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

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涉及装配式集成建筑结构体系的技术领域,包括筏板基础底板、基础短柱以及模块化停车区域;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上设置有模块柱,所述基础短柱设置在筏板基础底板上,所述基础短柱靠近模块柱一端设置有基础支座,所述模块柱内设置有螺杆,相邻的所述模块柱连接一端设置有上下模块间连接件,所述模块柱与基础短柱通过螺杆与基础支座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模块柱之间通过螺杆与上下模块间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通过可拆卸的基础支座连接基础短柱与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通过可拆卸的上下模块间连接件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提高了生产和建造的效率,适用性强;便于二次组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7562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359722.2

  • 申请日2022-06-01

  • 分类号E04H6/08(2006.01);E02D27/42(2006.01);E04B1/343(2006.01);E04B1/5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黄勇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君子布兴发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4: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集成建筑结构体系,尤其是涉及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停车设备的一种,具有存取方便、占地面积少等优点,是应对老旧社区停车位紧张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传统机械式立体停车库采用钢结构,标准化、集成化程度低,现场作业量较大,在居民区建设存在噪声、环保影响较大、场地占用时间长等问题。此外,当区域规划发生变化,原立体停车库拆卸麻烦,难以实现迁移和二次利用,浪费了社会资源。

故在当前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亟需开发一种可以满足快建快拆的立体停车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解决现有立体车库拆装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包括:筏板基础底板、基础短柱以及模块化停车区域;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上设置有模块柱,所述基础短柱设置在筏板基础底板上,所述基础短柱靠近模块柱一端设置有基础支座,所述模块柱内设置有螺杆,相邻的所述模块柱连接一端设置有上下模块间连接件,所述模块柱与基础短柱通过螺杆与基础支座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模块柱之间通过螺杆与上下模块间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停车库占用面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体系,将模块化停车区域叠加安装在筏板基础底板以及基础短柱上,并通过可拆卸的基础支座连接基础短柱与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通过可拆卸的上下模块间连接件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提高了生产和建造的效率,适用性强;并且在需要拆卸时,从上往下逐层对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进行拆卸,即可将停车库拆卸,并且拆卸后的模块化停车区域以及上下模块间连接件能够运输至另一地方进行再组装,实现立体停车库的拆卸转移。

可选的,所述基础支座包括预埋连接板以及基础连接座,所述预埋连接板与基础短柱连接,所述基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预埋连接板上,所述螺杆与基础连接座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纯干式连接,实现基础短柱与模块柱之间的快速拆装,将模块柱与基础短柱之间通过预埋连接板、支座以及螺杆连接,提高连接部位的韧性,能够降低后期安装时连接部位开裂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基础支座还包括预埋锚栓,所述预埋锚栓一端与预埋连接板连接,另一端设置为基础短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预埋锚栓提高预埋连接板与基础短柱的一体性,连接更牢固。

可选的,所述上下模块间连接件包括:上下模块间连接板、抗剪键以及连接套筒;所述上下模块间连接板设置在两个模块柱之间,所述抗剪键与上下模块间连接板连接,且凸出于上下模块间连接板与上下两个模块柱连接的两个面,所述连接套筒设置于抗剪键的连接套筒孔内,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柱内的螺杆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纯干式连接,通过螺杆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转动连接,便于模块柱之间的拆装,通过设置抗剪键,模块柱上设置有与抗剪键配合的支座孔,在将上下两个模块柱对接时,抗剪键与支座孔能够对两个模块柱进行定位、限位;从而降低对接的难度,以及保证螺杆与连接套筒位置处于同一直线,避免错位影响安装;通过上下模块间连接板、抗剪键、连接套筒以及螺杆使上下相邻的模块柱连接,能够提高连接处的韧性,降低后期开裂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设置为钢结构,由箱型钢通过栓焊混合连接方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模块化安装,能够提前预制好,便于后期安装,并且在拆卸时,模块化停车区域为一个整体进行拆卸,便于后期二次安装。

可选的,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设置为停车模块,所述停车模块设置为多层,且设置为至少两排,相邻的两排停车模块之间形成车辆升降横移区域,所述车辆升降横移区域的顶部设置为模块化机房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体系,将立体停车库按区域功能进行单元化、标准化、模数化的拆分,提高了生产和建造的效率,适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车辆升降横移区域设置为后装钢结构,且与停车模块之间通过栓焊混合连接方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停车位的占比,停车利用率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立体停车位,降低停车库的占用面积;

2. 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体系,将模块化停车区域叠加安装在筏板基础底板以及基础短柱上,并通过可拆卸的基础支座连接基础短柱与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通过可拆卸的上下模块间连接件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提高了生产和建造的效率,适用性强;并且在需要拆卸时,从上往下逐层对模块化停车区域的模块柱进行拆卸,即可将停车库拆卸,提高了生产和建造的效率,适用性强;

