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

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包括安装框、金属丝网和连接组件,所述金属丝网设于安装框内,所述连接组件设于安装框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嵌设槽、插孔、插杆、顶紧板、滑槽和连接弹簧,所述连接板和嵌设槽分别设于安装框两端,所述插孔嵌设于连接板上,所述滑槽设于嵌设槽顶壁和底壁上,所述顶紧板滑动设于滑槽上。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便组组装和拆卸,便于工作人员搬运,利于运输的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9961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叁佰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673681.4

  • 发明设计人 付强;

    申请日2022-06-30

  • 分类号E21D11/15(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孟莲

  • 地址 053600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经四路20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7: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

背景技术

煤矿支护网双边编织,连接牢固,不变型,防护力强,容易施工,安全性能高,被我国煤矿安全部门定为煤矿巷道防护专用网。煤矿支护网主要用于煤矿人工假顶,可使屯煤成本降低,节约铅丝,煤矿支护网解决了手工编织网或机织网在对顶板、煤帮支护的时候常容易松散、易垂网的问题。现已成为我国煤炭行业重点推行的新技术,并在防护堤坝,围栏养殖,等方面也得到推广使用。

现有的煤矿支护网一般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由于体积较大,不方便工作人员搬运,不利于运输,另外,支护网之间的组装比较麻烦,降低了工程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组组装和拆卸,便于工作人员搬运,利于运输的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包括安装框、金属丝网和连接组件,所述金属丝网设于安装框内,所述连接组件设于安装框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嵌设槽、插孔、插杆、顶紧板、滑槽和连接弹簧,所述连接板和嵌设槽分别设于安装框两端,所述插孔嵌设于连接板上,所述滑槽设于嵌设槽顶壁和底壁上,所述顶紧板滑动设于滑槽上,所述连接弹簧一端设于嵌设槽内侧壁上,所述连接弹簧另一端设于顶紧板外侧壁上,所述插杆贯穿插孔设于顶紧板外侧壁上,推动顶紧板将插杆从插孔内移出,将连接板从嵌设槽中取出,方便拆卸。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上设有安装孔,便于对安装框安装固定。

优选地,所述顶紧板外侧壁上设有钩环,便于将钩环钩住,对顶紧板拉动或推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为T型结构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孔和插杆的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方便对支护网进行组装和拆卸,节省时间,便于工作人员搬运,利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安装框,2、金属丝网,3、连接组件,4、连接板,5、嵌设槽,6、插孔,7、插杆,8、顶紧板,9、滑槽,10、连接弹簧,11、钩环,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支护用便于组装的支护网,包括安装框1、金属丝网2和连接组件3,金属丝网2设于安装框1内,安装框1上设有安装孔12,连接组件3设于安装框1的连接处;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板4、嵌设槽5、插孔6、插杆7、顶紧板8、滑槽9和连接弹簧10,连接板4和嵌设槽5分别设于安装框1两端,连接板4为T型结构设置,插孔6嵌设于连接板4上,滑槽9设于嵌设槽5顶壁和底壁上,顶紧板8滑动设于滑槽9上,顶紧板8外侧壁上设有钩环11,连接弹簧10一端设于嵌设槽5内侧壁上,连接弹簧10另一端设于顶紧板8外侧壁上,插杆7贯穿插孔6设于顶紧板8外侧壁上,插孔6和插杆7的位置一一对应。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该支护网运输至煤矿指定位置,然后将该支护网搬运到指定安装位置,在对支护网进行组装时,推动顶紧板8带动连接弹簧10被压缩,将连接板4置于嵌设槽5内,松开顶紧板8在连接弹簧10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插杆7插入插孔6内,从而将连接板4限位固定在嵌设槽5内,当完成两个支护网的组装后,通过安装孔对该支护网进行固定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