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包括在下层采煤区域顺序平行设置的回风大巷、胶运大巷和辅运大巷、与胶运大巷和辅运大巷十字交叉且相互平行的胶运顺槽和辅运顺槽以及控制硐室,在胶运顺槽设置有采煤皮带输送机,控制硐室设置在胶运顺槽一侧与胶运大巷和辅运大巷十字相交,控制硐室的宽度不小于4.5米,所述皮带输送机的机头,在控制硐室架空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因极近距离煤层层间距薄,而机头硐室无法布置及施工问题;通过架空设置,卸载段可采用小断面跨巷布置,可有效保证各段完整顶板厚度,小断面跨巷完成顶板相对大断面跨巷可保留完整顶板超2180mm。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普遍采区(盘区)布置方式为两进一回,即一条辅助运输大巷、一条胶带运输机大巷、一条回风大巷;工作面辅运顺槽与辅助运输大巷平交联通;胶运顺槽与胶带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大巷立交,与回风大巷平交联通;回风顺槽与胶带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大巷立交,与回风大巷平交联通;综采工作面出煤系统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胶运顺槽皮带运输机-胶运大巷皮带运输机-主斜井皮带运输机-地面,故每个工作面需施工机头硐室来满足皮带运输机安装需求。

传统顺槽机头硐室安装方式为皮带式输送机驱动部与卸载滚筒连续布置,卸载滚筒位置要靠近溜煤眼安装,驱动部至卷带机段应在一个坡度上布置,从卸载点至卷带机段机头硐室整体断面较大。然而,在极近距离层间距下伏煤层工作面布置传统皮带机头硐室时,需考虑与上覆煤层采空区层间距厚度,是否满足施工条件。如层间距较薄,大段面施工机头硐室,层间距无法满足支护条件,为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及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工作面胶运顺槽机头硐室跨辅运大巷、胶运大巷小断面布置,有效解决因极近距离煤层层间距机头硐室无法布置及施工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包括在下层采煤区域顺序平行设置的回风大巷、胶运巷和辅运大巷、与胶运大巷和辅运大巷十字交叉且相互平行的胶运顺槽和辅运顺槽以及控制硐室,胶运顺槽与回风大巷连通,在胶运顺槽设置有采煤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的机头包括顺序连接的卸载部段、驱动部段、储带仓段,控制硐室设置在胶运顺槽一侧与胶运大巷和辅运大巷十字相交,控制硐室的宽度不小于4.5米,所述控制硐室用于设置皮带输送机的机头,其中:所述机头在控制硐室架空设置,所述架空设置包括第一巷道立交支撑和第二巷道立交支撑,所述第一巷道立交支撑是在胶运大巷与控制硐室十字相交处设置的门框支架,所述第二巷道立交支撑是在辅运大巷与控制硐室十字相交处设置的门框支架,第二巷道立交支撑低于第一巷道立交支撑,机头架设在第一巷道立交支撑和第二巷道立交支撑上,机头的前部为卸载部段,卸载部段设置在第一巷道立交和第二巷道立交之间,卸载部段前端支撑在第一巷道立交支撑上,机头的驱动部段和储带仓段设置在第二巷道立交支撑点之后,控制硐室的宽度在驱动部段与储带仓段分别向外凹出加宽。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控制硐室的宽度在驱动部段向外凹出加宽至7.8米,所述控制硐室的宽度在储带仓段向外凹出加宽至7.5米。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巷道立交支撑的高度保证支撑卸载部段后的卸载部段最高点至下煤层采区顶板的距离不小于3.5米;所述第二巷道立交支撑的高度保证在支起驱动部段后的驱动部段最高点至下煤层采区顶板的距离不小于7.3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有效解决因极近距离煤层层间距薄,而机头硐室无法布置及施工问题,包括:

1、通过架空设置,卸载段可采用小断面跨巷布置,可有效保证各段完整顶板厚度,小断面跨巷完成顶板相对大断面跨巷可保留完整顶板超2180mm(具体根据胶辅运大巷顶板的相对位置及高度)。