3、通过将基础短柱与模块柱之间、模块柱之间以及钢结构与模块柱之间采用纯干式连接,具有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生产效率高、对环境的影响小等众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基础短柱与模块柱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模块柱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筏板基础底板、基础短柱以及模块柱连接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筏板基础底板;2、基础短柱;3、模块化停车区域;31、模块柱;32、螺杆;34、车辆升降横移区域;35、模块化机房区域; 4、基础支座;41、预埋连接板;42、基础连接座;43、预埋锚栓;5、上下模块间连接件;51、上下模块间连接板;52、抗剪键;53、连接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快建快拆式模块化立体停车库,参照图1、图2,包括筏板基础底板1、基础短柱2以及模块化停车区域3;

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3叠加安装于基础短柱2上,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3设置为停车模块,设置有多层且设置为两排,两排停车模块之间通过后装钢结构连接,形成车辆升降横移区域34,车辆升降横移区域34的顶部凸出于停车模块,形成模块化机房区域35;所述停车模块31与后装钢结构之间采用栓焊混合连接方式连接。

为了便于模块化停车区域3的预制、运输、安装、拆卸以及二次安装,申请人将模块化停车区域3设置为钢结构,由箱型钢通过栓焊混合连接方式连接。

如图3-图6所示,所述模块化停车区域3上设置有模块柱31,所述基础短柱2设置在筏板基础底板1上,所述基础短柱2靠近模块柱31一端设置有基础支座4,所述模块柱31内设置有螺杆32,相邻的所述模块柱31连接一端设置有上下模块间连接件5,所述模块柱31与基础短柱2通过螺杆32与基础支座4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所述模块柱31之间通过螺杆32与上下模块间连接件5可拆卸式连接。

在对基础短柱2与模块柱31之间的连接,以及模块柱31之间的连接时,考虑到传统灌浆连接方式费工费时,并且在与钢结构连接时,连接部位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因此本申请作出以下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基础支座4包括预埋连接板41、基础连接座42以及预埋锚栓43,所述预埋锚栓43一端与预埋连接板41连接,另一端设置为基础短柱2内,所述预埋连接板41与基础短柱2连接,所述基础连接座42固定连接于预埋连接板41上,所述螺杆32与基础连接座42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预埋锚栓43与预埋连接板41在浇筑基础短柱2时,将其与基础短柱2一体成型,在后期进行安装时,将基础连接座42与预埋连接板41焊接;在将模块化停车区域3的模块柱31与基础短柱2连接时,先将模块柱31底部的支座孔对准基础连接座42,再通过转动螺杆32使螺杆32与基础连接座42连接。

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化停车区域3之间连接,是通过周边的四根模块柱31实现连接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柱31之间通过上下模块间连接件5连接,上下模块间连接件5包括上下模块间连接板51、抗剪键52以及连接套筒53;所述上下模块间连接板51设置在两个模块柱31之间,所述抗剪键52与上下模块间连接板51连接,且凸出于上下模块间连接板51与上下两个模块柱31连接的两个面,所述连接套筒53设置于抗剪键52的连接套筒孔内,所述连接套筒53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柱31内的螺杆32通过螺纹连接。

先将连接套筒53与底部模块柱31内的螺杆32转动连接,再将上方的模块柱31底部的支座孔对准抗剪键52插入,便于定位的同时,对模块柱3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实现两个模块柱31的初步对接,通过拧上方模块柱31内的螺杆32,使其与连接套筒53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将筏板基础底板1与基础短柱2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并在基础短柱2远离筏板基础底板1一端同时将预埋锚栓43以及预埋连接板41预埋,预埋锚栓43插入至基础短柱2内部,预埋连接板41位于基础短柱2端部;进行养护14d以上,待基础达到规定的强度。

在预埋连接板41上焊接基础连接座42,将模块化停车区域3吊装至基础短柱2上方,使模块柱31底部的支座孔对应基础连接座42,降低模块化停车区域3,使基础连接座42插入支座孔,再将螺杆32与基础连接座42转动连接。

在模块3的上方叠加模块化停车区域3,将上下模块间连接板51、抗剪键52与模块柱31连接,连接套筒53与螺杆32转动连接;将上方的模块柱31底部的支座孔对应下方模块柱31上的抗剪键52,降低模块3使其插入配合;依次重复操作,将模块3叠加安装。

在每安装一层停车模块时,在两排停车模块之间安装钢结构,形成车辆升降横移区域34,待所有停车模块以及车辆升降横移区域34安装完成后,在车辆升降横移区域34顶部叠加安装模块化机房区域35,即完成立体停车库的整体组装。

在后期拆卸时,从顶部的模块化机房区域35处开始拆卸,从上至下一次拆卸;筏板基础底板与基础短柱2不作二次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