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沉井兼做管廊节点的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结构

一种沉井兼做管廊节点的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井兼做管廊节点的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包括:井壁上开设有预留孔的沉井,插设于预留孔内的顶管,顶管分为位于沉井内的内伸段、位于预留孔内的预留段和位于沉井外的外伸段,填充于预留孔内壁和预留段外壁之间的微膨胀混凝土层,预埋于微膨胀混凝土层中的注浆管,套设于内伸段上以封堵沉井、微膨胀混凝土层和顶管之间的接缝的遇水膨胀橡胶圈,浇筑于沉井内壁和内伸段外壁之间并覆盖遇水膨胀橡胶圈的包封混凝土层,通过注浆管浇筑于外伸段外壁和沉井外壁之间的隔水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沉井内外设置多重防护,防水效果好,且易于施工。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井兼做管廊节点的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对地上、地下管线的不断整合,综合管廊的建设对城市人居环境、总体景观显得尤为重要。综合管廊的施工一般采用基坑支护下的明挖法施工、浅埋暗挖法施工和顶管法施工,其中,顶管法施工作为非开挖技术,可以减少路面开挖,对降低对周边建构筑物、交通的影响具有特别明显的优势。顶管施工时需要在顶管始发端和接收端设置沉井,一般沉井只作为临时结构在顶管顶进时使用,顶管顶进结束后在沉井内现浇管廊廊体或者现浇节点后进行回填,造成工程上的浪费。当将沉井兼做为永久的管廊节点考虑时,须研究如何做好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处理,避免后续沉井结构内渗水,给营运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且防水效果好的沉井兼做管廊节点的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井兼做管廊节点的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包括:沉井、顶管、微膨胀混凝土层、注浆管、遇水膨胀橡胶圈、包封混凝土层和隔水层,其中,所述的沉井井壁上开设有用于顶管施工的预留孔,所述的顶管插设于预留孔内,所述的顶管分为位于沉井内的内伸段、位于预留孔内的预留段以及位于沉井外的外伸段,所述的微膨胀混凝土层填充于预留孔内壁和预留段外壁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的注浆管预埋于微膨胀混凝土层中,所述的注浆管具有伸入于沉井内的进浆口和伸出于沉井外的出浆口,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圈套设于内伸段上并封堵所述的沉井、微膨胀混凝土层和顶管之间的接缝,所述的包封混凝土层浇筑于沉井内壁和内伸段外壁之间并覆盖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圈,所述的隔水层通过注浆管浇筑于外伸段外壁和沉井外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注浆管设置有四根,分别位于所述的顶管的上方、下方和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注浆管采用直径为5cm、长度为1.5m的钢管。

优选地,所述的注浆管的进浆口伸出包封混凝土层。

优选地,所述的沉井内壁与包封混凝土层结合的结合面为经过凿毛处理的粗糙面。

优选地,所述的包封混凝土层的宽度为50cm,厚度为30cm。

优选地,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圈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圈封堵沉井与微膨胀混凝土层的接缝,另一个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圈封堵微膨胀混凝土层和顶管的接缝。

优选地,所述的微膨胀混凝土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沉井井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层对沉井预留孔与顶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圈和包封混凝土层从沉井内侧封堵沉井、微膨胀混凝土层和顶管之间的接缝,并通过在微膨胀混凝土层内预埋注浆管,使得可从沉井内部向沉井外进行注浆形成封堵沉井、微膨胀混凝土层和顶管之间接缝的隔水层,以进一步从沉井外侧进行防水,实现沉井内外的多重防水保护,保证不渗漏,且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一优选实施例的沉井与顶管连接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一优选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其中:10.沉井、11.预留孔、20.顶管、21.内伸段、22.预留段、23.外伸段、30.微膨胀混凝土层、40.注浆管、41.进浆口、42.出浆口、50.遇水膨胀橡胶圈、60.包封混凝土层、70.隔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沉井兼做管廊节点的顶管与沉井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包括:沉井10、顶管20、微膨胀混凝土层30、注浆管40、遇水膨胀橡胶圈50、包封混凝土层60和隔水层70,其中,沉井10的井壁上开设有用于顶管20施工的预留孔11,顶管20插设于预留孔11内,并分为位于沉井10内的内伸段21、位于预留孔11内的预留段22以及位于沉井10外的外伸段23,微膨胀混凝土层30填充于预留孔11内壁和顶管20预留段22外壁之间的缝隙中,同时在微膨胀混凝土层30中预埋注浆管40,注浆管40的进浆口41伸入于沉井10内,注浆管40的出浆口42伸出于沉井10外,顶管20的外伸段23外壁和沉井10外壁之间通过注浆管40浇筑有一圈与外伸段23外壁和沉井10外壁相结合的隔水层70,以在沉井10外部封堵沉井10、微膨胀混凝土层30和顶管20之间的接缝。顶管20的内伸段21上套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圈50,用以封堵沉井10、微膨胀混凝土层30和顶管20之间的接缝,并且顶管20的内伸段21外壁和沉井10内壁之间浇筑有一圈包封混凝土层60,包封混凝土层60覆盖遇水膨胀橡胶圈50并与内伸段21的外壁和沉井10内壁相结合。

本实施例在使用微膨胀混凝土层30封堵预留孔11和顶管20之间的缝隙的同时,还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圈50、包封混凝土层60和隔水层70从沉井10内外两侧对顶管20、微膨胀混凝土层30和沉井10之间的接缝进行封堵,以实现沉井10内外的多重防水,保证顶管20和沉井10的连接处不会渗漏。此外,本实施例通过预埋注浆管40,使得可从沉井10内侧向沉井10外侧进行注浆操作形成隔水层70,使得在沉井10外侧设置隔水层70更加便捷,且降低了施工难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注浆管40设置有四根,四根注浆管40分别位于顶管20的上方、下方和左右两侧。注浆管40采用直径为5cm、长度为15m的钢管。

为了使包封混凝土层60和沉井10牢固结合,在浇筑包封混凝土层60前,对沉井10内壁进行凿毛处理,以使沉井10与包封混凝土60的结合面变成粗糙面,以增加后浇包封混凝土层60与沉井10内壁的粘结力。本实施例的包封混凝土层60的浇筑宽度a为50cm,厚度b为30cm。

本实施例的遇水膨胀橡胶圈5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遇水膨胀橡胶圈50封堵沉井10与微膨胀混凝土层30的接缝,另外一个遇水膨胀橡胶圈50封堵微膨胀混凝土层30和顶管20的接缝。

本实施例的微膨胀混凝土层3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沉井10井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以免影响结构受力。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的优选施工方法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前期的沉井10施工、顶管20施工完后进行以下步骤:

S1:填充微膨胀混凝土

在沉井10的预留孔11内壁和顶管20的预留段22外壁之间的缝隙中填充微膨胀混凝土以形成微膨胀混凝土层30,并预埋注浆管40。

S2:包封混凝土浇筑

待微膨胀混凝土凝结后,在顶管20的内伸段21上套上遇水膨胀橡胶圈50,然后浇筑包封混凝土以形成包封混凝土层60,并保证注浆管40的进浆口41伸出包封混凝土层60,以免影响隔水层70的浇筑。

S3:注浆加固

待包封混凝土层60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预留的注浆管40注浆加固沉井10外顶管20周边土层,形成隔水层70。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