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制药用水中微生物检测供液装置

一种制药用水中微生物检测供液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药用水中微生物检测供液装置,包括供液容器、缓冲密封罐、蠕动泵,缓冲密封罐内设有密封、容纳液体的腔体,蠕动泵设有泵管,泵管一端与供液容器相配合,另一端与缓冲密封罐连接并连通缓冲密封罐的腔体,缓冲密封罐上还设有连通缓冲密封罐腔体的出液管路。通过蠕动泵将供液容器中的液体泵入缓冲密封罐内,同时会压缩缓冲密封罐腔体内的空气,当压力达到临界值时,腔体内的液体会被从缓冲密封罐出液管路压出。实现连续供液的同时,缓冲密封罐起到一个蓄水作用,在缓冲密封罐上部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逐步趋于平稳。从缓冲密封罐出口流出的液体脉动几乎为零。保证流过流动室的液体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8144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545151.1

  • 申请日2022-06-20

  • 分类号G01N33/18(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金盟

  • 地址 31161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2930号3幢10楼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4: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用水中微生物检测供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药工业中纯化水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参与了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不仅可作为药品的组成成分和溶剂,也可用来清洗设备仪器。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但由于长时间受到设备、环境以及制药工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水中微生物滋生风险较大。而一般用来制备制药用水的原水多来自市政自来水和地下水,原水中含有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和病毒。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等特点,同时浮游在水中或附着在管壁,为了满足质量要求和达到预期用途,对制药用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现有制药用水检测的供液方法通常是气体正压驱动式、隔膜泵、或蠕动泵直驱。气体正压式无法实现制药用水的连续供液,隔膜泵和蠕动泵供液可以实现连续供液但液流脉动较大、流速不稳定、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影响检测分辨率和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连续供液、脉动较小、流速相对稳定的的制药用水中微生物检测供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药用水中微生物检测供液装置,包括供液容器,作为改进,还包括缓冲密封罐、蠕动泵,所述的缓冲密封罐内设有密封、容纳液体的腔体,所述的蠕动泵设有泵管,所述的泵管一端与供液容器相配合,另一端与缓冲密封罐连接并连通缓冲密封罐的腔体,所述的缓冲密封罐上还设有连通缓冲密封罐腔体的出液管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泵管连接缓冲密封罐的相应端靠近缓冲密封罐的下端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出液管路的连接缓冲密封罐的相应端靠近缓冲密封罐的下端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蠕动泵、缓冲密封罐的底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出液管路包括连接缓冲密封罐的初段管路、出液的末段管路,所述的初段管路与末端管路之间设有连通的流动室。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缓冲密封罐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设置缓冲密封罐,通过蠕动泵的泵管,将供液容器中的液体如药水泵入缓冲密封罐内,进入缓冲密封罐内的液体会压缩缓冲密封罐腔体内的空气,使得缓冲密封罐腔体内的气压不断升高,当压力达到足够的临界值时,腔体内的液体会被从缓冲密封罐出液管路压出。其有益效果是实现连续供液的同时缓冲密封罐起到一个蓄水罐的作用,液体被蠕动泵泵入缓冲密封罐的同时,带入蠕动泵的脉动。在缓冲密封罐上部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将逐步趋于平稳。从缓冲密封罐出口流出的液体脉动几乎为零。这样就保证流过流动室的液体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而不需要额外的增加管路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供液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施案例,一种制药用水中微生物检测供液装置,包括供液容器1,还包括缓冲密封罐4、蠕动泵3,所述的缓冲密封罐4内设有密封、容纳液体的腔体,所述的蠕动泵3设有泵管2,所述的泵管2一端与供液容器1相配合,另一端与缓冲密封罐4连接并连通缓冲密封罐4的腔体,所述的缓冲密封罐4上还设有连通缓冲密封罐4腔体的出液管路6,出液管路6的管口可设置储液容器7。

作为优选,所述的泵管2连接缓冲密封罐4的相应端靠近缓冲密封罐4的下端设置以便于泵入的液体能从底部向上汇聚累积,稳定腔体内的气压。所述的出液管路6的连接缓冲密封罐4的相应端靠近缓冲密封罐4的下端设置,以便于排液。

蠕动泵3、缓冲密封罐4底部设有安装蠕动泵3及缓冲密封罐4的底座8。

所述的出液管路6包括连接缓冲密封罐4的初段管路、出液的末段管路,所述的初段管路与末端管路之间设有连通的流动室5。

所述的缓冲密封罐4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41,可便于根据需要清理缓冲密封罐4腔体内部。

使用时,启动蠕动泵3,泵管夹设于蠕动泵3内,蠕动泵3内的转轮旋转,持续旋转的转轮与泵管2相配合,通过泵管2将供液容器1中的液体泵入缓冲密封罐4腔体内。液体泵入缓冲密封罐4腔体内,同时会压缩缓冲密封罐4腔体内的空气,使得缓冲密封罐4腔体内的气压升高,随着液体不断的泵入缓冲密封罐4的腔体内,缓冲密封罐腔4体内的气压不断升高,直至缓冲密封罐腔4进液端压力跟腔体内部压力达到平衡,缓冲密封罐4腔体内的液体被腔体内部的气压从出液管路压出,持续流入储液容器7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将制药液体(药用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恒定流速和较小液流的脉动。蠕动泵3的使用,代替恒压气泵的使用,使得供液装置整体的震动和噪声得到了控制。同时蠕动泵3流量更容易精确控制,脉动也相对小的多。蠕动泵3通常使用多滚轮与泵管2相配合,不会对流速进行限制,不会加剧蠕动泵3对泵管2的磨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