2、小断面跨巷仅考虑满足施工设备高度即可,如顶板与采空区仍然无法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控制顶板,可采取锚杆-架棚联合支护控制,确保施工及使用安全。

3、通过架空设置,工作面主回撤位置无需调整,可确保工作面正常资源回收率。

4、将皮带机头卸载段加长至第二巷道立交支撑,可减小跨巷施工断面。

5、小断面跨巷能有效保留顶板有效岩层,降低施工难度和职工劳动强度,确保支护强度,提高安全性。

6、小断面跨巷不但降低施工成本也减少了矸石外排量,降低了环保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硐室纵向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极近距离煤层是指上层采煤区域煤层和下层采煤区域煤层的距离很近,为了安全两层之间要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因此对于下层采煤区域在保证支撑的前提下对设备高度布局提出了要求,为此,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包括在下层采煤区域1顺序平行设置的回风大巷2、胶运大巷3和辅运大巷4以及回撤通道5,还有与胶运大巷3和辅运大巷4十字交叉且相互平行的胶运顺槽6和辅运顺槽7以及控制硐室8,胶运顺槽6与回风大巷2连通,在胶运顺槽6中设置有采煤皮带输送机9,如图2所示,皮带输送机的机头包括顺序连接的卸载部段901、驱动部段902、储带仓段903,控制硐室8设置在胶运顺槽一侧与胶运大巷3和辅运大巷4十字相交,控制硐室的宽度不小于4.5米,所述控制硐室用于设置皮带输送机9的机头,其中:所述机头在控制硐室架空设置,所述架空设置包括第一巷道立交支撑10和第二巷道立交支撑11,第一巷道立交支撑10和第二巷道立交支撑11方便了胶运大巷3和辅运大巷4穿过控制硐室到辅运顺槽7的穿行,所述第一巷道立交支撑10是在胶运大巷3与控制硐室8十字相交处设置的门框支架,所述第二巷道立交支撑11是在辅运大巷4与控制硐室十字相交处设置的门框支架,第二巷道立交支撑11低于第一巷道立交支撑10,机头架设在第一巷道立交支撑和第二巷道立交支撑上,机头的前部为卸载部段901,卸载部段901设置在第一巷道立交和第二巷道立交之间,卸载部段901的前端支撑在第一巷道立交支撑10上承接从溜煤眼12落下的煤,机头的驱动部段902和储带仓段903设置在第二巷道立交支撑11点之后,控制硐室8的宽度在驱动部段与储带仓段分别向外凹出加宽。其中:所述控制硐室的宽度在驱动部段向外凹出加宽801至7.8米,所述控制硐室的宽度在储带仓段向外凹出加宽802至7.5米。所述第一巷道立交支撑的高度保证支撑卸载部段后的卸载部段最高点903至下煤层采区顶板13的距离不小于3.5米;所述第二巷道立交支撑的高度保证在支起驱动部段后的驱动部段最高点904至下煤层采区顶板13的距离不小于7.3米。

上述极近距离煤层皮带机头硐室布置结构实施例有效解决因极近距离煤层层间距薄,而机头硐室无法布置及施工问题。实施例中通过架空设置,卸载段可采用小断面跨巷布置,可有效保证各段完整顶板厚度,小断面跨巷完成顶板相对大断面跨巷可保留完整顶板超2180mm(具体根据胶辅运大巷顶板的相对位置及高度)。并且,小断面跨巷仅考虑满足施工设备高度即可,如顶板与采空区仍然无法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控制顶板,可采取锚杆-架棚联合支护控制,确保施工及使用安全。

通过架空设置,工作面主回撤位置无需调整,可确保工作面正常资源回收率。将皮带机头卸载段加长至第二巷道立交支撑,可减小跨巷施工断面。小断面跨巷能有效保留顶板有效岩层,降低施工难度和职工劳动强度,确保支护强度,提高安全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