块,且坡度测量仪内侧粘贴有显数板,并且显数板设置在指针外侧,所述底座内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内侧开设有槽孔,所述伸缩杆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尾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伸缩杆内侧嵌套有地杆,且地杆内侧固定安装有滑动轨道,并且滑动轨道内侧嵌套有滑块;

所述底座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轴,且转轴外侧嵌套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连接有连接器,且连接器内侧连接有横杆,并且前侧横杆上端安装有同心轴,所述同心轴外侧嵌套有卡销,且后侧横杆上端固定安装有卡口。

优选的,所述指针通过圆轴与坡度测量仪构成转动结构,且指针与对重块构成牵引结构,对重块通过重力使连接的指针始终与地心保持直线,当坡度测量仪倾斜后,通过指针指向的显数板数字,即可判断出倾斜度。

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滑动轨道与地杆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贯穿伸缩杆内侧,并且地杆与伸缩杆构成滑动结构;滑块在滑动轨道上滑行可以与伸缩杆进行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伸缩弹簧与伸缩杆构成弹性结构,且伸缩杆内侧槽孔通过滑块与地杆构成卡合结构;滑块与槽孔卡合可以使伸缩杆与地杆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转轴与底座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杆通过连接器与横杆构成卡合拆卸结构;连接杆转动可以使连接杆上端的两组横杆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横杆关于底座中点左右设置有两组,且前侧横杆上端卡销与后侧横杆上端卡口构成卡合结构,并且卡销通过同心轴与前侧横杆构成转动结构;卡销转动至卡口上端,通过与卡口的卡合使两组横杆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

1.设置有可以针对复杂地形进行测量的结构,通过在底座内侧固定安装伸缩杆,使伸缩杆和下端的地杆实现高度调节,在遇到复杂地形不便于将底座贴合坡面测量坡度时,将两端的地杆调节到一致高度,使两端的地杆贴合于坡面,通过读取坡度测量仪的数值即可测量处坡面的倾斜度。

2.设置有便于携带的结构,当需要携带坡度测量仪时,通过转动底座两端设置的两组连接杆,使两组连接杆转动至与底座呈90°,通过横杆上的卡口和卡销固定,固定完毕后手提横杆就可携带坡度测量仪,当对坡度进行测量时,使连接杆处于横向状态,对测量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坡度测量仪;3、螺栓;4、卡口;5、圆轴;6、指针;7、对重块;8、显数板;9、伸缩杆;10、槽孔;11、伸缩弹簧;12、支撑板;13、地杆;14、滑动轨道;15、滑块;16、转轴;17、连接杆;18、连接器;19、横杆;20、同心轴;21、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森林资源调查固定样地坡度测量简易装置,包括底座1、坡度测量仪2、螺栓3、卡口4、圆轴5、指针6、对重块7、显数板8、伸缩杆9、槽孔10、伸缩弹簧11、支撑板12、地杆13、滑动轨道14、滑块15、转轴16、连接杆17、连接器18、横杆19、同心轴20和卡销21。

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坡度测量仪2,且坡度测量仪2通过螺栓3与底座1连接,坡度测量仪2内侧安装有圆轴5,且圆轴5外侧嵌套有指针6,指针6下端固定安装有对重块7,且坡度测量仪2内侧粘贴有显数板8,并且显数板8设置在指针6外侧,底座1内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内侧开设有槽孔10,伸缩杆9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1,且伸缩弹簧11尾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伸缩杆9内侧嵌套有地杆13,且地杆13内侧固定安装有滑动轨道14,并且滑动轨道14内侧嵌套有滑块15;

根据图1-2、图4所示,指针6通过圆轴5与坡度测量仪2构成转动结构,且指针6与对重块7构成牵引结构;滑块15通过滑动轨道14与地杆13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15贯穿伸缩杆9内侧,并且地杆13与伸缩杆9构成滑动结构;支撑板12通过伸缩弹簧11与伸缩杆9构成弹性结构,且伸缩杆9内侧槽孔10通过滑块15与地杆13构成卡合结构;

此结构通过在底座1内侧固定安装伸缩杆9,当遇到复杂地形,凹凸不平,底座1底部不易与坡面贴合时,通过调节地杆13,使地杆13内侧的滑块15在伸缩杆9内侧的槽孔10滑动,使地杆13和伸缩杆9距离可调节,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通过滑块15在滑动轨道14内侧滑动,与槽孔10进行卡合固定,在对坡面进行测量时,通过将地杆13底端放置在坡面上,使地杆13底部与坡面贴合,整个坡度测量仪2跟随地杆13的位置呈倾斜状态,对重块7由于重力通过圆轴5转动,始终与地心保持直线状态,与对重块7连接在一起的指针6与倾斜的坡度测量仪2发生错位,通过指针6所转动指向的显数板8即可得出倾斜度。

底座1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轴16,且转轴16外侧嵌套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外侧连接有连接器18,且连接器18内侧连接有横杆19,并且前侧横杆19外侧安装有同心轴20,同心轴20外侧嵌套有卡销21,且横杆19上端固定安装有卡口4;

根据图1、图3、图5所示,连接杆17通过转轴16与底座1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杆17通过连接器18与横杆19构成卡合拆卸结构;横杆19关于底座1中点左右设置有两组,且前侧横杆19上端卡销21与后侧横杆19上端卡口4构成卡合结构,并且卡销21通过同心轴20与前侧横杆19构成转动结构;

此结构通过在底座1两端设置连接杆17,当需要携带坡度测量仪2对坡面进行测量时,通过转轴16使连接杆17转动,使与连接杆17连接的两组横杆19处于相对状态,通过同心轴20转动卡销21,使卡销21与卡口4卡合固定,使两组横杆19贴合固定在一起,此时手提横杆19即可便捷的携带坡度测量仪2对坡面进行测量。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